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完全学分制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

完全学分制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

时间:2022-05-14 14:45:03 浏览次数: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课程体系设置的模糊和混乱是一重要原因。完全学分制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根据完全学分制要求,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高等教育在应对社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学科体系不成熟,迫切需要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一、完全学分制及我国的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以学分作为课程或等价于课程的教学量的计算单位,以修满规定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完成学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西方各国大学一般实行学分制。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此后,这一制度在美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1872年,学分制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在哈佛大学开始施行。20世纪初,学分制在美国中学及大多高校中推行,之后逐步改进并得到不断完善。同时,学分制也逐步为西欧、北美、日本等各国(主要在高校)所采用。

目前我国高校所进行的学分制改革,大多实施的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既规定修业年限而又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加开选修课,用学分累计学生的成绩。也是传统的学年制与完全学分制的一种折中形式,是一种不具备实行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过渡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区别于学年学分制,我们把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称为完全学分制。它集导师制、弹性学制等制度于一身,是一种能较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具有较完善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学分制,不规定修业年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就业需求自由选择专业方向,自由选择课程,自由安排学习进程,自由选择任课教师。完全学分制是对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革命,它既能照顾到学生原有基础的差别,又能克服学年制较难解决的智力高低、爱好不同及按同一进度学同样课程的弊病,可以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初具规模,培养层次已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在这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地位尴尬。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专科教育侧重于实践。而本科教育处于中间位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侧重,结果课程设置面面俱到,而两者又都无法做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尴尬处境,其课程设置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理论深度不够。由于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于职业教育。因发展快,而且又是源出地理、经济、历史等相邻学科,教学管理体系不规范又深受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故而在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堆集着大量的操作性和知识性课程,以致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感觉课程深度不够,理论薄弱。如马波的调查得出旅游专业毕业生对本科教育深广度的评价结果是:反映深度不够的占57.1%,反映面大泛的占14.2%。反映面太窄的占7.1%,可见突出问题是深度不够。并且在与专科教育相比,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表现在理论素养的培养上。

第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功利取向。我国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色彩,主要表现在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量存在着职业教育内容的现象,重操作技能培养,因能满足旅游业大量需要的初级技术职员和一般服务员的层位,认为可形成高就业率,可保证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去向。

第三,课程内容大量重复。内容重复是许多专业课程结构不可回避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在旅游管理专业尤为严重。简单地将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餐饮管理、客房管理等课程的内容对照一下,就不难发现内容重复是如此得令人吃惊,其后果便是学生宝贵的时间被大量的浪费,机械的重复又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思维变得简单而僵化。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是目前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不成熟的表现。尤其是餐饮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等专业应用理论课程,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一门课程基本的概念体系,更谈不上系统的理论分析了。

第四,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职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旅游业对人才素质有其特殊要求: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强。注意仪容仪表,说话文明礼貌,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等。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够有条件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知识性的学习,基本上没有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的课程,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适应性较差。

以上阐述了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课程设置,_发现其存在较大弊端。而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将为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契机。

三、完全学分制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主要是参照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笔者认为,应该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从旅游管理专业特殊性出发,重新规划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在完全学分制下,必修课程的设置应该少而精。按照本科基本修业年限(四年),必修课程以开设7门为宜。主要依据是,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学习,需要时间和精力,开设过多,会造成学生难以深入;开设过少,难以形成完整的专业体系。所以,每学期开设一门,最后一学期集中实习,7门课程较为合适。第一门课程应为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包含了旅游与旅游学、旅游的发展历史、旅游的发生、旅游的资源、旅游业、旅游的体验、旅游的市场、旅游效应、旅游组织和旅游产业政策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旅游专业。其他课程,笔者认为,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美学和文化学等课程较为合适。这几门课程,基本上能够保证学生将来从事旅游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而且这些课程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能够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二)根据职业需要设置选修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基本行业是景区、旅行社、酒店。这三大行业虽然同属于服务业,但对从业者技能的要求差别较大。现在的课程体系,都有所涉及,但又都难以做到专业。而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在完全学分制下,可以以职业模块设计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将来主要就业方向,可将选修课分为三大模块:景区管理与服务模块,包括旅游规划原理与开发、旅游行政管理等课程;餐饮管理与服务模块:现代饭店经营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菜点酒水等课程;旅行社管理与服务模块,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课程。除此之外,还可设置其他专业类选修课,例如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法规、社交礼仪等课程。对选修课应合理设置学分,并对选择一定模块的学生学分要达到一定要求,才能保证学生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通过完全学分制改革,根据课程学分设置情况,可建立起相对独立具有一定学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块,例如综合模拟导游训练、前厅客房服务训练、饭店中西餐摆台训练等;二是通过学分制约束,促进学生走向社会,在真实环境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完全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弹性学制。而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在弹性学制下,可根据专业培养的需要,安排学生进入旅游行业顶岗实习,赋予一定学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外集中实习返回学校,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再选修一定课程,从而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完全学分制的逐步推行,将极大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合理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必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注:本文第一作者王苗苗为烟台南山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师。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酒店管理教学及研究工作

推荐访问: 学分制 旅游管理 专业本科 课程体系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