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综述

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16 10:17:40 浏览次数:

【摘要】手机依赖(也称手机成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萌生的新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心理学家预测,手机成瘾在接下來的五年内将成为最大的问题之一,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手机成瘾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增多。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手机依赖会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起个体的孤独感、疏离感、抑郁、焦虑、退缩、社交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其中现实的孤独感是手机过度使用者感受到的负面影响。在研究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研究多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人格、自尊、孤独、控制感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述评了国内外对手机成瘾的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手机依赖;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支持;展望

观察周围大学生,手机已经成为他们在各种场合都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无论在课堂、宿舍还是公交车上,低头浏览新闻、玩游戏、聊微信、聊 QQ、发短信、看视频者比比皆是。手机成为他们逃避孤独、寂寞、无聊甚至学业压力的重要工具。由于手机上网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个体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场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学生有使用手机的自由,长此以往,很容易沉浸在手机网络带来的暂时性愉悦感和满足感中难以自拔,不仅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学业,而且会弱化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甚至难以适应社会。

一、手机依赖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生活中不能没有它。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潮病”——手机成瘾“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也称为手机依赖、问题性手机使用、手机综合症等等。手机成瘾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

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此概念进行了界定,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他们将手机成瘾视为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强烈的依赖感及心理或行为的不适应,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等类型。概括来说,手机成瘾者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自控,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时会出现不良情绪反应,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到日常工作或学习。

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主要人群,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随时随地收发短信息,上网聊天、刷微博微信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忘记携带手机或无法使用手机时,会出现焦虑烦躁、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等不良反应;很多大学生在不应使用手机的场合,如课堂或活动场所频繁使用手机,这些都是手机成瘾的表现。手机成瘾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其人际关系、学习效率、心理健康产生严重不良影响。黄海、周春燕等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意识、强迫、偏执、恐怖、精神病性以及焦虑和抑郁等。由于手机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手机成瘾”与传统的网瘾相比,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隐蔽性,危害更大。

国内学者自2003年起对手机成瘾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多集中在关注手机成瘾的症状、成因、危害及现状的调查。韩登亮、齐志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危害进行了心理探析。周喜华对手机成瘾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判断标准。刘红、王洪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孤独感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王相英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国外学者Bianch、Park、Takao等对手机成瘾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其形成的心理机制,发现低自尊、认同等心理变量能预测手机成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手机成瘾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多集中在对策等理论或定性分析上,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二、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手机依赖的研究,多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着手。外因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交往;内因主要包括人格特质、自尊、孤独感、控制感等。本文着重述评国内外研究在外部因素上展开的研究争论。

1、人口统计学变量

在年龄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方面,国内外不同学者已有一致的结论——手机成瘾者多为年轻群体,他们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处在这个特殊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性别对手机依赖的影响,已有研究存在三种结果:其一,性别是手机依赖的一个预测因素,且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手机成瘾倾向性。Marta Beranuy等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在手机成瘾方面的总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易体验到手机成瘾带来的困扰。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维护中要常面对于情感相关的问题,他们需要投入更多情感,更易沉浸在情感话题,易体验到情感上的困扰。而男性则主要在工作场合、游戏上使用手机,更少会有情感卷入,较少表达使用手机所带来的负性体验;Motoharu Takao等人进一步支持该观点,虽认为性别对问题性手机使用有较低的预测,但同样发现女性更容易体验手机成瘾;杜立操等对广西4所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结论是女大学生在手机成瘾的去断性维度要高于男生,是因为女大学生更易情绪化,因此在被迫停止使用手机时更容易产生挫败反应,但在突显性、强迫性、神经性三个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其二:赵丽萍的研究证明,手机成瘾具有性别差异,但男性手机成瘾程度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生更舍得在使用手机上网、游戏时付出更多的金钱与时间有关,而女生比男生更擅长于他人进行沟通,因此不容易在使用手机与他人进行沟通方面形成过多的依赖。其三:手机成瘾并不存在性别差异。Bianchi认为不论男女,确实存在问题性手机使用情况,但并未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他指出当代社会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的获取新技术、获取平等地位的能力,被社会标榜为“谦虚”的日本女性可以通过手机宣泄压力,而日本男性则因业余活动和工作需要,频繁通过手机联系他人;国内宫佳奇、黄时华、刘红、刘朝锋等的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与手机依赖倾向无密切关系。对于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我们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此外,大学生专业在手机成瘾的影响方面,文理科是否存在差异,其研究结论尚有分歧:刘红等人发现理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理科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有关,加上理科的专业性质,使得他们不善于和人打交道,在处理复杂的人机关系能力上不如文科生,这些都会加重他们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更易形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但赵丽萍却发现:文科生和艺术类学生比理科生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理科生的思维方式较其他专业较理性,而文科生和艺术类学生则更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因此更易手机成瘾。

2、社会交往

人们为了传递思想、交流感情、协调人际关系而运用语言、行为实现的沟通活动,称为社会交往,是人类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等)对过度使用手机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Park的研究发现个体面对面与人互动的数量与使用手机呈正相关,即个体参与面对面互动数量越多,其人机交往动机也越高,更倾向于频繁地使用手机;此外也发现个体的孤独水平越高,人际交往动机越低,则越可能减少面对面的社会互动,从而也导致了更少使用手机。Leung研究认为个体手机成瘾行为的产生原因之一在于想通过手机而获得更多肯定和支持。国内刘红等研究也证实人机动机也能预测手机成瘾。

三、对手机依赖的干预措施

手机依赖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萌生的新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手机依赖会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起个体的孤独感、疏离感、抑郁、焦虑、退缩、社交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其中现实的孤独感是手机过度使用者感受到的最强烈的负面影响。由于青年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在移动互联网上,相应地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互动交流的时间就会减少。另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青少年和大学生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逐渐向网络转移,网上社交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交圈,但是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使得“信任”成为虚拟社交最大的问题之一,这也就衍生出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问题。网络人际信任是指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进行的一种以“身体不在场”方式展开互动而形成的信任关系。这种交往主要特点是交往空间的流动性、内容的开放性、对象的潜在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交往主体很可能比现实交往主体更容易获得对方认同。

手机成瘾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各部门注意和关注。干预和预防大学生手机成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会大学生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而不是利用手机来逃避问题或排遣压力。

其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其孤独感。

再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积极寻求和利用现实生活中来自亲人、朋友、老师及同学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加强对大学生的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性,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向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问题和展望

综观国内外对手机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研究梳理后,就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趋势,提出如下看法:

1、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手机成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学生,对高、初中生研究较少。而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较高、初中学生成熟,有一定的自控和辨别能力。因此,有必要拓展和丰富手机成瘾的研究对象,较多的关注高、初中生群体,这样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整个群体的手机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研究方法

近年国内关于手机成瘾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此量表由香港中文大学梁永炽研制,共17个项目,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维度,采用5点积分法,分数越高说明手机成瘾状况越严重。该量表参考杨格(Young)的网络成瘾筛选标准,被试在17个项目中对8个项目作出肯定回答,即被界定为手机成瘾者。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比较适合测量中国大陆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问题。

除此之外,国内外对手机成瘾测量多采用自陈量表法,对于手机成瘾未形成统一界定,有效可靠的测量手机成瘾的量表仍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并且国内外对手机成瘾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的相关研究,多为单因素研究,因而,还未能深层次地解释手机成瘾和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不能完全了解手机成瘾的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采用跨时间的纵向设计研究、结合深度访谈的方法,应用多元分析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方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深入认识并把握手机成瘾,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這也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3、手机成瘾的干预研究

国内外对于手机成瘾的研究仍处于描述和解释阶段,还很少对导致手机成瘾的因素展开干预研究,较少将手机成瘾的研究理论成果投入实践中。因此,探索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手机成瘾显得非常重要。这对于及时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身心疾病,提升青少年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今后研究也需要在这方面加强,需要各部门、各阶层、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 红, 王洪礼.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11,34(6): 1453-1457.

[2] 韩登亮, 齐志斐.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5(12).

[3] 屠斌斌, 章俊龙, 姜伊素.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4).

[4] 王 平, 孙继红, 王亚格.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1): 56-61.

[5] 黄 海, 周春燕, 余 莉.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3(09): 1074-1076.

[6] 周喜华.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4).

[7] 王相英.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12).

[8] Bianchi A, Philips J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5,8(1): 39-51.

[9] Woong Ki Park.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 Korean Society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03(2).

[10] Takao M, Takahashi S, Kitamura M. Addictive personality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J].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009,12(5):501-507.

[11] 胡珊珊, 李林英. 手机成瘾影响因素述评[J]. 社会心理科学, 2014(5): 61-65.

[12] Marta Beranuy, etal. Problematic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 use and clinical symptoms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9,25(5): 1182-1187.

【作者简介】

董蔚楠(1986—),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成都东软学院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主要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學。

推荐访问: 社会支持 综述 依赖 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