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武汉市乡土资源的运用

武汉市乡土资源的运用

时间:2022-05-13 18:55:04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学校、教师以及社会都开始不断重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工作。教师们运用乡土教学的方式让以往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主义素养等,还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乡土资源 武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59-02

武汉位于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单是“武昌首义”的资源就以书籍、资料、档案和遗址遗迹等多种形式存在。武汉“为中学历史教学留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一部武汉城市发展史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如果教师能以科学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采用形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周围的历史乡土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教师运用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课上和课后。

(1)课前准备: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课前准備: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以下参考资料利用网络查找或者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有关“武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和历史遗址。

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其范围应该是首义发生时的武昌城。武汉市目前确定与辛亥革命直接有关的历史遗址共3 5处,主要的辛亥遗址集中在武昌城区, 武昌是当之无愧的“首义之城”。

辛亥革命博物馆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兴建而成。它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在同一轴线上。”辛亥革命博物馆可以说是一座典型的专题性博物馆,这一特色直接体现在馆内的基本陈列上。如《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将晚清至民国建立这一段历史共分为晚清中国、革命源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五个部分,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时间纵轴。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引桥的东端,该旧址原为清末湖北谘议局。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建立湖北军政府作为临时地方军政府机构,旧军阀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且宣布从此脱离清朝的封建统治,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因为旧址的主体建筑的外墙和房顶都是用红砖红瓦所建而成,其红色的外观非常醒目,再联系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人们习惯称其为“红楼”。“红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不仅是辛亥首义的代表性建筑,也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见证。

(2)课堂教学:①导入乡景,教师在课件当中以图片方式展示武昌起义时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深切感受当时革命者们满腔的革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根据情景设问:“这些图片展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知道武昌起义是怎样爆发的吗?革命者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②走入乡景,学习教材中武昌起义的具体经过、湖北军政府建立这一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介绍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遗址、楚望台等历史遗迹。开展历史情景模拟教学,将学生带进“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情景中,然后以设问的方式回顾和延伸本课教学内容——“武昌起义前的形势如何?”“是谁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有哪些英勇战斗的革命者?”其次,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革命者们的线路分析“为什么辛亥革命首义在武昌?”“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否为偶然?”“武昌起义的结果如何?”——教师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武昌起义,自主探讨、寻找答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对辛亥革命这一史实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3)课后活动:体验乡情——建议学生在家长和朋友的陪同下一起去参观自己身边的“武昌起义”历史文化遗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就在身边”的亲切感,感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并且在其中扮演历史“解说员”的角色,真正意义上成为我们乡土课程资源运用的实践者,也成为乡土文化的宣传者和普及者。

参考文献:

[1]唐凯《博物馆国内游客特征探究——以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为例》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

[2]龚涛.温静静《论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武汉市辛亥革命史教学为例》群文天地,2010.146-147

[3]丁援《武汉——革命造就的转型之都》辛亥百年、城市建筑,2011,26

作者简介:

张彩琴(1986.9-),女,陕西人,研究生,汉族,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历史学。

推荐访问: 武汉市 乡土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