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春秋战国时期史学发展概况探析

春秋战国时期史学发展概况探析

时间:2022-05-07 19:10:07 浏览次数:

摘 要: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编年体史书《春秋》诞生。战国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春秋史学,体现为编年体史书的日益完备和史学领域的拓宽。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史学发展 史书

殷商以前的传说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历史意识。自商代甲骨文出现,史学获得了从口述传统向成文纪事发展的可能。殷商时期可谓中国史学的萌芽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史学才得以初步形成和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史学

1.春秋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经济上,牛耕和铁制工具开始被广泛应于到生产和生活、农业和手工业等各个领域,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上,“各诸侯之间的兼并争霸战争,以及频繁的朝觐聘问互相交往,构成了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①春秋前期,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各国内部的卿大夫势力日益强大,动乱时有发生, 《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就多达43起。春秋中后期,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著名的“三家分晋”。随着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微,各诸侯国都设置了自己的史官,从事历史记载的工作,打破了原先周天子垄断修史的局面。

文化上,这一时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诸子百家的思想十分活跃,纷纷引用史事为自己立论提供依据。此外,对神意的崇拜在历史观念中虽仍占重要地位,但一些人开始怀疑上帝和鬼神,不再从神意出发,而是用历史上的人事来解释和说明,出现了重视人事的新思想。思想的活跃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春秋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春秋”的出现,以按年编纂为记载方式,以人事为记载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春秋”本为古代各国史官编写的编年体史书的通称。之所以称为“春秋”,在于其书以年为纲,举春以包夏,举秋以赅冬。这一古老的名称在春秋时代以后仍为许多编年体的历史书籍沿用。但春秋时期所留下来的“百国春秋”,如晋之《乘》、楚之《梼杌》几乎都失传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唯一完整的是由孔子修成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春秋》是我国目前为止所能看到的第一部史学著作。孔子以鲁国的历史为基础,参考了他所能看到的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各种史料,并积累历代史官的一些写作经验,按照“据鲁、亲周、故殷”的原则,修成了流传至今的《春秋》。孔子继承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编纂方法,以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情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整理,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夏商周三代的零碎孤立的记事(如《尚书》)已完全不同,标志着中国史学开始走向完备;但孔子又规定了“常事不书、详内略外”的办法记述历史,《春秋》叙事过于简约,一事甚至只有一字,使人难以理解。所以,我们说《春秋》还是编年史的雏形。

二、战国时期的史学

(一)战国史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由春秋列国纷争到战国各国变法,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时代。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战争,原先一百多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初年,形成了秦、楚、齐、燕、赵、魏、韩七雄并峙的局面。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存在于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之间及各发展不平衡的诸侯国之间。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巩固其既得的利益,大举变法。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取代了奴隶主贵族所有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士”阶层不断壮大,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常常利用史事来加以论述,各家各派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战国的史学就是在这个动荡时代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史学的发展概况

战国时期史学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时期史学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编年体史书的完备

这一时期出现的《左传》,可谓我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

《左传》最初称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古文》,汉代经学家将其与《公羊传》、《谷梁传》看作是解释和传授《春秋》的三大系统之后,才称其为《左氏传》,简称《左传》。

无论是取材、历史编撰内容和技术,还是注意事物联系、反映社会变革等方面,《左传》都大大超过《春秋》。

从取材看,孔子删《鲁春秋》而成《春秋》。《左传》取材广泛,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得到的成文记事及口诵材料,包括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周、卫、宋、郑等国的旧文简册等编撰而成。由于《左传》取材于各国的国史,而各国使用的历史不同,虽改之以周正,但并末能全改之,以致书中往往出现历法混用的情况。

从历史编撰内容上看,《春秋》记事非常简略,如同大事记。而《左传》全书编年记事,“十二公”详略不等。《左传》或直述或间述,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注意事物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事具本末”和“专写人物”的笔法,展现了穿插了记事本末和人物传记的最初形式。

从编纂技术上看,《左传》还创立了多种史评的表达方式,或“君子曰”等直接发论,或“孔子曰”引用他人的言论,或依托某些应验的预言,等等。

《左传》是继《春秋》以后,在编年成就上的又一大进步。《左传》突破了各国地域的界限,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历史的前进性。第一次把众多国史汇成一书,展现了春秋时期历史发展变动的整个局面。把编年体推向了成熟,标志着中国史学的形成。因此,梁启超评价它为“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②。

2.史学领域的拓宽

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史学不断向前推进。这一时期史学转变在于,战国时期的发展不再把目光仅仅停于某一地方。战国时期的史著,除编年类外,还有谱牒类、语类、志类、史论等。

(1)编年类:《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为西晋时汲郡魏襄王墓被发掘而发现,时称《纪年》或《汲冢书》,后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时引用此书,并前加以“竹书”二字,从此人们习称《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百国春秋”中起始之年最早、编次时限最长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记到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后,就接记晋国史事,战国时三国分晋后,就只记魏国史事,一直写到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③

《竹书纪年》古本起自夏,自宋代开始逐渐散失。到了元代以后又出现了《竹书纪年》2卷,起自黄帝,后称《今本竹书纪年》。“经清代学者考证,认清其为元明时人杂缀佚文而成”。④“其文简要如《春秋》,记事则多同于《左传》”。⑤《竹书纪年》与古代传说、古史记载有很多不同之处。至于所记战国部分,与《史记》也有颇多不同。尽管今仅存《竹书纪年》佚文,但它是后代学者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

(2)谱牒类:《世本》。

《世本》最早著录见于刘向《别录》。据《史记集解序》和《汉书·艺文志》记载,《世本》录黄帝以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共15篇,下限至春秋时。其书自春秋以后,不断层累叠加。《史通·古今正史》更将下限延至秦末。古本《世本》在唐代开始已有散佚,后清代学者多加辑佚、增补,但编目不尽相同,形成了今天多个版本的《世本》。

《世本》开创了一种富有新意的历史编纂体例,以记“帝、王(侯)、大夫”世系为主,配以记“帝王与诸侯都邑"的居篇、记“各种器物”的作篇、记“各族氏姓及由来”的氏姓,以及记“谥号的含义”的谥法。从其体例上看,《世本》已初建了纪传体规模,与后代《史记》开创的“本纪、世家、传、表、书”体例对比,有一定关联性。但“《史记》中未曾有《世本》这一书名。《世本》之名是刘向所定,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才开始用司马迁‘采《世本》’的说法”。⑥

(3)语类:《国语》、《战国策》。

《国语》作者是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但至今还不清楚。《国语》现史学界基本公认成书于战国时期。其打破了春秋时期各国国史的界限。全书共21卷,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纂,“先王室后列国,先夏后夷”。《国语》与《左传》不同,它按国别编撰而成,是一部国别史,并以记言而主,是汇集各国国史中言论而成。此外,它在编写上还注重对一件事情发展的结果或历史发展的趋势发表言论。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众横家游说各国诸侯王或互相辩论的言论辑录,并不是一人一时而成。原本编排很杂乱,名称也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等。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校订成33篇,并定名为《战国策》。至北宋后散佚,经曾巩校补而成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所记载的言论,包含了战国时期谋臣、游说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兼并和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大多数谋臣策士的目的在于猎取个人的功名富贵,并无固定政治主张。特别是在“战国七雄”力量消长之时,有其深刻的反映。《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重要的史料。

(4)志类:《山海经》。

《山海经》从学术研究领域上看,可算一部地理书,其性质相当于地理志。它以神话形式来展现,所以又被认为是一部神话小说。此书不成于一人一时,最早一部分成于春秋中后期。经后人增削窜改,最后经汉代刘歆校订,编定为18篇。

《山海经》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五藏山经》以山岳系为纲目,共记述四百四十八座山,每座山为一目,主要内容记述山川、民俗、动物、植物、矿物和神话,而叙及神话的仅有五座山。《海经》所记的是自人类诞生之初以至作者当时的漫长年代沉积起来的各种事物”。⑦《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为我们了解古代原始社会的情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史论类:《天论》。

史论就是就史料阐述观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主张各不相同,常通过对他们所记载的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加以评述来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有的侧重于政治道德,有的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有的则侧重于名辨。如荀子针对夏商灭亡在《天论》中提出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虽然他们并未完全成为史学家,但他们的思辨为史学更深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一时期出现的论史形式,推动了后代史学的发展和新史学的产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本史著外,战国时期出现的史著还有很多,如《战国众横家书》、《仪礼》、《周礼》、《逸周书》、《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等。《战国众横家书》属于语类,是战国时期游说辩士言论辑录;《仪礼》、《周礼》、《逸周书》都属于志类;而《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属于最早的史论著述,对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加以评述。

三、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初步形成时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的《春秋》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编年体史书的诞生,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是我国史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发展了春秋时期存在的以记言体、记事体、国别体、编年体记载史事的方式。此外,还出现了初具规模的纪传体、语体、典志体及史论方面的著述,甚至出现了通史性质的历史著作,为我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22.

[2][3]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20,21.

[4]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一).商务印书馆,2006:125.

[5]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6]谢保成.中国史学史(一).商务印书馆,2006:127.

[7]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54.

推荐访问: 探析 史学 春秋 战国时期 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