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普及微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浅析普及微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时间:2022-03-12 08:18:26 浏览次数:

【摘要】微生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掌握微生物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一些实例对掌握微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益处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微生物学知识的普及途径。希望能引起人类对微生物知识的重视,推动微生物知识的普及。

【关键词】微生物学知识;普及;重要性;途径【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038-02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等[1]。尽管个体小,但却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例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就是由微生物——病毒所引起的。又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发面、晒酱、酿醋、制作酸奶等都离不开微生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生物工程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角,微生物学知识也将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知识。另外,近年来,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频繁爆发,引起大范围自然环境的改变,为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变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何让人们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变异和传播尤其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授微生物学知识,同时,在社会上也要进行必要的宣传和传播。

1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可减少有害微生物危害

尽管天天和微生物打交道,但人类发现和认识微生物的历史只有300多年,最初发现的微生物都是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2]。一些病毒、细菌、衣原体、螺旋体等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疾病;同样,真菌和细菌等也可引起植物病害。因此,有害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给人类造成了严重损失。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这种损失将会大大降低。

1.1 减少农业损失。 缺乏微生物学知识,有时会给农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例如,2007年,有媒体报道,广东甚至全国的香蕉大面积感染了“蕉癌”——“巴拿马病”,并报道“香蕉等12种水果有毒残余,有致癌物残余,成了毒水果”。 这些信息传播后,导致国内香蕉滞销,市场价格严重下滑。根据海南有关部门的统计,此次事件让海南的香蕉产业损失了1700万余元,使不少农民倾家荡产。 究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香蕉“巴拿马病”的实质不了解,即人们缺乏基本的微生物学知识。香蕉“巴拿马病”学名叫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俗称香蕉黄叶病,是真菌在香蕉上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凡有微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侵染植物的真菌,一般是不能直接感染人的。如果人们知道这些常识,上面的损失就不会发生了。

1.2 有效控制病害流行。 近年来,全球环境恶化,气候变化起伏较大,为微生物的变异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近年来许多人体及动物病害的大流行。2003年,SARS在中国及其周边迅速蔓延,导致8000余病例,900多人丧生;2003~2005年,在亚洲各国爆发的禽流感导致大量禽类突发死亡,且引发多起致人死亡事件;2008年,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在中国流行爆发,患病者高达4万余例,多引起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腔等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感冒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恐慌和关注。这些病害的爆发,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微生物学知识,知道这些病害都是由有病毒引起,恐慌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了。在日常生活中,勤用肥皂、洗手液等洗手,杀死手上沾染的病原菌;在病害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戴上口罩、手套,并尽量少去人群多的地方,如果是患者则自律控制自己,主动要求实施隔离等措施,将会大大减少这类疾病传播的范围和流行的机会。从而降低控制病害流行和传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3 降低灾难损失。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10余万人伤亡,更有大量的牲畜丧生,尸体为病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病害的流行埋下了伏笔;2011年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超过数万人死亡或失踪,该地震还造成了海啸,引发了核泄漏,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改变,有利于致病菌的滋生,造成病原物的变异。由此可见,地球环境恶化严重,灾后防疫工作巨大,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高效防疫。这就要求群众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学知识。例如,震后受难者的伤处较多,在轻度伤口处,涂上碘伏、红药水或紫药水,这些简单的处理可以有效杀死一些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减少伤口感染化脓的机会,降低药物花费,减轻伤者的疼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利于卫生防疫。

2掌握微生物学知识,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在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种类较少,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微生物可以生产众多的工业产品,这些产品涉及面广、产量大,在食品、卫生、能源产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2]。另外,在地球化学元素循环中,微生物是有机物的重要分解者,对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指导健康生活。 掌握一些微生物学知识,可以指导我们健康生活。例如:冬天,在家用开水洗脸时,把毛巾放入盆中,先加开水再兑凉水,这样可起到用高温对毛巾消毒作用;夏季,南方高温多湿,将衣柜的衣服经常在太阳下晾晒,可利用太阳光的热量蒸发衣服中的水分,同时,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衣服中微生物的核酸变性,致使微生物死亡,从而有效防止了衣服发霉。夏天炎热,人们喜欢喝凉水,但容易拉肚子,我们可以饮用一些凉开水,这样既解渴,又避免了拉肚子,其原理主要是凉开水中的微生物已经被高温杀死。另外,对于不懂微生物学知识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冰箱,炎热夏天的剩菜剩饭因容易变坏,只能丢弃;如果你掌握了一些无菌技术,就可以简单、方便地解决此问题,可把剩下的饭菜放回锅内煮开后密封不动,这样可以放置较长的时间,供下次食用,从而避免浪费。但不是所有的食品或饮料都要高温处理后食用才好,例如酸奶,因其中含有有益健康的益生菌——乳酸菌,饮用时是不可以煮沸的,如果煮沸会降低其营养成分和口味。同样,在饮用含有活体微生物的奶粉时,只能用温水,不能开水,防止活菌被杀死。

2.2 正确预防日常疾病。 懂得一些微生物学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预防日常疾病。对于病原性疾病,不同病原体需用不同的药物控制。例如,一般的伤风感冒如果没有炎症出现时,就不能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病毒一般没有什么疗效。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选择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法,这样可避免抗生素杀死肠道内有益菌群,保持人体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利于人体正常的消化代谢。另外,由于细菌对抗生素容易产生抗药性,不可随意使用或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超级细菌,造成有害微生物的防治困难。

2.3 获得更多的收益,改善生活质量。 懂得一些微生物学知识,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效益。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种植相当广,且数量众多,由这些农产品产生的数量巨大的秸秆,目前一般都是将它们焚烧,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既污染了环境,同时又浪费了资源。如果能利用微生物学知识,对秸秆进行处理,用于转化为生物能源或用于栽培食用菌,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或者将秸秆用于牲畜饲料,再将牲畜粪便用于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煮饭和照明,而沼气废渣用于大田肥料。这样不仅变废为宝,而且,由于微生物对秸秆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大大缩短了秸秆到肥料的转化时间,加快了化学元素的物质循环。尽管现在我国某些地区,提出发展沼气的宏伟计划,但是因为农民对微生物学知识缺乏,不能够给生产沼气的微生物创造最适的营养条件和最佳的产气温度等,导致了产生的沼气量较少,达不到家庭生产所需,从而也阻碍了沼气计划的开展。由此可见,农民掌握一些微生物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3普及微生物学知识的渠道

3.1 加强微生物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播。 随着国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许多地方的生物学教育受到了重视。在现行的中学生物学中,初中教材中涉及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方面的内容,在高三生物学选修课教材中,编入了“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章节。因此,从教材的角度讲,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基础教育中已较为全面[3]。但是,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一般需要借助于显微镜甚至是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因此,在进行理论课知识传授的同时,还需加强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动手机会,可将理论知识与课外微生物兴趣小组相结合,指导学生酿制甜酒、制作酸奶和泡菜、种植食用菌、参观酿酒厂和污水处理厂等;以增强学生对微生物重要性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传播微生物学知识,为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3.2 网络学习。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其中,远程网络教育就是网络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网络教育因为不受时间、资历的限制,可为更多的社会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所以,网络教育为微生物知识的普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尤其那些喜欢上网的80后、90后的青年们。此外,通过组建高质量的、系统的微生物知识普及网站来提高人们对微生物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其对于全民微生物学知识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3科普书册。 现阶段来讲,微生物的普及仅仅依靠网络和课堂还是不够的。我们很清楚,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沿海发展快,网络已近普及,而中西部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网络普及还有待提高。另外,60年代以前的人,多数不习惯或不会用电脑,网络普及微生物知识也会受到一定阻碍。因此,适当印刷一些纸质微生物的科普知识手册,分发给农村书屋及各种书店,提高微生物知识的普及率。为了保证文化水平低的人看得懂,尚可在书上印制一些图片及漫画,以提高书籍的浏览率,增加微生物知识的普及率。

总之,微生物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生活,还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微生物学知识的普及极其重要,也非常必要。因此,政府有必要提供一定的资金以推动微生物知识的普及,广大人们也应积极主动去掌握必要的微生物学知识,微生物学教学工作者更是有责任为微生物学知识的普及竭尽全力。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微生物知识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曾松荣,姜远华,严迪明.重视微生物学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授.生物学教学,2005,33.

推荐访问: 微生物学 浅析 重要性 普及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