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回族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探析

回族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探析

时间:2022-05-04 12:05:03 浏览次数:

zoޛ)j馟?nmwBuMζ^tM<N纲要(2010-2020)》精神,全面推进宁夏回族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大力解决回族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典型代表性的、较为完整的回族职业教育体系。

一、宁夏回族职业教育概况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省级回族聚居区,有回族人口221万(2011年),占全区人口总数的35.17%,占全国回族人口的近1/5。宁夏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回族学生10296人,占全体职业教育毕业生人数的25.2%;在校生中回族学生29537人,占全体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2.5%,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回族学生9537人,占全体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的25.47%。回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历来是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内容。自2002-2013年的12年间,宁夏回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宁夏高职院校“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截至2013年,宁夏共有高职院校8所,其中公办7所,企业办1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启动,极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区8所高职院校中有3所顺利完成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计划。2010年,宁夏教育园区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大部分高职院校陆续迁入新校区,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外部环境逐步优化,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形成。同时,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专业建设也有较快发展,以“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专门设立了清真食品制造、盖碗茶艺、回族生活用品和服饰制作等相关专业,建立了具有回族特色的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二、宁夏回族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机制的现状

(一)加大投入力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紧密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加大对宁夏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发挥“教育财政自治权”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69亿元,是2008年的3.1倍,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为6.46亿元,比上年增长8.73%,是2008年的3.18倍;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64.3%,比2008年增长20.32个百分点,投入总量连年持续增加(见表一)。

随着宁夏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硬件设施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截至2013年,高等职业学校产权占地面积为438.43万平方米,是2008年的1.69倍;建筑面积为91.11万平方米,是2008年的1.57倍。固定资产总值18.32亿元,是2008年的2.95倍,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29亿元,是2008年的2.49倍;图书204.77万册,是2008年的1.19倍,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全面改善(见表二)。

(二)合理安排经费,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夏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2013年,宁夏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3.7万人,比2008年增长28%,在校生规模年均增加1351人,年均增长4.7个百分点;2013年招生人数12992人,比2008年增长39.46%;毕业人数9647人,比2008年增长24.65%;教职工人数2505人,比2008年增长17.71%(见表三)。同时,“宁夏教育系统一号工程”——宁夏职业教育园区顺利建成,园区占地8.8平方公里,涉及全区15所职业院校整体调整,同期还成功建成了可容纳10万人的“自治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宁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内涵建设,师资力量显著提高

宁夏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各院校师资力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宁夏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提高工作,坚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职业教育在学校办学、招生、改善条件、增加投入等方面有了大幅度改进。目前,宁夏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职工2505人,其中专任教师1840人,占73.5%,比2008年增加436人,增长31.1%。同时,宁夏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层次人才得到大幅度增加。2013年,宁夏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61人,比2008年增加37人,是2008年的2.54倍;副高级职称526人,增加26人,比2008年增加5.8%;2013年,高职院校中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达49.34%,比2008年提升了14.17个百分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显著优化,师资力量明显提高(见表四)。

(四)合理设置专业,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宁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紧密结合回族区域特点,以“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新型回族特色专业,专门设立清真食品制作,穆斯林服饰、生活用品制作,盖碗茶艺,穆斯林手工艺品制作,回族特色旅游与饭店管理等民族特色专业。目前宁夏高职院校学科设置已经覆盖了25大门类、100多个专业,专业覆盖面广,回族特色浓厚,适应市场能力强,更好地体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性和适应性,同时增加了回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机会,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较高、实用性强的回族职业教育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回族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的改进措施

(一)充分行使回族地区“财政自治权”,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在回族地区行使的诸多自治权当中,“财政自治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力。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充分行使“财政自治权”,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支配财政,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整体上已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宁夏地处西北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政府财力较弱,“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明显不足,因而宁夏许多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境。宁夏2012年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性支出仅占全区教育财政支出的7.1%,而本科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全区教育财政支出的14.63%,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3.62%,这就说明宁夏在本身有限的教育财政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已经占到整个教育经费的绝大多数,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已所剩无几,这也是宁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自治区政府在保证教育财政投入上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宏观主导作用。因此,要稳定职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逐年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同时,各级政府要将回族职业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工作,按规定标准及时拨付各项教育经费,多方面筹措资金,创新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管理,承担政府应尽的责任,各高职院校也要按规定按时将学费收费收入上缴国库,严格做到“收支两条线”。只有这样,宁夏职业教育才能获得比较稳定可靠的发展资金,保障经费的充足投入和高效使用。

(二)优化财政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责任

从宁夏当前的教育财政投人整体情况来看,由于各市县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不明确、投入力度不对等、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造成了教育财政管理职能的“越位”与“错位”现象,地方政府“等、靠、要”消极思想严重。因此,要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和使用的“效益”,就要根据“谁主管,谁投资”的原则调整管理机制与投资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投资责任,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实行“地方负责,市县为主”的财政投资机制。在对各市县政府的政绩考核管理体系中,要把“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列入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严格考核,用科学、客观的态度将责任逐项具体落实到各级市县政府,将教育财政投入指标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则,确保各项配套资金切实落实到位。

(三)多种途径拓展经费来源,将财政投入机制由“输血功能”变“造血功能”

目前,宁夏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总量在全国来说是偏低的,而且当前仅靠政府单一主体是难以解决“政府投入不足与高职教育需求量大”之间矛盾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政府在对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政策中应引入竞争性和奖励性机制,运用财政手段通过制定“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捐赠教育资金免税制度”、设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发行“职业教育彩票”等手段多方面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个人捐赠等方式支持和赞助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模式,联办各方共同承担教育经费,同时享有“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等权利,创设一种灵活的、有生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竞争空间,激发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发展高职教育的动力和积极性。同时,各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利用自己在科研方面具有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与当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为高职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四)改善财政拨款模式,提升拨款的公平与效率

目前,中央对回族地方的财政照顾和调配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实现的,但转移性支付的力度和形式都比较局限,受益面比较窄,有待改进。宁夏是西北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与其他发达省区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为缩小宁夏和其他省区间高职教育生均拨款的差距,中央应加大对西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扶持西北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缩小民族地区的经费差距;另外可以通过设立“回族职业教育建设资金”“回族职业教育券制度”等形式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回族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效益。

(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改善办学模式

宁夏是一个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地区,应借助“东西部合作、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积极改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积极贴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全面推行“校企联合合作”办学模式,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同时,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聚居区,应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充分体现回族文化的特色,借助“中阿经贸论坛”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使专业设置更加贴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宁夏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使学生学到真技能、真本领,实际操作技能切实增强,实践能力全面提高。

(六)保障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构建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

宁夏是全国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财力有限,真正达到实现地方财政自治权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配合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才能保障其顺利实现。一方面,严格制定相关教育财政自治权的法律政策,为自治权的实现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律根据。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回族地方自身的经济、文化、民族特点和需要制定自治条例和财政自治的单行条例,将财政自治权的内容、实现手段和方式具体化、措施化,使得回族地方财政自治权不会因流于形式而无法得到实施。另一方面,回族地方职业教育财政监督机制是开展教育财政监评活动的重要工具,能客观反映回族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财政行政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与回族地方特色相适应的财政监评指标体系和拨款监督机制。如加强人大的监督权利与责任、建立回族地方独立的财政拨款监督员制度、制定《教育财政投资法》等方式,保持财政投入的相对客观性和独立性,最终通过法律条款的形式将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予以确立落实,以保证财政监督做到公平、公正,确保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切身利益。

总之,宁夏作为全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政府财力较弱,高等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只有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回族地区当前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明确今后改革的方向,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应强化管理水平,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开发拓展投资渠道,构建符合回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实现回族职业教育在财政投资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提升,进一步促进回族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回族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宁夏、富裕宁夏、开放宁夏、美丽宁夏”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和侃

推荐访问: 回族 探析 职业教育 投入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