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之因材施教

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之因材施教

时间:2022-03-31 08:43:57 浏览次数:

[摘要]大学物理的教育及改革目前存在着两大尖锐矛盾,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因材施教地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和讲课深度上都有所侧重,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物理 因材施教 学科交叉 辐射式教学法

不同的课程会有不同的要求,可对于大学物理这门公共必修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我们也必须区别对待,在教学内容和讲课深度上都应有所侧重。尤其,目前大学物理的教育及改革还存在着两大尖锐矛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和同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与多层次多专业学生之间的矛盾,笔者根据自己和项目组成员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大学物理的教育与改革要实行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这个“材”指的不是教材,而是学生这块“材料”。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建立“学生观”,即是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师生沟通,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求。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将是人类的末日。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1个学生,而差的教育则是用1种方法教50个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们主要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出因材施教的,这也正是“学生观”的体现。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对象大多是迈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大一下学生,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才意识到它的重要,可那时已是为时已晚,所以在上基础课时就必须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尤其是要意识到与自己的专业紧密相关。只有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

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大学物理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费时费力。在保证各专业方向所必需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不局限于传统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我们要进行斟酌取舍,对课程内容作分块删减,重点讲授与具体专业关系紧密的相关部分,对于一些关联不大的章节内容,则可以少讲或不讲。也即是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因材施教地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再好不过的。比如说,土木工程、机械专业对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方面要求比较高,力学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无疑对热力学部分有着更高要求;而工程管理、城乡管理规划等专业则只要求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当然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去强调物理学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堂上讲的内容比传统的讲法少了。而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如此,课堂上要把握的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并不是课堂上讲的内容越多越好,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贯彻“少而精”。与本专业的特点结合起来学习,学生才不会感觉枯燥无味,自然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通过对重点部分的学习、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也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前作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必须要用足够的了解,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多方核实。目前我们针对五个专业420名学生做了相应的教学试点,收到了良好的反应。考虑到我校目前物理教师17名,22个专业要开设大学物理课程,根据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虽然比起统一的教学计划来讲要麻烦,但这样可以很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权衡利弊,我认为还是很有意义的。当然,这也对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阅读文献,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只有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掌握的新东西多了,才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富有趣味性,启发式教学才会运用自如。这样就会逐步引导学生去自觉地学习物理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要注重各学科的交叉,采用辐射式教学法

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当前科学研究综合、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在教学选材过程中应该考虑那些与其它学科相关的物理内容,例如: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化学键和氢键、不对称合成;生物学中的生物大分子、生物力学;材料科学中的磁性材料、液晶、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一个问题涉及物理学的多个分支也完全有可能,如一维晶链,可以联系到晶体中结合能的计算;变换为力学对象,则可以讨论振动模式;还可以延伸到单、双原子链的性质、特点等,最后一维晶链因为量子力学效应,离子为满壳层。由此一个问题居然联系到物理学的众多分支。其实这种联系,正如物理学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一样本来就存在,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寻找、发现,如何做出恰当的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在讲授光的双缝干涉理论时,先讲授光的干涉原理,然后让学生据此设计出实验方案,最后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疑问,激发他们积极思索与探讨。理论同实践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因材施教,需要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需要我们用搞科研的态度对待教学,经常钻研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基础课老师具有基础知识雄厚、基本功扎实的优势,在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从与教学有关的领域挖掘科研课题,独立开展科研。将得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教学中独具一格的特色。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经历,适当地介绍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如对称与守恒理论、纳米粉体、薄膜等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制成的纳米硬度计、非线性力学理论等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工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经实践证明,教学研究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大学物理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几年来我们先后发表相关论文数篇,对大学物理教学和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必然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思路正确, 措施得当,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不断的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淳民.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时间探索[J].大学物理,2000,(3):43-47.

[2]孙维瑾.两部美国大学物理教材对我们教学改革的启示[J].大学物理,2003,(7):38-40.

[3]刘竞业.关于大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126-127.

基金项目: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15)。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

推荐访问: 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 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