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从依恋理论角度解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精神困境

从依恋理论角度解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精神困境

时间:2022-05-10 10:50:05 浏览次数:

摘要:莫里森是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因揭示了深刻社会内涵而备受关注,其中反映的亲子关系问题对现代家庭教育仍具有警示意义。作品刻画了一个年轻的黑人女孩佩科拉在经历暴力,乱伦以及其他不幸遭遇而走向疯狂的悲惨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佩科拉的童年中,缺乏来自父母或任何成年人的安全型依恋,这给佩科拉的生活带来了不幸。本文在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佩科拉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她整个童年生活的影响,探究导致佩科拉个人悲剧的家庭因素。

关键词:佩科拉;依恋理论;心理障碍

《最蓝的眼睛》以极具讽刺性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遭遇。年幼的佩科拉生活在父母的冷漠、暴力之下,居无定所,饱受欺凌。她将一切遭遇归咎于自己的丑陋,因此向上帝祈祷得到一双象征着“美丽”的蓝眼睛,进而得到爱和尊重。然而生父的奸污把她推向了深渊,最终精神分裂,在幻觉中得到了最蓝的眼睛和亲密的朋友。《最蓝的眼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警示意义,因此中外学者已经从多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但鲜有学者从依恋理论的角度解读导致佩科拉精神问题的家庭因素。本文借助依恋理论的安全基地、依恋模式、内部工作模式等重要概念,分析佩科拉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她整个生活的影响,探究导致佩科拉精神崩溃的家庭因素。

一、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依恋”指个体与另一个特定个体的持续联系,在个体幼年时期表现为抚养者与被抚养者之间的特殊情感联结,当个体感到脆弱或需要保护时就会去寻找特定个体(抚养者)。该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Bowlby 1973)。鲍比从依恋行为系统角度解释人际依恋的原动力: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激励自己在需要时寻求依恋对象的支持。也就是说,依恋行为系统“决定了个体寻求保护、支持与安慰的行为的选择、激活和终止”。鲍比提出的重要概念有安全基地、内部工作模式等,在这一基础上,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将儿童依恋模式分为三大类:安全型依恋关系,回避型依恋关系,焦虑型关系,并且引起了学者的研究热情。此后格里芬和巴塞洛缪又进一步提出了安全型(积极自我,积极他人),否定型(积极自我,消极他人),专注型(消极自我,积极他人),恐惧型(消极自我,消极他人)成人依恋模式(姜凌云 2006)。依恋理论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亲子、婚恋、雇佣和销售等关系的研究中,以分析多种社会关系中个体依恋的形成原因,工作模式及其重要影响。

二、佩科拉的依恋模式

依恋理论指出,个体心理的健康稳定发展取决于其心理结构中心是否存在一个安全基地。在个体的幼年时期,其内心的安全基地由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提供,如果个体的母亲是个足够“称职”的母亲,这个母亲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姜凌云 2006)。相反,如果母亲不能为孩子的内心提供安全基地,个体无法寻求保护、支持或安慰,则容易形成回避和焦虑型依恋关系,导致内心缺乏安全感,产生心理问题。

年幼的佩科拉不仅遭受白人社会的歧视和欺凌,而且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佩科拉的母亲本应该为佩科拉提供保护和支持,可是当佩科拉和白人女孩站在一起时,由于深受白人思想及审美价值的影响,她竟然更加偏爱白人女孩。因为在她的眼里,喜欢白人女孩在这个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里是更有价值的。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果酱瓶,波琳心疼地惊呼“哦,我的地板,我的地板”,而佩科拉不仅被母亲推倒,而且被暴打。在母亲眼里,佩科拉的烫伤不及白人女孩重要,也不及地板重要。波林甚至更喜欢佩科拉直接称呼其名字而不是”妈妈”。母亲的白人审美标准以及粗暴对待让佩科拉陷入混乱和焦虑,由此产生了不安全依恋关系,佩科拉对母亲的感情越来越倾向于恐惧和逃避,无法向母亲表达任何感情,遇到困难也找不到支持和安慰。

佩科拉的父亲同样没能为她构建安全基地。他不仅在生活上烧毁了房子,让佩科拉居无定所,在情感上也没有提供任何指导,让她的内心无依无靠。由于早年的生活经历,他对白人主导的社会充满了恐惧,终日以酒精麻痹自己,对女儿的生活遭遇不闻不问,他醉酒之后的奸污更是将佩科拉推入深渊。佩科拉耳濡目染了父亲对白人社会的恐惧和荒诞的生活习惯,她对生活充满了迷茫困惑,却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答案和保护。

佩科拉的父母姓氏是Breedlove(培育爱),然而她的父母带给她的只有困惑,孤独和恐惧。他们没能为佩科拉提供一个安全基地,无法形成安全依恋关系。在这种回避、焦虑型依恋关系下,佩科拉得不到保护和帮助,内心极度恐惧不安,只好寄希望于拥有父母所崇拜的“美丽”--蓝眼睛,以博得父母的爱和关注。

三、佩科拉的性格缺陷

个体依恋模式对其整个人生发展具有重要而长远的影响,依恋理论心理学家发现它“制约认知能力的发展,左右人格特质的形成,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功能的表达”。在特定依恋模式下,个体往往采取相应的依恋策略,即选择和改变寻求保护、支持与安慰的方式。依恋策略包括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其中初级依恋策略指个体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求帮助。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当个体的依恋启动时,依恋对象没有反應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

佩科拉的初级依恋策略显然难有成效,她难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任何理解和帮助。可是她内心仍抱有对被爱的渴望,因此她采取了次级依恋策略:不再主动向父母寻求支持和保护,而是贪婪的喝牛奶和迷恋蓝眼睛。一方面,佩科拉在克劳迪娅家总是贪婪地喝牛奶,牛奶是哺育和抚养的象征,这意味着她对母亲的依恋。另一方面,她痴迷于蓝眼睛的美丽,因为那意味着母亲眼中的“美丽”,得到蓝眼睛就可以的到母亲的疼爱。在回避、焦虑的依恋关系和消极依恋策略下,佩科拉的性格缺陷越来越严重。佩科拉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性格懦弱,自我意识薄弱缺乏自卫能力所致。

佩科拉内心极度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导致性格懦弱,缺乏正常的的人际交往能力。她不断的妥协退让,逆来顺受。她习惯于低头走路,永远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学校被同学奚落欺负也不懂反抗。当莫林发生口角时,克劳迪娅和弗瑞达能够进行自我保护,态度坚决的维护自己的尊严。但佩科拉却像“霜打的叶子一样蜷缩起来”,懦弱的性格让她在同龄人中更加没有尊严,更进一步被边缘化。当以白人自居的杰拉尔丁因为她是黑人而怒吼着要她“滚出去”时,佩科拉畏缩着退出房间。当父母吵架时,佩科拉畏缩着向上帝祈祷让自己消失。佩科拉对所有遭遇的反应都是逃避畏缩。她不知道如何跟同龄人交往,也没有勇气和父母及其他成年人交流,导致她的生活孤立无援。

佩科拉缺乏清晰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佩科拉的自我意识来源于她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耳濡目染了父母的思想态度和生活习惯,她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是黑皮肤、丑陋和贫穷,从未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的美丽。她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始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她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感知的更多是恐惧和焦虑,导致她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逐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四、佩科拉的心理障碍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Bowlby 1973)。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个体倾向于在生活中不断寻找自己受欢迎/不受欢迎的迹象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母亲否定之下的佩科拉的自我否定来自于这种工作模式。佩科拉的母亲崇着白人文化价值观,对佩科拉百般嫌弃。不受母亲喜爱的佩科拉接受了母亲的想法,在她的潜意识里,始终认为自己不受任何人欢迎,并试图从周围人的眼神中寻找蛛丝马迹来印证自己不受欢迎。当她去杂货店买糖果时,她认为店主的神情代表了对她的轻蔑,并且认定这是因为她黑、她丑的缘故。她在这样的眼光面前自惭形秽,感到极度的窘迫和羞愧。她已经在内心进行了自我否定,任何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会牵动她敏感的神经,甚至被她过度解读并进一步打击她脆弱的自尊心。

父母疏离之下的佩科拉的自我封闭也来自于这种工作模式。佩科拉寄宿在克劳迪娅家里,她的父母对此不管不问。“原本就处于社会边缘的佩科拉,在遭遇父亲强奸并生下一名死婴后更为社会不容”(王芳 2017)。父亲在指责和唾弃声中一走了之,母亲对她的境遇毫不关心,更可悲的是,白人社会和黑人社会都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她完全被孤立,失去了各种社会关系,无处诉苦,无处求救。她的内心也不再对任何人敞开,在孤独无助中,佩科拉只好向自己求救:她想象中拥有了盼望已久的蓝色眼睛和亲密的朋友,可以不断的交流和倾诉。

五、结语

佩科拉作为一个本应天真无邪的儿童,经历了社会的压力和打击之后最终走向疯狂。她的悲剧一方面源自白人文化价值观冲击下的整个黑人文化心理,另一方面来自父母的冷漠和暴力,而后者是导致佩科拉性格缺陷和精神失常的主要原因。生活在没有任何温暖的家庭环境下,佩科拉缺乏对父母安全型依恋,生活中和情感上没有任何依靠,孤独、恐惧和不断的自我否定让她难以正常处理人际关系,不得不在幻想世界中寻求一丝安慰。本文借助依恋理论的安全基地、依恋模式、内部工作模式等概念,分析了佩科拉对父母的依恋类型对其个人悲剧的影响,解读《最蓝的眼睛》中反映的依恋关系问题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Bowlby.Attachment and loss,vol.II:Sepa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73.

[2]Toni Morrison.The Bluest Eye[M].New York:Plume,2000.

[3]董瑜琳.零度母爱的成长悲剧--评托尼·莫里森的《最藍的眼睛》[J].科技文汇,2017(399):161-163.

[4]龚艳萍.《最蓝的眼睛》中的被动式人格分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93-94.

[5]姜凌云.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王芳.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0-102.

推荐访问: 依恋 困境 解析 角度 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