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时间:2022-03-13 09:39:10 浏览次数: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进一步融合,移动学习趋于成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与途径,在促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机制。在综述微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升降调”为例,聚焦微课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与应用策略,以期更好地适应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助推英语教学改革,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微课英语升降调混合式学习微课设计微课制作微课应用随着慕课(MOOCs,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如Coursera、Udacity、edX、中国大学MOOC、果壳网)飞速发展,全球优质教学资源以开放网络课程形式呈现,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深受青睐,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势不可挡,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受到冲击。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移动学习(M-learning)主导的个性化学习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随着英语教学改革深入,网络精品课、慕课、微课等多种课程形式不断涌现,其中以微课相关研究最引人注目。

一、微课研究综述

伴随着移动互联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营销、微商、微民等新词不断涌现,微信息、微交流进一步推动微革命时代的到来,微课亦随之而生。通常情况下,微课包含两层基本涵义:微课程(Micro-course)及微课件(Micro-lecture),即单独的微课可称之为微课件,多个主题相关的微课件组成微课程。一般而言,微课指微课件,即基于特定知识点或难点教学而设计并制作的微视频。然而,并非所有视频片段即为微课。微课中的“微”特指微型教学设计、课件设计、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并非仅指授课视频时间的长短。微课更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即时反馈、学习过程的交互性。赵国栋认为,微课是“一种基于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难点或重点)设计而成、注重即时反馈的微型再现视频课件”,具有“视频化、简洁化、反馈性、交互性”特点。可见,微课,兼有微设计、微课件、微课程、微视频、微授课之意。

国外的微课网站,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萨尔曼·可汗学院(Salman Khan Academy,https:///)享有盛誉。可汗学院是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利用电子黑板系统录制2000余段免费在线开放视频,涵盖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提升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速度与效率。2009年,可汗学院被授予“微软技术奖”中的教育奖;截至2012年7月,视频教程被点击数已超过1.6亿次,全球特定用户超过500万人。TED演讲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其主旨为:Ideas Worth Spreading。2002年起,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接管TED,创立了种子基金会(The Sapling Foundation)。每年3月,TED大会召集科技、娱乐、设计、文学、音乐、商业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成果。自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至网上。截止2016年7月,TED共计425个专题收录2000余段演讲视频,不仅可以练习英语还能学习知识,深受网民喜爱。国内诸多微课网站亦备受青睐,如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官网(http://weike.enetedu.com/)、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官网(http://cflo.enetedu.com/)、中国微课网(http:///)、中小学微课网(http:///)、浙江省微课网(http://wk.zjer.cn/)等。

以篇名含“微课”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国内微课相关研究特点归纳如下:①微课研究始于2011年。胡铁生的《“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论述了微课的概念、组成、特点及分类,展望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论证了建设微课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②研究成果显著,论文数量骤增。自2011年第1篇相关论文发表以来,已累计发表3558篇文章,其中2012年3篇、2013年64篇、2014年483篇、2015年1727篇、2016年1265篇(截止2016年7月31日)。③参与微课研究的学校层次多样、涉及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广泛。参与微课研究的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不仅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地理、体育、历史、经济学等专业或学科,而且还包括微课设计、微课开发、微课应用、微课平台建构等内容。

二、英语“升降调”微课设计

微课设计与教学设计不尽相同,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决定了微课设计的特殊性。受时空的限制,微课设计不仅要注意教学设计,而且要兼顾界面设计。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根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适当安排教学步骤,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相关练习有序安排,最终确定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一般而言,教学设计可包括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媒体选择、教学步骤、时间分配及教学评价等。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习者需求进行研究,以获取相关信息。Hutchinson and Waters认为,学习者需求可分为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主要是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学习条件等)和目标需求(Target Needs,为生活交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因素: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所需要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者使用所学语言将要去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学习者想从课程中得到什么;如何让学习者掌握在目标交际环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和技巧;可能影响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因素;弥补差距的有效方式;授课环境方面的信息。英语语调是语音的主旋律,恰当地语调能使话语悦耳动听,帮助说话者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情感与态度,还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调查显示,国内英语初学者对常用的几种句式如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语调使用比较模糊,语调普遍平直,升降起伏小;不会体现句末调,过多的使用降调;学生对于教师传统“填鸭式”教学讲解的规则很难熟记于心,实践中不容易掌握语调,但语调学习的欲望强烈;学生普遍认为,多听、多模仿地道的英语语调无疑是学习语调最好的方法之一……

2.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模仿、练习英语升降调微课视频,希望学生可以完成以下目标:

①掌握常用升调的句式及相关声调规则。

②掌握常用降调的句式及相关声调规则。

③通过观看多个视频片段、综合练习,模仿地道的英语语调、恰当使用英语升降调。

3.教学内容

①通过视频片段总结。升调常用于一般疑问句、表示疑问的陈述句及表示礼貌、请求的句子;通过模仿视频片段及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升调。

②通过视频片段总结。降调常用于特殊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与感叹句。通过模仿视频片段及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降调。

③通过练习,比较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使用升降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4.重难点分析

①重点掌握常使用升调、降调的句子类型,通过模仿正确地使用升降调。

②一般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使用升降调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5.教学方法与策略

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情景剧《老友记》包含“Got the keys和Got the keys.”的视频片段误解误用语调案列为切入点,说明英语升降调表达的意思迥异,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导入语调英语讲解,综合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①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教学应用源于1910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案例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②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围绕现实情境任务展开学习,以问题解决、任务完成的情况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与能力。

③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学习由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检验,体验式学习过程循环往复,在体验中认知,指导实践。

6.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是师生之间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如书本、图表、口头语言、影视动画、多媒体设备等。英语“升降调”微课截取《冰雪奇缘》《飞屋游行记》《米奇妙妙屋》等包含升降调句子的视频片段,运用多媒体呈现特定情境下的英语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7.教学过程、活动设计及时间分配(8分钟)

①导入(1分29秒)。通过《老友记》视频片段英语升降调造成的误解导入主题。

②引入语调的两种基本类型(14秒)。语调的两种基本类型:升调与降调;通过视频短片,总结哪些句式常用升调,哪些句式常用降调。

③观看视频,总结升调常用的句子类型(1分16秒)。

通过观看《冰雪奇缘》《海底总动员2》等视频片段,总结英语升调通常用于一般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的陈述句、表示请求和礼貌的句子;举例对比一般疑问句用升降调表达不同的含义。

④练习1(1分20秒):

A.观看视频,模仿并朗读视频中句子的语调。

B.认真听并标出句子使用的语调。

⑤观看视频,总结降调常用于哪些句子类型(1分12秒)。

通过观看《冰雪奇缘》《米奇妙妙屋》视频片段,总结英语降调通常用于特殊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举例对比特殊疑问句用升降调表达不同的含义。

⑥练习2(1分25秒):

A.观看视频,模仿并朗读视频中句子的语调。

B.认真听并标出句子使用的语调。

⑦小结(35秒)。

升调常用于一般疑问句、表示疑问的陈述句、表示请求和礼貌的句子,用来表示不确定和礼貌;降调通常用于特殊疑问句、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用来表示完成和肯定。

⑧课后活动设计(29秒)。通过观看电影《飞屋环游记》视频片段,让学生标出对话中划线句子使用的升降调(作品及资源库详见http://cflo.enetedu.com/play.asp vodid=173079&e=2)。

8.教学评价

更突显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可以看网络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与同学师长在线互动交流,获取知识的途径突破时空限制;课内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与信息,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行动建构知识与能力,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国内翻转课堂研究始于2012年,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的研究较少。

笔者所在团队基于微课亦做了一些尝试。开学初,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分组,选择组长;制定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群内共享;做好微课视频,上传至制定网站及所建QQ群分享;教师成员在各微课网站收集相关主题的微课,将链接汇总后,统一在QQ或WeChat共享,方便同学们反复观看学习;如小组推荐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其它形式的学习材料,可根据形成性评价标准,酌情计分;小组成员向组长汇报观看次数,组长记录、汇总小组成员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群内共享,便于老师掌握各小组预习情况,教师根据观看次数、所提问题质量与数量,酌情计分;课堂教师主要答疑解惑,一起讨论相关问题。借助微课视频,该授课模式符合教育信息化趋势,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助推英语教学改革。

五、结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教育理念不断革新,MOOCs背景下的微课与翻转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截取学生喜欢的视频片段,利用典型案例设计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习使用英语,主动建构英语相关知识与能力,有助于打破时空限制,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英语,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助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等教学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1]赵国栋.微课与慕课设计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Dudley-Evans,T.,St.John.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5]朱兵艳,刘士祥,吴丽.高职体验式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50-54.

[6]张琛,刘正.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火车过桥问题》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60-61.

移动互联时代,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实现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了顺应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教师通过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ation)、建立学习档案(Portfolio)、开展教与学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或访谈(Interview)等方式定期检查并适当评价,促进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的有机结合,综合提升英语语调学习的效果。

(二)界面设计

微课界面设计应坚持趣味性、简洁明了、风格统一原则。根据英语升降调知识内容,尽可能选取充满趣味性内容的视频片段;视频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录像模式,灵活选择录制方法与录制软件或工具应用,多媒体元素应用得当,图像清晰稳定,字幕标注简明实用,确保视频音画与字幕同步,视频界面安排科学合理,风格统一。

三、英语“升降调”微课制作

微课教学与界面设计后,开始收集微课制作所需的素材,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影视动画、教材、自己拍摄等方式获取,根据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处理不同需求,可综合使用Photoshop、GoldWave、IVONA-Reader、MP3 Audio Editor、Camtasia Studio、Corel VideoStudio、Crazy Talk Animator、Edius、Flash等软件处理不同素材。对于一般教师,可选择一种被称为“快课”(Rapid E-learning)的技术,以一种模板套件为基础来设计、开发教学课件;该技术方案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结合实际情况,笔者参与制作的升降调微课选用了Prezi、Camtasia Studio 8.5、Corel VideoStudio Pro X8、爱剪辑、格式工厂五种软件。Prezi(讲解详见http://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htm?courseId=582003#/courseDetail)主要用于制作演示文稿;该软件打破了传统Powerpoint的单线条时序,采用系统性与结构性一体化的方式来进行演示,通过缩放和快捷动作让演示文稿更加生动有趣,更有视觉冲击力。Corel VideoStudio Pro X8、爱剪辑软件主要用来剪辑视频。Camtasia Studio 8.5是美国TechSmith公司出品的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套装,可用于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制作视频封面和菜单、视频压缩和播放。根据比赛或教学实际需要,格式工厂软件主要用于转换微课视频。视频制作阶段,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资料准备

主要准备教学所用到的材料或软件,包括教学设计、英语升降调脚本、测验题(含答案)、Prezi、Corel VideoStudio Pro X8剪辑的视频片段等。根据选择的主题,利用Prezi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但必须确保风格与图片大小统一,色彩搭配合理,字体选择适当。

(二)录屏软件录制

Prezi演示文稿准备妥当,选择安静、光线充足、无广告标识的环境,打开Camtasia Studio 8.5软件,点击左上角“录制屏幕”,弹出对话框,可根据需求设置。根据比赛要求,英语升降调微课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视频帧率为25帧/秒,双声道混音处理。点击右下角“rec”开始录屏或按快捷键“F9”,讲解完毕,按快捷键“F10”结束录制,并将讲解素材另存为以后缀名为“.camrec”的文件。录屏过程中,如有停顿、误读、打喷嚏等行为,笔者建议,可适当停顿十几秒,重新录制,在后期精细加工阶段,便于查找、剪切。

(三)精细加工

完成了素材制作后,在Camtasia Studio主界面上找到“导入媒体”按钮,可以导入需要串联的素材如片头、视频、音频、背景音乐、片尾等进行编辑,并依次拖入并行轨道,如轨道1可放为名为“.camrec”文件,由于轨道1的“.camrec”文件刚录好,需要进行精细修改,这时可以用绿点与红点分割线把不需要的部分删除,并用右键点击“.camrec”文件编辑音频,启用高级去噪功能,这样视频的嘈杂音会减少。然后,将片头和片尾分别置于“.camrec”文件前面(预留空间)和末尾,把背景音乐导入轨道2,电影剪辑视频导入轨道3并调整其起止时间,也可以使用绿点与红点分割线剪裁素材的长短。待各轨道位置设定好之后,如需要较好的效果,可在各段素材之间添加转场动画。一切都设置好之后,最好把视频从头至尾再看一遍,如果音量不合适可以调节大小,然后再生成和分享视频,可以在自定义生成设置里选择视频格式,如AVI、WMV、MOV等。如有需要,亦可用爱剪辑软件嵌入字幕。微课视频片头主要显示标题、所属学科、作者相关信息等,片尾主要标注致谢等。音频和视频的插入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整个微课视频更为生动、有趣。英语升降调微课视频练习题部分需要使用大量升调和降调箭头,为了增强作品动画效果,可使用Camtasia Studio的屏幕绘制功能。点击左上角“录制屏幕”弹出对话框中“工具”,点击“选项”后弹出的“热键”,下拉点击“屏幕绘制”,可根据需要设置颜色、箭头、曲线等。

四、微课应用

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学习模式。何克抗认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M-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马武林、张晓鹏探讨了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解决课堂教学容量有限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老师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将录制的视频上传网络,为缺席的学生补课,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该模式逐渐在美国盛行。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推荐访问: 制作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