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媒体环境下阅读引导与数字目录学协同推进的发展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阅读引导与数字目录学协同推进的发展创新

时间:2022-03-23 09:10:00 浏览次数:

[摘要] 扼要分折新媒体阅读嬗变路径的相关因素,论述数字目录学为配合大众阅读需求,广泛地深入融入社会文化传播领域,研究信息素养与读书治学的关系的过程。在分析社会阅读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数字书目对浅阅读的深度引导,发挥数字推荐书目阅读指导作用,提倡和弘扬个性化阅读的思考与学习,选择正确、合理的健康阅读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阅读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 阅读引导数字目录学 协同推进

阅读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和普遍的文化现象。人们通过阅读来探索未知与获取知识,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受不同时代媒介传播物质形态的影响,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形式表现迥异。从文字的出现、纸张的发明、印刷术的革新到今天各类介质出版业的高速发展,可以看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人类阅读的文明进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大众阅读行为从印刷文本的阅读逐渐转向基于数字文本的解读。传播符号所引发的大众阅读消费方式的多样化,触发了阅读对象、阅读性质、阅读心理与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极大地颠覆和影响了传统阅读的需求模式,以网络阅读、移动阅读、iPad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阅读率连续攀升。数字环境下的新阅读已经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使用,社会阅读活动的整体解码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阅读主体与客观环境的差异,新媒体环境阅读的诸多特点,给数字目录学合理引导与有效满足阅读需求以及如何深化阅读主体信息素养带来新的思考和发展机遇。

1 新媒体阅读与数字目录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新媒体环境阅读的概念、涵义

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阅读,就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过程,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我们探讨的是狭义阅读,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载体,接受载体所提供的文字、图像等信息的过程。阅读的主体是人,阅读的客体是文献。作为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阅读实践活动,要求个体具备必要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活动中驾驭文献信息的能力。网络阅读能力是在传统文本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的视觉图像的解读能力。所谓新媒体,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由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依据传播学观点,每一次媒体革命都是对传统已有媒体的补充、延伸和完善。新媒体是对以往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等的进一步发展,而数字技术是各类新媒体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新媒体环境阅读是在数字化环境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活动,是具有互动传播与创新形态的技术性概念。

1.2新媒介环境特征与信息需求变化特征

阅读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社会行为,阅读形态的跃迁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习惯于在新媒介终端前选择与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阅读走向盛行。“媒介即信息”这句话被传播学奉为经典名言说明形式远比媒介内容重要。因为真正影响人类行为、支配历史进程、制约社会变迁的并非媒介内容,而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媒介本体,媒介形式决定受众对信息的解读,选择不同的媒介接收信息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自身发展的内涵更强调和注重的是一种媒介融合:即以网络为基础集纳和发展多种媒体功能和通讯技术的新媒介形态。网络环境下媒介形态不断变化和重新整合,其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开始向着零散化和聚集化两极方向发展,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范畴呈现出新的面貌,体现了新媒体环境的信息载体与传播手段相互渗透、兼容与融合,使得人们获得信息与教育更为便捷和有效(如iPad类媒体的集成功能所展示的对服务效应的极致追求),与社会阅读主体共同构筑成了一个整体的新媒体信息环境。与此同时,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阅读活动对作为物理状态的图书馆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分布式数据库状态的数字图书馆在满足读者信息需求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用户足不出户或通过移动阅读设施就能及时获取信息。开放的数字环境下读者阅读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对传统文献为主的需求转向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由地区性的书目情报需求转向全球信息需求;社会性书目情报需求与离散性个体化书目情报需求两极并存。在提倡和弘扬个性化的时代,书目工作要同时满足大众阅读需求和服务于“小众化”传播。因此,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信息资源增长与阅读需求之间的矛盾规律及特点,充分运用媒介融合技术的原理与趋势,优化书目工作内外部协作机制,提高引导阅读和读者服务的协同效果,成为时代赋予目录学的特殊使命。

1.3新媒体读者群的壮大与成熟为发展深度阅读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统计,手机网民达3.18亿,其中27.6%用过手机阅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43.8%,有20%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在线阅读的选择比例高达79.7%。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资源的出版与普及。数字资源内容和出版形态更加丰富,为新媒体阅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据调查, 2011年底,中文网页数量达600亿页,年增长率达78.6%;中国电子书总量已达到115种;电子期刊已近万种。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3.86亿,博客用户达到3.17亿。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网络信息有助于人们的阅读和思考。一个国家阅读的国民越多,这个国家的国民综合素质就越高。全民阅读能力的普及和提高,意味着社会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阅读的核心是阅读行为的普及。网络环境下阅读对象的转变,使阅读主体数量与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2011年新增用户达到1.95亿,搜索引擎及社交网络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据搜索引擎Yahoo.cn!调查表明:在信息获取渠道方法上搜索引擎要高于期刊、电视。数字媒介构筑起阅读需求和数字文献之间的桥梁,数字化资源已成为知识信息搜集的主要工具和利用上巨大的优势,深刻地影响着时下的大众阅读方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壮大和提高了阅读主体的规模与地位。可以预见,受信息技术纵深发展、移动阅读日益普及和数字出版产业加快等因素的影响,新媒体读者群的数量持续增加的趋势还将延续。全民阅读人口基数的增大,是扩大深度阅读发展的基础和必备的前提条件,将强劲地推动不断增长的数字阅读和止跌回升的纸质阅读在内的各种综合阅读率的上升,从而必将深化大众的深度阅读进程,改善与提高阅读主体的素质。新媒体阅读正在以整体化阅读的方式引导着整个时代的变动和走向。同时,它也将催生和支持数字图书馆新的信息组织方式与服务机制,创造书目工作新的服务模式,深化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能力。

推荐访问: 目录学 协同 引导 推进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