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7篇

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7篇

时间:2022-10-22 16:25:04 浏览次数:

篇一: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中共 XX 县委办公室 关于实施“两纲”规划的总结

  2011 年既是迎接国家、自治区“两纲”终期评估的迎检 年,又是实施下一个十年新“两纲”的开启年。县委办在县 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妇儿工委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具 体指导下,狠抓“两纲”各项职责目标的贯彻落实,并在今 年全面开展了对“两纲”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工作。现将一 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县委办高度重视贯彻实施“两纲”工作,把妇女儿童工 作纳入每年初的工作目标,统筹安排,规范运作。一是成 一是成 立领导机构。

  立领导机构 。

  成立了由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分管副 主任为副组长,各代管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儿童 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两纲”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领 导重视、小组统筹、部门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创新 二是创新 二是 载体。

  载体。开展了“学两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多次采取印制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挂过街横幅、张贴宣 传标语等形式,在所联系村(社区)集中宣传《妇女权益 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 《母婴保健法》 《未成年人保 、 、 护法》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四是积极抽调业务精 、 湛的工作人员参加县上组织的系统培训。为全面实施“两 纲”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 三是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

  坚持条块齐抓,把县妇儿工委办的统 一部署和纲要规划目标任务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分 解,定期科学地对“两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 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共谋发展。

  二、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两纲”顺利实施 县委办充分发挥服务全县大局、参谋建议的职能作用, 坚持把实施《两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加强部门协作,狠抓工作 落实。一是坚持齐抓共管。各代管局、各科室根据“两纲”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一是坚持齐抓共管 的规划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与自身工作做好结合。

  领导小组加强统筹,积极协调全办力量参与,从而构建起 上下贯通,左右配合,共同发展儿童事业的工作体系。二 二 加强调研工作。

  是 加强调研工作。

  围绕“两纲”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目 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县委办对全县各 乡镇、县级各部门落实“两纲”情况进行深入实地调研, 挖掘在“两纲”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切 实掌握涉及全县“两纲”工作的重大问题,总结“两纲” 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提出有益建议,为县委做好工作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督促检查。在“两纲” 三是督促检查。

  三是督促检查 贯彻实施过程中,针对妇女参政、就业、教育、妇幼保健、 妇女儿童合法维护权益等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督查工 作的责任、检查、通报、反馈、考核、专报等制度, “两纲” 工作督查机制日趋完善。按照机制强化措施,扎实开展了

   常态督查、反复督查,特别针对“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震后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工作进行了重点督查,使“两纲”得 以有效贯彻和落实,保证了县委决策的有效落实。

  三、真抓实干,履行职责,贯彻“两纲”取得明显成效 进一步发挥县委办的综合协调、上传下达、沟通左右 等作用,全面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女干部政治业务素 机关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 质的不断提高。

  质的不断提高。女干部自身素质全面提高,妇女参政议政 的层次和比例均得到新的提高,在业务技能上,注重提高 她们的政治、业务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女干部学习培训、 更新知识,有组织地派她们分期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培训 学习。在工作上,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 女干部作用,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推荐了政治思想较 高、工作踏实、业务过硬的女同志到领导岗位,从基层抽 调女同志到机关进一步锻炼学习。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成效显著 全县妇女儿童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和保 健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新法接生率、 农村住院分娩率等大幅提高。妇女儿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数量迅速提高。

  是加大监督力度, 三 是加大监督力度 ,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措施逐步完 善 。

  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为妇女增加就业岗位和 机会。按照《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和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组织 开展了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活动。加大 了检查力度,采取日常巡视检查、投诉举报专查、专项执 法检查和劳动保障资料审查等形式,督促用工单位落实女 职工及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对违反法规政策规定,侵 害女职工及未成年工权益进行了查处。

  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四 是妇女儿童法律保护网络全面加强。

  紧紧围绕“依 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切实解决侵害妇女儿 童权益的突出问题,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社 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婚姻法》《妇 、 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知识普及率达到 92% 。

  中小学生普遍接受了法律知识教育,推动少年儿童法制教 育深入持续的发展,预防和控制未成年犯罪成效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委办始终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两纲” 贯彻落实,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但是,由于 县委办的工作职能特殊,存在着在具体落实“两纲”的工作 上举措不多,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好桥梁作用,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扎实开展妇女儿童工作, 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动态,为组织决策提供保障,不断为妇 女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环境!

  

篇二: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专项资金操作流程图

  指南/通知发布

  责任部门:市科委 主要任务:根据本市科技创新规划,结合年度工作重 点,编制相关领域项目申报指南和通知,经市财政科 技投入统筹联动平台会商,在上海科技网站上发布。

  项目申报

  责任部门:市科委 主要任务:根据申报指南或通知,由企业、高校和科 研院所等(部分需向推荐部门申报,经推荐部门审核同 意)向市科委报送项目申请材料。

  项目评审

  通知单位和

  推荐部门

  未通过

  通过

  项目公布

  签订合同

  管理监督 项目验收

  责任部门:市科委 主要任务:市科委组织形式审查,开展专家网上评审

  责任部门:市科委 主要任务:市科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 并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经市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平 台会商,提出并公布年度相关领域专项支持资金项目 安排计划。

  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 主要任务:1、市科委正式立项,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 项目任务合同书。2、市财政局根据市科委请款报告 完成资金拨付。

  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 主要任务:1、市科委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检查;2、市财政局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

  责任部门:市科委、市财政局 主要任务:1、市科委对项目进行验收;2、市财政局 根据市科委请款报告,拨付项目尾款。

  

篇三: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南方电网办〔2011〕44 号

  关于深入开展公司系统职工持股清理整 顿工作的意见

  调峰调频公司,各省公司:

  为适应公司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的需要,根据国资委《关于规范 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 (国资发改革〔2008〕139 号) (以 下简称 139 号文)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审计署对公司审计提出的整 改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现就公司系统开展职 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职工持股企业伴随电力企业的历史改革进程逐步发展 壮大,在推动和加快电力工业发展、保障电力供应、维护电网安全运 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 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职工持股企业与主业之间不规范交易的问题 也日趋突出,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政策风险和廉政风险。因此, 深入开展公司系统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 对于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 策,促进公司依法稳健经营,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 力,加快实现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方针和各项部署, 围绕成为 “服务好、 管理好、 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总体目标,按照公司党组提出的“深 入调查,分析情况,稳妥推进”的工作要求和“尊重历史、区别对待、 分步实施” 的基本思路, 进一步规范主业与职工持股企业的关联关系, 不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奠定坚 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合规原则。

  清理整顿工作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规范操作,切实防范清理整顿工作中的 法律风险。-防范法律风险 二是坚持稳妥有序原则。

  清理整顿工作要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进 度,在清退股权、规范经营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国家利益、企业利益 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防范维稳风险,确保清理整顿工作稳妥 推进。-防范稳定风险 三是坚持协调统一原则。

  清理整顿工作要根据各单位不同情况进 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区别对待,力求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清晰产权、规范经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职工队伍稳 定和电网安全稳定”为基本目标,用三年时间,清退主业相关人员在 职工持股企业中的股权,规范主业与职工持股企业的关联关系。

  三、进一步规范主业职工持股行为 (一)股权清退范围

   各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国资委 139 号等文件精神, 认真组织核查 在 2008 年以来各级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职工持股企业中的股权 清退情况。未按规范要求清退的,须在本次清理整顿工作中坚决予以 清退。

  在 2014 年底前,彻底清退各分、子公司本部职工、各地(市) 供电局(含区供电局)、各分、子公司下属同级单位及县级供电企业 中层副职及以上人员所持职工持股企业股权。其他主业职工、主业支 援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股权清退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采取协商、 自 愿原则,风险自担。

  (二)股权清退价格 股权清退价格要以经审计的企业账面净资产为基准, 综合考虑职 工持股企业的资产演变与积累、历年红利分配、前几年中层干部的退 股价格、预留改革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退股款项原则上不超过股 本金的 2 倍,可分批兑现,由职工持股企业股东大会决策。

  四、全面规范主业与职工持股企业的关联关系 (一)严格规范管理关系 主业各级单位不得行政干预职工持股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活 动。要促使职工持股企业按照《公司法》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做 到规范运作、合法经营。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 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规范主业与职工持股企业的劳动用工关系。

  (二)进一步规范业务关系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标准,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 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主业与职工持股企业在关联 交易方面实现信息公开、交易公平、价格公允。杜绝人为利益倾斜等 行为,严格防范“三指定”现象的发生。要把规范关联交易作为主业 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之一。

   五、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的进度安排 公司系统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 年 12 月-2012 年 6 月底):调研及方案制定阶 段。各单位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实施 方案,报分、子公司审批后报公司备案。

  第二阶段(2012 年 7 月-2014 年 9 月底):组织实施阶段。各单 位按照审批后的方案组织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在组织实施中遇到重大 问题要及时逐级报告。

  第三阶段(2014 年 10 月-12 月底):总结完善阶段。各分、子 公司根据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完成情况,开展经验总结,并进一步 完善相关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公司。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深入开展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 加快 推进公司“两个转变”,全面实现战略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公 司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意 义,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 增强主动性, 提高执行力。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宣传解释工 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对待。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各分、子公司是职工持股清理整顿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负责组织实施所属各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 包括方案审批、 组织实施 和监督、审查验收等工作。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负 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所属各级单位要成 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各单位要深刻领会文件精

   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和维稳工作预案,并组织有 效力量实施。

  (三)正确把握方向,确保清理整顿工作平稳协调 清理整顿工作要坚持“两个有利于”:一是要有利于增强主业的 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五个核心能力”的建设,通过规范主业和职工 持股企业的业务关系,进一步加强主业核心业务管理,增强公司核心 竞争力。

  二是要有利于增强职工持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清理整顿工 作对股权的处置原则上不采取国有和集体收购方式。

  要积极引导职工 持股企业优化股权结构,鼓励职工持股企业经营管理层及员工持股。

  要搭建有效平台帮助职工持股企业培育和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 使其 健康有序发展。

  清理整顿工作要确保“两个稳定”:一是要统筹协调好清理整顿 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保持正常工作秩序, 确保安全生产和电网运行稳 定。

  二是必须始终考虑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否有利于稳定, 要提前建立 维稳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落实维稳工作责任。

  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 的重大问题,要做到依法合规、公平处置,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四)加强协调,强化监督检查 清理整顿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综合性工作,涉及政策法规多、 专业技术性强。各分、子公司要统筹安排,组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积极参与。

  在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中涉及专业职能管理的事项要按 公司规章制度和流程,专项上报公司,确保工作方案稳妥、可行。

  各分、子公司要加强对所属各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清理整顿工作要进行全程法律鉴证,以确保清理整顿工作规范、有序 推进。要建立健全改革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 建立工作联系和报告制度,及时跟踪清理整顿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 发现和帮助解决基层单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从 2012 年 1 月起,各分、子公司于每季度首月上旬向公司报告 工作进度和工作开展情况。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职工持股企业 清理 意见 抄送:公司领导,总经理助理、总法律顾问、总工程师、 总经济师、首席信息官、副总工程师,广东电网公司广 州、深圳供电局。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部 2011 年 11 月 16 日印发

  

篇四: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动因及功能定位

  刘玲玲 王强 史乃彪

  摘要:

  在分析了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社区治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城市社区治理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重点从经济体制改革、群体利益诉求、公共产 品需求、 社区功能四方面展开研究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产生的原因, 最后对多元主体在社区治 理中的功能进行定位,详细阐述了政府、街道系统、居民委员会、非营利社区组织等各自的定位选 择,以便更好的为社区服务,为和谐社区的建设贡献各自的能量。

  关键词:多元化;动因分析;社区治理;功能定位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overnance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d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body gradually present diversification trend. This paper studied reasons for the diversification tren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group interests, public product demand, and community function. Finally, the func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orient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pective location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 street system, the residents committee and nonprofit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ll these

  will be helpful for better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and make contribu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ies.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Dynamics analysis; Community governance; Function orientation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系统治理,加强 党委领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 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 现阶段,我国仍然是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国情无法改变的现实,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依然成为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城市社区发展 的制度转型在于社区居民自治的构建,社区居民的积极行动、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我治理、社区公共建设的利益表

  刘玲玲(197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管理,社区建设。

  王强(197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城市建设。

  史乃彪(1984-),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管理。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JDJGB061)

   达等均离不开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

  一、治理理论与城市社区治理 (一)治理理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治理做出了许多新的界定和解释。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学者对治理的内涵 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定义上没有达成一致。詹姆斯·N·罗西瑙是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将治理界 定为一系列的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然没有得到正式的授权,但是却可以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

  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 全球治理委员会于 1995 年发表了一份题为 《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 的研究报告, 并在报告中指出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 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在上述概念中, 治理既包括有权迫使人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和规则。

  治理理论不仅指出公共行政在主体方面出现了多元 化的趋势,而且指出在这些多元化的主体之间存在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治理泛指国家、公 共组织、私人机构及社会个人等各种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

  在不同的学理表述中,治理概念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含义是明确的,主要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 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 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 满足公众需求 。

  治理的本质就是要在政府之外,在不同层面建立起多个权力中心,将原先由国家独立承担的职责移交社会,使私 人部门或团体在特定的领域内与政府合作, 分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共同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4] [3] [2] [1]

  。

  梁建松研究指出: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

  共事务的管理。理论观点为:(1)治理意味着管理主体的变化,政府不再是国家唯一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私人和 机构也可以成为一定层面上的权力中心;

  (2)公共产品也可以由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承担, 与政府部门相互依赖, 互通资源,分担政府责任;(3)治理的目的是善治,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以治理理论为基础 能够深刻地疏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相关概念, 并且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结构的网络化及其治理手段的 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

  [5]

  (二)城市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治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社会组织体制转型后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与 经济增长到某种程度的现实要求, 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政府、 社会组织、 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 。

  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如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国家政治组织结构的转型,呈现出政府——组织——个人的格局,过去国家通过单位可以直接管理社会民众,而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原有的单位管理方式逐渐失效单位人逐渐脱离单位组织, 导致社会游离问题越 来越严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众多的社会矛盾集中在社区,社区成 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战场,城市社区治理成为社会变革的实现路径选择。

  [6]

   二、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产生的动因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全方位改革的先导,整 个社会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街道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城市各方面重点改革任务的扎实推进, 街道办事处成为社区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交汇点。

  组织再造成为街道办事处体制改革的关键点, 需要通过 制度设计,改变其原来的区政府派出机构的性质,遵循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共同参 与的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即在城市管理的基层建立起政府、社会、企业、居民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机构与运行 机制,从而可以整合社会不同领域的力量,将不同资源导入社区建设,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与居民群 众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强政府、弱社会、政府单独治理的格局[7]。

  (二)群体利益诉求的需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社区的规模也随之发展壮大,社区中组织结构与人群 结构日趋复杂,生活在社区中的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在组织结构层面,物业公司、非营利社会组织、居 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在社区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均为各自的主体利益服务。在居住人 群结构层面,由于社区居住群体复杂多样,不用社会阶层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社区成员中既有管理者、 工薪阶层、社会流动人群、租房的私营小商贩等,也有老年群体、失业大军、农民工阶层等,这些人都有参与社 区建设及表达各自利益的迫切需求。满足不同组织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政府通 常情况下运用的是行政手段向社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产品,很难协调满足各利益主体,因此,多元化社区治理主 体营运而生,可以弥补政府行政手段的不足来满足社区内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表达与实现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8]

  。

  (三)公共产品需求的多元化

  上述已经提及群体利益诉求的需要产生了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种需要也应验 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 论,此理论阐释了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有所不同,从基本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低级阶段的需求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可以得到满足, 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寻精神层面的需求 会越来越高,到了高级需求阶段,完全以政府为主的自上而下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不能完全满足个体的需求,个体 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参与社区建设的愿望, 约束个体参与意识会降低政府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社区建设 为各类群体提供了舒适的外部环境,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产品,这些产品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产品提供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求多元主体的参与监督,为此,有必要建立以社区群体组织与政 府相结合, 自上而下引导与自下而上配合的多元共治决策体系, 弥补单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不足和满足社 区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多元需求。

  (四)社区功能的民主化

  社区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织单元, 具有共同地域属性而联接诸多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以及住户所共同组成的

   社会微观单元,承接着社会发展的所有活动,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在政治层面,社区可以化 解社会矛盾,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在经济层面,社区承担了各种经济活动,积极倡导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经济 生活,合理消费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文化层面,社区是城市文化乃至国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党 的各种文件精神都会下达到社区居委会, 由居委会进行宣传并组织居民积极学习, 这是文化传播最直接有效的途 径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社区承担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政府逐渐分权部 分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 这些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功能由非营利社会组织来承担, 比如居家养 老服务、 弱势群体特殊服务、 贫困群体社会救助、 文明出行等各类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

  随着社区的发展, 不同群体对不同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强,因此,加强社区多方协同治理,大力发展各种社会组织来承担不同类型 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项目,最终实现城市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是社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三、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

  在社会层面考虑,社会组织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它可以承担起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部分职能,从 而实现政府向指导者、协作者和合作者角色的转变[9]。

  1、政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进步, 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条文在不断的进行修订, 有关文件指出政府在城市治理 中扮演的角色是社区治理规制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者和社区自治指挥者。中国现阶段处于转型期,随着传统单 位制度的瓦解,大量“单位社区”变成“社会社区” , “单位人”变成“社区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这部分人群 对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要求越来越高, 固有的社区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社区服务组织的发 展不是短时间内能出成效的,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政府作为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之一,有责任为社区提供一 些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来满足居民的需要,并给予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以指导、支持和帮助 [10]。居委会不是政 府的下属单位, 政府不能随意分派一些行政事务给居委会, 政府应正确定位自己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 不能越位, 对居委会来说政府是“指导者” ,而不是“领导者” 。

  2、街道系统

  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应该承担社区发展宏观战略规划、社区发展政策的制定、指导 和监督,在统领全局的高度为社区发展、居民自治做出规划和引导,提供资金项目支持以及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 并培育中介组织。

  3、社区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 核心领导和中坚力量, 应当重视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量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8]。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着力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区居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全力支 持和监督社区其他组织工作的开展, 积极听取居民群众的日常需求与社区工作的建议, 调解并努力解决社区内各 种矛盾,避免社区矛盾的激化,有效实现党组织带领社区居民建设和谐法制社区的目标。

   4、社区居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指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作为社区治理主要主体之一,其任务是(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 动;(2)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5)协助人民政府 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6)向人民政 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从上述六项任务可以看出,居委会的主要功能是为社区 居民服务,听取居民意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向居民提供各种有益的社区服务活动。

  5、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是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 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是社区居民的代表, 也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物业公司收取物业费而没有履行影响的责任,使得居民拒缴物业费,由此引发 两者之间的种种矛盾。业主委员会参与社区的治理工作,可以调节物业公司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如代表业主 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召集业主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业主、 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监督业主公约的实施等。另外,业委会 还可以和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其他各类组织构建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实现社区多主体合作互赢的有效治理

  [8]

  。

  如何提升业务委员会的社区地位和信誉度,首先,应明确业主委员会具有社区自治的政治身份,政府、居委

  会所进行的各项社区治理决策和行为都应事先征求业主委员会的意见, 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情况下, 业主委员会 享有一定的否决权。其次,业主委员会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并且应当拥有选择和辞退物业公司、监督物业公司管 理行为的权力[11]。

  6、非营利社区组织

  非营利社区组织是社区的运作机构之一。其主要职责是为本社区的居民服务,主要宗旨是增进社区的福利。

  它具有治理主体的民间性、治理基础的群众性、治理方式的契约性、治理层次的中介性、治理内容的服务性等特 征。

  建立非营利社区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使社区居委会从繁重的公共事务中解脱出来, 使管理者与执行者有效分开, 从而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与运营效率[12]。非营利社区组织在社区中的经济学功能体现在提高社区公共产 品供给效率, 政治学功能体现在推动社区的公民社会发展。

  与居委会相比, 非营利组织是民间组织、 非政府组织, 它更能起到动员、组织居民和社区内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非营利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公民社区意识觉醒 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明确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加强社区非营利组织的 社工队伍培养。在社区治理方面的非营利社区组织主要是指业主委员会与小区业主大会,因此,两者的关系需要

   理顺,作为业主的代议机构,业主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行为并不必然代表着业主的利益,这里同样存在着权力监督 的问题, 而唯一能够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能的又只能是小区业主大会, 在结构设计上应当把业主大会定位为全小区 的最高权力机构,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大会的重要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产生,业主委员会的各项行 动必须获得业主大会的授权,并接受业主大会的监督[11]。

  结束语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元互动协同治 理体系是社会发展与基层自治的有益尝试, 从长远来看, 多元化城市社区治理体制与机制是不同于以往以政府的 行管管理手段为主的治理方式, 这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发展 相适应的,对实现和谐有序、自我管理、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这也将有利于城市 社区民主自治的推广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丽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12 月 [2]郑岚.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6 月 [3]潘徐叶玉.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变迁、模式与趋势[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6 月 [4]晓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204. [5]梁建松.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4 月 [6]姚何煜,王华.城市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4):

  ,131-135 [7]窦泽秀等.街道体制改革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变迁研究.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2008 年 10 月 [8]卫志民.中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3):58-62 [9]杨磊, 刘建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困境及转变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9) :

  783-786 [10]陈天祥,杨婷.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129-138 [11] 蒋俊明.利益协调视域下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改进[J].城市问题,2014(3) :80-86 [12] 盛云,徐雪梅.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系统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9(6):21-27

  

篇五: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由 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分散,使得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从而会 出现违法占地、又亦或是宅基地闲置等等现象。而农村宅基 地的利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了土地问题,尤其是耕地资源的 保护,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国计民生问 题,还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 加强农村宅基地利用以及农村宅基地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农村宅基地的大量闲置 很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 后,将原来的旧房子不拆就开始建造新的房屋,这也就让之 前的宅基地闲置起来;同时,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不仅导致 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降低,还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建设。

  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不足 我国现在所推行的《土地管理法》就对农村宅基地明确 规定了,只能是“一户一宅”、严格审批、面积限额,还有就 是限制流转。这法规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让宅基地由 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回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由于宅基地回收程序和退出补偿机制的不够完善而导致了

   很多村民认为退出宅基地不如拥有宅基地有利,这个就是导 致农村宅基地利用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严重的违法用地现象 根据估算,在我国的农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在根 据规定的面积审批之后都出现了违法搭建的问题。而有些农 民在搭建房屋的时候往往会有超面积、移位的现象出现,尤 其是在集镇区和城乡结合部,农民想贪图便宜,小搭小建的 行为最为严重。虽然每户超过的面积量并不多,但由于点多 面广,宗数较多,使得宅基地的规模总量被挤占了,这就直 接影响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合理的规划用地结构 首先,要用合理的手段来对宅基地的结构来进行安排和 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地区规划的指导作用,然后深入改造农 村的所有建设用地,这不仅有利于阻止农村宅基地的随意扩 张、零散分布的情况发生,还可以促进宅基地的有效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实行多村联合集中建设的方式,然后采用资源 共建共享、集中安置的方法来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完善 的新农村,最后将旧村的改造和村镇的迁并结合在一起,这 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还可以满足农民的生 活需求。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 为了推进国土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进一步提高农村宅基

   地的利用率,我们应该完善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与此同 时,还应该创建一套和退出机制相符的土地管理制度。比如 说: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城镇社保体系以及农村社会福利保 障制度等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让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以后生 活会得到保障,还可以使原先闲置的农村宅基地集中起来, 这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整体利用率。

  加强管理制度,严惩宅基地的违法行为 根据“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国土资源的 检查和监管的力度,同时,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对于违法的 行为要一查到底,发现不合法的建筑就拆掉,对于农村宅基 地的整治,我们要采用坚决的态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 强联合办案,如遇到国土资源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情,国土、 察监、公安、城建以及乡镇等有关部门要进行沟通协作,采 用左右互动、上下联动的方式来形成合力,这不仅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还有助于工作开展。

  村庄规划的缺失 长久以来对农村村庄的布局和宅基地的选址都不怎么 重视,也缺少专业的规划人员。虽然有些村庄有规划而有些 没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没有按照规划做事。基层政府、 村组织以及群众都对规划的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村庄规划的 缺失;也使得大多数的农民随意建房,使得村庄用地布局松 散,这就会形成非农建设用地和闲置地混杂在一起,导致农

   用地被分割,布局也变得混乱。这也是整体土地利用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不到位 由于农村宅基地受地理环境、传统习惯、规划管理以及 生产水平的影响,它的分布比较零乱;又因为农民普遍的违 法占地,使得农村宅基地的难度大大增加。而国家土地资源 部门的管理人员比较少,又缺少经费的保障,从而导致其的 管理手段非常落后。管理手段的滞后会导致农民占地建房的 违法形为时时发生,这会造成耕地的严重破坏,恢复土地的 原状就会变得十分的困难。还有就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不 够强,任其乱建乱占,放松了对农民建房的管理和监督。并 且部门联动机制不强,在现在的稳定政策下,对于农民的违 法占地,部门和部门之间都相互推脱,不敢担责任,不敢主 动出击,所以才会造成农民违法占地的现象普遍存在。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建议 首先,严格遵守保护耕地、合理布局、改善居住条件、 控制建设用地量的原则,来制定合适的村庄建设规划,合理 地规划村庄、村庄的布局、村庄的范围、居名点数量以及用 地规模;与此同时,还要与新农村的建设相结合,加大农村 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 用,整合优化农村居名点的布局和用地,从而有计划地改善 农村的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其

   次,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要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 体系,严格管理宅基地,依法保护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然 后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实时的监测,严格实施科学管理。乡镇 国土资源要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想要 申请建房的农户统筹安排,并且要严格的把关审查;并综合 应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方式,让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 全面的进入到法制化的轨道。此外,对现有关于农村宅基地 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它的可 操作性,以此来增强法规政策的执行力。

  总而言之,我国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现状和管理现 状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不仅是经济 方面的问题,还有社会方面的问题。而我们要想彻底解决这 些问题,就必须采用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全 面的综合治理,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整体宅基地的利用率,才 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作者:张璐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1]郑龙飞.探究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建 议[J].农业与技术,2013,(12):209. [2]胡家强,郭越涛.对农村房屋及宅基地管理与利用的调 查和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75. [3]董勇俊,夏志光,陈狄军.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现状调查 及对策建议[J].浙江国土资源,2010,(2):40-42.

  

  

篇六: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行政区域名称

  五华区 盘龙区

  昆明市

  原抗震设防烈 现抗震设防烈

  度

  度

  8(0.2g) 8(0.2g)

  8(0.2g) 8(0.2g)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大板桥街道

  其它

  铜都街道、阿 旺镇

  汤丹镇、乌龙 镇、拖布卡镇 、红土地镇 因民镇、舍块

  乡 七甸街道

  8(0.2g) 8(0.2g) 8(0.2g) 9(0.4g)

  9(0.4g)

  9(0.4g) 8(0.2g)

  8(0.3g) 8(0.2g) 8(0.2g) 9(0.4g)

  8(0.3g)

  8(0.2g) 8(0.3g)

  呈贡区

  其它

  8(0.2g) 8(0.2g)

  晋宁县

  8(0.2g)

  富民县

  东村镇、款庄 镇、散旦镇

  7(0.15g)

  其它

  九乡彝族回族 乡

  7(0.15g) 8(0.3g)

  8(0.2g) 8(0.2g) 7(0.15g) 8(0.2g)

  宜良县

  北古城镇、马 街镇、耿家营

  彝族苗族乡

  8(0.3g)

  9(0.4g)

  石林县

  其它 圭山镇

  其它

  8(0.3g) 8(0.2g)

  8(0.2g)

  嵩明县

  滇源街道、阿 子营街道

  小街镇、牛栏 江镇

  8(0.3g) 8(0.3g)

  8(0.3g) 7(0.15g) 8(0.2g)

  8(0.2g) 9(0.4g)

  曲靖市

  行政区域名称 麒麟区 马龙县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 富源县

  会泽县

  沾益县

   嵩明县

  其它

  8(0.3g) 8(0.3g)

  禄劝县 寻甸县 安宁市

  皎平渡镇、汤 郎乡

  九龙镇、转龙 镇、乌蒙乡、

  雪山乡 其它 柯渡镇、鸡街

  乡 七里镇、河口 镇、先锋镇、 六哨镇、倘甸 镇、风合镇、

  联合乡 其它 青龙街道、禄 脿街道 其它

  7(0.15g) 7(0.15g) 7(0.15g) 9(0.4g)

  9(0.4g)

  9(0.4g) 8(0.2g) 8(0.2g)

  7(0.1g) 8(0.2g) 7(0.15g) 8(0.2g)

  8(0.3g)

  9(0.4g) 7(0.15g) 8(0.2g)

  宣威市

   曲靖市

  行政区域名称

  原抗震设 现抗震设防

  防烈度

  烈度

  东山镇、茨营镇 7(0.15g) 7(0.1g)

  其它

  7(0.15g) 7(0.15g)

  旧县街道、马过 河镇、马鸣乡

  8(0.2g)

  8(0.3g)

  其它

  8(0.2g) 8(0.2g)

  大莫古镇、小百 户镇

  7(0.15g)

  8(0.2g)

  活水乡、龙海乡 7(0.15g) 7(0.1g)

  其它

  7(0.15g) 7(0.15g)

  高良壮族苗族瑶 族乡

  7(0.1g) 6(0.05g)

  其它

  7(0.1g) 7(0.1g)

  罗雄街道、腊山 街道、九龙街道 、马街镇、富乐

  镇、阿岗镇、

  6(0.05g)

  7(0.1g)

  其它 黄泥河镇、富村 乡、老厂镇、十 八连山镇、古敢 水族乡

  其它 矿山镇、大井镇 、马路乡、火红 乡、 迤车镇、者海镇 、乐业镇、纸厂 乡、新街回族乡 、雨碌乡、鲁纳 乡、上村乡、大 桥乡 大海乡、驾车乡 、

  其它 白水镇、盘江镇 、炎水乡、播乐 乡 大坡乡、菱角乡 、德泽乡

  6(0.05g) 6(0.05g) 7(0.1g) 6(0.05g) 7(0.1g) 7(0.1g) 8(0.2g) 7(0.1g)

  8(0.2g) 7(0.15g)

  8(0.2g) 8(0.3g) 8(0.2g) 8(0.2g) 7(0.15g) 7(0.1g) 7(0.15g) 8(0.2g)

  其它

  7(0.15g) 7(0.15g)

   格宜镇、田坝镇 、倘塘镇、宝山 镇、普立乡、杨 柳乡、乐丰乡、 文兴乡、阿都乡 务德镇、热水镇 、

  7(0.1g) 6(0.05g) 7(0.1g) 7(0.15g)

  其它

  7(0.1g) 7(0.1g)

  

篇七:助残社会组织内源发展动因与策略研究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

  作者:闫梦洁等 来源:《党政论坛》 2020 年第 3 期

  闫梦洁 陈光捷 高 雪 宫紫星

  [摘 要]当下中国的社区治理存在着诸多主体,包括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居民个体等,这些主体在协同治理的过程中会出现“治理失灵”的 现象,使多元治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力。为此,社区党组织应构建治理框架、制定规则并与 其他社会力量对话合作,以解决多元主体角色不明、社区治理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社区多元治 理的思想基础相对缺乏、多元治理平台建设缺陷等问题。

  [关键词]党建引领;多元主体;社区党组织;治理

  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社区也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其核心 在于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因此,在治理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厘清各治 理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规范功能、稳定功能。那么参与社区治理的多元 主体究竟有哪些?各自在治理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建立一个协调机制以保障多元主体 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运行?这些问题是当前社区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充分发挥多 元主体效能所必须破除的障碍。

  一、上海市闵行区社区案例研究

  1.核心引领——发挥党建的主导作用

  加强基层党建、强化党建引领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和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在社区治理中, 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担当好“主心骨”的作用。从银都苑第一居民区、阳光神州苑小区、古美路 街道东苑古龙城三社区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银都苑第一居民社区的“1+3+N+X”协同治理 机制、阳光神州苑小区的“青年运营官”,还是古美路街道东苑古龙城社区的“云邻里”平台, 基层党组织都是社区治理中的关键引导力量、参与力量和重要内容。在银都苑第一居民社区中, 基层党组织以自身为核心,加强对其他社区力量的引导,把握社区治理的方向,提升社区治理 水平。阳光神州苑小区中,社区党总支在把握社区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青年力量,发挥青 年党员的带头作用,组织青年参与社区治理,释放社区治理的活力,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古美 路街道东苑古龙城社区在提高社区治理技术水平的同时,将党建引领作为智能平台的重要内容,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党组织的“元治理” 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进行制度设计、统筹参与力量、监督社区参与和治理,确保社区治 理有序进行。

  2.主体参与——识别引导各参与力量

  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场域,其中不仅有居委会和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志愿组织 等也都是社区参与的重要力量,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多元参与即如何让不同 力量共同为社区治理发光发热,首先必须要学会因地制宜引导社区参与。在银都苑第一居民社 区中,社区根据自身治安环境差的情况,从整治治安环境入手,联合公安、物业公司等力量, 逐步开展大联动治理,并根据小区内纠纷情况多的现状,组建了提供法律服务的“蔷薇工作 室”,满足居民的需求。阳光神州苑小区对小区情况进行摸排,调研发现小区内青年人较多的 情况,逐渐搭建组织平台和硬件设施,促进小区内青年人的参与,发挥青年人的热情和不同专 业能力。因此,应根据社区服务对象和居民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引导,来确保社区治理参 与主体、参与方式和参与机制的“因地制宜”。

   3.技术助力——科技力量便捷治理方式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工程,在信息化急剧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技 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用科技力量助力治理创新,可以更好推动社区治理 和居民参与的现代化。在阳光神州苑小区的社区治理中,“青年运营官”们通过推送公众号、 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小区的动态,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居民进行交流,增强社区 纽带作用。古美路街道东苑古龙城社区通过打造“云邻里”的智能平台,打破了社区参与的时 间、地点限制,让居民们通过线上平台,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查阅社区事务,更可以和其他居 民一起对社区事务建言献策、沟通交流,通过不同的版块,可以让居民们在同一平台办理社区 事务、了解和参与公益活动、监督社区治理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居民参与的 限制,拓宽居民参与渠道,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传统参与中的沟通成本和参与成本,可以更有效 地促进居民参与。

  二、多元治理下的社区治理问题

  1.多元主体角色不明

  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组织等均在社区治理中 扮演重要角色,但对于它们各自的角色定位,传统的社区治理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各主体 多是基于本体功能对社区的运行发挥影响。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在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发 挥中坚作用,在多元主体中起到领导带头作用,但这个带头作用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首先, 三者的运作机制存在差异,在没有外力整合的情况下,这种差异使三者的矛盾突出并且使组织 目标与社区治理目标产生偏离,三者的冲突与张力成为社区治理中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物业公司具有营利性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目的 是赚取利润。由于社区的特殊性质,诸多供给居民的服务是由物业公司提供,服务的质量、种 类由居民和物业协商达成。从权力的角度看,物业公司在社区治理中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权 力优势是建立在当前我国的物业管理法规还不尽完善的基础上,且与日益觉醒的居民参与治理 的意愿相抵触。在治理实践中,物业公司会进驻社区,并对辖区内的硬件进行管理、对居民进 行服务。居委会与业委会的职责、功能、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理论上会形成良好的互补,但是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体制不顺、规则不明,社区治理的主体之间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的合 作。另外,权力地位、信息的不对等使参与治理的双方缺乏信任,在此情况下,居民的利益诉 求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2.社区治理缺乏明确法律法规

  首先,各政策文件对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定位模糊且不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规定了居委会的任务,但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均缺乏具体详细的法律规范。同时在 政府角色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对政府如何介入社区治理进行详细的规制。在相关规定 中,对政府和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角色和职能的界定均是抽象和模糊的。对于物业公司、居委 会、业委会等在社区的治理实践,缺乏系统完整的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导致在实际运行中 会出现居委会忙于行政事务,物业公司凌驾于业主利益至上,业委会不能真实表达民意的现象。

  

推荐访问: 助残 动因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