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时间:2022-03-06 10:55:56 浏览次数:

摘    要: 地理读图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基础内容。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激发读图兴趣,寻找读图规律,传授读图方法,强化读图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素养。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读图能力    培养方法

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理读图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基础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记图和用图能力,已成为当今地理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技巧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对地图感兴趣这一学习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把课本地图与地理课件完美结合,图文并茂,将形象直观的地图引入地理知识殿堂,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促使他们喜爱地图,耳濡目染,对地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认识地球》一章教学中,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说出地球仪以什么颜色为主?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过程中看到地球时,惊奇地说,我们给地球叫错名字了,应该叫“水球”,为什么?通过这些简单而有趣的问答,拉近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引起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

又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教学是初一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仅靠课堂的简单设计,教师的平直讲述,很难达到预想效果。课前精心设计,综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运用模拟实验和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牢牢抓住学生动眼、动手、动脑三大思维环节,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习兴趣。上课时,先让学生复习上节地球自转的有关知识,然后播放“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多媒体课件。提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做什么运动?引出“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的规律”这一重点。继续观察课件,提问: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是否一致?公转轨道呈现什么形状?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多长?仔细观察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始终保持一个倾斜夹角,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为什么始终不变?太阳光照射地球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交流、质疑,在教师的鼓励下终于找出地球公转跟季节变化的重要特征。

又如在“中国的铁路运输”一节课中,由于知识点多学生难以记忆,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设置几条旅游路线图,选择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后结合实际选择一条适合的旅游线路图和运输方式。这样让学生巩固知识,灵活运用地图,丰富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形成识图兴趣和识图意识。

二、认真观察,明确读图步骤

学会读图是目前地理教学主要的课堂环节和教学任务之一。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为今后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图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让学生清楚地图的主题,认真读地图下面的题目,明确地图的目标和作用。第二步读地图右下角的图例和注记,这一步是考查学生认记的基本功,只有对图例和注记理解正确,才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目标,获取正确的图像信息,保证读图识图顺利完成。根据图例先确定地图方向,再反复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对着经纬网读出某地点的经度和纬度。第三步要抓住图像的轮廓和特征,掌握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和范围,帮学生轻松愉快地了解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

例如:教读“中国政区图”时,按沿海省市到边界省区到内地的顺序记忆省区轮廓和相关位置。让学生认识中国各行政区划轮廓形状,通过观察地图轮廓直呼其名。读地形图,教学生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政区图叠加,找出某地形区所属行政区。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理事物的相应位置,在图中直点其穴。在一系列交通图、矿产图和经济图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由自然地理事实材料入手分析经济原因。这些地图有较强的综合性、实用性,不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只要认真综合分析地图知识,掌握基本要领,读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三、精心设计,传授读图方法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不可能操之过急,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创新教法,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要求。

1.在读图中明确目标,教给读图方法。一幅地圖内容不同,目标不相同,反映的地理事物不相同,蕴含十分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图,在图中感知需要的地理信息。如: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时,先让学生观察我国南、北方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影响范围,再结合家乡冬、夏季的生活感受,引导分析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常见气候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2.熟悉地图语言,掌握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熟悉地图语言,明确相关概念。地图中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和地理事物的位置、性质,还代表所示地理事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地图符号是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的表达,只有懂得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符号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从而准确找出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分布概况等。

如教学“亚洲地形图”时,先指导读地图右下角的图例,图例告诉我们图中海拔在0米—1000米的地方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0米—200米是绿色,200米—500米的是黄色,超过1000米的地方都是棕色,从图中可见颜色越深的地方,海拔就越高。然后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教师提问:亚洲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大多分布在亚洲的什么位置?与平原相连的是什么地形?能不能说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比较一下,我们在读图中得出的结论与课文中对亚洲地形特点的叙述是否一致?你掌握了这种通过读地形图分析出地形特征的方法吗?只有教会学生弄清各种地理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地图符号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和相互联系。

3.加强说图训练,培养思维能力。课堂说图训练是把读图得到的信息和得到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说图时教师根据地图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知道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一定不能只让学生说结论,而要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说图的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一一纠正,实际上说图的过程就是展示学生读图思路的过程。例如,教学“非洲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时,让学生读非洲主要城市的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分析非洲的气候类型和气温特点。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气温高,干燥地区广,有“热带大陆”之称。(2)气候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3)气候炎热干燥。

4.根据课后“读图思考题”读图表内容。新教材在每一课后的图表都配有“读图·思考·练习”这一内容。课后思考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分析,找出地理事物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基本规律。这一步是读图的关键,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一环,在读每一幅地图时,要准确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先看清图名,明确地图的题目或主要内容,再阅读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例与注记,知道地图的表现方法,最后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具体的地理内容和信息。这样根据课后思考题就能牢固掌握地图反映的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知其“地”而求其“理”。

四、巧妙記忆,强化读图训练

熟能生巧,学生在地理读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识图、记图等训练,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解读地图信息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地图中山川河流、行政区划、地理概况、领土范围等众多图例和图示让学生充满困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中对读图能力的强化训练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在解读地图重点和关键点以后,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质疑解惑,把记忆的地图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相联系,达到能识别其形状的目的。如在讲“中国行政区划”图时,面对34个省级行政区划,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记起,此时教师如果仅仅要求学生看、听、读,这样一节课下来,能记住大部分省区名称及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比如黑龙江省的轮廓看起来像什么?山东省的轮廓像什么?陕西省的轮廓像什么?甘肃省的轮廓像什么?等等。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联想记忆降低记忆的难度,提高记忆的效率。在记忆中国铁路主要干线时,可以采取口诀记忆的方式,如:“京包连包兰,陇海接兰新,沪杭至贵昆,沪九广焦成”。通过这个口诀,可以把中国铁路“五纵三横”的主干线清楚地留在学生脑海中。记忆中国领土范围时,可以用熟知的口诀: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太平洋西岸,北连蒙古大戈壁,南海之南赤道边。面积九百六十万,世界列位居第三。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记忆方法,学生快速存贮大量的图像信息,为准确记忆地图中的重要信息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理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养成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炜栋.识图有法,教学有效——浅析初中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2(10).

[2]陈雪梅.在地里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才智,2011(12).

[3]陈小祥.初中阶段学生地理读图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和分析[J].新课程(下),2011(12).

推荐访问: 读图 培养学生 地理 初中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