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对接产业岗位,创新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对接产业岗位,创新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时间:2022-03-02 00:06:38 浏览次数:

一、 实施背景

在全球制造业大迁移和我国制造业大提升的过程中,现代制造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高技能人才紧缺日益严重,如何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特别是能够满足我国生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突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珠海经济持续增长,电子行业、电气行业和高新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通过调研发现80%的企业急缺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不断重视,当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只持有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无法得到更高待遇与更好的发展,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研发现有80%的学生希望能持有更高的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企业正真向需要的人才。因此,对于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向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行。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与产业、岗位的对接,以培养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基础;以中级技能与高级技能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中职与高职培养相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此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岗位与课程结合、中技与高技结合、中职与高职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实施过程

(一)岗位为本、能力为先,扎实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后,学校通过对社会和企业的“电气技术应用情况”与“电气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形成并实施了以课程与专业岗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的框架如图1所示。

第一学年:以简化岗位项目为引导,以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为引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学年:以岗位实际项目为引导,以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为引领,夯实专业基础及技能、扩展专业知识。

第三学年上半年:以岗位综合项目为引导,以专业综合能力课程为引领,拓展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学年下半年:下企业顶岗实习,在岗位上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四年:通过自愿报名与择优录取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拔出30位技能与品德都优秀的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高级维修电工班,为社会培养一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内涵为主,软硬结合,倾力打造人才培养条件

高级电工班师资队伍的配置是直接影响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在配备任课教师方面,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娴熟的技能水平。另外,聘请企业专家为学生上课,讲授企业、岗位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规范;或者带学生进入企业现场参观学习。为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提供保障。在对内涵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使实训室与生产、管理、服务一致。并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训基地。

(三)理实一体,学做合一,改革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对于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遵循这四方面的原则,一是依据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原则;二是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的原则;三是结合全国技能大赛项目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的原则;四是融入行业、岗位标准。例如,根据对社会和企业的调研情况,精心挑选如工控组态技术、变频器技术等专业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教学特色。改革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再如,依托学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的骄人成果,以及引入的先进实训设备,把技能大赛中的机电一体化安装、调试项目与实际岗位中的气动技术与机械手装备任务做了巧妙的优化组合。亦如,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引入职业资格考证内容,从而使高级工班的课程体系更贴切实际岗位的要求。

(四)行业主导,注重实战,优化人才培养评价

以行业规范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将行业规范、企业要求、学校考核融入到评价考核机制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建立由行业、企业、岗位共同参与的学业评价制度,实现对高技能人才的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及个性特长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实施成果

通过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使高级工班的学生真正成为了“校内是高手、校外是能手、企业争先要、社会齐赞扬”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体收获如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绩显著

自2006年学校成为广东省中职学校14所之一、珠海市唯一一所培养和培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以来,已经完成了五个班共135人的培养,毕业时每个学生同时获得高级技能型人才结业证书、高级技工证书和全国电气智能应用技术助理工程师(即CEAC)证书三个证书。由于高级电工班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相当过硬,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并出现学生挑选企业的情况。具体见表1所示。珠海特区报为此对学校的高级电工班进行了报道。

许多毕业两三年后的毕业生已经成为用工企业或单位的骨干,发展前景优越,当中有人已经成为企业工程师,如07届毕业生黄应辉和梁文华因技术过硬,已晋升为企业工程师。

(二)内涵建设稳步推进,形成特色

担任高级技工班的科任教师,深深感受到“教人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哲理,因此,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到实训室进行训练;争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努力考取相关技能证书;目前,已有18位教师考取了技师及技师以上资格证书,占总教师人数的60%,2位教师获得高级考评员资格。教师还利用假期积极主动的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为教学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案例,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先后从企业中择优聘请了十余位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深对企业的认识,了解企业文化。

采取共建、改建、扩建的方式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使得实训室与生产、管理、服务相一致,从而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如企业实际相近似的实践训练。建立了以岗位、管理、教学三合一建设的自动控制实训室;引入企业机械臂装配的高端生产项目,建设了的机械臂装配实训室。同时建立了“5S”的实训室管理制度。

(三)课程改革扎实深入,硕果累累

积极推行课程体系改革,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同时,要求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吸取新案例,采用新方法,及时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传递给学生,使教学设计与实施具有超前性,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引入技能竞赛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专业操作技能。同时鼓励教师结合高级电工班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近两年共编写13本教材。

利用高级电工班教学特点开展“以老带新”的帮教活动,缩短新教师对岗位、教育教学常规、教育教学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促进新老教师双方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与研究。这些做法激发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利用学生下企业参观、企业专家进校园讲课、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教育,促进理论学习,加强实践技能。

(四)评价方式对接企业,形成示范

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评价质量、增强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且形成一套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平时成绩+操行等级”,在方法上以“过程+结果+行为”,在途径上以“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同时建立了完整的企业评价体系,针对高级电工班学生的特点企业专门就职业态度、理论常识、技能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从来自对高级电工班毕业生的调查及实习指导教师反馈的信息可知,高级电工班除受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外,还特别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毕业的学生都被企业抢订一空。在毕业典礼上企业还专门为优秀学生献花。珠海市真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秀广表示“我们企业求贤若渴,我们非常喜欢高级电工班学生,他们不仅技能水平高,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比普通中级工要高很多,目前已在企业一些重要岗位担任职务。”企业同时也希望能多招收高级电工班的学生来充实企业人才。在珠海特区报中每年都有珠海理工学校学生成为香饽饽的报道,高级电工班成为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五、体会与思考

(一)高级电工班学生的学历提高问题

在完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学校深深体会到现代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是相当宽阔的,对于高技能型人才不仅仅要技能过硬,更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特别希望高级电工班的学生在学历上能有所提高,既能拿到高级工证,又可拿到大专学历证,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

高技能型人才除了有熟练的技术与娴熟运用技能的要求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加强职业素养的塑造,在重视技能培养过程兼顾职业素质的养成,是学校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推荐访问: 对接 高技能 岗位 培养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