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宋代队舞演出场合及其用乐初探

宋代队舞演出场合及其用乐初探

时间:2022-05-13 11:50:10 浏览次数:

[摘 要]队舞是宋代宫廷宴会“分盏奉乐”中的主要节目,也深受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喜爱。本文指出宫廷队舞主要是在春、秋、皇帝寿辰三大节以及上元节进行演出。宫廷队舞人数多规模大,具有较为严格的程式化。贵族士大夫家乐中的队舞表演,在沿袭宫廷的队舞的基础上,形式和内容有所创新。宋代队舞的音乐沿袭唐代歌舞大曲,乐队配置以节奏热烈的吹管乐和打击乐为主,在歌舞表演中加入戏剧性成分,为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关键词]宋代;宴乐;队舞;演出场合;用乐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21-03

宋代舞蹈上延唐代歌舞大曲,下接明清戏曲,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宋代宫廷舞蹈一方面继承唐代歌舞大曲之精华进行“摘遍”演出,另一方面具有时代特色、符合世人审美要求的“队舞”,以舞者众多、内容附有戏剧性、表演有固定程式等特色脱颖而出,成为宋代宫廷宴会和贵族士大夫阶层家宴中肴酒佐食的必备品。此外,宋代队舞的发展与成熟,也为“以歌舞演故事”的明清戏曲舞蹈奠定了基础。

一、概 况

“队舞”一词最早见于五代诗人王建《宫词》:“青楼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晚唐乐官李可及创编的“菩萨蛮”舞、创制的“叹百年”舞亦是大型队舞。宋之前“队舞”数量少,仅是一种“舞队”形式,并非宫廷舞蹈的主流。

《宋史·乐志十七》“教坊”条记载宋代宫廷队舞有“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类,各十队,“队舞之制,其名各十” 。小儿队有柘枝队、剑器队、婆罗门队、胡腾队、诨臣万岁乐队、儿童感圣乐队、玉兔浑脱队、异域朝天队、儿童解红队、射雕回鹘队,共73人。女弟子队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佳人剪牲丹队、拂霓裳队、采莲队、凤迎乐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打球乐队,共152人。

北宋时两队皆隶属于国家音乐机构教坊,负责供养、排练和日常教习,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载:“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乐舞,作乐杂剧节次。”宋代宫廷队舞南宋偏安一隅,政权岌岌可危,乾道元年政府废止教坊,小儿、女童队舞遂废除。

据《宋史·乐志》、《东京梦华录》以及亲眼目睹参加宫廷盛典的史浩所著《鄮峰真隐漫录》中相关记载可知,宋代宫廷队舞已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其结构可概括为三段式:首先是“致语”或“勾队”,由“竹竿子”(即主持人)介绍本节目表演的内容;随后引出主体——歌舞表演队上场,奏乐起舞。歌舞表演中,“竹竿子”和“花心”(即领舞)对答后,“后行”吹曲,舞队随曲调重新舞蹈,到歌曲部分时,舞队呈载歌载舞状;最后“竹竿子”念谴队词,奏结束乐,再由“竹竿子”统一指挥舞队出场,宣告本次演出结束。

二、演出场合

1.宫廷宴乐

宴飨,是历代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皇家仪礼性活动之一,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有宋一代,政治稳定、经济高度发展,为满足统治阶层的政治及娱乐需求,宫廷宴飨活动十分频繁。《宋史》卷一一三礼志第六十六载:“宋制,尝以春秋之季仲及圣节、郊祀、籍田礼毕,巡幸还京,凡国有大庆皆大宴,遇大灾、大札则罢。天圣后,大宴率于集英殿,次宴紫宸殿,小宴垂拱殿,若特旨则不拘常制。”

与唐代的“分部奏乐”相比,宋代宫廷宴乐表演体制是以皇帝御酒一盏的工夫作为基本时间单元来安排各项礼仪活动及上演燕乐节目的“分盏奉乐”。观众皆为文武百官,和契丹、西夏、高丽等各国使节,边进御酒边观赏,场面气派恢宏。“枢密院率修武郎以上”,“尚书省宰率执率宣教郎以上”,《东京梦华录》卷五载:“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载:“百官以下谢坐讫,宰执、禁从、亲王、宗室、观察使已上,并大辽、高丽、夏国使副,坐于殿上;诸卿少百官,诸国中节使人,坐两廊;军校以下,排在山楼之后。”

宋代队舞表演的场合,主要在宫廷和贵族阶层的宴飨活动上,一是在每年春、秋和皇帝寿辰的三大宴会以及赐酺上表演。《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志第十七和卷一一三礼志第六十六分别记载:“每春秋圣节三大宴:……第九、小儿队舞,亦致辞以述德美。第十、杂剧。罢,皇帝起更衣。第十一、皇帝再坐,举酒,殿上独吹笙。第十二、蹴鞠。第十三、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筝。第十四、女弟子队舞,亦致辞如小儿队。第十五、杂剧……宴毕。”“大观三年,议礼局上集英殿春秋大宴……皇帝五举酒,乐工奏乐,庭下舞队致词,乐作,舞队出……皇帝再举酒,殿上奏乐,庭下舞队前致语,乐作出。”

《东京梦华录》卷九“天宁节”“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所记载的队舞是亲王宗室百官为皇帝祝寿的演出。“第五盏御酒,……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勾小儿队舞……第七盏御酒慢曲子,……参军色作语,勾女童队入场。”

宋代盏制有三、五、七、九、十七、四十一等六种形式,最常见的是九盏,小儿队舞常出现在第五或第九个节目,女弟子队是第七或第十四个节目,均处于节目单中较重要的位置。在表演前后,穿插有大曲合奏、琵琶、筝、笙等乐器独奏、前后两场杂剧、蹴鞠、鼓吹、角抵等表演,为宫廷队舞的演出做铺陈。

二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演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元夕、元夜,是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元”指正月,即一年的开始。上元夜燃灯观灯的习俗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法定节日,《旧唐书·玄宗下》卷九:“癸丑,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于坊市门燃灯,永以为常式。”元夕观灯之习俗宋代最受重视,唐代只有三夜,至北宋增十七、十八两夕,元宵节庆增加为五夜。据载两宋上元节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盛况空前,观者如云,常通宵达旦。

汴京开封皇宫的宣德门前设立露台,专门在露台上奏教坊乐,表演小儿队舞。另在台南设灯山,前陈百戏,在搭建起来的山棚中表演散乐和女弟子队舞。《宋史》卷一百四十二乐志第十七载:“每上元观灯,楼前设露台,台上奏教坊乐、舞小儿队。台南设灯山,灯山前陈百戏,山棚上用散乐、女弟子舞。余曲宴会、赏花、习射、观稼,凡游幸但奏乐行酒,惟庆节上寿及将相入辞赐酒,则止奏乐。”宋代朝野上下都非常重视的春、秋、皇帝寿宴三大宴会,以及观灯节上进行队舞的表演,足见队舞在宋代的地位之重要。

2.贵族士大夫家庭娱乐

唐代贵族士大夫盛行蓄养家伎,宋沿唐制,加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鼓励休养娱乐的政策,使得宋代武将文臣蓄养伎乐成风。正如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语:“文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当权者喜爱的队舞,自然会流行于与他们关系密切,且有雄厚资金来供养伎乐的贵族士大夫阶层。北宋名相寇准喜爱看队舞表演,有一支24人的私家“柘枝队”,每次演出都从早到晚一整天,人称“柘枝颠”。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寇莱公好《柘枝舞》,会客必舞《柘枝》,每舞必尽日,时谓之‘柘枝颠’。”宋代诗人张磁家中也有队舞表演,“然满坐群妓,以酒宥丝竹次第而至,别有名姬十辈,皆衣白凡,首饰衣领皆牡丹手带。”而且舞蹈演员们头戴各色牡丹花进行演出。

贵族豪宅中上演的小型队舞,是宫廷队舞的缩影,同时增添了自己的表演个性。南宋王义山在《稼村乐府》中记载的《群仙舞》,有五部分组成,每一记载部分都有诗、歌、舞,五个部分轮次念唱和舞蹈。舞者共五人,分别代表吴仙、谌仙、鹤仙、龙仙和柏仙五位仙人。表演开始,现实念勾队之词,五位仙人轮次念诗一首、唱词一阕,其间载歌载舞,最后遣队结束。宋孝宗朝右丞相史浩《鄮峰真隐漫录》所载六个南宋小型队舞。其中三个采用了多曲体,诗、歌、舞轮次演出的结构方式有了变型。

三、宋代队舞用乐情况

1.唐代大曲之继承

宋代队舞吸收唐代宫廷乐舞之精华,增添念白和颂辞,采用歌舞相间、循环穿插的结构进行舞蹈表演。体制方面日趋完整,朗诵致语、舞蹈和歌唱交叉运用,以及庞大的乐队伴奏,形成一套含器乐、歌舞、戏剧且有一定程式的综合性歌舞表演形式,这种结构形式与唐代歌舞大曲密切相关。

小儿队与女弟子队的20个队舞节目中,有12支舞蹈继承唐舞而来,在舞具、服饰和舞名多有共同。但这种继承并非完全原样照搬,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改造和创新。如《柘枝》《解红》《剑器》《胡腾》等原为独舞或双人舞,宋代乐人对其加工整理,增加人数,变换队形,新制舞衣和道具,丰富音乐曲调,重新编排成新型的队舞,使宫廷队舞的礼仪、娱乐、教化性等功能更加突出和富有感染力。

宋代队舞的音乐艺术特征是“单曲体”,即歌唱与念诗交替表演,一歌一诗轮次出现。而南宋时期的队舞,在轮次演奏的方式上发生变化,如《采莲舞》用曲已达六种之多,体现了队舞艺术从北宋向南宋过渡中所发生的艺术形态上的变化痕迹,显现出南宋队舞与大曲相融合的结果。此外,表演过程中,当指挥竹竿子念过致语后,舞队入场,乐队开始吹奏各种曲牌,舞队起舞,节奏变化丰富。而戏剧在开场后,所用曲牌也都是大曲牌子,因此歌舞大曲的结构和曲牌对队舞、杂剧、传奇有着深远的影响。

2.本时期之创新

表演内容中加入戏剧性成分,是宋代队舞的一大特色。史浩记载的《剑舞》,将汉代“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唐代张旭、杜甫观公孙剑舞的两个有关舞剑的著名故事引入“队舞”;《勾降黄龙》表演唐代锦城(今四川成都)官妓灼灼和裴质的恋爱故事;《勾南吕薄媚》表演郑六遇狐妖的故事等,此类歌舞出现,说明队舞表演在内容上有意识地向情节性转化。较唐舞的单一情绪,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情感。

宋代队舞在形式上也与戏剧相结合。如《东京梦华录》记载了表演中加入杂剧“一场两段”的表演模式:“小儿各选年十二三者二百余人……乐部举乐,小儿舞步进前,直叩殿陛。参军色作语,问小儿班近前,进口号,杂剧人皆打和毕,乐作,群舞合唱,且舞且唱,又唱破子毕,小儿班首入进致语,勾杂剧入场,一场两段……杂戏毕,参军色作语,放小儿队。”杂剧表演时队舞不离场。队舞在入、出场时,均有杂剧中的“参军”角色“勾队”“放队”,“参军”在队舞表演前后或穿插在队舞小儿班头、女童队杖子头的“作语队”进行“致语”“作语”,送上祝福的话语或介绍节目内容。

山西高平县二仙庙的金代大曲舞线雕石刻杂剧图中,有汉族装扮的10人,男女各半,一人为双手执竹竿子的指挥,第二、三人双臂绞袖,其余七人为伴奏乐队。此图反映了宋代早期的表演形式已经被吸收在初具雏形的杂剧表演艺术中,也可看作是宋代宫廷队舞向戏曲演变的初始。

3.伴奏乐队

宋代队舞伴奏乐队,史料语焉不详,从现有的壁画文物的乐舞图像中可作参考,如山西高平西里门村金二仙庙正殿露台侧石刻大曲舞蹈图,共有10人,一个竹竿子引导艺人表演。两个头上簪花的舞者,后面7人为乐人,持有托鼓、笛子、拍板、觱篥等乐器。平定姜家沟1号北宋乐舞壁画,似为士大夫的家伎乐舞图,共9人,中间二女童双手举袖相向而舞,后排7女乐所持乐器有管、鼓、笙、磬、拍板和琵琶。前文所述高平县石刻杂剧图中七人演奏乐器,分别为鼓2人、筚篥2人,吹笛1人,拍板1人,击偏鼓1人。可见,吹奏乐器筚篥、笛、笙、管,以及打击乐器拍板、鼓等节奏变化丰富,具有烘托气氛的乐器为队舞的主要伴奏乐器。

结 语

宋代宫廷队舞规模大,人数多,具有较严格的程式,主要在春、秋、皇帝寿辰三大宴会及上元节进行演出,表演内容及“致语”“口号”,多是歌功颂德、赞扬太平,用以配合宴乐彰显皇家威望,充分发挥其教化性和仪礼性功能。贵族士大夫家中的小型队舞表演,大体上沿袭宫廷队舞,其表演目的多为佐食肴酒、助兴娱乐,加之资金和表演场地的限制,故规模较小、形式有所创新、内容方面重表达人情世态。宋代队舞的音乐基本沿袭唐代歌舞大曲,乐队配置以节奏热烈的吹管乐和打击乐为主要伴奏乐器。此外,宋代队舞表演加入戏剧性成分,为“以歌舞演故事”的明清戏曲艺术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李希凡,廖 奔.中华艺术通史·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卷(上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袁 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3]张明亮.山西舞蹈史[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4]袁 媛.宋代队舞研究[D].河南大学,2008.

[5]王 东.史浩<鄮峰真隐漫录>中的表演文体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6]张国强.试论队舞在宋代宫廷大宴应用的时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9).

[7](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宋)孟元老,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2011.

[9](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玄宗纪(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宋)沈 括,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1](宋)周 密.齐东野语(卷二十)[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章若艺)

推荐访问: 宋代 初探 场合 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