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语境下原型理论与动画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研究

新语境下原型理论与动画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5-08 13:20:06 浏览次数:

摘要:在阐释审美动力与创作心理层面上,原型理论是较为全面且深入的解释方式与切入点。人类艺术能够有效反映人类的心理、愿望及情感,尤其当人类透过艺术作品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气韵时,能够全面地获得情感层面的共鸣与审美情面的快乐。在动画艺术领域,动画特质影响了动画本身与“原型”的内在联系,能够通过意象表达、精神指引的形式,使观众深入地感知审美、理解主题,进而形成情感认同。本文结合艺术创作与原型理论的内在联系,探析,原型理论在动画创作中的价值,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明确原型理论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新语境;原型理论;动画艺术

引言

在人类艺术创作中,最为神秘且变幻莫测的要素,应属于灵感爆发的瞬间。“灵感”的理论内涵是什么?如何获取、何处获取,怎么获取?一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议题。歌德曾指出《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交叉中写完的,而郭沫若先生在《屈原》创作中,更是处于“神经发作”的状态中,已经失去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意识。上述例子,充分阐述了艺术灵感是突然性的、无准备、无先兆的意识形态,是无法用理论对其形态及机理进行阐述的。虽然这种突然性的灵感意识常常使动画制作者迷惑不解,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艺术灵感是存储在人类潜意识领域中的,是通过不断地积累与融合,最终突然形成的艺术构思。在原型理论解析层面,每一种人类艺术都能深刻地反映人类的心理、愿望及情感,这种情感与愿望的爆发,常常与创作者的潜意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艺术创作与原型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心理学研究层面,艺术创作是潜意识与有意识不断作用的产物。而潜意识对创作的深层影响通常体现在艺术创作的需求上。通常来讲,创作需求是潜隐性的,是隐藏在知觉与意识的范围外的,即潜意识领域,是根据创作主体既定的内在需求衍生而来的。创作者通常将曾经经历的事情或所学习的知识隐藏在潜意识领域,并作为无意识符号累积在知觉深处,当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特定刺激时,累积在知觉深处的记忆或符号便会冲破潜意识的枷锁,浮现在知觉表层,从而激发种种较为鲜明的情感,使创作者形成艺术创作的灵感。心理学家荣格将这种无意识创作定义为“个体的潜意识”,并将其深层结构与外在机理进行全面的阐释与论证,他强调这种“个体潜意识”决定于深层的心理需求及意识模态。但这种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与意识模态并非后天形成的,而是先天获得的。他将其称为“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与人类的个性心理恰恰相反,它拥有了所有人类群体的相似行为及基本内容。而集体潜意识是原型的一种,同时也是创作者共有的文化现象与心理表现,能够有效反应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性及民族与个体间的共通性。在原型理论中,艺术作品蕴含着民族心理的原始形象,并使影响个体的意识,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型,进而引发读者或观众的共鸣。然而从文化层面来分析集体潜意识,便可发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是影响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及社会活动的思想理念及行为规范,是在特定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整体“关照”。因此,在集体潜意识的支持下,创作者能够通过无意识的创作,构建出激发群体共鸣的艺术作品。然而艺术创作者通常在个体潜意识、既定的创作需求及潜意识中,对不同的物质元素及感官因素留下明显的心理痕迹,并在反复的思索与酝酿中,对潜意识中的各种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以此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使原有的艺术元素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形成“灵感”。譬如在jk·罗琳构思《哈利波特》时,罗琳女士曾强调,《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于带着眼镜、挥舞魔法棒的小男孩。然而如果罗琳没有在潜意识中对魔法学校进行深入分析,这种简单的人物形象将难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古斯情节及立意构思。与此同时也能看出集体意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英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产生了大量的魔幻故事及魔幻文化,而这种文化正是潜藏在所有人潜意识领域中的“集体潜意识”,通过“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使罗琳女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魔法世界的诸多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但在深入分析原型理论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原型理论对艺术创作与潜意识形态的片面性,即过分夸大潜意识的演化功能,将艺术创作作为自然性的心理活动,进而忽视了艺术创作者本身的特征及个性的作用。然而即便如此,原型理论却为现代艺术创作带来了鲜明的启示:无论是对作品的认识,还是创作,都脱离不开“历史”发展的“轨迹”。

二、原型理论在动画创作中的价值

本文所阐述的动画艺术主要指以情节叙述为主的剧情动画,而实验性动画,在本质是竭力创造出难以模仿的个体,因此,此类动画将超脱传统意义上的镜头、人物及故事,甚至将部分动画元素进行夸大。虽然这种具有较强不确定性与独特个性的实验动画,拥有着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作用,推动动画产业发展的价值。然而在原型理论层面,只有拥有完整故事结构、情节主线、角色性格的剧情动画才能有效使动画制作者获得长远的发展。剧情动画自诞生起,便在象征符号、人文意义上探寻各种内涵与情感价值,就如日本动画先驱“宫崎骏”所言,虽然在通俗作品中通常存在着浅薄的问题,然而他必须在情感上与观众形成共鸣,使观众获得心灵的净化。然而动画作品要获得美好的感觉,不能用扭曲的情节或事理来代替。因为,原型是动画艺术作品的精神所在,同时又是观众心中最为简单的意象特征。在宏观层面上,动画艺术在探索期间,艺术家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动画制作的技术上,在思考将技术、材质、机械及画面结合的过程中,竭力为动画作品提供更多的创新性与可能性。而在新语境背景下,动画艺术的独特性与人文性,便成为动画创作的重点。基于原型理論的“个性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动画制作人能够将潜意识中的“原型”,融入到动画作品之中,使动画作品深刻地表现创作者的“潜意识”原型。并在“集体潜意识”的层面上,使观众在接触动画作品原型后,激发自身所共有“集体潜意识”,形成独特的“个体潜意识”,进而对动画艺术作品形成共鸣。从文明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可以成为“移情”过程,原型的具体表现,可以是角色动作、心理状态及性格情感,也可以是动画主题的深刻揭示与主体思想的完美表现。然而无论从何种角度来分析,原型理论中的集体意识都在动画作品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动画本质与集体潜意识层面,两者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为有效探析两者的内在关系,需要明确动画的内涵。根据动画的原始含义,动画(anima)在拉丁语中拥有“灵魂、呼吸”的内涵,即有生命的物质。然而在十七世纪中叶,动画则有魔术、巫术的意义,即赋予物质生命,使静态成为动态。荣格认为赋予静止事物生命,能使其进行真实地运动,而这正是人类对生命感的渴望,是集体潜意识的有效反映。而用“anima”定义动画,充分体现了人类借助对幻觉、梦境的认识形成了存在于物质世界灵魂这一集体潜意识,在原始时代,人类便指出灵魂影响着生命的消失与存在,而无生命的事物,当拥有了灵魂后便会运动、便会形成情感,进而形成了人。所以可以说,这种集体潜意识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三、动画长片中的原型分析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动画逐渐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由万氏兄弟所创作的《火焰山》曾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日本动画人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作者)带来了灵感与启发,使其真正迈入动画创作的领域,掀起了日本动画产业的革命。虽然在九十年代与本世纪初期,国产动画表现乏力,然而在动画制作水平上,却已接近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主要代表有《白色·缘起》、《大鱼海棠》、《大法师》、《钟馗传奇》等优秀作品。然而从客观层面来分析,新语境下的国产动画作品与早期动画长片依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因此本文在原型分析层面,主要以国产经典动画长片为主。《超级肥皂》与《三个和尚》等现实主义作品,能够紧贴时代发展脉搏,运用画面语言体现对社会发展的深层理解,从本质来说,他们不仅能够概括为社会发展的寓言,更能对我国特定时期的消极心态进行批判。《三个和尚》的创作立意主要是一句民间谚语。通过抓住我国甚至世界国民所特有的自私自利特征,体现出社会大众所普遍存在的人性问题。从实践层面上来分析,中国人在建国初期能够满足于相对贫穷的经济条件,然而在改革开放后,整体生活品质与经济水平相对提升后,中国人却开始不断抱怨。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患多而患不均”的思想。在动画长片中,三个和尚的自私与惰性被充分的表现出来,使国民通过观赏动画,领悟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在原型立意层面上,动画原型虽然取自我国经典谚语,然而却从集体意识层面上,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首先在动画上映时期,国民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利、推卸责任的集体潜意识,并使其逐渐发展为常态。因此在动画情节的推动中,观众能够将动画中的“懒惰自私”与“推卸责任”的原型与自身相结合,以此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使观众的价值理念及思想哲理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动画艺术创作层面上,《三个和尚》积极将民间谚语进行了“动画化”处理,将谚语所描述的情节与意象充分地表现出来。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动画的情节结构、画面表现、肢体动作便能够有效地发现,《三个和尚》中拥有大量的生活原型。这种原型主要指动画制作者的个体潜意识,即在形成创作动机后,将个体潜意识中的诸多元素进行融合与排列,透过角色的肢体语言,将其呈现到观众的面前。譬如“胖和尚”躺在水缸旁大哈欠,便准确表现出角色的懒散与无奈。如果动画制作人没有将其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进行内化,将难以表现出人物深刻的性格特征与情感特点,无法将动画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又譬如在“小和尚”独自挑水时,其它角色的神情表现及动作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现实生活中,人的愧疚及反悔的情感。所以说原型理论是动画制作的风向标与精神指引,是动画立意形成、发展及动画制作的逻辑主线。

结语

在新语境下,动画艺术创作与原型理论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不仅启示动画制作者要多想、多看、多做,更引导动画人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深入分析,明确人性的共性与异性,以此使个体潜意识中的原型,有效地融入动画作品中,从而使动画观众产生共鸣,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迅速崛起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蓓. 从“汤婆婆”看动画角色的多重指涉与虚拟人格重塑[J]. 当代电影,2017(08):170-173.

[2]  麻哲. 原型理论解读《喜羊羊与灰太狼》[J]. 电影文学,2010(17):24-25.

[3]  羅溪,田龙过. 关于日本动画的美学背景研究——以日本动画的原型为中心[J]. 现代装饰(理论),2015(02):248.

[4]  李梦,李艳芳,邹莹. 反抗性阅读主流动画中的女性原型——从女娲、底波拉与洛丽塔谈起[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10):106-108.

[5]  李卫蓉,米姗,李静. 宗教文化对动画艺术的影响——以基督教对西方动画的影响为例[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02):43-47.

作者简介:赵舒婷,女(1993.01-),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动画艺术理论和实践。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计算机学院)

推荐访问: 语境 原型 艺术创作 理论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