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热型卒中相关性肺炎3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热型卒中相关性肺炎3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3-15 08:24:54 浏览次数:

zoޛ)j香۲۲ߢP#H#ӐNONB?M9gnxngn@M;{M}m5׽8xjY۲jبv즇nwv&z۲)ȯzvwv,v&zv,ȚgnO릢xSy۲ tӐn*') vnh~v6v7by۲vvx ۲r-n\jy۲"xƧ\nb۲azvb'v̦&v쥩ݝ)nq۲~Vh)۲ugnh~v즖vv\z"۲^j۲2۲-)j(r&y۲gz騞&nZ۲)Š)۲)rXƥ)jeƭnZ۲hZ,ڶ*'馒 +vĭ)(r&y۲z騞&Ǭ+ޝ)歝)K)ݮ !j(n) (rبx ۲r-R$zv"jם)>wi ^v}7nH?=ky"http://www.51feid.com/keys/baogao.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ICU的72例实热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ICU病房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40~88岁,平均(67.72±13.67)岁;病程1~26月,平均(10.30±7.60)月。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38~86岁,平均(64.81±14.73)岁;病程1~24月,平均(9.33±7.07)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SAP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7],《中医诊断学》[8]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9]制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 发热,体温升高>38°C;②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③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肺实变体征;④ 血象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中性粒细胞>80%,PCT>0.5ng/L或CPR>5mg/L;⑤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新出现的或进展性的浸润性征象;⑥ 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符合以上情况中的任意2项即可诊断,但如果仅有①、④两项时,需通过其他相关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主症:发热,咳嗽,咳黄痰。次症:咳喘胸痛,喉中痰鸣,痰多质粘,色黄难咯,胸胁胀满,心烦喜呕,咳时引痛,口苦口臭,大便秘结等。舌脉: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具备以上主症2项,或者具备1项主症,2项次症,可诊断为实热证。临床辨证及中药汤剂组成确定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完成,达成共识后方可应用。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 符合SAP西医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② 年龄在18岁以上,肠道能够耐受并能够坚持服药中药汤剂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3.2 排除标准  ① 非脑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者;②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不能进食患者;③ 有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不能配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采用抗感染、化痰、营养治疗、呼吸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具体如下:① 入院立即给予患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同时据患者病史、参考感染相关指标先经验性选择抗菌素(常选择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的莫西沙星、碳青霉烯类等),随后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必要时更换敏感抗菌素;② 常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气道湿化,同时静脉给予注射用盐酸氨溴索化痰;③ 给予成品肠内营养液联合自家营养餐(能口服者)或自制匀浆膳(鼻饲者)营养支持;④ 根据患者自主呼吸及血气分析结果灵活选择氧气吸入、高流量给氧、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呼吸支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药物组成:柴胡 24 g,黄芩 9 g,黄连 6 g,姜半夏 12 g,炒枳实 15 g,全瓜蒌 15 g,连翘 30 g,白芍 15 g,大黄 9 g,干姜 3 g,大枣6枚)。中药饮片均来自昌吉州中医医院中药房,由煎药室统一煎制,每袋 150 mL,每次1袋,1日两次,早晚餐前半小时温服。7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予以比较。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10] 该评分是一项综合了临床、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来评估感染严重程度,预测患者使用抗菌素时应该是调整或者停止的评分系统,评分越高提示病情越重,最高评分为12分,当评分≤6分时可以考虑停用抗菌素。所涉及到的指标有7项,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气管分泌物、氧合情况、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的进展情况和气管吸取物培养。因此,临床观察中对两组SAP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7 d后的上述7項指标,计算CPIS分值。

1.5.2 炎症相关指标 记录SAP发生后治疗前、治疗7 d后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指标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PIS评分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7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CPIS评分、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7天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改善更显著(P<0.05),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SAP的发病及预后与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心脏基础病、有无糖尿病、是否机械通气、鼻饲饮食、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11-12]。因此,临床中我们在抗炎、化痰、营养治疗、呼吸支持等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CPIS评分,旨在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上述基础治疗,CPIS评分分值、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常规西医治疗的有效性。而联合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对比能够显著降低CPIS分值、缩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也有显著降低。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减少抗菌素用量,从而有效减少长期使用抗菌素带来的副作用。

祖国医学无与卒中相关性肺炎匹配的中医病名,依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热病”等肺系疾病范畴。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为“娇脏”,外邪侵袭首先犯肺,风、痰、热、瘀等致病因素作用于肺,致肺气宣降不利,升降失常,肺气上逆而致咳、喘的发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肠失滋润,或湿热蕴结大肠,气血受阻,传导失职致便秘发生。临床观察发现SAP以痰热腑实、痰热郁肺、痰湿蕴肺等实热型者居多,与宋苹等[13]通过对SAP中医临床特点归纳总结后得出SAP中医基本证型以痰热壅肺实热证为主的研究結果不谋而合。故方选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疗,大柴胡汤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止呕,生姜、大枣助半夏和胃止呕、调营卫、和诸药;小陷胸汤中全瓜蒌清热润燥、涤痰散结,黄连苦寒泄热除痞,半夏辛温化痰散结。两方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清热涤痰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14~16],大柴胡汤中的柴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保肝、利胆、免疫调节作用;黄芩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或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与大黄、芍药、半夏、生姜共具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其中大黄还可调节胃肠功能、半夏可镇咳、镇吐、抗溃疡;大枣能够提高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免疫兴奋、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小陷胸汤中的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力、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作用;瓜蒌中提取的总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抗菌作用,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16]。两方合用,可有效调节胃肠功能,改善食物反流、消化不良等症状,能够增强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炎性因子,起到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具有改善血脂、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肺间质纤维化及镇静安神作用。

综上所述,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SAP的治疗疗效确切,但对其辨证治疗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因此,如何辨证选方仍是下一步临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涛,林绍欣,林颖,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危险性因素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45.

[2]Hilker R, Poetter C,Findeisen N, et al.Nosocomial pneumonia after acute stroke: 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medicine[J].Stroke,2003,34(4):975-981.

[3]Walter U,Knoblich R,Steinhagen V,et al.Predictors of pneumonia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a 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 Neurol,2007, 254(10): 1323-1329.

[4]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5]程立山,高朋杰,陈晶,等.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变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39-401.

[6]安朋朋,史蕊,张毅,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M].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23):3458-3460.

[7]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8-95.

[8]李灿东,吴承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8-179.

[9]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5.

[10]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2):98-99.

[11]吴玉娟,朱明,杨贺英,等.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729.

[12]何涛,林绍欣,林颖,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预后危险性因素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1):1645-1647.

[13]宋苹,张溪,姚怀国.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中医症状及证型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9):1557-1559.

[14]中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63-403.

[15]朱瑄.大柴胡汤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272-273.

[16]韩瑞伟,何礼,王一,等.小陷胸汤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近况[J].中国医药导报,2011,8 (35):8.

(收稿日期:2019-09-14 编辑:杨 希)

推荐访问: 中西医结合 临床 观察 性肺炎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