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基础研究

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基础研究

时间:2022-04-13 10:33:32 浏览次数: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和中医学都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二者从体和医的途径分别演绎了华夏民族在追求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历程,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运用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功理结合中医学基础进行剖析,从脏腑、经络腧穴等角度阐释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理,探求其健身、养生的本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全面健身计划》,让导引养生气功更好地服务社会,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关键词:健身气功;八段锦;中医基础

传统的八段锦历史渊源久远,最早见于晋朝葛洪《神仙传》,其文云:“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后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升华,并逐步完善定型,形成“立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两种运动形式。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马凤阁、唐豪、卓大宏等先生整理的《八段锦》。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对传统的八段锦功法进行挖掘整理,在立式八段锦的基础上,整编成“健身气功·八段锦”,以供社会大众进行科学的功法练习。

本文以国家体育总局整编的“健身气功·八段锦”(下简称八段锦)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基础的各个方面对八段锦的功法功理进行研究,探寻八段锦的养生功效,使其为全面健身计划实施,略献绵薄之力。

1. 八段锦与中医的关系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代表之一,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古代养生学说与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本体生命科学交叉互动的产物。

“中医学是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其摄生康复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整体观、脏腑经络学说为主要指导思想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并且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养生康复,追求健康。而传统体育养生学与中医学应该是“同源异径同归”的关系,以不同的方法途径,在其发展过程中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并最终又都回归到健体强身、养生康复这个目标上来。

所以,八段锦这一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既有体育的属性,又有医学的含义,其功法功理深受中医学的影响。

2.八段锦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八段锦的研究主要分布于八段锦养生的生理学分析、心理学分析、社会学分析三个方面。众多研究基本都是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对八段锦进行研究,甚至是用西医学的观点来坚牵强地解读八段锦的功法功理作用,这就造成了研究的局限性,而八段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与西方医学的理论观点根本不是一个体系,若用西医观点来对八段锦进行研究,不免有些“中体西用”的意味了。

当然我并不是否定西医学,西医学的临床研究在对八段锦的一些养生助疗作用时,对科学研究八段锦提供了部分依据,但这只能成为研究手段之一,不能成为研究途径的主题。对八段锦的研究最终还得回到用中医学的理论进行阐释,加以西医生理学、解剖学的辅证,最终达到对八段锦研究的科学化。

3. 八段锦功法的功理探究

3.1起势

从起势的动作要点上看,身体要松静自然、呼吸要平稳均匀、意要守在丹田,逐步进行调身、调息、调神。八段锦功法在起势中对身体与心理的要求,就是使人逐渐的通过对身体的调整,进而上升到对呼吸的调整,最后达到调整人体心理、精神的目的。这种在功法练习中以形调神的过程,正是为了使功法练习者充分从一个节律快的、紧张的、外放的心理、精神状态调节到一个节律慢的、松弛的、内收的心理、精神境界,使功法练习者在在功法练习中身体运动与心理状态得到统一。

起势动作左脚脚开步之后,双脚与肩同宽,肩井穴与涌泉穴相对,靠着桩法中的踩劲儿,气血不断地从脚底涌泉循经脉向上输布,犹如泉涌,但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有出就有制,肩井与涌泉相对,有助于气血在肩井处进行收敛。起势强调的是周身放松,特别是对两肘、两腋、两胯、两腘窝要充分放松,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讲的“八虚”。中医讲“真气之所过,周身三百六十五节”,其中所叙述的就是关节为人体气血所行走的地方,这就要求关节各处要松弛,才能保证气血的畅通,“通则不痛”,对该八个关节的放松,是功法前的准备活动,但更为重要的是畅通气血,防止气血壅塞所导致的痛症。

3.2双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属手少阳三焦经,在中医中有“孤府”之称,是五脏六腑之间的一个系挂,主管通行元气、疏通水道等,故《黄帝内经》称它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三焦既然履行通行元气、疏通水道的功能,那就要保证三焦的畅通,该式正是通过两掌的上撑下落,加以气息的上吸下呼,达梳理三焦的作用,疏通了“水道”,把“元气”“津液”源源不断地由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以充沛全身,激发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两掌的外翻上抻,能够很好的抻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对有助于营气血、调阴阳。呼吸随动作的升降而进行吐纳,在掌跟外抻时屏息凝神,能够抻拉和疏通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对相应的肺、心包、心等脏器起到刺激作用。

3.3左右开弓似射雕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都是出腋下,从胸横向走向手。该式通过双手的开弓对拉,能够有效抻拉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调理心肺脏的功能,能够开胸顺气、清肺舒心。“八字掌”立掌,“爪”收中府,通过加大动作角度,增大了对经络的抻拉刺激效果,一掌出,另一掌收于中府穴处,一收一放,达到阴阳平衡,能够松解肩关节粘连,疏导经络,畅通气血。该式中上肢抻拉的过程中,下肢所保持的正是“太极浑元桩”里的基本姿势——双腿屈膝半蹲,松胯敛臀,含胸拔背。正是通过以形导气,抻拉督脉,刺激背俞穴,以达到疏通气血津液输布通道,使气血津液循行。拔背通过背部弓形刺激命门穴,以养护肾气,敛臀对会阴穴进行刺激,使气门关闭,气不下泻,利于培本固元,养护先天之精。

3.4调理脾胃须单举

该式主要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上下对拉,抻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对二经的抻拉刺激,可对脾胃进行内在的按摩。呼气上举下按,通过胸隔膜运动牵拉运动,对五脏六腑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胆汁、胃液分泌。《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统血,主运化,被称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二者相辅相成,该式对脾胃对内在按摩,增强其脾胃的功能,通过摄取水谷中的精微物质,输布至各脏器,以达到滋养全身的目的。

“单举”的过程,呼气,脚跟上提,脚尖抓地,有助于激发和刺激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穴和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穴,特别是刺激足三阴经的交汇点三阴交穴,有助于疏肝利胆。

3.5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伤害,“五劳七伤”是不良生活习惯和情绪过度随人体五脏六腑造成的损害。该式双臂伸直外旋,转头,夹脊,刺激督脉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聚汇点,刺激大椎穴有助于益气通阳,疏导一身之阳气。气为阳,阳主动,有推动温煦作用,对大椎穴的良性刺激,有助于推动、温煦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养护五脏六腑,以调理“五劳七伤”给脏腑造成的损害。

3.6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学将人体的内热称为心火。该式动作屈膝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有助于调摄阳气,调理气血。摇头,可对督脉大椎穴起到刺激作用。“摇头摆尾”正是通过对督脉的抻拉刺激,通畅其气血循行,进而疏经泄热,达到散内热的目的。

心火在上,宜下降于肾,用以温煦肾水;肾水在下,宜上济心,使心火不亢。摇头摆尾通过对膀胱经的良性刺激,肾与膀胱相表里,进一步激发肾水上济,以肃降心火。

中医认为心属火,肝属木,按五行生克讲,木生火,对应五脏即为肝生心,肝火上炎,促成心火太盛。在“摇头摆尾”过程中,对足厥阴肝经的期门穴进行了良性刺激,从而疏通足厥阴肝经,使其运行气血通畅,肃降肝火,进而消退心火。

3.7双手攀足固肾腰

肾主藏精,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该式通过双手的摩运与躯体的前曲后伸,可抻拉督脉、对命门穴、委中穴起良性刺激作用。两掌心劳宫穴沿膀胱经自上而下摩运,可梳理膀胱经,劳宫穴属心经,在摩运至腰部心火可对肾起到温煦作用,增强了对肾精的养护,以壮腰强肾。肾与膀胱相表里,抻拉进而促进肾的养精藏精功能,而膀胱的气化功能,又取决于肾气的肾衰,摩运可加快膀胱经的气血循行,加强二者相互滋养。

中医讲“腰病委中求”,上下的抻拉与摩运,对委中穴起到刺激作用,可梳理腘窝处的因寒邪产生的“筋结”,以强腰固肾。“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医指绪余·命门图书》)”,可见命门穴也是固肾大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对命门穴的刺激,对于肾精的聚敛,“天葵”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3.8攥拳怒目增气力

中医认为“肝在体合筋,其华为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该式通过攥拳、怒目,长期联系而达到“增气力”的目的,使全身筋肉结实有力,这正是肝在体合筋的外现,也是肝气充足的体现。古医籍中多有“肝肾同源”之说,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精能生血,血能生精,肾精肝血,故强盛肝气也有助于肾气的充盈,能达到固养肾精的效果。

3.9背后七颠百病消

该式通过五趾抓地,脚跟上提,有助于刺激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始穴,进而促进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气血循行。百会为诸阳之会,提踵过程中,气顶百会,有助于对全身阳经络进行刺激,鼓荡全身阳气。提踵之后的颠足,意在通过自身重量的自由下落产生的震动,对全身脏腑经络进行整理疏通,使体内鼓荡的“内气”平稳下来。

3.10收势

两掌于丹田处相覆,劳宫至于下脘,意守丹田,呼吸平稳,调身调息调神。通过八式功法的内炼与外炼,身体通过气机的调动,气运血,血生精,精化气,气血津液充盈,精神焕发,此时收势调理气机,有起有落,有放有收,固本培元,以后天之精滋养先天之精,

4.结论

健身气功八段锦正是以中医学基础作为其功理而构建的一套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养生体系。各式功法通过本体的导引,由对经络的抻拉、穴位的刺激疏通其气血运行,进而对所属脏器起到良性刺激作用,提升脏器的功能,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得以养精、固气、宁神,以固先天之本,以培后天之精,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养生康复之目的。(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周军.中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曲黎敏.从头到脚说健康2:健身气功与养生之道[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5]苏学良,茹凯.新编八段锦及其创编理论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87

[6]翁士勋.试论八段锦的发展与演变[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55—58

推荐访问: 气功 中医 健身 基础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