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苏联专家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苏联专家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时间:2022-04-13 08:20:54 浏览次数:

摘 要: 1950—1958年苏联专家指导北师大进行教育改革,对北师大和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加强了中苏教育文化交流;增强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束缚了师生思想的自由发展等消极影响。由此,对当代中国大学学习外国教育经验的借鉴意义是学习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切忌犯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的错误;不能以政治或社会制度为取舍的标准。

关键词: 苏联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师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1)03-0057-0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愈来愈重视与国外的教育交流,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改革中注重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教育改革曾密切地同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其中,向苏联专家学习是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具体分析了苏联专家指导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教育改革活动的缘起、经过、指导内容及其影响,以便为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学习外国教育经验提供借鉴价值,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一、 苏联专家:北师大教育改革的“工作母机”

新中国成立以后,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当时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中,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意见,并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1]84。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工作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各级学校的师资不足。据当时统计,“今后5年内缺少小学教师约100万人,工农业余学校缺少专业教师约20万人,中等学校缺少师资约13万人,高等学校缺少教师约1万余人,幼儿园的教养员最少要有几万人”[2]1237。因此,师范教育对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当时我国师范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这表现在:第一,师范院校数量非常有限,1951年全国高等师范学校仅29所,学生仅11 500多人,中等师范学校学生仅16.7万余人,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2]1237。第二,当时各级师范学校的教育方针、任务、学制、教学计划和行政制度等多不一致,不能适应培养大批中等学校师资的需要。第三,师范院校缺乏师资,按新的教学计划,有些课程仍然没有足够的教师开课,如语言学概论、亚洲各国史、心理学、天文学、各科教学法等[2]1247。因此,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建立新型的教育制度,迫切要求重建师范教育制度。

高等师范教育影响着全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而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排头兵,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师资的重任。当时国家建设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是:把北师大作为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榜样,提出通过向苏联学习来办好北师大,进而对全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进行改造,影响全国的教育改革。向苏联专家学习是学习苏联经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从1950年9月开始,北师大先后聘请18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详见表1),是聘请苏联专家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高等师范院校。

北师大向苏联专家学习,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至1952年院系调整,苏联专家主要通过在校内校外讲课和作报告的形式,介绍苏联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等。第二阶段是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到1955年10月,学校领导明确提出全面学习苏联,稳步进行教学改革的方针,提出要把专家当做“工作母机”使用,专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教师与指导教师编写教材。第三阶段是从1955年10月至1958年,中央明确提出培养专家接替人是向苏联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师大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最有培养前途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苏联专家对北师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长达近10年,因此对北师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兹通过苏联专家对师大教育改革活动的指导内容进行说明。

二、 苏联专家指导北师大进行的改革

(一) 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方面,苏联专家参与制定、修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教材和讲义。1952年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起草高等师范学校的统一教学计划。苏联专家波波夫亲自领导师大教师制订全校12个系的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草案)》,由教育部正式向师范院校印发。这是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奠定了以后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基础。崔可夫等苏联专家则介绍了苏联制定教学大纲的原则与程序,为师大教师制订各院系的教学大纲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编写教材和讲义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苏联专家为北师大的教师编写或帮助教师编写了共约1 000多万字的教材和讲义,其中包括学校管理与领导、教育学、达尔文主义、米丘林生物学概论、教育史、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儿童心理学、农业基础、无机化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物理化学、俄语教学法、普通心理学等[注: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档案•第五卷宗•35卷。]。讲义印行后,北师大的教师以及其他各地教员和干部都把这些讲义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相应地建立和健全了教学组织。苏联专家直接参与指导教育学、学前教育、达尔文主义、化学教学法等教研室的成立,并帮助推进教研室的发展与完善。他们还帮助建立教育学资料室、地理系图书阅览室、马列主义教研室资料室、直观教育资料室以及师大生物园、良乡中学生物教学实验园地、北京101中学生物实验园地等[注: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档案•第五卷宗•35卷。]。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954年冬全校已有教研室55个,教学小组20个。参加教研室和教学小组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4.6%[3]145。

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北师大也吸取了苏联的经验。1952年,苏联专家波波夫写了《师范大学教学工作的种种形式》的文章,介绍了师范大学教学工作的形式,如讲课、课堂讨论、教育实习、辅导、实验、考试与考查等[4]27。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北师大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各系教师普遍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 师资培养

苏联专家到北师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师资,包括助教、重点培养的教师、研究生、进修员及其他各级教师。培养师资的方式主要有:

第一,由苏联专家为教师开课或答疑。苏联专家直接讲授和指导中国教师讲授的课程有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达尔文主义、米丘林生物学概论、农业基础、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外国经济政治地理、俄语教学法、统计物理、热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文艺学引论等[1]84。

第二,培养研究生、进修生。苏联专家多次对培养研究生提出原则性的意见,并具体参与指导研究生、进修生的工作。他们开设的研究班或进修班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史、生物学、心理学、农业基础、俄语教学法、理论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哲学等。1950至1957年,苏联专家共培养了研究生336人,进修教师885人,听过苏联专家课的有2 037人[3]147。他们为北师大完成师资培养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函授教育。1955年,在瓦里柯夫专家指导之下,北师大以化学系为试点,开办函授班,实施正规的函授教育。通过试点,北师大学习到了苏联先进的函授教育制度,从而改变了职前培养教师的单一模式,为教师在职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 科学研究

自1953年起,北师大各系逐渐展开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苏联专家给予了学校和各系教师相当大的帮助。例如,1954年9月,崔可夫专家和校长谈话时介绍了《苏联师范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指出科学研究工作的范围、方式等[4]160。苏联专家还认真指导自己所在系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指导的科学论文项目和题目有:“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类型的学说与心理学”(彼得鲁舍夫斯基指导),“中国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教育工作计划与效果考核”(玛努依连柯指导),“稗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谢孔指导)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注: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档案•第五卷宗•35卷。]。

(四) 学校行政管理改革

行政改革是贯彻学校教育方针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向苏联学习的组成部分。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北师大明确了行政改革总的方针和要求“加强校部的统一集中领导,加强系和教研室,使行政面向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5]。校部机构也进行了调整,除原有的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之外,增设研究部和人事处,协助校长进行工作。师大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还陆续制订《系、组暂行工作条例》、《健全学生班级组织的决定》等规章制度。新组织的设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北师大教学及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从组织上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人事处等组织至今仍在高等师范学校中发挥作用。

三、 辩证地分析北师大向苏联专家学习的影响

苏联专家指导北师大进行教育改革,既对北师大和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 积极影响

第一,仿效苏联建立新的高等师范教育制度,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北师大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为新中国确立苏联模式的师范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苏联定向封闭型的师范教育模式自身也有缺点,但这一模式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人数增长,解决了当时我国师资严重匮乏的问题,满足了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二,传播了苏联的科学理论,加强了中苏教育文化交流。苏联专家给予北师大教师细致、深入的帮助,除了系统地讲授苏联先进的科学成果外,还介绍了苏联科学发展和学术界争论的主要问题,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水平,改进科学研究方法。苏联专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分布到各地师范学校工作,把他们讲述的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理论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苏教育文化交流,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三,增强了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苏联专家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并表现了忘我的劳动热情。丁浩川曾指出:“卡尔波娃同志在旅大指导参观时时常夜以继日地工作,戈丽娜同志躺在病床上还在编讲义,波波夫同志在指导人大同学时为了不耽误工作跟翻译同志到街上买花生米来代替午餐;普希金同志在指导同学实习时从早晨六点钟坚持到下午六点钟乃至更晚的时间,他一个人担任着三门课程,光讲授时间就是每周十五小时,而且当外边的机关学校和外地来的参观团体请他做讲演时,他还几乎是‘有求必应’。”[6]苏联专家将苏联高等师范学校的经验介绍给北师大,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这种民间友谊是永恒的。

第四,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苏联专家主张师范院校要与中学实践相结合,因此北师大非常注重面向中学,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注重与中学教学实际相结合,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苏联专家指导北师大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实习制度和工作方法,并亲自指导教育实习的进行,达到130次以上[7]。在十多届教育实习中,苏联专家在课堂评议会上的发言曾广泛印发给各地高师院校和中学,使苏联的教育经验得到广泛传播。

(二) 消极影响

首先,以苏联经验为蓝本所制订的统一教学计划和大纲,分量重,缺乏执行上的灵活性,导致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束缚了师生思想的自由发展。

其次,苏联专家在学校工作中强调思想斗争的重要性,要求严厉揭露各种各样的资产阶级思想,这就以政治标准代替了学术评判,不利于学术的正常开展和学术自由的实现。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北师大一些教师对胡适、俞平伯、胡风、梁漱溟等所谓“资产阶级唯心思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进行了不恰当的批判,偏离了正常的学术研究轨道。

第三,苏联的师范教育模式存在着体系封闭僵硬、培养渠道狭窄、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影响了教师培养的质量,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 启示

北师大积极向苏联专家学习,推动中苏教育交流,对当代中国大学学习外国教育经验等颇有借鉴价值。

首先,学习借鉴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切忌犯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的错误。20世纪50年代,北师大一些师生向苏联专家学习时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对苏联教学经验和科学理论的实质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完全凭热情和主观愿望照搬照抄苏联的教育经验,取消了我国过去实行的按系科招生、学分制、选课制等在人才培养上较为灵活、有效的制度,这是不甚合理的。因此,在学习借鉴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时,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

其次,学习借鉴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不能以政治或社会制度为取舍标准。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非常看重政治和社会制度问题,只注重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学习,忽视了欧美国家的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只学习苏联的师范教育模式,忽视甚至批判欧美师范教育的先进经验,这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师范教育与世界接轨。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照搬照抄苏联师范教育经验的一些不良后遗症。

现代化的关键是通过发展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北师大在教育改革中向苏联专家学习,有利于学习苏联先进的教育经验,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但加塞特曾说过:“即使我们彼此之间——人与人或民族与民族之间——是完全一样的,仿效别国的做法也会犯下致命的错误,因为在仿效的过程中,我们回避了为试图解决问题所作的种种具有创造性的努力,从而不能从中认识到借用别国方法解决问题真正的本质,也无法认识到其中的局限和缺陷等。”[8]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强了与国外的教育交流,我们在学习外国的教育经验时,应该认真处理好传统与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他国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重视继承本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优秀教育文化遗产,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的新思想与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2] 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4册[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1983.

[3]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苏联专家报告谈话选集:第一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56.

[5] 佚 名.我校召开教职员大会,何副校长报告行政改革问题[N].师大教学, 1954-07-13(1).

[6] 丁浩川.学习苏联专家提高工作水平[N].师大教学, 1952-11-08(1).

[7] 佚 名.感谢苏联专家对我校伟大无私的帮助,继续努力向苏联学习[N].师大教学,1957-11-12(1).

[8] 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47.

责任编辑 朱漪云)

Influences of the Soviet Experts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T]

YAN Fang

(Faculty of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Soviet experts instruction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NU) from 1950 to 1958 has exerted influence on BNU and Chinas normal education. It guarante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th a competent teaching staff, strengthen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viet in education, improve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wo peoples, and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shackled the minds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refore, while learning from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experience, we should not make the mistakes of dogmatism and formalism and use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as the yardstick.

Key words:Soviet exper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reform; normal education

推荐访问: 北京师范大学 苏联 教育改革 影响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