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水运工程施工技能培养模块的建设

水运工程施工技能培养模块的建设

时间:2022-05-16 10:45:03 浏览次数:

摘要:水運工程专业施工技能培养模块主要从施工技能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开发两方面建设。通过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整理,明确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充分考虑施工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将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针对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建设仿真实训室及实训区,同时开发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实训项目,以训练学生对水工建筑物内部结构认知、掌握施工工艺及动手操作等能力。

关键词:施工岗位能力;培养模块;教学;实践能力;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98-03

一、前言

水运工程的“十二五”规划无疑是为水运专业的人才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也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水运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培养熟练掌握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构建一套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理实一体化”的模块化、层次化、递进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更多工程实践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的施工岗位技术能力的培养。

二、本专业建设的现状

本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主要有:①本专业的课程建设。经过对省内外6所相关高校调研,并走访水运工程施工单位,设置了本专业的课程;同时定期邀请长期从事工程一线施工的专家对课程设置进行论证,不断改进课程的设置。目前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调查研究,并与相关用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从就业岗位出发,研究分析从业人员所需的技能,从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水运工程有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要求学生经过适当年限的工作锻炼,能达到助理工程师以上的任职条件和业务水平,并能通过考试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③项目化教学改革。为了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使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部分课程如《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课程已经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④部分岗位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路桥工程系交通土建实训基地是学院直属实训基地,本专业的勘测、材料检测试验、结构检测等专业技能均可依托实训中心完成,并为施工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⑤相关课程的学习。在施工技术能力培养全面展开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土力学》、《地基基础》等相关课程,为教师施工技能培养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水运工程施工技能培养模块建设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专业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在实习与工作初期中所具备的施工技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构建一套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施工技能培养模块。施工技能培养模块拟解决以下关键问题:①水运施工企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偏差。②建立仿真实验室,并展示施工中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以培养学生对港航建筑物内部结构认知、掌握施工工艺;开发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等。③设计水运专业施工技术类课程设计与生产实习实施方案,着重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将图纸转化为工程实物的能力。

四、水运工程施工技能培养模块建设内容

构建施工技术能力培养体系,使学生在校内期间得到具有岗位针对性的专业施工技能的培养。施工技能培养模块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1.施工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施工企业深入调查,取得市场对水运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需求信息,分析明确具体的施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根据生产实践需要,明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见表1),再进一步确定培养施工技术岗位能力的途径。

2.施工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重组。在培养施工技能的教学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施工职业技术能力需要,将《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识图》等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并为其服务。学生的施工技能实践训练体系,应是由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施工岗位技能训练平台、施工岗位实践平台组成。因此需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组。

3.实训室的建设。建设仿真实训室,以加强学生对水工建筑物内部结构认知、施工过程及动手操作等能力的训练。工程实训室及实训区本着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静态建筑物反应动态施工过程,体现典型港航工程建筑的施工工艺、工序及方法的原则,复制再现码头、船闸等常见港航工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实训室主要针对港口工程中常见的高桩码头结构物,建成仿真实体展示码头结构、体现施工过程,按实际尺寸和材料预制重要结构构件。

4.实训项目开发。针对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开发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实训项目。实训室配备GPS-RTK测量定位操作系统,水深测深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回弹仪等检测仪器,模板、钢筋等材料。通过建设施工实训场地,模拟施工工艺过程,训练学生利用GPS-RTK系统进行沉桩定位测量;培养学生GPS-RTK系统与测深仪结合进行水深测量、地形测量的技能;安排学生参加港航结构中的混凝土梁、板、桩结构中的钢筋下料、加工、绑扎等操作工作;培养学生港工模板工程操作、质量检测等实际操作技能等。最终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利用GPS-RTK系统进行测量、施工放样、计算、读图能力,以及使用规范、标准等编写施工技术资料和技术报告能力;对照体现施工过程的仿真实体,学生进行施工方案、招投标的设计及概预算文件等编制。

五、结束语

通过大量社会调研,走访用人单位,进行施工技术岗位分析,明确施工岗位能力需求,最终确定水运工程施工技能培养模块的建设方案。培养模块主要从施工岗位能力教学内容优化重组和施工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项目开发两方面建设,同时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施工技术能力培养基于岗位分析、明确施工岗位能力需求基础之上。

2.根据施工岗位能力需求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重组。

3.仿真实验室实践能力训练项目研发与生产实习基地开发相结合。

4.课程设计、识图等技能培养与施工技术能力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付.大力开展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J].工程质量,2006,(02).

[2]杨永娟.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13).

[3]刘宣喜.GPS-RTK在码头沉桩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05).

[4]向胜军.水上PHC管桩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1,(01).

推荐访问: 水运 工程施工 模块 技能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