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时间:2022-05-06 09:35:02 浏览次数:

【摘要】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随之出现的诸如学生党员先进性不明显、学生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发展后党员再教育和管理有所忽视、学生党员服务和奉献意识不强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将从现状分析与出现此类问题原因进行梳理,进而提出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大学生中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养全面、为社会做贡献意愿强烈的先进典型的代表,发挥着党组织坚实的战斗堡垒作用,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当前,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根据这些问题,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时代感,探索高校学生党建新途径,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党性修养不高。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比例逐年增加,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反映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向往和追求。但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对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之不多,党性修养缺乏。

2.重发展轻管理,党员“再教育”环节薄弱。从总体上看,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发展较为注重,对党员的后续管理比较放松。不少学生党员存在一旦被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就完事大吉的侥幸心理,失去了“学生党员”这个称号对他们原有的约束力和应体现的先锋模范作用。

3.发展党员的标准和程序不够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教师与重点发展对象或学生党员的思想交流,很多高校极为重视发展党员必备的材料准备却忽视了学生的入党动机和组织谈话的环节把握,致使有些学生党员已经入党但对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都很模糊的情况。

4.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不少党支部在过组织生活时主要是以读文件等为主的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处于封闭式教育状态,导致不少学生党员觉得党课教育信息滞后、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

5.参与社会实践少,服务社会的意识薄弱。高校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环节单一化,不注意培养学生党员的服务和奉献意识,使得“学生党员”只是一个先进分子的代名词,其个人并没有体会到这个身份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错失了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的机会。

二、造成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负面效应的成因

1.多元文化与思潮的影响,入党动机复杂,追求“实惠”。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其中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有功利主义的成分。有的学生认为入党既可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又可以增加自己在评优和就业竞争中的砝码,可谓一举两得;有的大学生干脆把入党当成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入党只是为了捞取个人资本。这些不正确思想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2.学生党员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差。当代大学生一般没有经历过复杂的政治斗争,“两课”的教育也只停留在课堂与书本之上,学生的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同时,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也不能保证始终如一,往往随着加入党组织中来而思想上放松下来,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逐渐退化。

3.学生党员的培养周期长,任务重。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一个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到成为预备党员,组织上至少要投入近两年时间。相对于大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培养考察工作显得十分紧张。

4.从事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少,造成了工作上的重合。目前专职党务干部数量普遍偏少,大部分由年轻教师兼任,他们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加上本身政治理论水平、阅历限制和工作面广等原因,很难把精力集中到根据时代发展创新大学生党建机制上。这样,一些高校党组织便把组织发展工作变成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对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则很少问津,其结果势必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学习教育内容的创新。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适时开展形势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创新教育内容,就是要求变照本宣科枯燥理论为理论与大学生关心的敏感话题相结合。作为党务工作者,要以敏锐的政治目光捕捉教育信息,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而生动的教育资源,并将其内核植入学习活动之中,使学习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2.活动载体的创新。要创新工作载体,就是要变原有的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为可以大力推进党建活动进网络,突出党建活动工作载体创新。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可在网上出现党建的声音,探索网上思想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平台,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络世界,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

3.活动方式的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考察培养学生党员、使其明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其回归社会、奉献社会的服务意识的有效途径。诸如“铭记革命历史”主题参观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共建基地做一些具体的工作,这样可以使他们广泛接触和了解第一线的实际情况,使原有的党建理论知识立体化、生动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珍惜难得的学习生活,践行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使命。

4.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创新组织模式,就是要变原有的以年级或班级党支部的形式为社团党支部、宿舍党支部等固定的党支部模式或毕业实习党支部、志愿者服务党支部等临时的党支部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党支部的触角延伸至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党团组织就在自己身边。这既是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引导社团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支撑和服务力度,提升党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时代特征为切入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手段,使学生党员逐渐认识到党员不是一种单纯简单的荣誉,它是一根对自己更高要求的指挥棒,指引并激励自身查找不足、锐意进取,制定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形成“我为党旗添光彩”的良性循环机制,真正到达党员教育教化人、塑造人、管理人的目的。

推荐访问: 浅析 新形势下 学生党员 高校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