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大龄患者Ⅰ级“口哨样畸形”

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大龄患者Ⅰ级“口哨样畸形”

时间:2022-05-09 08:55:04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大龄患者Ⅰ级“口哨样畸形”疗效。方法:收集Ⅰ级口哨样畸形大龄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中位年龄16岁(11-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翦式口哨样畸形分级中的Ⅰ级患者,并采用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结果:9例患者均接受3年随访。此9例患者仅1例术后唇珠形态不满意,但较术前亦有改善。剩余8例均有明显唇珠,上下唇覆盖关系恢复较好,其解剖结构与正常近似。结论: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大龄患者Ⅰ级“口哨样畸形”效果明显,且无需机体其他部位组织转移修复,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口哨样畸形,上唇肌蒂红唇瓣,疗效,分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97-01

手术修复是目前治疗唇腭裂的唯一方法。就该类手术而言,除了保证功能的有效恢复外,对于美学的塑形亦极为重要,甚至应将其作为判断手术成功率最本质的评估指标[1]。其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唇裂Ⅰ期术后遗留的各种畸形进行修复,较常见的则是“口哨”畸形。此类畸形表现为唇珠缺失或唇珠过小.外形不清.中央唇部闭合时上下闭合不全,呈“吹口哨”样。而对于大龄患者,该畸形随年龄增长及颌面部发育而更趋明显,但手术较幼儿更为困难。鉴于我国学者翦新春所创[2]的口哨样畸形分级及根据分级所选用不同术式治疗口哨样畸形,作者采用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Ⅰ级口哨样畸形大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特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Ⅰ级口哨样畸形大龄患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中位年龄16岁(11-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翦式口哨样畸形分级中的Ⅰ级患者,即:牙冠显露1/2,同时,该类患者具有:鼻孔对称、仅上唇正中唇珠缺如,上门齿外露。所有患者身体健康,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及慢性疾病,均能耐受手术。术前均获告知并征得其同意。

1.2 术前设计

术前设计参照既往文献。[2]

1.3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予全身麻醉,按术前设计切口进行手术。先切除上唇正中红唇组织并向上切开及分离,其后,冠状面切开上唇两侧前部1/3的口轮匝肌并分离直至鼻底,并沿两侧分离至鼻唇沟。同时,于唇动脉后方冠状面切开口轮匝肌,尽量保持唇动脉完整性。当上述步骤结束后,在呈楔形的红唇肌瓣上将肌瓣蒂附于上唇,将此肌瓣沿中线推进,按“V-Y”术式分层缝合肌肉,后缝合红唇瓣膜以形成唇珠[2]。

2.结果

9例患者均接受3年随访。9例患者术后上下唇覆盖关系恢复良好,仅其中1例术后唇珠形态欠丰满,但较术前亦有改善。剩余8例唇珠形态丰满,外形满意,其解剖结构与正常近似。(图1)

图1:患者郑某,男,17岁,经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后,患者术后唇珠恢复明显,上下唇覆盖关系恢复较好,其解剖结构与正常近似。

3.讨论

翦新春[3]等认为是根据临床体征,以上颌前牙门齿及相应牙龈外露的不同程度来区分口哨畸形的程度,并据此选择不同类型的手术方法,有很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大量临床病例总结发现:(1)单侧唇裂或唇腭裂Ⅰ期修复术后发生的上唇口哨畸形,往往以类似双侧唇裂的I级为最多见,Ⅱ级少见,Ⅲ级较为罕见;(2)口哨畸形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其病例数为Ⅲ级和Ⅳ级病例总和的3.7倍。(3)不同的分级应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以期获得最优效果。其中,I级口哨畸形宜选用双蒂红唇肌瓣推进修复法;Ⅱ级或Ⅲ级口哨畸形以选改良下唇Abbe瓣为优;对于Ⅳ级口哨畸形,应首选下唇Abbe瓣修复[4]。

引起术后红唇缺损(口哨样畸形)的主要原因为唇裂周围的红唇组织较正常组织薄,且瘢痕挛缩导致组织位置改变[6]。尤其对于双侧唇裂及某些单侧的唇裂,组织的欠丰满常称为口哨样畸形的主要成因。此外,口哨唇畸形常继发于双侧或单侧唇裂一期修补后,手术医师对术式的选择不当、切口感染或操作失误,其严重程度与术者选择的术式及医师对该方法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序密切相关[7]。譬如在行单侧唇裂修复时, 所选三角瓣法中三角瓣过小而致患侧下1/ 3 唇组织下降不够时, 即可形成小的口哨畸形; 在行双侧唇裂修复时, 所选加长法的下1/ 3由两侧向中线旋转组织不够时, 即可形成严重的口哨畸形。

因此,鉴于Ⅰ级口哨样畸形患者最为常见,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Ⅰ级口哨样畸形患者并按照翦新春对于I级口哨畸形所推荐的双蒂红唇肌瓣推进修复法进行治疗,经过术后3年随访,9例患者仅有1例唇珠外形欠丰满,上下唇覆盖关系恢复较好,其解剖结构与正常近似。该结果与翦新春等的结果相似[5]。

综上,上唇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V-Y”术式治疗大龄患者Ⅰ级“口哨样畸形”效果明显,且无需机体其他组织转移修复,疗效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 Yoshikazu Nagase, Nagato Natsume,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Cleft Lip and/or Palate by Cleft Pattern.J Maxillofac Oral Surg. 2010 December; 9(4): 389–395.

[2] 翦新春,胡延佳,黄龙,尹乒. 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口哨畸形.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9(10):272-274

[3] 翦新春,吴晓珊,贺智晶,高兴.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期修复后不同口哨畸形修复术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3):201-202

[4] 方绍伟,郑谦. Abbe 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 2008, 12(17): 1819-1821

[5] 翦新春,雷荣昌,尹乒.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修复后口哨畸形的分级与修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5,21(7):261-263

[6] Muraoka M, Harada T, Wakami S, et al. Mucous-flap method forcleft-lip revision using transverse everted full-length lower-lip flap.Ann Plast Surg 2005;54:538Y545

[7] Yuzuriha S, Matsuo K, Fujita K. Lateral vermilion border transposition flap to correct vermilion deformities with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cleft lip. J Plast Surg Hand Surg, 2013; 47: 118–122

推荐访问: 红唇 口哨 畸形 双侧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