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无线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无线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时间:2022-05-03 16:55:03 浏览次数:

摘 要:本系统由控制和测试两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利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模块,发出命令后,由测试系统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号,接收到温度信号后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收到温度信号以后,经过单片机处理送到上位机显示,并在LCD上显示出来,同时再经过单片机处理发给测试系统不同的命令,测试系统根据收到的命令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本系统还可通过按键进行相应的温度调节、设计报警温度、实时显示时间、进行实时测温等。系统快速准确、智能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结构小巧美观,适用现代化生产与生活。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处理;上位机;LCD;实时显示

中图分类号:TD6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自动化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的首选平台,应用计算机对生产和试验进行实时、远程监控是现代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将计算机应用于工业实时控制的前提是现场数据的实时获取。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要测控很多参数,诸如温度、压力、转速等,通常的方法是使用专用的仪表人为观测、记录处理数据、做出判断,这就会带来人为的误差。如何将计算机与各种设施、设备结合,简化人工操作并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数据采集是各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现场控制手段,它可以实现实时控制、现场监测,辅助数据分析、问题处理,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手法便捷、精确的测量和友好的人机界面,博得用户的青睐。其中,温度采集与处理系统就是被广泛用于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温度检测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它可以实现对人类难以或无法到达的工作现场的监测,应用这一系统可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了信息和手段;再者,温度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对机械设备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元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严重的会影响到生产安全。温度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物理量,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使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为此,设计了无线温度控制系统,它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无线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实现远距离的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一、设计要求及模块方案

(一)设计要求

(1)测量和控制温度,实现温度的采集、数据的发射和接受;(2)对温度进行处理,实现报警和实时显示;(3)通过上位机将所测结果显示出来;(4)利用实时时钟芯片显示当前的时间,实时观测温度;(5)分别设计控制设备和采集设备,进行相关测试。

(二)模块设计方案

1.设计思路。本系统的设计跟据单片机的控制,通过无线传输来远距离来测试温度并实时显示出来,我们根据单片机的控制原理,来控制相关器件的相关工作,控制温度的采集,数据的发射和接受,并利用51单片机自带的串口功能把数据发送到电脑上实时显示出来,具体工作过程:

利用单片机控制无线模块,发出采集温度命令,等待自动应答,在测温系统收到命令后,开始采集温度,转化完毕以后,由单片机控制无线模块把温度发出去,等待自动应答。控制系统收到数据后,自动应答。收到的温度首先经过处理,通过串口模块发送到上位机上,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出来,并且发送到LCD12864上面实时显示出来,同时判读温度是否超过设置的告警温度,若是超过报警温度,则发送报警命令,使测试系统做出反应,例如,蜂鸣器报警,继电器断开,同时红色指示灯亮,为超过报警温度。若是没有超过报警温度,则发送正常命令,使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继电器吸合,蜂鸣器关闭,绿色指示灯亮。

另外在我们增加相应的按键控制单片机,设置报警温度,调节时间,可以实时观测温度。增加上位机处理,通过计算机来实时观测温度变化。

2.微控制器模块。方案:应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我们使用了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它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功能,易于操作使用,具有8k的程序存储器,频率最大支持33MHZ,体积小,需要电压小,功耗低,价格便宜等优点,更适于本系统的要求。

3.无线射频模块。n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频段。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

4.液晶显示模块。方案:采用LCD液晶显示。LCD液晶显示模块虽然占用I/O口多,控制复杂,但其功能强大,显示内容丰富、清晰,显示信息量大。并且能够提示操作语句,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5.电源模块。采用LM7805提供5V稳压电源,并在稳压模块两端加上加上多个电容,使之更加稳定,对于无线模块需要提供3.3V的稳压电源,我们选用了ASM117电源模块,输出3.3V的稳压电源。

二、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在此系统中,下位机主要是负责采集多路数据将其送至上位机,与此同时单片机也会进行将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温度示数在LED显示器上显示。下位机的硬件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AT89C51,LCD显示电路,无线传输模块,串口硬件电路以及键盘LED显示组成。测试系统主要由单片机AT89S52,DS18B20,无线模块,继电器控制系统,蜂鸣器报警系统,LED显示电路等组成。

采用VB 6.0作为该系统的上位机编程语言,同时利用RS232实现与单片机间的通讯,从而对下位机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动态跟踪的显示、分析、绘制曲线及数据的存储。其组成大概有两部分,一个是实时数据显示界面,即当下位机将数据到达的同时要绘制出曲线。另一个是历史数据界面,即在输入所要查询的时间与通道后,绘制出相应的曲线、方块图及数据列表等。

三、系统总体论证

(一)工作原理

无线温控系统是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用无线传输来远程来测试温度。具体工作过程:

(1)给系统上电后,按下键2,向单片机发出指令,单片机控制无线模块,发出采集温度命令,等待自动应答。

(2)在测温系统收到命令后,开始采集温度,采集完毕,由单片机控制无线模块把温度发出去,等待自动应答。

(3)控制系统收到数据后,自动应答。收到的温度经过单片机处理,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1)通过串口模块发送到上位机上,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出来;

2)同时发送到LCD12864上实时显示出来;

3)而且能够同时判读温度是否超过设置的告警温度,并发出相应的指令。

(4)测试系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显示。

1)若是超过报警温度,则发送报警命令,则测试系统蜂鸣器报警,继电器断开,同时红色指示灯亮。

2)若是没有超过报警温度,则发送正常命令,使测试系统正常工作,继电器吸合,蜂鸣器关闭,绿色指示灯亮。

另外我可以通过手动设置报警温度,通过调控控制系统上面的按钮来可以设置不同报警温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反映。另外我们在控制系统上面加上了实时时钟芯片,可以实时的显示当前时间,确切的知道当前温度的时间,以及发生报警的时间等。

在上位机中我们用VB设置了实时显示画面,实时显示当前的时间,准确显示当前接收到的温度,并且通过温度曲线实时显示,形象地表示。

本模块为温度采集部分,上电后,温度处于接收状态,有无线控制部分发射指令当接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判断。

1)为正常工作,这令为0xaa,接收到这个指令后,关闭蜂鸣器,黄色报警灯,打开正常工作电源灯绿色,接通继电器,同时采集温度,把无线模块转化为发射,把采集的温度发射出去,正常发送以后,在转为接收状态。

2)超过设置温度,指令为0x55,接收到这个指令后,打开蜂鸣器,打开红色发光二极管,关闭绿色灯,断开继电器,同时再次采集温度,把无线模块转化为发送状态,把温度发送出去以后,再次转化为接收状态

3)为数据传输错误指令,0xcc接收到这个指令以后,说明收到的温度数据有问题,黄色灯亮,

4)接收到这个指令以后,0x33这个指令为是使单片机进入低功耗工作,暂时停止工作,只有外部中断在检测状态。

5)接收到指令,是确认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打开指示灯,使模块转为接收状态

注:故障处理

温度采集模块可能一直接收不到指令,超过一定时间,模块进入低功耗状态,使电流消耗减少。

模块处于发送时,通过返回来的指令,判断到数据没有接收到,设定一定的次数,停止温度的发送,让无线模块自动转到接收状态。

四、测试及结论

(一)测试结果

根据工作原理我们对成品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打开开发板,开发板显示当前时间,按下测试键,控制系统就向测试系统发射测试信号,测试系统收到信号后,开始进行温度转换,转化完毕以后然后发送红温度给控制系统。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发送命令和测试温度。

(二)测试结论

无线温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传感器的稳定控制,测温范围为0.0到99.9度,不仅使测量结果比普通温度计精确2-5倍,还对功能进行了扩展与创新;而且功能上分别设置了预置固定温度报警、手动设置温度报警功能和智能自动调控温度等,并且通过无线控制在屏幕上和电脑上实时显示出来。实现了温度的准确报警、实时温度显示及温度的智能控制等。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了硬件与软件的相互补充,系统运行稳定,结构小巧美观。

参考文献:

[1]张永瑞,刘振起,杨林耀,顾玉昆.电子测量技术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82-88.

[2]孙肖子,张企民.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2-72.

[3]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5-362.

[4]谭浩强,张基温.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6-307.

[5]戴佳,戴卫恒,刘博文.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演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71-99.

[6]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83-288.

[7]刘南平.现代电子设计与制作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30-232.

[8]吴戈,李玉峰.案例学单片机C语言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3-117.

作者简介:张楠(1981.06-),男,天津人,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微电子研究。

推荐访问: 控制系统 温度 制作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