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昆曲基本功教学中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必要性

昆曲基本功教学中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必要性

时间:2022-04-11 08:43:11 浏览次数:

摘要:核心稳定性训练已成为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舞蹈领域基本功训练中已引起一定的关注,但是在戏曲领域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文章将从生理学、解剖学原理进行探讨,主要介绍核心稳定性训练理论及其对昆曲基本功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旨在帮助新一代的昆曲人才对这一影响昆曲表演水平的重要身体能力有进一步的科学认识,成为昆曲专业学生发展体能和预防损伤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昆曲专业教学和研究提供依据,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昆曲基本功;核心稳定性;必要性

核心稳定性训练通过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稳定脊柱和骨盆,从而提高昆曲表演中多肌群协同做功的能力;提高动作效率;降低受伤机率;充分发挥表演者力量和技术潜能。而昆曲演员在舞台上要做到轻盈自如、矫健准确都需要有较强的核心稳定力量素质作保证。

核心稳定性训练理论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核心”是指脊柱、骸关节和骨盆,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从生理学反射机制分析, 维持稳定性是神经系统通过接受来自前庭、视觉中枢和集中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皮肤中的本体感受器传来的信号, 然后通过激活和控制维持肢体稳定性的肌肉来调节人体平衡的。20世纪90年代初, 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 将这个以往主要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他们从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的问题。所谓“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 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协调上下肢的发力, 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

昆曲表演中基本功训练的重要作用

在昆曲表演中“优美的体态、控制自如的身体、呼吸与动作的高度配合”,对唱、念、做、打、翻、手、眼、身、法、步的要求,都是经过长期的身体训练才能达到的。昆曲演员虽然有行当之分,有些行当不必具有高难度的翻腾技巧,但一个好的演员必须是文武兼备的。有些昆曲演员表演、唱腔不错,但惟独欠缺基本功,这就大大限制了其表演空间。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昆曲演员,只有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拥有扎实基本功根底,那么不论是演文戏还是演武戏,在表演上将更易于做到轻盈自如,矫健准确,塑造人物形象也会更富于塑形美。

1.基本功之“做”

昆曲的做功是人物外形动作和内心活动的结合,需要“形与神”结合,既重视内在的性格,也重视外部的行动,二者缺一不可,当剧情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 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昆曲《思凡》是身段戏,最具有代表性,它具有较强的表情达意功能,是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注重以流线形态表现情感流程。它的动作设计,都遵守着严格的艺术规范,以虚拟的方式和功效结为约定俗成的程式,使之既具备充分的写意功能,又达到舞蹈化、节奏化的美学要求,没有这套身段舞蹈,也就谈不上这出戏了。昆曲这种戏很多,如《惊梦》、《寻梦》、《夜奔》、《嫁妹》等。

2.基本功之“打”

打是昆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各种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一部分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鎗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称“毯子功”,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一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如昆曲《林冲夜奔》是五场“走边”。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昆曲基本功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

1.提高昆曲演员动作的稳定性和演出的成功率

昆曲演员在舞台上做出各种复杂的高难腾空技巧时,其动作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稳定力量的强弱,核心区域是连接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纽带,只有保持核心区域的稳定才进而自由支配四肢,这在筋斗动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筋斗中各种翻、扑、跌、腾动作,除了要求推地动作快之外,最重要的是跳起时要保持身体在空中不变形不走样,腾空后就完全要依靠肌肉维持躯干姿态的稳定性。

在昆曲基本功训练中,为了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近端固定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比如腿功练习,腿功的第一个练习项目就是压腿,使腿的韧带变得柔韧而活动自如。压过两腿后就要练习踢腿,前(旁、片) 踢腿动作,教师要求是“脚带动”引起踢前(旁、片) 腿或慢抬前(旁、片) 腿,这些动作都需要核心稳定肌肉的参与,它可以将躯干部位的力量快速传递到下肢的末梢及脚部,集结所有相关力量完美地完成动作。练习时必须要掌握好腰的立度,还要不断地加快踢腿的速度,做到姿势优美,踢起有劲,又高又快又轻又帅。

2.提高多肌群协同做功的能力,对昆曲表演技能具有关键的技术支持作用

身体是一个整体,每个部位都环环相扣,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都需要全身许多肌群的共同协作,才能很有效地完成。任何表演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例如“探海”动作,需要背部、腹部肌肉协同合作:背部为主要用力肌肉,它是控制躯干水平位置的主要工作肌群,如果背部放松,躯干就会失去控制,向地面倾倒;腹部肌肉要收紧,一旦放松就容易形成塌腰姿态;双肩的打开并下沉,为上肢创造了条件使其动作舒展大方,并撑开周围气场占有更大的空间;下肢动作腿后伸,通过俯式的躯干增大了下肢的高度、幅度,而支撑腿的直立控制使重心后移贯穿过脚背,稳定住整个身体。所以“探海”动作是集合了全身所有肌肉协同合作的典范。

昆曲表演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演员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技能,参与舞台表演动作的工作肌肉间的协作水平和在表演中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核心区域的稳定姿态为四肢自由运动提供了前提和平台,为降低动作的耗能奠定了基础,使完成舞台表演动作时力量的传递更为迅捷准确。这一点在腾空复合性动作中有所体现。

3.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昆曲表演形神兼备

动作学习和形成过程要经过泛化、分化和自动化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动作完成质量与完成动作的可用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核心稳定力量的加强可以强化神经系统对各肌肉群的控制能力,促进动作自动化的完成。在优秀昆曲演员身上反映为完成表演动作内外结合,出神入化,稳定自如,形神兼备。

4.提高昆曲演员预防损伤的能力

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弯曲、扭转的载荷是造成腰椎损伤的根本原因。同样,长期的腰部循环负荷也可以引起脊柱多裂肌疲劳,力量减退,增加腰椎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五年制高职一二年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核心力量而造成集体的损伤,核心力量的加强可以使核心区域的骨骼关节在运动中被肌肉紧紧包裹住,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几率,因此增强核心力量是避免腰部损伤的有效手段。当腹腔周围的肌肉群共同收缩时,腹内压增加,收缩力量越强大腹内压力就会越高。腹腔脏器产生流体,静压强增加,可以支持并传递一部分机械负荷和缓冲冲击,也就能有效避免腰部损伤。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为主动肌的发力建立良好的支点,提高不同肌肉间的协作,以及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肌肉力量有序参与运动,在提高肌肉收缩水平的同时可以减少关节的负荷,从而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比如演员的沉肩,实际目的就是固定住肩胛,为上肢提供稳定的动作平台,如果肩胛固定不住,表演中连带上肢一起动作,给观众的印象就是“缩脖子”、“短胳膊”。同样,骨盆的固定也是为下肢提供固定平台。在基本功课上,教师总是强调腿与胯( 骨盆) 要断开,目的就是为了固定住骨盆,使下肢动作自如、流动,幅度加大,路线延伸。如果骨盆连带下肢联动,就会形成拖泥带水、短一截的观感。

总之,核心肌群的功能是在四肢活动之前,先收缩以稳定躯干中段,让四肢的动作能有效并顺畅地进行。但是一般昆曲演员常因缺乏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致使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变差,脊椎长时间处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而全然不知,这当然也是昆曲演员腰背痛如此普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并合理地训练核心部位肌群,让它们能正常运作,那么核心肌群就是预防损伤和提高昆曲表现力的有效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稳定性训练是昆曲基本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前提之一。对于昆曲演员而言,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稳定脊柱、骨盆及肩带,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动作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得以提高,预防损伤,从而有助于昆曲表演技能的提高。在基本功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个体特点并结合各种运动能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去具体实践。

“教无定法,学无常法”。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充分重视基础教学,基本功决定未来。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在昆曲表演教学中采取得当措施,应用科学方法,少走弯路,不断探索,才能使我们的艺术教育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推荐访问: 昆曲 基本功 必要性 稳定性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