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总论)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总论)

时间:2022-03-02 00:09:09 浏览次数:

【编者按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反复谈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育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分别做出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指示。本文即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谈话精神以及上述两个文件的指导意见,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任翔教授所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编号:CEIA17069),联合大中小学、幼儿园一线教师共同设计的传统文化教育分学段教学案例。同时,本项目还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汉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MS007)的经费支持。参与这次教学设计的教师分别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子辉老师、北京市育英学校朱盈梅博士、清正学苑巨芸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刘叶翎老师、北京市果雪儿幼儿国学教育研究院 邵锦锦老师、中华字课研究院李英博士、北京市十三中分校张民老师。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依据

我们这个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谈话精神、教育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發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所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成果,立足于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从汉字字源及其内在蕴藏的文化开始,逐渐深入经典,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维和精神理念,从中汲取在当代仍切实可行的道德养分,使学生逐渐爱上祖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进而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为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以国家传统文化教育政策为前提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包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具体设计,首先必须落实国家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以党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积极、鲜明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继承与发展的正向联系,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根基”与“精神命脉”的地位。这不仅是近百年来我们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转变与深化,更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文化革新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在特别强调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前提下,明确规定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方法步骤与实施保障等,为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不仅阐述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还具体指出了其主要内容、重点任务以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是一套更为完整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在此基础上,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并介绍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107年版)》。众所周知,课程标准是广大一线教师教学实践的参照。不过,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不仅仅重视对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指导,还特别加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渗透。文件明确指出,各学科要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其中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最为突出,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综合这几份文件的具体内容来看,它们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话精神更为具体的解读、补充和深化。我们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设计,必须与国家的教育政策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作为行动指南,以教育部与两办的文件作为实施标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参考并提炼已有的一些教学经验,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我们的教学方案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和教育中,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以解一线教师的燃眉之急。

(二)以中外传统文化教学经验为借鉴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除了在思想上要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保持一致外,还必须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仅要积极吸收我国古代在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中所积累的深刻的历史经验,还要拓宽视野,勇于借鉴和尝试海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就我们所掌握的古今中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材料来看,大致可以总结出如下一些共通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1.愤启悱发

愤启悱发,是指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适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智慧。最早明确提出这个教学原则的是孔子,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根据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所以,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愤启悱发的原则又包含有许多方法,《礼记·学记》中对此有非常详细的阐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不是比喻,而是指“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罢不能之意”,也即启发的意思。而且,这里的“喻”(启发)有三种方法:一是“和”,即处理好教、学的双边关系,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他们走;二是“易”,即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太大的压力,使学生不至于视学习为畏途;三是“思”,即讲授时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愤启悱发”的基本教学原则以及“和易以思”的具体方法,我们应该借鉴并予以实施。

2.讲习论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诚如王充《论衡》中所言:“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行。不能辄行,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也就是说,人们对同一经典文本的阐释,可以有多種理解,其间并无孰对孰非。倘若强作统一标准解释,势必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倡导论辩风气。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切磋、讲习论辩,而明道义是非之曲直。《论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生动例子,《学而篇》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朱熹曾经说:“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①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由展开辩论,陈述观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层次。同时,中华文化历时千年,很多道理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时至今日,是否还应提倡,如何才能和当今现实联系起来,重新树立其新的理论价值,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论辩来解决。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应该通过讲习论辩,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到适合社会需要的人生智慧,而不仅仅只是“圣贤”的代言人。

3.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付诸实践。这是因为“学”与“用”,或者说“知”与“行”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学习获得的知识为指导的“用”与“行”,才会用之有功、行之有效,脱离“学”和“知”的“用”和“行”,就是瞎用、盲行。同样,以“用”和“行”作为检验的“学”和“知”才是实学、真知,脱离“用”和“行”的“学”和“知”就是假学、空知。所以朱熹曾说:“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又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因此,明白学、知与用、行的二者关系之后,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应该能经世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抵牾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箧’、‘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奚以为?’其斯之谓也。”二是在传统文化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必须能身体力行,着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总之,就是把“学”与“用”、“知”与“行”两者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

(三)以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与内容为基础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与两办的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表述,我们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具体设计,既然在思想上要与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保持一致,那么在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制定上,也理应以此为基础。

2014年教育部的《纲要》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定为“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分学段目标,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7年两办的《意见》就显得更加的高屋建瓴,它不单单局限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更是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这一更为宏大的战略视角出发,提出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明确这一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意见》不仅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定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更结合“教育普及”这一领域,提出了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两份文件都十分明确。但相比较而言,《纲要》更为具体,特别是它的分学段教育目标的提出,对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方案的整体分层设计,有着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而《意见》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论述则较《纲要》更为丰富和深刻,它在提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分类基础上,又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划分,并给予了相关例子作为支撑,这不仅是对《纲要》所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一个补充和深化,而且对我们在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设计框架。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谈话以及《纲要》和《意见》这两份文件的基础上,我们的这套传统文化教育方案的设计,一方面吸收了《纲要》中对分学段教学目标的规定,呈现出“分学段、分层级”具体特点,另一方面结合《意见》中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表述,在教学的横向板块上,分别进行了“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文化常识”“实践活动”的具体设计。而在具体的教学理念上,我们坚持以汉字作为切入点,从汉字字源及其内在蕴藏的文化开始,逐渐深入经典,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维和精神理念,从中汲取在当代仍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养分,使学生逐渐爱上祖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进而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行,为今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认知辨别能力。

(一)明确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

《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纲要》更清晰地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这五个层级,进行了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分学段设定和有序推进。根据这两份文件的指导精神,并结合当下很多学生存在学科知识多,但实践能力低、文化素养差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思想理念”的价值教育、“传统美德”的道德教育、“人文精神”的审美教育、“文化常识”的知识教育以及“实践活动”的能力教育为主,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高修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传统经典,体会其内在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还要联系现实,寓教于乐,帮助学生从经典智慧中感悟人生,掌握为人处世的法则,开阔其为人处世的视野和心胸,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精神气度,构建丰满的精神世界。此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以平等、包容眼光去看待世界其他文化,树立健全、自信的人格。

(二)确定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文化。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理想人格或人生境界的探讨,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笼统而言,传统文化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应该是真、善、美、知、行的统一。其中“美”是对这种人生境界的最高表述,它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鲜明标识。“善”作为“传统美德”的概括,它是传统文化之“美”的真正内容。而“真”呢,则是通往“善”与“美”的途径,它是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本质特征。理想的人生境界应是求“真”、向“善”、尽“美”。而对于当今所从事的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则必须从系统的“文化常识”学习中,去实现对传统文化“真、善、美”的认知,并由内在的“知”转换为外在的“行”,从修身成己的向度,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深情投注,从而兼济天下,成就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而所有的这些,也就构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思想理念教育——真

尽管《意见》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时,并沒有直接用到“真”这个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真”的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理念上,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要真诚待人,真心处事,回归最真实的自己。如《意见》中所提到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讲仁爱、守诚信”等思想理念,哪一个不是以“真”作为前提和目标的呢?而“真”在本质上,就是要求一个人应该戒除自己身上的“伪”,即改掉自身的恶习,反躬自省,修养身心,坚定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真”也并不是说要让每一个人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要让自己在反观内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抛弃自身贪婪、虚伪、懒惰、傲慢、轻浮等等缺点,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就自我健全的人格。

2.传统美德教育——善

正如《意见》中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但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或者“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还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历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和典范。《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就讲述了人性本善的道理。古代思想家也特别重视德和善的作用,孔子强调“以德教民”,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也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老子更是以水喻善,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最接近于那个象征着宇宙最高真理的“道”。这些古代思想家对无一例外对“善”的标榜和赞叹,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普遍真理,就是“善”是一切美好品德的根本,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要追求德行和善意,展现个人和社会的正能量,形成全社会普遍的良好风气。

3.人文精神教育——美

哲学上的“美”应该有两个层次:一类是与真、善无关的低层次的美,即一般所谓的“声色之美”;另一类则是兼容了真、善内容的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美。中国传统文化所竭力推崇的正是这种具有真、善内容的、和谐一体的美。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显而易见,“美”在这里正是以“和”的面貌呈现出来,但“和”是包含在“礼”(即我们前面所讨论的“传统美德”——善)之中的,固“和”必然受到“礼”(善)的制约与调节。因此可以说,真的、善的就是美的,至真、至善就是达到了“和”,达到了“美”。正如“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理念(真)、传统美德(善),它们作为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所自然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也反过来滋养和孕育了丰富、独特而又大美的中华人文精神(美)。诸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等,都是它在不同领域的精彩呈现。中华人文精神的这种“大美”,是思想理念上的“真我”与传统美德上的“善行”的交汇和熔铸。这也就提醒人们,只有回归到本来的自己,修养个我的道德与品格——说得更为简单一点,就是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由此看来,美,的确是人生道路上一种更为崇高的追求。

4.文化常识教育——知

文化常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历法、民俗礼仪、车马服饰、医药兵法、学术源流等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通过对文化常识系统的教育,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起到塑造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社会导向作用。这一点在当代中国社会尤为迫切和重要,大家都知道,自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几乎被全部否定,在一些国人的观念中,传统文化几乎可以说是落后、封建的代名词。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以及民族传统的自我否定,导致全民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觉”与“自尊”,达到近乎茫然无知的状态。这也就造成了现在国民整体人文素养不高,又加之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得当代学生极其功利,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一部分学生面对压力和各种人生问题,又缺乏坚韧的意志力,极容易产生焦虑和忧郁的心理疾病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其实都有対治的药方,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老子的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等等,结合当代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文化常识的教育中,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适时的思想渗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常识其实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学术载体,它的内核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和价值系统所构成,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实施系统的文化常识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有所体认,从茫然无知达到所谓的“知”,从而陶铸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知识、有信仰的文明人。

5.实践活动教育——行

“知”的最终目标必然指向“行”。朱熹曾经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在朱熹看来,学习要以“行”作为落脚点,只“知”而不践“行”,就等于不“知”。《中庸》中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所谓“好学”就是“知”,它接近智慧,而一个人只有践行自己所学到的各种道理,才真正具备了仁德的品质。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一个人只有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时时反省,日日进步,才能得到智慧,才能在生活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弟子规》中更是谆谆告诫:“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由此可见,“知”与“行”相结合,才能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注重实践与养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礼仪、习俗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讲究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

明确了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这样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保证。

1.循序渐进

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個逐渐积累并达到自我陶冶的过程。不同学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纲要》所提出的分学段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就像朱熹在《小学》里所提到的那样,低龄孩童阶段,秉性单纯,是“知之浅而行之小”之时,可塑性强,此时可以“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些简单的社会技能。因此,我们这套教学设计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分别设置了“礼以立人”、“乐以感和”和“字以正心”这三套方案,着重呵护低幼儿童的纯良心性,端正他们为学、为人的态度。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积累日渐丰富,十四五岁已为“知之深而行之大”之时,逐渐步入理解知事阶段,这时主要讲授“穷理正心修己治国之道”,“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②那么,在初高中乃至大学阶段,我们分别设置了“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易以通变”等教案,在低幼课程重视心性与品德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经、史、子、集等各种文化经典,让学生从学理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丰富人生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生命实践。

2.精讲细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典籍繁多。一个人想凭有生之年穷究全部文化典籍,无异于蛾蚍撼大树,既无实现之必要,亦无实现之可能。因此,面向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精讲细读。清代朴学大师戴震就曾说:“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③正因如此,对应“礼以立人”“乐以感和”“书以正心”“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易以通变”,我们在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结合每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智特点,分别精选如《弟子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诗经》《易经》等经典内容精讲细读,使所学内容切实成为学生人格品德之组成部分。而要做到“精讲细读”,首先教师要对所讲授的文本进行详尽的研究,在带领学生诵读外,还需通过身教将经典中的行为规范见之于个人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教师的身体力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实现“知”和“行”的完美结合。

3.寓教于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多为文言典籍,其字词意义、句式结构、篇章组织都与今天的白话文本迥然有异,这就会使初学者产生深涩难懂之感。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提炼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充分凸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通过吟诵、舞蹈、小品、音乐、参观、游学等多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面。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张载就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种意趣是多么的重要,这才能激发学生真正从内心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因为“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动力,寓教于乐,也正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4.知行合一

反对将教育变成脱离生活实践的纯学术活动,主张教育活动面向现实生活,与实际生活统一起来,也即所谓的“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就曾说:“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⑤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使学生懂得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懂得道家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懂得《周易》中所说的“自强不息”、“闲邪存诚”、“敬慎不败”等道理的同时,也应通过各种途径将之付诸实际,见之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今这样一个自由、民主和开放的信息时代,要坚决防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极端封闭教学行为。叶水心先生就曾讲过:“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通过实践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践行优良传统。“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⑥

三、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举隅

根据《纲要》分学段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设计的理念,我们在具体教学方案中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即幼儿园阶段以“礼”为主——“礼以立人”,小学阶段低年级阶段以“乐”为主——“乐以感和”,小学高年级阶段以“字”为主——“字以正心”,初中阶段以“诗”为主——“诗以言志”,高中阶段以“文”为主——文以载道,大学阶段以“易”为主——“易以通变”。需要说明的是,因篇幅所限,此教学设计仅为教学设想,不是完整的教案设计,其中一些显而易见的资料细节从略。

(通信地址: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 总论 文化教育 教学设计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