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从业能力的“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从业能力的“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11 13:05:03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从传统“矿井通风”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的“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授课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变革课程考核方式。

关键词:从业能力;矿井通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6-0038-02

一、矿井通风课程教学现状

“矿井通风”课程是安全工程及采矿工程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矿井通风”课程的学习是安全专业学生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传统的“矿井通风”教学方式对煤矿通风技术与实践涉及较少,课堂教学与煤矿企业的通风管理与通风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矿井通风”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如果缺乏对矿井各大系统的认识,就很难掌握“矿井通风”课程的学习内容。同时讲授内容以矿井通风基础理论为主,对矿井通风应用技术涉及较少,而学生毕业后主要应用矿井通风技术,因此造成教学与应用的矛盾。

(二)授课方式单一

“矿井通风”教学包括课堂授课和实验授课。课堂授课以主讲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模式呆板方式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授课主要以演示实验为主,缺少学生实验练习,教学效果差。

(三)课程考核方式落后

“矿井通风”课程应用性、实践性强,但传统的“矿井通风”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辅以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侧重了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而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考核,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做好“矿井通风”的课程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树立学校的品牌乃至对行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专业课教学的环境、任务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获得广博的基础知识,具备持续发展、继续提高的潜力,又能得到本专业领域所必备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进行探索和创新,使我们学校的专业特色保持并发扬下去,作为专业课教师,将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实践和考核方式等环节充分考虑本方面的问题。

二、基于从业能力的“矿井通风”教学改革策略

根据煤矿企业对矿井通风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对“矿井通风”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实践和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矿井通风”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而与矿井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的矿井通风应用技术以及矿井通风现场管理等方面设计较少,这就导致学生虽然了解了矿井通风的原理,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缺乏矿井通风理论的灵活运用能力。针对传统“矿井通风”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对“矿井通风”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模块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设计“矿井通风”教学内容。对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矿井通风技术、矿井通风管理、矿井通风设计等内容进行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按照“理论—应用”组成教学课程模块;其次针对我省煤矿生产的特点,例如地质条件复杂、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比较分散、煤层瓦斯赋存高、通风系统复杂等方面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

2.应用技术与通风管理示例化。目前“矿井通风”课程一般50学时左右,学时比较少,导致授课过程中主要讲授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矿井通风技术和通风管理内容涉及较少,而矿井通风技术和通风管理是矿井通风基本理论在矿井通风中的运用,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矿井通风”教学改革必须增加矿井通风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授课内容,建议“矿井通风”课程学时设置为80左右。

矿井通风应用技术和通风管理示例化是授课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与煤矿企业合作完成的矿井通风服务项目、煤矿现场管理知识以及煤矿通风安全事故案例,编写矿井通风教学示例,把矿井通风的基本理论融入示例中,以示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某矿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示例,该示例中就可以融入矿井风量的测量技术、空气密度测算方法、矿井风量的调节技术、通风系统改造技术以及日常矿井通风管理方法,其中涉及矿井空气流动、矿井通风阻力以及矿井风量调节与系统分析等矿井通风基本理论。

通过矿井通风技术与通风管理示例化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二)创新授课方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矿井通风”课程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专业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对矿井通风建立宏观的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变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矿井通风”授课方式的改革主要采用课堂多样化,即课堂不再固定在教室中,把课堂搬入实验室、模型展厅、地下模拟矿井系统等场所。这种授课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建立矿井系统概念,加深矿井通风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作用。

(三)加强实践教学

“矿井通风”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煤矿现场实习、矿井通风实验教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等内容。目前“矿井通风”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习时间短,煤矿井下了解少。2.矿井通风实验数量少,实验之间联系少,缺少综合性实验。针对“矿井通风”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实践教学内容做以下改革。

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性思维,首先在已有的实践基地基础上,拓宽实习基地规模,建立一批不同实习内容、课题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均可进行矿井通风的实践工作。其次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加强矿井通风专业学生与实践基地企业的联系,这种联合办学方式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实践企业也会尽心尽力地培养这些学生,顺利地解决了学生实习时,井下实践少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从业能力。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接触煤矿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地提高他们矿井的认识,增强对“矿井通风”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2.开展“矿井通风”设计性综合实验。传统的“矿井通风”实验教学主要为演示实验,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方法,进行重复实验,有时实验结果不理想。例如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实验,实验系统为管道通风系统,整个系统管道阻力较小,而测量精度不高,导致测量结果不理想。学生做实验往往应付了事,积极性不高,更不能调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针对这种情况,“矿井通风”实验教学内容应该进行改革,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设计性综合实验主要通过专业教师设计实验题目,由学生组成四人小组,由实验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整个实验过程由实验教师辅助完成。综合性实验不仅包括“矿井通风”课程内容,还可以包括“矿井安全”课程内容,是矿井通风专业综合性实验。因此由学生主导设计的综合性专业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对“矿井通风”及相关课程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

(四)变革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矿井通风”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期末成绩,而期末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课堂出勤情况以及作业情况组成,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矿井通风”课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缺乏对矿井通风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够全面。因此,从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出发,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新的考核方式不但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注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动手实际能力,新的考核方式由考试成绩、设计性综合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期中考试成绩、设计性综合实验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各占30%,平时成绩占10%。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由矿井通风授课教师考核给出,实验成绩由实验教师综合评定后给出,课程设计成绩由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设计进行评定审核和答辩考核,综合成绩由答辩小组评定后综合给出。

通过对“矿井通风”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实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对“矿井通风”课程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培养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通风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连江.“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

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

[2]洪丽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任务驱动的高数课

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1).

[3]路林,贺优优,刘长军等.高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主体

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

控制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赤子,2015,(1).

推荐访问: 矿井 教学改革 通风 从业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