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时间:2022-04-12 08:08:42 浏览次数:

摘 要:生物学科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传统领域关系密切;又涉足了食品、化工、环境保护、能源和冶金工业、仿生学、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新的领域,因此学好生物对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生物课程为例,探究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对生命观念的理解与运用、理性思维能力的锻炼、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的生命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态度的塑造等,因此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以期为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重生活、重过程,理解生命含义

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生物在不断地进化,生命在不断地延伸,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命个体,我们的世界才充满了无限的生机,才能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每个生命都有其特殊意义,理解不同生命个体的的生存意义是学好生物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就是教会学生珍视生命、重视生活、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为学好初中生物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在學习《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先是用一个生活情景导入了本课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婴儿爬行,后来蹒跚学步直至直立行走,那么你认为让人类直立行走的原因是什么?这个情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屡见不鲜,但是至于人类能直立行走的原因他们从来没有深究过,因此笔者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见此情景,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远古时代的人类的行走方式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同学们的思路,他们有的说是因为人类与大猩猩是近亲,因此应该是像大猩猩一样手脚并用的走路;有的学生则是认为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类就是因为行走方式上占据了优势,因此推断人类是直立行走的;还有的学生认为大猩猩的行走方式也经过了进化,不能成为人类行走的参照物,因此他认为人类在远古时代可能是用四肢爬行的。笔者对同学们的回答没有给予评价,而是让同学们自己打开教材寻找答案。在翻阅教材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人类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与现代类人猿是近亲关系,从而感受到生物进化的魅力。正式因为各种外在的原因迫使一部分森林古猿到地面上生存,才使得人类的祖先在行走方式上发生了进化,由四肢着地改为了两足直立行走,前肢得到解放,头部和脑也发生了变化,文化和交流意识加强,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由此学到了新的知识,也能从生物学角度解释“毛人和长尾的小孩”这种返古现象存在的原因,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的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人类行走方式为例,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关系,并学会运用本课的知识点解释一些返古现象,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有利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强体验、重实验,体会实验价值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实践,才能让其有更多的体验,才能明白生物学的魅力。当然,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适合开展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筛选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实验,让实验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

(一)举例说明人类对生物圈的多方面影响

(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关注环境问题

(三)设计并完成水体污染对生物影响的探索实验

为了顺利完成这些教学目标,笔者将全班同学分为了几个学习小组,提前布置了课前作业:使用各种途径,搜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恶劣影响,包括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垃圾污染等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除此之外,笔者要求学生们设计水体污染对生物圈影响的实验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同学们的请求下,笔者为他们准备了水蚤、水蕴草、硝化细菌制剂、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蒸馏水、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棉絮、电子秤、镊子、药勺、计数器、显微镜等器材,在实验中验证了水体污染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了解了生物圈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自主设计了实验过程,发挥了实验在生物课程中的作用,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善思考、重科学,提升理性思维

知识浅尝辄止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以基础知识为基点加深对知识点的探究,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发现、探索、解决中提升理性思维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一。

如,在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节内容中的脊椎动物知识时,笔者以鱼类为例进行了知识点的详细讲解。笔者一边展示鱼骨骼图,一边提出问题:大家都养过或者见过鱼类,你能从它们的骨骼图中总结出脊椎动物的特点吗?因为本课对脊椎动物的讲解一带而过,因此同学们不是很了解脊椎动物的特征。看到大家迷茫的眼神,笔者特意拿来一条鱼,希望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得知鱼的体型、体色、体表、运动器官、呼吸器官的作用,并希望同学们借助鱼类的骨骼全面总结脊椎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十分钟后,学生们陆陆续续地总结出了脊椎动物的外形、呼吸器官、骨骼等方面的体征,加深了同学们对脊椎动物的认知,也学到了新的知识点。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满足于基础知识的传授,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探究,最终在观察、思索中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综上,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在师生协作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夏华珍.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养[J].名师在线,2018(33).

[2]李华祥.试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推荐访问: 素养 探究 核心 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