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时间:2022-03-22 11:05:09 浏览次数: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手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小儿疝气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脐疝、先天性腹股沟疝。小儿疝气的形成大多是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的,患儿因发育不良导致此疾病发病几率的增加。由于小儿鞘突没有完全闭合,从而导致患儿的腹腔内网膜和输卵管进入鞘突,从而导致疝气的发生,病情严重者,可引起睾丸、卵巢梗阻、萎缩。由于患儿年龄>1岁,各类因素对腹股沟环的影响加重,自愈的可能性偏低,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手术治疗成了治疗此病症的首选,而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减少了并发症。本文将针对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2月~2019年01月于该院就诊的104例疝气患儿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合并纳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原则等分分为两个组别,两组各分为52例,参照组中,性别之比为3:1,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14岁、1岁,平均年龄(5.31±1.54)岁;研究组中,性别之比为4:1,最大年龄为12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5.44±1.67)岁。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运用统计学处理。

1.2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运用于参照组患儿,具体操作如下:给予患儿全身麻醉,体位采取头低脚高位,患儿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平行。取患儿患处腹部皮肤横纹下2.5厘米行水平切口,皮下组织将被按序切开,腹股沟切开,精索游离,发现疝囊,疝囊被切开或横断,后对其进行高位结扎,切口进行缝合操作,术后给予患儿常规补液。研究组给予患儿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给予患儿全身麻醉,体位采取仰卧位,脐下缘切口0.5厘米,取气腹针对其行穿刺操作以建立气腹。以此为基础,放人腹腔镜,在脐孔上方O.5厘米处切开,插入持针器,高位结扎疝囊线,线结放于腹壁中,后确认无异常,将气腹排出,切口进行缝合操作,术后给予患儿常规补液。

1.3评价指标(1)对比组间手术相关性指标数值;(2)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手术相关性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疝复发、切口感染、阴囊肿胀、腹胀、继发鞘膜积液。

1.4统计学方法在此次研究里,运用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π±s)、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前者进行比较,采用X检验后者进行构成比分析,P<0.05表示两者互有差异,因此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手术相关性指标数值由表1得知,参照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数值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

2.2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研究组52例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疝复发0(0%)例,切口感染1(1.92%)例,阴囊肿胀1(1.92%)例,腹胀1(1.92%)例,继发鞘膜积液1(1.92%)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7.69%;参照组52例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疝复发2(3.84%)例,切口感染2(3.84%)例,阴囊肿胀5(9.61%)例,腹脹4(7.69%)例,继发鞘膜积液2(3.84%)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8.84%,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在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此病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就传统手术而言,手术效果尚可,但手术创伤性偏大,术后所需恢复时间偏长,疼痛感程度较重,从而导致腹横筋膜修复情况不佳,并且复发率较高。而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对比传统手术有着以下优势:(1)手术操作简单、便捷、微创伤、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短;(2)无需破坏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且并不会影响提睾肌和精索游离,可防止血管神经损伤引起的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3)腹腔镜自带放大效果,局部手术时,手术野更加清晰,可防止发生误伤情况,因为无需分离疝囊,所以不会出现血肿和出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参照组手术相关性指标数值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对患儿的影响程度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推荐访问: 疝气 小儿 手术治疗 临床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