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课标下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标下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时间:2022-03-06 08:45:49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根据《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分析了当前习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习题难易度,结论分析,背景素材选择,解题规范性以及对物理教师本身的专业化方面浅谈物理习题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4-062-02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标》中明确了高中物理的课程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等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物理教学离不开习题的讲练,物理习题不仅仅可以检测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情感,培养学科学习能力,直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就以作者本人的教学经历,谈谈物理习题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策略。

一、传统习题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物理习题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

1、习题教学受到师生的普遍重视,教师讲题目,学生做题目,在学生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

2、通过大量的习题讲练来学习物理知识。物理习题谱遍存在过量、过难现象,给物理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多数学生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剥夺了学生参与认知物理科学的时间与机会,特别是过量的讲练那些模式化的物理习题的过程,将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只是进行着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演绎或推导,久而久之,物理学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下来的就只是一些抽象的名词和符号,使学生只能看见物理学中的“孤立树木”,而不能领略到物理学“森林”的美妙与和谐,学生缺少理解应用物理学知识所必须的实际背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支撑,也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物理习题。

3、习题教学的活动方式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老师讲、学生做,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轻视过程和情感目标的体现。

4、从习题设置来看,题目设置过于偏、难、繁、旧。背景比较单调,和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题目的结论惟一确定,缺乏开放性,禁锢了学生的大脑,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新《课标》下,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策略

1、降低难度——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求知欲望

例题、习题、试题,尽管他们的功能不同,但他们都是题目,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来获得答案,能对“懂”还是“不懂”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习热情,高中物理的学习不管在知识深度上,还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学生都需要一个逐步学会的过程。如果把过难的物理问题“一次到位”地摆在学生的面前,这些问题不仅不可能“到位”,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在制定习题教学的目标时,既要使这些目标具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要求,使学生能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保护他们的学习信心和求知欲望。

2、加强解题反思提倡对结论的再分析,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

物理习题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其结论往往更具有生活实践和德育教育意义,解题不仅是为了得到结论,还应对其进行二次分析,挖掘其潜在的德育教育功能,同时把结论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义,这是《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所强调的。

例:已知汽车质量为m,行驶速度为V0,汽车安装有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

这个题目本身并不难,学生学了牛顿运动定律后就可以求解,很快就可以得到结论:S=mV02/2f + V0t0

过去我们讲习题,可能也就到此为止,学生错误也不多,很快就过去了,但今天我们有三维目标的落实要求,回头再审视本结论,发现似乎还能再学点什么,马上联想到交通法规,问学生要禁什么,同学们都能回答要“三禁”,老师紧接着问:我们能否通过这一结论,利用物理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为什么要“三禁”呢?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因为有m0(质量),所以要“禁超载”,因为有V0(速度),所以要“禁超速”,因为有t0(反应时间),所以要“禁酒后开车”。这样,我们不仅强化了交通法规,并能让同学们领悟到物理离我们生活竟是这样近,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亲近感,既增强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又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3、习题的设计与选编应体现课程的时代特征

传统的物理习题往往模型化痕迹非常明显,背景单一,并有与生产、生活实践严重脱节之嫌。《课标》提出“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理念,新教材从整体上都注重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力图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在习题的设计和选编时,就应体现上述原则,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如在实际情况下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习题,象自行车、脚踩式垃圾桶、电子秤、遥控玩具车等成为了物理习题的背景素材,这种习题不仅有助于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而且有助于引导教学中注重对观察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又如以“温室效应”、“热岛效应”、“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城市建设”等为背景素材的习题,所提供的信息促进教师和学生对生存环境与科技发展关系的思考,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促进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科技发展,形成协调与可持续意识。再如以“磁悬浮列车”、“我国航天事业”为背景素材的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4、强化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听老师讲例题,自己解答习题,几乎是学生每天都要做的事,这种重复性的行为,最容易形成习惯。因此,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这是习题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在完成习题时具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而不是浮躁、草率的态度(即要充分体现研究过程和解题思路,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省略重要步骤,不能怕麻烦而没有最后总结,不能忽视脚标、负号、单位、小数点的重要性),对待实验测量的数据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虚假、编造的态度;思考问题时具有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不是人云亦云、迷信权威、墨守成规。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教师应更新观念,全面理解物理课程目标,加强学习,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更新观念,不能狭隘的只关注一次升学考试这一角度,而应站在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质的角度,理解科学教育的目标和物理教学工作内容。我们既要引领学生去认知物理基础知识,又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要在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文化这三个方面全面理解物理课程目标,才能适时、适量、适度的用好物理习题,才能搞好物理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会真正的物理。

由于我国传统物理教育中,过份的强调“双基”,因此,现在从事物理教育的工作者在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知识背景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先天”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对挑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树杰.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

[2]廖伯琴.必修课教与学 物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 习题 新课标 价值观 态度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