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05-08 12:15:03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7.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203-02

1 引言

德,是观念、信仰、情操、品行的统称。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德是灵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并抓好了德育,便抓住了灵魂。德才兼备是古今中外对人的基本要求。“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这话说到了家。误事当然不好,但是还可以采取措施加以弥补,坏了事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而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学生、家长都围绕着这根“指挥棒”转,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其突出表现,一是面向少数学生,忽视甚至放弃了多数学生;二是片面强调升学考试科目的教学,轻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这些弊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它已经成了束缚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成了捆绑学生全面发展的绳索,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作为校长和教师,坐等招生制度的改革,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是不对的甚至是有害的。严格地说,“指挥棒”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正确的教育思想。抓德育与抓学习并不矛盾,相反,它能激励学生更加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许多学校成功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2 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是个大舞台,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最大的明显区别是:它既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更十分重视它的实践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的掌握。体育课教学是让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并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去掌握技术、技能的运用及创新。它是一门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学科,同样,体育的教学实践性的重要程度高于其他学科。正因为体育教学具备这种实践性特别的课程,所以这也是体育教学的独特性。体育教学,不仅能强身、健体、益智,而且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它是德育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态度、情感和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三基”外,还必须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在校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再加上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使学生养成怕苦,不愿参与活动的坏习惯。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每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不失时机、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可归纳为:

3.1 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2 学习目的性教育

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

3.3 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4 组织纪律性教育

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3.5 集体主义教育

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3.6 文明道德教育

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3.7 意志品质教育

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3.8 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

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4 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4.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4.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3 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4.4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4.5 结合教师以身作则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5.1 形象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多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队列练习中,为了让学生精神振奋,遵守纪律,教师可出示解放军仪仗队检阅式的图片,并配以音乐,引导学生向解放军战士学习,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5.2 情境法

情境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故事情境的较大熏陶和感染,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实践道德的动机,如在游戏《小兔子找山洞》中,教师精心设计情境,每一次总有几只“小兔子”找不到山洞,以此诱导学生互相帮助,学生感到这节课非常有趣,都很愿意让这几只“小兔子”和他们合用一个山洞。

5.3 对比法

对比可以提高感知效果,教师善于在教学中运用相似、相近或相关、相反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比较、对照,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如在分组比赛中,当上一次的成绩较差,同学们相互埋怨时,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团结起来积极为比赛的同学加油,使他们在后来的比赛中反败为胜。前后对比,就充分说明了团结的力量,使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

5.4 设疑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人的思维往往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就能产生好奇心,就有了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毅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疑陈难,引导学生求解求知,增强学生学习的帮助他们等问题,以此教育学生勇敢向上和帮助同学的思想。

5.5 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5.6 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5.7 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

5.8 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9 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6 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 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2.

推荐访问: 德育 渗透 体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