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生物课程育德路径初探

生物课程育德路径初探

时间:2022-04-11 09:04:47 浏览次数:

摘    要 生物课程教学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道德发展状况,明确学科教学立意,从而厘清教学活动线索,引导学生经历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究性自主学习活动,使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落实学科德育任务。

关 键 词 初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7-00-02

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课程,生物课程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其责任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具有重要价值。在此,试以“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照相机的前世今生(眼和视觉)”(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明确课程教学“立意”,厘清教学活动“线索”

通过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学习,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的本质,领悟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和积极的科学态度;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观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会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走向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立足学情,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道德发展状况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学习。

“眼和视觉”是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通过这一主题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重要概念,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人体各个系统相关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等。

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从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感知切入,引出眼与视觉、耳与听觉,而后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系统工作的基本方式。这一编排从学生最熟悉的眼睛和耳朵入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考,引导学生从关注个体到关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从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走进科学探究的世界。

实践中,我们发现,七年级学生对于“眼和视觉”非常熟悉且具有强烈的探究兴趣。尤其是对于“近视”,学生可说是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身边不乏近视的同学和朋友,许多家长也是“近视”,许多同学还因为近视而拥有取笑或被取笑的经历。因而,他们对于“近视”的原因,进而对于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尝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照相机的结构及原理“类比”眼球的结构,带领学生开展照相机的“前生”“今世”和“未来”探究活动。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从日常的视觉感知走向深入探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习眼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生物学知识;了解视觉的形成和近视的成因,从感性“视觉”走向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的理性理解,进而扩展至仿生学領域,了解生物学的生活应用。

由此,引导学生认识“眼和视觉”,了解近视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眼护眼的健康生活意识;在生物学知识与原理的探究中,感受和理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实践应用,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二、依托生命体验与探究,彰显课程德育目标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目标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经历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究性自主学习活动。同时,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关关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要求。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并特别注重价值引导。

1.了解眼的结构和功能,初步萌发爱眼意识

教师以小视频展示学生课前作品“手工相机”的成像过程,介绍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之后设问:“你知道吗?在照相机出现之前,我们人体就有一部非常精密的照相机”。借此,引出照相机的“前生”——眼,照相机正是科学家在研究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发明的。这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从而自然进入眼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环节。

眼的结构和功能是学生理解视觉形成机制的基础知识,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并说明了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游戏环节:慧眼识睛,眼球拼图。在初步了解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参照教材图片,组装老师事先准备的眼球各部分结构部件,完成眼球拼图。

同时,提出思考:1.眼球结构拼图中,角膜的材料为什么选择透明薄膜?2.文学作品中提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窗户是指哪个结构?3.睫状体有什么作用?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展开小组合作分工,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了学习和思考。

在学生总结发言后,教师穿插介绍了角膜,由此拓展延伸至角膜移植、角膜捐赠和人造角膜的介绍:一些人因外伤或疾病损坏了角膜,借助角膜移植术可以重获光明。许多爱心人士生前签署了角膜捐献协议,希望未来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进而,播放网络连线“患癌女教师临终捐献眼角膜为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的环节,更是激发了学生的爱眼意识和帮助他人、感恩社会的情感。

2.理解视觉的形成,培育健康生活态度

通过了解照相机的“前生”,学生对眼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有了一定认知,并将照相机和眼建立了应有的联系,萌发了初步的爱眼意识。借此,教师引导学生将晶状体看作照相机镜头,瞳孔视为光圈,视网膜则类似于胶卷,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在此,师生一起进行了三个科学小实验:1.保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调节物体,直到光屏上清晰成像,请学生观察此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并做好记录。2.固定透镜到光屏的位置,用曲度较小的透镜取代原来的透镜,移动物体直到光屏清晰成像,再次记录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而后,呈现实验数据。

学生通过数据对比自然产生了问题:曲度大的透镜可以使近处的物体成像,曲度小的物体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成像。那么,对于人眼来说,看清近处和看清远处要调节哪个部位呢?看近处物体是如何调节的?看远处物体要如何调节?直观的实验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正常人眼的调节机制,人能看清楚远近物象,是通过睫状体的收縮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实现的。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曲率增加,晶状体的屈光力增加;睫状肌松弛时,晶状体变扁平,眼睛正是通过晶状体曲度的变化调节远近的物象。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正常人眼的晶状体是曲度可变的,如果有一天晶状体曲度无法改变(长期处于曲度大的状态)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立刻提出再次实验:不改变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原来的凸透镜更换为曲度更大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能否清晰成像,模糊的物象让学生立刻说出了“近视”。

由此,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深切体会到近视的成因。此时,教师请同学们现场了解本班同学的近视情况,将话题自然地引入健康用眼。有了实验的直观冲击,学生对爱眼护眼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认真学习“三要”“四不要”,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形成爱眼护眼意识的健康生活态度的学习目标水到渠成。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照相机的“未来”,了解科学家在仿生学领域中对其他动物眼睛的研究成果。复眼相机和鱼眼镜头的奇妙成像机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科学家的创意赞叹不已,感慨“科技改变生活”。

(作者单位:广州市陶育实验学校广东广州   51063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推荐访问: 生物课 初探 路径 程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