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的影响

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的影响

时间:2022-04-13 09:39:05 浏览次数:

【摘 要】 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影响。完善措施主要是: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合理统筹城乡卫生资源;根据城镇疾病谱的变化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由企业负责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影响;完善措施

一、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的概念

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身份、亲属关系以及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1]

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2]国家于2014年7月24日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三方面11条具体政策措施,标志着全面户籍改革正式展开。

二、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维护

以前的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却在诸如养老、医疗、住房等各方面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只能在农村寻求土地对他们的保障。但是,这种看似很不错的土地保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程缓慢还遮盖了一些隐形和显形的社会矛盾。现在《意见》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这引导了广大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此,没有了传统低水平的土地保障,到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本身将会更加要求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国家、社会,都会更加注重此方面的社会保障民生建设。

2、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层次的提高和转移接续工作的进行

众所周知,2010 年开始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中的规定实质上就已经把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户籍脱钩了。《意见》第十三条“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无疑引导、促进着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可以说,实现基金全国统筹,是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全国衔接进而构建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环节。所以,此次户改中又明确提出这项政策将会促进基金全国统筹的步伐。

3、有利于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失业、再就业状况

就业乃民生之本,对离开故土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说更是如此。一旦失业,失去的就是收入来源和生活依靠。此次户改,《意见》中提到“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国家的表态无疑会引导相关政府对农村转移人口失业、再就业的重视,有利于缓解其就业、失业风险。

三、户籍制度改革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的不利影响

1、将会使得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出现紧缺

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丰富,基础设施更完善,医疗服务水平更高,大批农村患者不远千里地涌来城市看病。作为任何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我们都会选择在城市看病。所以最后很有可能导致城市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承受不了新增人口的压力,最终导致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紧缺而农村卫生资源冗余的两极分化现象。如果医疗保障领域不及时采取相关配套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这势必会导致原住城市居民和新迁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保障质量的下降。

2、将会导致城镇疾病谱的变化

大量的农村人口落户到城市后,由于大部分农村人口原本的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疾病预防、治疗意识相对较弱,所以农村转移人口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慢性病的机率较原有城镇人口高,进入城市后可能对城镇疾病谱带来影响。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实施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普及宣传措施,也应该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头等大事。

3、没有针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建立的政策

进城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因为自身知识、技能的匮乏,大多从事一些高危和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因此,工伤和职业病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风险。在城市,只是普通的感冒,进正规医院花销少说几百动则上千,如此巨额的医疗费用靠每月只挣千元来养家糊口的农民工自然是无法负担的。由于无法承担,病越拖越严重,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农民工多的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于是使得农民工的发生工伤利益受损时只能自认倒霉。但是,此次户改中却并没有提及有关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的事项,这是一个欠缺的地方。

三、完善措施

1、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合理统筹城乡卫生资源

一方面,卫生领域应针对城乡人口变化和大、中、小城市的人口制定相应的医疗卫生配套措施。在城市,提高当地医院尤其是儿科、青少年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在农村,应进一步想办法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意见精神,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将被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所以要根据人口数量变化合理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在城市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的财政投入,根据当地常住人口数量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完善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制定高校对口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吸引优秀毕业人才进入社区服务。

2、根据城镇疾病谱的变化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一方面要将疾病预防纳入本地卫生工作的重点,多向居民提供卫生知识信息,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同时应该加强对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危险因素的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3、尽快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存在了许多年,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缺位了许多年,想要一蹴而就不现实。因此,我们可以首先考虑解决目前最紧迫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基本生存保障的问题,比如,被恶意欠薪、失业后身无分文,政府和社会如何及时施以援手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把制定相应的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办法提上日程,为处于特定情况下的农村转移人员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4、尽快建立完善的、由企业负责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的确立主要涉及雇主的义务,保障项目不存在账户积累和保险关系接转的复杂问题,因此,建立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农村转移人口的工伤保险可以实行“现收现付”制,与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一样,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费用由雇主承担的原则。因为各个省份的农业转移人口所从事的工种不同,因此,各地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

【注 释】

[1]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8).

[2]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 李唐宁,赵婧.户籍改革要啃教育住房“硬骨头”[A]. 经济参考报,2014(8).

[2] 耿进昂.我国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分析[J].研究探讨,2014(9).

【作者简介】

单瑞杰(1994-)女,内蒙古大学本科在读.

推荐访问: 户籍 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 转移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