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

时间:2022-03-09 08:40:07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临床辨证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74.1%,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医临床辨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02-02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包括: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等,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气、恶心呕吐和饮食后饱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了的影响[1]。本文为了研究中医临床辨证规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52例给予中药内服联合温针灸治疗,并与同期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6例消化不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20-665岁,平均年龄(38.5±5.9)岁;病程0.5-5.6年,平均病程(3.4±1.4)年。对照组54例,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9.5±4.5)岁;病程0.6-5.4年,平均病程(3.5±1.2)年。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给予口服吗丁啉片,剂量为10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B1,剂量为20mg/次,3次/d。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温针灸治疗,方剂成分包括枳实、茯苓、党参、麦芽各15g,厚朴、半夏、槟榔各12g,炙甘草9g,广木香、黄连各6g,干姜5g。用法:加入300ml的水进行煎煮,待剩余约200ml的汤药后将其取出,根据患者症状情况加减服用量,1d/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温灸主要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气海、中脘,再配合针刺公孙、阴陵泉、内关,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相关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且在2个月内未发生复发情况;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缓解,且在2个月内发生复发情况低于3次;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发生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中显著有效为24例,有效为26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中显著有效为16例,有效为24例,无效为14例,总有效率为74.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推荐访问: 辨证 消化不良 临床 规律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