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国外名校巡礼之剑桥大学

国外名校巡礼之剑桥大学

时间:2022-04-13 08:41:25 浏览次数: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无论你来自何方,想必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都会感到亲切备至。然而你可能不会知道,风流才子徐志摩在诗中所吟诵的图景,正是当今世界的学术重镇剑桥大学的一隅。当然,剑桥带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其美轮美奂的校园圣境,她的成长经历恰恰印证了整个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即使在今天重温这个神圣与荣耀的历程,我们仍然能获启示良多。

漫步剑桥:

追寻人类文明前进的身影

◎文·党宁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人体悟到剑桥大学每一寸草木的青春与灵动,也吸引着无数游客涌向诗中那迷人的康河(River Cam)。漫步在剑桥古老的青石路上,不时伸手触摸那一幢幢饱含沧桑的中世纪建筑,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剑桥大学八百年来的学术灵魂早已沉淀其中。难怪乎那位才高八斗、桀骜不驯的中国文人会甘愿在这异国小流中只做一根水草。

剑桥大学是与牛津大学齐名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与牛津的传统和保守有所不同,剑桥从创建伊始就孕育着叛逆。1209年,牛津的一群学者由于与学校当权者意见不合,就举家搬迁到剑桥并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地。还有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曾经有一名剑桥学生为了表示对亨利八世独断专权的强烈不满,趁着夜色将其雕像右手中的权杖换成了一把椅脚。剑桥当时的校长不但没有处罚该学生,反而认为他见解行为与众不同,虽然大胆放肆但却真实可爱,因此没有追究这件事。就是在这样一种渴求真理而又无拘无束的学校环境中,诞生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个学术巨匠。剑桥大学辉煌的荣耀既属于英国人民,更属于整个人类。

文明的承载:小桥流水 至纯唯美

剑桥大学坐落在英国剑桥郡的首府,故而得名。但是只有走进剑桥的大街小巷,才能体验到它的名副其实。剑桥(Cambridge)的得名可谓恰到好处,蜿蜒曲折的剑河(也译作康河,英文:River Cam)从城中穿过,仿佛一缕随风飘浮的青色丝带,而七八座静雅别致的小桥(英文:Bridge)将整个校园连接成一体,又如雍容的贵妇身披着一件华彩霓裳。倘若乘舟顺河而下,只见那桥跃水面,水映桥影,相得益彰,浑然天成。

前校长布罗厄斯说得好:“这些自然景物孕育着剑桥的魅力,那种不变的静谧让你感受历史的存在,体味历史的真谛。”在河的两岸,剑桥大学的31个学院星罗棋布。富丽堂皇的国王学院代表着剑桥的学术之灵,他头枕着剑河气势如虹;而王后学院一边倚靠着她的丈夫,一边还怀拥着那座精巧绝伦的“数学桥”,似乎在守护着剑桥这顶“数学王冠”;泛舟向前,闯进视线的当属宏伟的亨利八世雕像及其后面昂然矗立的三一学院;而与之遥望的则是隽永秀丽的圣约翰学院,她毗邻“叹息桥”,多少年来见证了无数才子佳人的点滴往事。

此外还有基督学院、伊曼纽尔学院、卡莱尔学院、耶稣学院、圣凯瑟琳学院等等,它们虽风格各异,出身不同,却都象征着剑桥大学八百年一路走来的坚实步伐。每当剑桥小镇响起教堂沉沉的钟声,这些河畔的古老建筑都会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样,歌颂着那来自上帝的真理,文明的启迪。

文明的飙进:风流人物 各领风骚

剑桥大学建立于13世纪初期,也就是文艺复兴的火种开始燎原之时。摆脱了中世纪基督教的思想钳制,人类文明即将踏上一段飞黄腾达的旅程。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的创见,而剑桥大学适时地扮演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朗西斯·培根,他先是就读于三一学院,然后又在剑桥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主张学校教育应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接着是被一颗苹果砸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埃萨克·牛顿,他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并创立微积分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高等数学的基础,并为此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创造了理论可能。还有就是给此前妄自尊大的人类以当头棒喝的达尔文,他的生物进化论将人类归为同猩猩一样的灵长类动物,并把它们当作人类的亲戚来对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上所有物种的命运。进入20世纪以后,先是原子物理学家卢瑟福的量子力学理论将人类科学带入微观领域,又有伯兰特·罗素对哲学和数学的有机结合,再到最近那个由于肢体残废只能有三个手指活动的史蒂夫·霍金,竟然提出令全世界健全人都匪夷所思的“宇宙爆炸”理论。总之,剑桥大学至今为止已经产生了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远远超出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所大学。

剑桥大学由此被人们视为现代科学的摇篮,这确属实至名归。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在剑桥的衰落,相反地,在培养出一位又一位自然科学巨匠的同时,剑桥大学诞生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甚至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方向和前景。最早是英国人文主义大师约翰·弥尔顿,他写作了《为英国人民申辩》、《失乐园》等作品,为文艺复兴精神在英伦三岛的深入人心助了一臂之力。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他的作品开启了世界文学史的一代新风。此外还有经济学家凯恩斯,政治学家马尔萨斯等,他们都如剑桥名人天空中的繁星,共同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前进道路。

文明的延续:紧握时代 推陈出新

虽然剑桥大学拥有足以傲视群雄的光辉历史,但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古老的剑桥曾经一度在学术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了。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大学的迅速崛起,确实对剑桥和牛津等传统名校造成了巨大冲击。

然而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牛津以极端保守著称,而剑桥则始终存有一种叛逆和变革的精神。当牛津人还沉浸在是否应该打破以往纯粹的学术传统,建立商学院并扩大招生对象等问题的争论时,剑桥人已经开始了稳中求变的历程。面对巨大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剑桥大学摆脱了以往财政完全依靠政府拨款以及学术研究仅凭个人兴趣的窠臼。首先,剑桥大学的领导机构主动向美国大学学习,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募集捐款的任务中。此外,剑桥大学力图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高度统一起来,其下属的研究机构也逐渐能够敏锐地掌握英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采取积极地予以响应。例如: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当英国为振兴经济而大力推行新的科技和教育政策时,具有悠久科学传统的剑桥大学就当机立断实行科技产业化措施,遂成为了英国大学与企业合作发展的绝佳典范。1971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创办了全英第一个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个高科技园区。由于背靠剑桥大学这一强大的科技源泉,剑桥科学园从创立起就吸引了大批的高科技企业纷纷前来落户,而这其中大多数企业都与剑桥大学各学院的科学实验室维持着良好的业务往来。1999年,剑桥大学为助推英国政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又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建了剑桥麻省理工研究院,并提出四项核心使命:1、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2、促进本科生教学水平进步;3、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实践培训;4、建设并完善英国国家竞争力网络中心。通过这些改革措置,剑桥大学一方面承担起提高英国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任,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的巨大资金投入,并且引起了私人企业的浓厚投资兴趣。而这一切显然都将有利于实现剑桥大学追求卓越的学术目标,并保持和加强剑桥大学在国际科学研究和教育领域的顶尖地位,可谓一举多得。

可以这样说,在牛津大学由于固步自封一度落伍的时期内,剑桥大学通过主动的变革为自身发展赢得了机遇,顽强地守护着英国学术研究的至高地位,继续着人类文明的创造。

文明的播撒:

校门广开 有容乃大

剑桥大学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贡献自不待言。即使在世界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剑桥也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有句俗话说得好:“牛津是剑桥之父,剑桥是哈佛之母。”的确,毕业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约翰·哈佛逝世时,将自己遗产的半数以及所有藏书捐赠给正在创建中的哈佛大学,他的名字遂成为哈佛永久性的标志。而几百年来,剑桥大学还为欧洲大陆和美国培养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又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立下汗马功劳。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文明的频繁交流和加速融合,剑桥大学又开始从全球招收学生,试图进一步扩展自己对于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力。仅仅拿中国来说,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曾经感慨万千地说道,“我的一生只有在剑桥的半年是不曾虚度。”他为剑桥所作的诗歌也成为中国了解这所著名学府的一把金钥匙。而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学成归来建功立业的也绝非仅徐志摩一人。除了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以及著名作家萧乾之外,还有蔡翘、赵忠尧、王竹溪、戴文赛、王应睐、伍连德、丁文江、曹天钦等人。他们在剑桥饱受人类文明精华的熏陶后,又为中华民族快速崛起的伟大历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当人类历史进入新的千年,剑桥大学在促进文化共同发展的方面又做出新的举措。近几年来,剑桥大学不断增加在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招生的名额。仍旧以中国为例,自2001年剑桥大学对中国进行了教育考察并作出直接招收中国高中毕业生的决定后,又于2006年出台了“向中国中学生开放全部专业,并放宽对报名学生的年龄和学校的限制”的政策。更让人欣慰的是,当81岁的金庸老先生漂洋过海,勇敢挑战剑桥博士学位的巅峰时,剑桥又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的申请。这一举动更加凸现出剑桥大学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而这也就是世界留学生向往剑桥的重要原因所在。

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此乃启蒙之所,智慧之源。”漫步在剑桥校园,吟诵这句雄浑高亢的名言,感受着智慧源源不断地走进灵魂深处,你的内心是否真的会闪现那道人类文明进程的绚烂轨迹。

剑桥的生命线:

“标准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文·刘福林

剑桥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无比荣耀的光辉历史。800年悠悠岁月使得剑桥的文化根基中沉淀下无穷的智慧。然而只有透过声名显赫的喧嚣与浮躁,才可以真正窥见剑桥长葆青春的奥秘。英国人重视传统,而剑桥人对于教育传统的执著则体现在“教学”这项大学的基本职能上。

“教学才是硬道理” 催生标准化保障体系

大学作为享受国家拨款,并且由公共经费支持的机构组织,责无旁贷地要为社会服务,而大学服务社会最直接合理的方式就是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剑桥大学的辉煌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该校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一整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套保障体系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出发点,并针对这些基本要素制定出了标准化的执行和控制方法。剑桥大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将标准化的质量观念渗透进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例如:教师的选聘、学生的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监督和评价等等。首先,在教师的聘用环节上,剑桥大学制定出了极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和遴选流程,其目的就在于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准和教学水平。对于每一个教师的聘任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决定,而选举委员会的成员由各方面的专家所组成。即使这个教师最终被聘任,等待他的还有长达三年的试用期。如果被聘者没有大学工作的经历,试用期则会更长。另外,按照剑桥的规章,所有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和助理讲师对大学的基础教育都有着法定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即便你是皇家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还要认真地给本科生授课。

其次,恰如剑桥大学副校长安娜·朗斯黛尔所说,“当你把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和具有优秀学术潜能的学生聚拢在一起,教学过程的质量就注定是好的。”剑桥的招生过程可谓复杂而又艰难,从笔试、面试到进一步的家访和补试,只有通过层层筛选才能最后得到有关专家的垂青。

再次,剑桥大学课程的设置是由该系教授一同组织制定,其任何一门课都要成立一个三人以上的课程指导小组,并且对课程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此外,剑桥的导师制教学方法也为教学质量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每个学生一入学就分配有导师,平均一个导师带1至3名学生。每周都至少安排一次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导师对学生学习、品行和就业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在与导师的交流中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导师可以得到及时的质量控制反馈。最后,剑桥大学设立有专门负责质量保证和提升的组织机构,例如:考核委员会、学院学位委员会和研究生学习委员会等等。这些组织制定出各种具体可行的质量保障目标,并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严格把关。

“标准要与时俱进” 彰显创新性文化底蕴

毫无疑问,剑桥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标准化特色。这些特点一同决定了剑桥大学日常的教学工作紧凑有序,波澜不惊。然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该以满足各种教学质量需求为目标。当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教育活动产生不断的冲击时,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必须迅速创新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剑桥大学的一整套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具有标准化的可操作性特点,而且还兼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特色。正如剑桥大学副校长朗斯黛尔所说的,“创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管理不是永无休止的强制,因为它将带来更具有激励性和建设性的效果,以及更低的运行成本。”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教育方式,剑桥大学特别赋予了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自我更新和完善功能。这个保障体系设立了不断跟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研究中心,其中的研究人员均为教学理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它还挑选出科研和教学均非常优秀的教师参与国家的教育教学研究,从宏观层面上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进步对教学各方面的需求。所有这些作法都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制的不断超越提供了制度保障。

另外,为适应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特殊要求,剑桥大学始终都在致力于修改原有的教学质量要求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基于此要求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更体现出剑桥管理层对于体制创新的渴望。在今天十分强调质量提升的质量管理理论背景下,剑桥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性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而这种创新的意识正是来源于剑桥千百年来学校文化的深厚底蕴,那就是对科学的不懈探求和对真理的永恒追问。

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生存,就连剑桥大学这样历史悠久的著名学府都概莫能外。可以说,教学质量不仅是剑桥大学的生命线,也是所有学校的生存之本。

推荐访问: 剑桥大学 巡礼 名校 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