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教育信息生态视野下的数字校园

教育信息生态视野下的数字校园

时间:2022-03-23 09:10:13 浏览次数:

信息生态观认为,数字校园是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环境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它强调“以人为本”来组织校园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校园,为解决当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建设21世纪的新型数字校园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思考视角。余胜泉教授和贺平博士从数字校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校园环境与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讨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实践价值和发展潜力,着力展现数字生态校园的魅力所在。

国内教育信息化工程从刚开始红红火火的启动、巨额资金的投入,到后来的规模急剧膨胀,在经历高速成长的几年之后,目前明显呈现放缓趋势。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经过当初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之后,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现在基本停止了大规模的后续投入。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高原期、发展的“瓶颈”期。深刻反思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析得出:第一,将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一味地追求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技术含量,而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有效教学应用和高效管理活动;第二,技术与实践应用相脱节,导致建设与应用全面失衡,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第三,过度强调资源和平台开发,忽视资源的共享性与平台之间的通用性,导致大量重复开发,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想改变中小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被动地位,加快数字校园的建设与推进工作,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和文化观的角度加以思考,构建一个和谐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

一、教育信息生态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信息生态系统”则指“特定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1]。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的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组织、自我进化的系统;信息人与技术化环境之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以最优化地实现系统价值为目标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和最大的系统价值——也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2]

信息生态观带给我们的启示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生态”本身即是一个比喻式的概念,它产生于社会学范畴,强调的是人与技术、实践等构成的和谐系统,我们可以借用该概念迁移到教育信息化中,借用的是“生态”的观点和系统的角度;二是强调信息生态系统的“情境性”,在一定情境下的信息生态之核心——“人”,他们所拥有的应该是专属该情境的知识,并对这种情境下的信息生态施加影响;三是强调信息生态的价值,即每一个信息生态都是一个系统,包括了人、实践活动和技术,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彼此相连,而且必然需要为一个统一的核心目标服务——在信息生态里可以以“价值”来描述。“教育信息生态”的概念引入,使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活动不再局限于技术,而是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2],更多地关注在既定条件下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通、生成与成长、适应与文化。

二、基于信息生态的数字校园构建

数字校园本身就是一个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者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3]

在信息生态系统中,“核心要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4],系统中所有要素、结构和活动都围绕这个核心要素运转,为其服务。同时,也特别强调“技术”这一要素,认为“技术”是该系统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并不处于核心地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观称为“生命环境观”[5]。“生命环境观”强调教育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均要恪守“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及关系。因此,新型数字校园的建设,一定要将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3],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教育信息生态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和实践的和谐”[6]。它关注人本身,强调“以人为本”来组织校园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为建设21世纪的新型数字校园提供系统、全面的思考视角。

1.信息技术:回归教育,应用为王

教育信息化最本质的东西是教育,而不是技术;教育信息化要从信息技术向教育回归。[3]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即“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7]。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过去关注“物”——技术及其生存环境,逐步上升到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不是为技术而追求技术,关键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动。[8] 技术向教育的回归,是“让技术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舍本逐末、不切实际地让教育问题来适应技术的要求”[6]。

高文教授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型的国际前沿研究”译丛的总序中指出,“只有从关注技术及多方面因素的关联的泛技术观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挖掘技术的潜力,而不至于因传统理念的束缚造成对技术的降格使用”[9]。多年来,技术经常被当成独立的研究对象加以研究,经常脱离实际运用的系统本身而被研究。信息生态观认为,技术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被放置于系统中加以研究。如同电灯、电话已“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教育一起成为学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时候,就真正实现了技术的融合,达到了技术进入教育的最高境界——消融。

2.课堂教学:走向双向深层次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技术运用于教学课堂中的具体表现。黄甫全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或开发)理论和实践。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型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人的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信息化、学习化、民主化和文化性等基本内涵,即强调信息技术贯穿课程、以人的学习为本、培养民主素养、形成课程的信息文化。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历史使命就是“构建新型的信息化课程文化”[10]。何克抗教授认为,不能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即课程信息化,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即信息技术课程化,追求“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双向整合。目前,信息技术正把我们带入信息文化时代,而这种信息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有距离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深层次整合就是要筛选和优化信息文化,并将其有机地引入并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与社会信息文化生活之间建立关联,最终形成信息化的新课程文化。

3.校园环境:技术与文化无缝融入

某种技术是否被人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适合其所存在的文化背景。当技术应用渐趋广泛,逐步出现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所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时,它就会成为一种文化。当代大多数中小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时代,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已经无法将数字信息文化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完全剥离。Hannafin认为,“环境”意味着一个包含资源、工具等在内的集合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而不是相互排斥。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教学材料、评价、技术等,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教材等都会发生交互。同时,环境本身的生态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参与者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证实或推翻最初的假设和观念等。因此,当我们描述和设计数字校园环境时,应该关心的是“让个体能够通过贡献于这个环境的学习生态而深化自己的理解,也深化他人的理解”[12];应将技术与人、技术与文化置于一个有机系统中加以考察,追求“人—技术—文化”的整合统一。

数字生态校园要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重视课程知识的整合性学习和应用与信息技术的无形渗透,注重学习者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愉悦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从而构建一种多元、开放、整合的体验式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就是让技术与学生的常规生活无缝连接,将技术全面融入教学环境中,即从促进功能型的生理、心理、物质、交往、符号文化以及活动文化等环境信息化出发,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隐性的校园文化中,统一组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教室实验室环境、宿舍环境、校园环境等,通过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教育文化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校园文化,如校园展示设备、班级文化体验环境、三维虚拟环境等,还可以通过家校互联、社区与学校对接等多种方式,创设信息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存的信息化生态校园环境,为学习者创设促进生命成长的校园信息文化。

三、总结与展望

那些追求新观念、新想法、新技术、新方法的学校和教师,一直都在教育教学变革的路途上努力着。但是,一所学校的文化本身已经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已经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环境,而外在的动力若没有被这个生态环境中的内部系统(包括教师、学生、领导、家长、资源、工具、教学活动设计等)所接纳,想改变学校所固有的文化生态是非常困难的,进一步推动整体生态环境的转变更是难上加难。学校本身如果具有较强的变革意识和开放性,就比较容易吸收新鲜事物,借助外界力量来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因此,当一所学校要变革时,提前了解和熟悉所在整体环境中已经存在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未来的数字校园将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在校园环境中的全面融入,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习体验,将更加关注信息生态观的渗透,逐渐形成21世纪的数字学习乐园。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5).

[2]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

[3]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教育信息生态[J].软件导刊,2006(16).

[4]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6(9).

[5]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2).

[6]余胜泉.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教育网络,2005(6).

[7]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J].教育评论,2001(2).

[8]范新星.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9][德]诺伯特·M·西尔等编,任友群等译.教学设计中课程、规划和进程的国际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总序(高文).

[10]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 2002(10).

[1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12]郑太年,马小强.学习环境的设计——对话Michael F Hannafin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0(2).

推荐访问: 视野 生态 数字 校园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