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现代性特点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现代性特点

时间:2022-03-23 11:45:41 浏览次数:

摘 要: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广泛探索家政知识,为女性构建起科学系统的家政知识体系。教科书的家政化倾向超越了传统,具有现代化的特点。据此应重新认识家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教科书的编写要统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女子教科书;家政知识;女性解放;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2-0068-03

19世纪90年代末,国人自编的女子教科书开始出现,这得益于维新派人士对女子教育的倡导以及各类新式女子学堂的创办。女子教科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女子无学”的局面,极大拓展了女性公共空间。但是受传统“家为国本”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贤妻良母”女性角色的期待,女子教科书文本表现出强烈的家政化倾向。当时不仅存在大量家政教科书,女子国文、修身、尺牍等教科书中也包含丰富的家政知识,二者相互配合,为女性读者架构起系统完备的家政知识体系。审视女子教科书中的家政知识,可以发现,它并没有停留于传统,而是具有现代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女性解放。

一、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家政化倾向

对家政知识的重视,是那时各类女子教科书的共同特征之一,并且这些修身、国文、家政等教科书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为求学的女子构建起一种以“家”为中心的知识体系。

1. 国文、修身教科书中丰富的家政知识

清末民初出版的女子教科书数量较多的有国文、修身、尺牍、家政四类,此外还有少量算术、历史、唱歌教科书。除专门的家政教科书外,国文、修身、尺牍、算术等教科书中也包含了相当广泛的家政知识。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女子算术教科书》编辑大意指出:“本书材料,多选择家政、美术及女子职业诸方面,……最适女子之用”,“本书注重实用,凡有关于女子应用之方法,咸采取之。” [1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以及对家政的辅助作用。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国文、修身教科书,如吴涛的《女子师范修身学》一书中有起居、中馈、出纳、维持蚕利、改良纺织等课文,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一;沈颐编写的高等小学《订正女子修身教科书》全套四册,涉及家政知识的课文20余篇,约占全书容量的25%;沈颐、范源濂、杨喆编写的高等小学《女子国文教科书》以家政为主题的课文30余篇,占全书总容量的20%左右。这些家政知识主题涉及传统的女红,如园艺、刺绣、织布、制衣等,也涉及饮食起居、清洁打扫、疾病防治、日常消费、家计簿记等方面。

2. 体系完备的各类家政教科书

晚清、民国政府将家庭视为国家的基础,尤其注重培养女性操持家务的能力。在清学部1907年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家事科被定为主要课程,其目标为“能得整理家事之要领,兼养成其尚勤勉,务节俭,重秩序,喜周密,爱清洁之德行” [2 ]。随着章程的颁布,清末民初涌现出大量家政教科书,既有如《女子园艺教科书》(刘大绅,商务印书馆,1915)、《女子烹饪教科书》(萧闲叟,商务印书馆,1915)、《女子刺绣教科书》(张华璂、李许频韵编,商务印书馆,1918)、《女子缝纫教科书》(汪农麟,商务印书馆,1915)等强调传统女红的专门类课本,也有以“家政”、“家事”命名的综合类课本。综合类家政教科书体系完备,涉及的内容相当丰富,如周铭训的《初等小学女子家政教科书》(新学会社,1906)包括家政总论、奉事、养育、监督、交际、卫生、制用、整仪8章;黄端履的《女子高等小学家事课本》(中国图书公司,1908)有总论、食物、衣服、财用、房舍、养老及看护病人、教育幼稚、使用仆婢、管理之方法、秩序、风范、接待宾客、畜养动物、结论14章;顾树森的《新制家事课本》(上、下册,中华书局,1914-1915)有总论、衣服、食物、居住、卫生、病人之看护、养老、育儿、家庭教育、家庭之管理、家计之整理11章。

二、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现代性特点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表现出家政化倾向,是基于传统“男外女内”的保守思想,正如教科书作者所说“男子治外,女子治内,凡家庭中若会计、若教育、若衣食,皆不能不需女子” [3 ]。但这已与传统的封建思想大不相同,教科书编者们认为,受过教育的主妇应该运用科学方法来管理家庭一切事务。因此,教科书中的家政知识不仅仅是烹饪、缝纫等传统的女红,还包括营养学、卫生学、儿童保育、经济消费等现代科学议题,这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女性主持家务的内涵,使得女子教科书所承载的家政文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现代性特点。

1. 宣传现代文明的生活观及价值观

女子教科书十分注重女性家庭观念的养成及良好生活态度的建立,从多方面引导女性形成现代文明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如对于家庭经济生活的态度,教科书提倡节约与储蓄,认为“为主妇者,常宜注意节约利用之方法,以强固一家之基础” [4 ],“欲为独立不倚可尊之人,宜先知储金之必要” [5 ]。但“义捐不可不助,凡种种慈善事业,无过于捐资兴学或助人学费,此外,关于社会之幸福、团体之公益者,皆当热心赞成之” [6 ],提倡女性关心社会与公众的幸福。在婚姻观念上,教科书批判传统陋习“慕富贵,重容貌”、“不问家法如何,品学如何,子女之意愿如何,但凭媒妁之言”、亦有“预定于幼时者”、“无谓之俗礼,若缺一不可” [7 ];“若夫计聘奁之丰啬,惑星命之吉凶,旧时陋习,识者久已非之” [8 ]。也有作者提出婚姻自由的观念:“自由结婚的男女,各自情愿,又彼此知道脾气,似乎容易和睦些。” [9 ]教科书强调家庭中“快乐”氛围的重要性,黄端履的家事课本中有《快乐》一课:“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一家快乐与否,于家运之盛衰、家业之消长,实有密切之关系。” [6 ]此外,教科书还通过现代医学常识、公共卫生知识的引入,宣扬新的文明生活观念。

对待家务劳动,教科书并非完全从“贤妻良母”角度进行论证,有的教科书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前提下,充分肯定女性家务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沈颐等人编写的国文教科书有《女子职业》一课,指出中国传统家庭中富家女子“事亲相夫教子治家”与贫家女子“茧丝纺织佐耕读备饔飧”,以及“哺乳司炊选茶缫丝种种工役”均可视作女子职业 [10 ]。这种说法一改维新运动以来对家庭妇女“分利”的批判,不再简单地将终生操劳的家庭妇女贬为“坐食之人”。这种看法敢于承认并接受性别差异,较之于简单地追求平等、一切向男性看齐的思想,更有利于最终实现女性的解放。

2. 提高女性生活经营能力,促进生活幸福

家政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培养家庭生活技能。女子教科书让女性学习日常生活所需之各项“生活技能”,从而成为生活的“一把好手”,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教科书对女性生活经营能力的培养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缝纫、刺绣、纺纱、制棉等传统工艺技能的掌握、也包括食物营养、烹饪、服饰搭配与制作、家居环境选择与布置、养老、育儿、教育、看护病人、管理财务等等方面。正如周铭训的教科书中所说:“家之政非一端也。曰奉事曰养育曰监督曰交际,此伦纪之政也” [11 ],“曰卫生曰制用曰整仪,此身体事物之政也” [11 ]。

教科书强调了传统女工技能的训练,认为“工艺为人生制用之本,纺织缝纫尤女工之要务,凡女子修学不可不习女工” [12 ],不仅出现了专门的缝纫教科书,一些国文、修身教科书也详细介绍缝纫技能,如:“裁以刀尺,缝以针线,凡制衣不外此二者。论衣成之秩序,则缝后而裁先”,“至于缝纫,则以匀称整齐细密为贵,用针之法,或谓之捺;或谓之斜,或谓之回,或谓之藏,皆各有定则。” [13 ]除专门的烹饪教科书外,国文、修身教科书也讨论烹饪之法,如“烹饪之法……其常用者,曰蒸,曰煮、曰炒、曰煎”、“此外更有多种,或曰炖、或曰焖、或曰熏、或曰烤,清浓肥脆,众妙毕陈,若夫拌以油酱,醉以酒醋,沃以沸水,则虽不须火化,亦附于烹饪之林,欲尽和羹之能事,诚宜练习于平时矣。” [10 ]教科书还系统论证了胎教、婴儿养育、儿童教育等问题,帮助女性形成基本的教育能力。教科书努力使女性明确儿童教育的目的:“儿童之切要,尤在品行。故遵守命令、尊敬朋友,行为信实等,宜时时教之,以敦初基。” [11 ]在教育的秩序上,提出“教育儿童,不可过速……大率由已知及求知,由简及繁” [11 ]等等。教科书讲述了理财的基本方法:“理财之法宜综计一岁所入,而按支出之费、预算而分派之。孰为经常、孰为临时、按数取用,自可不虞拮据。” [14 ]大部分家政教科书还告诉女性读者如何进行预算、决算、怎样合理消费、如何积蓄金钱、如何进行簿记登记、如何购买保险等等。

教科书通过传授这些基本生活技能,使女子能够有条不紊地管理家事、管理自己的生活,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地生活、保持心态的平和,从而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生活的幸福。

3. 西方现代医学、营养学、经济学知识的大量引入,提升女性综合素质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大量引入现代医学知识、公共卫生、营养学知识,以及现代经济学常识。《食物之成分》、《保健食料之标准》、《居室》、《居处之卫生》、《人体》、《构成人体之原质与成分》、《传染病》、《防疫》、《种痘》、《治病法》、《公众卫生》、《一家之经济》、《节俭与储蓄》、《保险》、《预算》、《决算》、《日用消费》、《家计簿记》等主题在教科书中大量涌现。借由这些课文,女子教科书对个体卫生习惯培养、烹饪营养学、医学化的身体分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家庭经济管理诸方面都作了详细论述。如结合现代卫生常识探讨衣物洗涤方法:“或皂或碱或灰”、“蒸煮以去污,药品以退渍” [15 ];从细菌学角度谈饮水卫生,认为不清洁的水含有生物病菌及杂质,且病菌繁殖速度惊人,对人体伤害极大 [16 ],周铭训还指出“虎列拉”这种最恐怖的传染病就是通过水传播的 [11 ]。在食物方面,有人提出“吾人普通食料,恒以谷类为主,蔬菜鱼肉为辅,盖一举箸必得此三原质也” [13 ]。黄端履从现代卫生学角度提出“早起之益,……盖吸引清晨新鲜之空气,以扩张肺部,则血液洁净,肠胃畅适” [6 ],而“夜深不寐,则人肺中发出之碳酸气及灯火所发之煤毒气皆足伤害身体” [6 ]。教科书中还有诸多对传染病的介绍,如“病疫之人,体中有至微之生物,状如菌,生殖繁而速,恒由唾液、便溺发散于外,故能传染” [17 ],传染病的防疫之道“在乎清洁,使微生物不得生殖,则疫自绝矣” [17 ],另外,对于患者用过的器具衣物应该消毒灭菌,需要接近病人的人也要事先用药品自卫 [10 ]。教科书十分注重女性理财意识的养成,如许家惺的《最新女子国文读本》中介绍了“买”、“卖”、“赊”、“商贾”、“公司”、“会社”等概念;以“预算”、“决算”、“积金”、“储蓄”为主题的课文则直接指向女性理财能力的培养。以上种种讨论,其意义不只在于对女性进行家事教育,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女性见识,提升了女性才能与综合素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女性的科学理性启蒙、文明生活方式启蒙及现代商品经济启蒙。

三、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当下启示

虽然女子教科书的家政化倾向还是出于将女性限制在家庭之中的理念,但这些知识对女性视野的开阔、才学的发展、追求幸福生活能力的提升均有所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解放。并且这种倾向,使得女子教科书生活气息浓厚、具备人性化特点。这一文本特点至少给我们两方面的启示:

1. 应充分认识家政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家政教育即是生活教育。家政教育的目标指向受教育者对家庭生活中各个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使受教育者在充分理解家庭生活意义、形成合理的家庭生活观念的同时,养成人之为人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能力。也就是说,家政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无论对于男性还是女性,家政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生活能力是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立足于世界的基础。作为学生走向社会所必备的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美好人生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科书的编写要统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教科书的编写不能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而忽略学生的能力培养。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家政化取向,使得这一针对女性读者的特殊文本能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切入,不仅注重向女性传达生活教育的意识,传授生活经营的知识,更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智力教育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生活意识的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锻炼。因而,在教科书编写中,我们可以吸取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优点,在向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又要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意识,使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优秀的教科书应该具备生活性、体验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的切身体验出发,实现日常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从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参考文献:

[1]顾树森.高等小学用·女子算术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2]女子学堂章程(1907年)[M]//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庄 俞,等.女子新国文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4]顾树森.高等小学用·女子家事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4.

[5]朱彭龄.女子家政教科书[M].上海:新学会社,1913.

[6]黄端履.家事课本[M].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和记,1907.

[7]吴 涛.女子师范修身学[M].北京:第一书局,1907.

[8]沈 颐,范源濂,杨 喆.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5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9]谢允燮.初等小学用·(官话)最新女子修身教科书[M].南京:中国教育改良会,1905.

[10]沈 颐,范源濂,杨 喆.高等小学用·女子国文教科书(第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11]周铭训.初等小学用·女子家政教科书[M].上海:新学会社,1906.

[12]李步青.高等小学用·女子修身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13]沈 颐,范源濂,杨 喆.高等小学用·女子国文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14]庄 俞,等.女子新国文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15]沈 颐,范源濂,杨 喆.高等小学校用·女子国文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5.

[16]许家惺.最新女子国文读本[M].上海:群学社,1905.

[17]戴克敦,蒋维乔,沈 颐,庄 俞.订正初等小学女子国文教科书(第7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

推荐访问: 民初 现代性 清末 教科书 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