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把握文本机理:模仿表达的教学前提

把握文本机理:模仿表达的教学前提

时间:2022-05-14 19:40:11 浏览次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下列实录是一位特级教师执教该课的片断:

……

师:灰尘有什么危害呢?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在《灰尘的旅行》中这样写道(屏显):

1.灰尘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家具、衣服以及皮肤。

2.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请用“事实+假设”的方式,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仿写。

学生自学后交流:

生1:灰尘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家具、衣服以及皮肤。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干净整洁,再也不需要花费时间来打扫了。

生2: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假如没有灰尘,世界上的传染病就会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

很显然,这是对该文的表达方式——“事实+假设”的模仿迁移,主要目的在“得言”。许多教师对此交口称赞,认为这是语文课程性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笔者以为,这一教学片断中体现出来的课程理念当然完全正确,教学指向也没有问题,但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得并不恰当。

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下列两个事实:一是就已经完成的文本而言,“表达什么”(也即“言语内容”)与“如何表达”(也即“言语形式”)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分割;二是从文本的产生机理来看,先有“言语内容”,后有“言语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服从于前者。但有一个问题,一直被大家忽视,即对于同一个“言语内容”,一定有一个相应的比较合适的“言语形式”,或者说唯有这种“言语形式”才能较好地承载这样的“言语内容”,并非任何“言语形式”都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文章就是如此,为什么让人一读就对“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这一论断印象深刻,甚至过目不忘呢?就在于作者采用了“事实+假设”的表达方式。比如该文的第4自然段写道:“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很显然,前两句是关于灰尘的科学陈述,是“事实”,但这一“事实”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陌生的。通过阅读,读者会有所感知,但不能产生真切的体会。但随着“假设”的出现,读者会猛然意识到,灰尘还有这样的作用?灰尘的作用真大呀!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灰尘!于是,灰尘吸收和反射阳光的“事实”便被牢牢地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进而认同作者关于“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的论断。

为什么此处的“假设”有如此作用?因为,“假设”中运用了读者熟悉的生活经验——强烈的阳光使人无法睁开眼睛,正是这一经验帮助读者理解了“事实”,且感受真切。倘若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在写“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的削弱,因而变得柔和”一句时用列数据的方法具体说明阳光强度被削弱了多少,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阳光变得多么的柔和,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取得的效果恐怕就相去甚远了。

还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它的受众是大多数缺乏相应知识的普通读者。倘若,面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采用此种方式不会取得同样的效果。理由很简单,他们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就本文而言,运用“事实+假设”这一“言语形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对于文本的“言语内容”比较陌生。大家都知道灰尘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是人人讨厌的东西,但对于灰尘具有反射阳光、吸湿等功能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二是假设的内容是读者熟知的生活现象、生活知识、生活经验,借此读者可以感知、理解陌生的、深奥的文本信息。倘若缺少其中的一个条件,恐怕都不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笔者认为上述教学内容设计不当的理由正在于此,它缺少其中的第一个条件。灰尘会把东西弄脏,是呼吸道的破坏者等事实与道理是生活常识,人所共知。对此,再通过假设进行说明,以“已知”解释“已知”,重复拖沓,因而也就显得软弱无力,是画蛇添足之举。

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教学难道就没有一点儿作用吗?有,当然有。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实践牢记“事实+假设”这一说明方法,仅此而已。它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知道、牢记方法,而不懂得为何运用、如何运用方法,是难以生长表达智慧的。

那么,针对本文的说明方法设计怎样的教学内容才合适呢?笔者以为,一是可以设计引发思考的任务,比如,用“事实+假设”的方法你打算说明什么事物?为什么?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在“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互动选择的思维方式。二是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前提下,设计模仿作业,比如“假如没有冬天”、“假如没有黑夜”、“假如不吃蔬菜”等,以此帮助学生内化文本的“言语形式”,提高表达能力。当然,其中涉及的一些相关知识可以预先提供,否则将会增加作业的难度。

据此,有没有防止出现类似教学内容选择偏差的根本对策呢?简要说来,笔者认为在文本解读时要追问三个问题:第一,文本写了什么?即弄明白文本的“言语内容”。第二,文本是怎么写的?即搞清楚文本的“言语形式”。第三,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即明了“言语形式”对“言语内容”的表达作用。特别是第三问不可少。因为,这个追问能使“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之间形成回路,在两者之间的反复来回就能引导我们发现文本“言语形式”的独特机理,在此前提下选择模仿表达的教学内容才可能准确。很显然,这位教师止步于第二个问题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对第三个问题没有深究。

推荐访问: 模仿 机理 前提 文本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