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9篇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9篇

时间:2022-10-22 16:30:06 浏览次数:

篇一:《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信”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体现了我国 人民的传统美德。“信”字早见于金文, 金文的“信”为“”,左边“人”,右 边“口” “口”是讲话的,而“信”在 金文中使用的意思是“诚实”,因此我 们有理由将从“人”,从“口”的会意 字“信”理解为“人讲话要诚实”。, 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 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信 xìn

   信字的意思

  •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 誓旦旦。

  •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

  • 崇奉:~仰。~徒。

  • 消息:~息。杳无音~。

  • 函件:~件。~笺。~鸽。~访。

  •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

  散步)。~笔。~意。

  • 姓。

   古代的‘信’诚信

  • 在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 常里面,“信”是重要的道德原则。

  • 《老子》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信”也是佛家的道德范畴。《智度论》

  卷一:“佛法大海,信为能人。”

   ‘信’,信件

  • “家书抵万金”,“答友人书”,以及鲁迅先生 的《两地书》,还有今天仍在用的成语“鸿 雁传书”中的“书”,都是信的意思。

  • 古代的“书”是刻在竹片上或木片上的,刻在 竹片上的书叫“简”,刻在木片上的书叫“牍”, 这里的“简”“牍”以及把它们装订成册的“册” 就是古代的书。

   ‘信’的故事

  •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信’的成语

  背信弃义、将信将疑、信笔涂鸦、信赏必罚、 信以为真、言而无信、深信不疑、半信半疑、 取信于民、孝悌忠信、讲信修睦、信言不美、 信而好古、轻诺寡信、取信于人、笃信好学。

   这次在上海召开的亚信峰会也秉承了信字,它的全名是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是一个 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宗旨是在部分亚洲国家之 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所以信字真的是博 大精深。

  

篇二:《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名著复习材料:《西游记》练习

  1.第 1—3 回 猴王出世 东胜神州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

  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遂称“美猴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 指点,石猴经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 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变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 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强坐龙宫,向龙 王讨得大禹治水时的一块定江海浅深的神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针;又所要披挂,逼得东海龙王唤齐 三海龙王,献上金冠、金甲、云履,方才罢手。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 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2.第 4—7 回 大闹天宫: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 知此官为末等职,火起大怒,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回到花果山。玉帝命巨灵神与 哪吒擒悟空,哪吒被 悟空打败。悟空声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万事皆休;如若不然,定要打上凌霄宝殿!太白金星再次招安孙 悟空,封他做了齐天大圣;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悟空在天庭无事,玉帝便让其代管蟠桃园。待桃熟大半,悟空设计偷偷吃尽园中大桃。一日,七衣仙女前 来为蟠桃胜会摘桃,悟空听说自己不在宴请之列,使了定身法定住七仙女,骗过赤脚大仙,化作他的模样奔赴 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因悟空扰乱蟠桃会,偷吃金丹,玉帝令托塔天王 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南海观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战败。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二人变作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 悟空见猴群惊散,抽身就走,二郎神紧追不舍。悟空变作麻雀钉在树梢,二郎神化为饿鹰儿扑打上去;悟空变作大 鹚老冲天而去,二郎化为大海鹤上天来叼;悟空变作鱼儿没入水中,二郎化为鱼鹰儿刷的一啄;悟空变作水蛇蹿出 去,二郎化为灰鹤径来吃;悟空变作花鸨,二郎见他变得低贱,现出原身,弹弓打他;悟空趁此滚下山崖,变作土 地庙(因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旗杆),二郎看出破绽(哪有庙宇后面插旗的?),要捣窗踢门;悟空 跃至灌江口,变作二郎神的模样,二郎神赶到,两人再次开打。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琢,击中悟空。

  悟空跌倒,被二郎神的细犬咬了一口,又跌倒,众神将其抓住,押回上界。玉帝传旨处死。

  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四十九天后,悟空出来,炼成火眼金睛,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

  如来与悟空打赌:若能一个筋斗翻出他的手掌心,便把天空让给悟空;如若不能,再修几劫。悟空一个筋斗云,

  见到五根肉红柱子,以为到了天之尽头,在此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又撒了一泡猴尿。

  留为证据后,再回见如来,却被告知未跳出佛掌。悟空不信,待要再去看仔细,如来将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 座联山)五行山,压住悟空,又把写有六字真言的金书贴在山顶。如来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3. 第 8 回 取经缘由(1)观音奉旨上长安

  五百年后,如来佛祖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率木叉,带着袈裟、锡杖和 金 、 紧 、 禁 三个箍,驾云前往。路过流沙河,观音收伏因 失手打碎玻璃盏、被玉帝贬下凡来的卷帘大将,为他摩 顶受戒,指沙为姓,取名 沙悟净。路过福陵山,收伏了因醉酒戏弄嫦娥、被玉帝贬下凡来的天蓬元帅,并为 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取名猪悟能。行至半路,听见一条玉龙求救,得知他原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因纵火 烧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菩萨收了他,让他在涧中等待取经人,变成白马,上西方立

   功。观音师徒又行至五行山,劝化因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最后,师徒二人来 到大唐长安,变作两个疥癞游僧,暂居土地庙中,寻找取经人。

  附录:陈光蕊喜中状元,招为宰相女婿,被任为江州州主。上任途中被船家刘洪害死,其妻被抢,刘洪假 冒赴任。陈被龙王救活,收于龙宫。其妻生子,抛于江中。被金山寺长老所救;起名江流,后又起法名玄奘。

  十八年后,长老告知其身世。玄奘寻见母亲。后径往京师,找外祖诉冤。刘洪被处极刑。陈光蕊还阳。玄奘入 洪福寺继续修行。

  4.第 9—12 回 取经缘由(2)

  泾河龙王为使袁守诚预卜落空,私改降雨时辰,雨量。又以所卜失准捣毁袁守诚卦铺,袁守诚却断言龙王 因违旨将被唐丞相 魏征 处斩。龙王大骇,跪求袁,袁让龙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梦见龙王下跪求救,许之, 命魏征入朝随侍,使其不能斩龙。

  魏征与太宗对奕时,入梦斩龙。当晚太宗梦龙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为防鬼祟,他令尉迟恭、秦 叔宝夜守宫门。太宗不久亡故,在阴间遇魏征旧友,现为阴间判官的崔珏。崔珏为太宗添寿二十年。还阳途中, 太宗被冤鬼纠缠,散金银给众鬼而脱身。

  唐太宗还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严禁毁僧谤佛。众人推举陈玄奘主持水陆大会,太宗许之。

  观音菩萨 变成疥癞游僧,将 锡杖袈裟 献给太宗。太宗将其赐予玄奘。观音上台对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处,玄奘愿去西 天,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赐号为“三藏”。唐僧出关而去。

  5.第 13—14 回 收徒孙悟空

  唐僧骑马西行,鸡鸣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 搭救了唐僧。又遇猛虎,得刘伯钦相救。

  伯钦护送唐僧至两界山,唐僧忽听喊声如雷:“我师父来也!”叫喊者正是孙悟空。悟空言明自己因大闹天空被 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得观音教化,愿保唐僧西天取经,得脱此难。唐僧爬上山, 揭下如来六字金贴 , 救出孙悟空,收其为徒,并因其模样浑似小头陀,取名 行者。师徒前行,遇见猛虎,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得 了件虎皮衣;路上,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变成老母 ,授唐僧 一件棉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并教他(定心真言)紧箍咒 管教悟空。悟空接受龙王劝告,重来保护唐僧, 见到那衣帽,向唐僧讨来穿上。悟空戴上了帽子,唐僧默念 紧箍咒,悟空受痛不过,表示不再违背师言。

  6. 第 15 回 收白龙马

  师徒二人途径蛇盘山,马匹被 鹰愁涧 中的龙吞食。悟空与他打斗,白龙不敌,深潜涧底;悟空搅浑涧水, 再来挑战,白龙不得已出战,不敌悟空,化作水蛇,钻入草中。悟空得土地山神告之白龙身世,请来观音 。

  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座骑。悟空声言西天路遥,凡僧难至,自己不去了。观音摘下三片柳 叶儿,放在行者脑后,变为三根救命毫毛,赠与行者,救其急苦之灾。师徒继续前行。

  7.第 16—17 回 降服黑风怪

  唐僧师徒二人行到 观音禅院 ,老住持为谋占锦襕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来 避火 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熊罴怪 趁火偷走袈裟。老住持见袈裟不见,寺院被烧, 撞墙而亡。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到了 黑风 山,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黑汉熊精 化风而逃,道士驾云而走。悟空寻到 黑风洞,与黑熊精大战。二人不分胜负,熊精撤身入洞,不理悟空,书 写请帖,准备 佛衣会 。悟空再至黑风洞,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老住持 金池长老 赴会。因被 识破,悟空与黑熊精大战,不分胜负,熊精化风入洞,闭门不战。悟空只好请来 观音 。山前,悟空打死前来 贺喜的道士,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略大的仙丹。悟空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

   依佛门,做了观音落伽山后的守山大神。

  8.第 18—19 回 收徒猪八戒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得知庄主女儿高翠兰被—长嘴大耳妖怪强占,锁在后花园。悟空化作高小姐

  的模样,弄清了妖怪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现出原形与妖怪开打。妖怪化作狂风而逃,悟空紧追,那怪入洞取出

  九齿钉耙迎战,道明自己乃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俗名猪刚鬣。两人大战,妖怪不敌

  悟空,逃回洞中。悟空回去见过师傅,再到云栈洞叫战。八戒出来迎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过此时, 丢下钉耙,言明自己经观音收伏,在此等候取经人,请悟空引其去见唐僧。为表心诚,那怪烧了住处,交了钉

  耙,被悟空绑了去见唐僧,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唐僧为他取名 八戒 。师徒三人继续西行,到浮屠山、逢

  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9.第 20—21 回 过黄风岭

  黄风岭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摄往洞中。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虎先锋难抵败逃,被八戒一耙筑

  死。

  悟空拖着死虎,再来洞口叫战。妖怪出来与他相打,二人不分胜负;

  后黄凤怪弄出风来,悟空不敌,败

  下阵来,眼睛也被风吹得眼珠酸痛、冷泪常流。后得护法伽蓝化成老者治好风眼。悟空变成蚊虫,进洞探看师

  父,听得老妖只惧 灵吉菩萨。得 太白金星 提醒,悟空寻至小须弥山 ,请来灵吉,抓住黄毛貂鼠变的妖精, 救出唐僧。

  10. 第 22 回 收徒沙和尚

  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吒与悟空同

  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 颈上骷髅 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11. 第 23 回 四圣试禅心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 文殊 化成母女四口,设庄留宿唐僧师徒,以试他们的

  禅心。唐僧禅心坚定,在财色之前,毫不动摇。悟空机灵识辨,不曾上当。只有八戒迷恋女色,结果遭到戏弄,

  被吊在林子里一晚,以示惩戒。

  12. 第 24—26 回 偷吃人参果 大闹五庄观

  万寿山五庄观 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生不老。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

  元大仙之命,将两枚人参果捧送给唐僧。因果型酷似未满三岁孩童,唐僧不敢食用。八戒无意听到,怂恿悟空

  区偷人参果。悟空不识人参果习性,打了四个,一个入土而没,剩余三个师兄弟一人一个。

  二道童发现少了仙果,责骂唐僧师徒。悟空难忍毁骂,将树推倒 。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悟空

  弄个瞌睡虫,使个解锁法,师徒夜间逃走。镇元子 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悟空把两腿变作 熟

  铁腿,揽下所有鞭打。夜间,悟空将 柳树 变成四人,师徒再次逃出。却不想在化身再被鞭打时,漏了破绽,

  师徒再被镇元子袍袖一展,尽数笼去。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 石狮 变成自身将锅砸穿,真人

  却在云端旁观。镇元子大怒,要油炸唐僧。悟空现身,与镇元子约定,医得树活,放了唐僧等人,二人结为兄

  弟。

  悟空先到 蓬莱仙境 ,后到方丈仙山,再至瀛洲海岛,遍求海上三仙,未能得活树良方。遂拜见观音。观

  音与悟空同去,以净瓶甘露 ,复活仙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

  弟。

  13. 第 27 回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想吃唐僧肉。第一次,她变成 为夫送饭的美貌农妇

  ,被摘桃回来的悟空一眼

   识破,一棍打死。白骨夫人留下一具假尸首,脱身而去。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怒念紧箍咒,要赶悟空回去, 悟空讨饶,唐僧饶过悟空一次。第二次,白骨夫人变成一个 年满八旬的老妇人 ,假装寻女,又被悟空识破, 一棍打死。白骨夫人故技重施,八戒又进谗言,唐僧大怒,直念紧箍咒,再逐悟空,悟空请唐僧退下头上紧箍, 唐僧无法,再次原谅悟空。第三次,白骨夫人变成 看经念佛的老公公 ,寻找妻女,再被悟空识破,一棍真正 打死。悟空现出白骨夫人原形,原是一堆骷髅,唐僧受八戒挑拨,认为悟空又滥杀无辜又变骨骗他,写书和他 断绝师徒情谊, 逐走悟空 。

  14.第二十八回 遇怪黄袍怪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风扬石,砸死上山捕猴的众猎户,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唐僧三人行至黑松林, 八戒化缘躲懒偷睡,沙僧前去寻他。唐僧久等二人不得,去寻二人,误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寻师道妖洞, 与老妖 黄袍怪 在半空中乱杀。

  15.第 29—31 回 降服黄袍怪

  唐僧被黄袍老怪抓去碗子山波月洞中,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看见洞内的唐僧,便请求他为自己向父母送 信。公主对妖怪谎称梦见金甲神人来讨斋僧布施的誓愿,让他放了僧人当做还愿。黄袍怪同意。师徒三人来到 宝象国,将信件给国王,国王落泪,大臣建议唐僧去救公主。二徒上殿觐见,八戒卖弄本事,说能降妖。两人 人去降妖却被黄袍怪打败,八戒逃跑沙僧被捉。妖怪猜到公主走露风声,怒将公主推在地上,沙僧称是三藏认 出公主国王才派他们降妖。黄袍怪变作俊俏”三驸马”去见驾,谎称公主是自己打猎时救下的,而三藏却是老 虎变作的妖怪。妖怪念咒将水喷在三藏身上将他变作斑斓猛虎,众臣将他捉进铁笼中。妖怪在宫中饮酒,喝醉 把侍女头咬了,却无人敢声张。白马听见有人说三藏是虎精,得知师父遇难,便变作宫娥去救三藏。小龙使逼 水法替妖怪斟酒,使酒不会漫出,又唱了小曲。黄袍怪将宝剑给小龙,小龙舞了一会便向他刺来。妖怪与小龙 打斗,小龙被打伤后腿掉进御水河。八戒醒来,回来找不到师父,白马开口求八戒去请悟空帮忙。八戒到花果 山寻到悟空,被悟空戏弄后求情,二人同去游山,八戒焦急下山途中骂孙悟空,被众猴捉住。八戒道出实情, 用激将法称妖怪骂悟空,悟空果然生气,要去擒妖。悟空见洞口两个妖怪的小孩便将他们抓来,惊动了小妖去 报信。悟空用两个妖怪的小孩向公主换出沙僧,又让师弟去引妖怪来。悟空得知公主遭遇答应救她,叫她躲在 僻静处,自己变成 公主入洞。八戒、沙僧 在宫门前摔死两个妖精的小孩,诱引黄袍怪回山洞。悟空变成的“公 主”假称 哭得有些心痛,骗取妖怪吐出舍利子玲珑内丹要给他治病,悟空将宝物吞进肚子,现出原形。妖怪 命小妖层层围住山洞,悟空变作三头六臂打死众妖。妖怪大怒与悟空打斗却不分胜负,悟空使破绽趁机打到妖 怪的头,妖怪却不见了,消失得无踪无影。悟空直奔南天门,四大天师到灵霄殿奏请查勘,方知是奎木狼下界。

  二十七宿领旨下界,念咒惊动躲在洞中的奎星,将他押见玉帝。奎星称公主原是与他私通的披香殿侍香的玉女, 二人投胎做了夫妻,玉帝贬他去兜率宫烧火。悟空带公主回国,将笼中老虎放出,在两师弟恳求下救了唐僧。

  16.第 32—35 回 平顶山降妖

  日值功曹变成樵夫告知悟空这座山的险恶。悟空假哭哄唐僧同意让师弟供他调度,然后让八戒去巡山,自 己变作虫子叮在他耳后。八戒睡懒觉,被变作啄木鸟的悟空啄醒,只好编谎去骗师父。悟空戳穿谎言,八戒又 去巡山,却被持画像巡山的银角大王认出捉住。金角见捉到八戒,知道三藏在山中,让银角又去巡山。银角变 作跌折腿的道士喊救人,谎称徒弟被虎衔去,要悟空背他。妖怪遣来须弥山、峨眉山、泰山等三座大山压住悟 空,而后将唐僧、沙僧捉去。二魔令小妖拿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捉拿悟空。土地山神将悟空救出,悟空 变成老真人,见两个小妖手持宝物,便称要用能装天的大葫芦来换。悟空让哪吒暗中帮忙,哪吒用旗子遮闭了 日月星辰,两个小妖信以为真,行者骗得宝物。小妖发现受骗报知妖怪,妖怪猜出是悟空所为,便去请压龙山 压龙洞的老母亲带宝物幌金绳来。行者听见,将毫毛和自己变作小妖去见老太太,打死了九尾狐狸,拿走了幌

   金绳。悟空变老妖进洞,被吊起的猪八戒识出走了风声。银角大王与悟空大战。悟空抛出从老妖处得的幌金绳 将对手捆住。银角大王 念《松绳咒》解脱,反用绳捆住悟空。悟空变出钢锉,锉断绳子脱身。又变成小妖偷 走幌金绳。银角大王用葫芦装了悟空。悟空骗魔开启葫芦,乘机逃出,变成倚海龙,再潜入洞,用毫毛变作假 葫芦偷梁换柱,偷得真葫芦。银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芦装入,顷刻便化为水。金角大王用芭蕉扇扇出烈火败悟空。

  悟空钻入洞内,打死门口小妖,要救师父,但看到羊脂玉净瓶就先拿走,暂时不救师父,跑出洞外。又趁金角 大王睡觉时偷扇子,不料被发现,二人大战,金角打不过,跑去压龙洞,悟空救了唐僧,八戒和沙僧。金角来 到压龙洞找山后老舅爷狐阿七大王。狐阿七大王也打不过孙悟空,逃跑时被八戒打死,原来也是狐狸精。悟空 将老魔装入净瓶。此时太上老君来临,悟空得知原来这是他受观音菩萨之托,让看金炉与银炉的二位童子化为 两位妖魔考验唐僧师徒。二童子复活归天。

  17.第 36 回 师徒论法:

  师徒来到宝林寺,宝林寺管家不愿待见,唐僧去求情,却因僧管怀疑他们是恶人 而哭泣,悟空进去威胁,让他们外出迎接唐僧,为他们准备晚饭和房间,师徒四人在庭院赏月。唐僧思乡,悟 空以月为喻,为其点明“见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满心欢喜。八戒、沙僧观月,于佛理亦各 有所得。

  18.第 37—39 回 乌鸡国降妖:

  唐僧梦见一个汉子前来,自称是乌鸡国国王,之前因为连年干旱,请来一 个全真,祁风求雨,并就他称兄道弟。三年前和道士在御花园散步时看到八角琉璃井里有万道金光,便去查看, 不料国王被道士推入井中淹死,道士变为国王篡位。那人交给唐僧金厢白玉圭,作为告知亲生太子的表记。唐 僧从梦中惊醒,但阶下却真有一柄金厢白玉圭,便和孙悟空商量对策。第二天,太子出来打猎,悟空变作白兔 假装中箭,将出城打猎的太子引入寺中。唐僧跟他说自己有三宝,并让悟空把白玉圭给他看;太子不信,悟空 又变成一矮人(立帝货)拿出白玉圭,并请他回去向母验证。母后和太子经过对证,确认现今君王为妖所变。

  夜晚,悟空骗八戒要去偷妖怪武器,带他来到御花园,在芭蕉树下找到已被掩埋的井。八戒下井,来到井龙王 的水晶宫,得到国王尸身,原来井龙王用定颜神珠定住了尸首的容颜,使他不会腐坏,八戒却因为悟空骗他而 不驮,孙悟空威胁他,八戒无奈背尸回寺中。回到寺庙,八戒为报背尸体之仇,告诉唐僧说悟空可在阳世间就 医活死人,并挑唆师父念紧箍咒咒悟空。悟空答应救国王,向太上老君要来九转还魂丹,救活国王。乌鸡国王 与师徒去乌鸡国倒换官文,孙悟空见到假国王不跪拜,假国王要打,被太子制住,怕打伤唐僧。交谈间悟空说 出假国王真实身份,假国王大恐,拿起宝刀逃跑了,在云里观看。众臣认了国王,悟空追赶妖怪,妖怪打不过, 变为假唐僧,但因不会念紧箍咒而被识破。被徒弟三人围住,这时文殊菩萨到来,对悟空说,国王曾将文殊菩 萨捆了送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故派遣坐骑青毛狮子来浸国王三年,以报前恨。

  19.第 40—43 回 降服红孩儿

  师徒来到座高山,悟空发现山上有一朵红云,便说有妖怪。此时山中传来求救声,悟空叫其他人继续行走 不理他,妖怪变成赤条条的小孩童挂在树上,遇到师徒四人并说出自己的“悲惨遭遇”,唐僧执意要救,但妖 怪要求只让孙悟空背,在孙悟空背上用重身法压住悟空,又脱出元神,悟空打死他的身体,红孩儿纵风将唐僧 摄走。悟空从山神土地那里得知红孩儿是自己五百年前结拜的兄长牛魔王之子,住在枯松涧火云洞。孙悟空、 八戒来到火云洞,说了和牛魔王的关系,欲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红孩儿不信,与悟空打起来,红孩儿打不 过二人,从口鼻中喷出三昧真火烧退悟空八戒。龙王弟兄被悟空请来向红孩儿喷水,未能灭火,反使悟空中了 烟,险些丧命。悟空被救活后,让八戒去请观音。红孩儿假扮成观音菩萨,将八戒赚入洞内。悟空得知不妙, 便再去火云洞,将自己变成一个包袱,被拿进洞,在洞中打听到了红孩儿邀请牛魔王来吃唐僧肉。悟空便变做 牛魔王假装去打猎,红孩儿因牛魔王吃人千年突然吃起斋来,起了疑惑,又问他的生辰八字,悟空答不出来, 被红孩儿看出了破绽。悟空无奈跑出洞外,别了沙僧,纵筋斗云径投南海普陀落伽山,请来观音菩萨。观音想

   让善财龙女陪悟空去降妖,担心悟空抢走宝贝,就找托塔天王借来天罡刀,变成莲花台。孙悟空将红孩儿引出 来,红孩儿见观音举枪便刺,观音故意丢下莲花台逃走,红孩儿不知是计,坐上莲花台,被尖刀困住,只好答 应降服。红孩儿下了莲花台,又想刺菩萨,被戴上金箍儿收服,成为观音座前的善财童子。

  20.第 44 回 黑水河降妖

  黑水河中妖怪变成艄公,称船一次只能载两人,在送唐僧过河途中,刮一阵旋风将两人摄去水底。沙僧潜 入水中与那怪大战,不能获胜,但得知这是衡阳峪黑水河神府。听他要去请舅爷来吃唐僧肉。悟空从原本河神 口中得知舅爷是西海龙王,便打死去给西海龙王送请柬的妖怪,凭简帖问罪于龙王。龙王命太子摩昂前去收伏 了妖怪,悟空和沙僧救出唐僧猪八戒,河神用法术阻住河水开出大路,唐僧师徒得以过河。

  21.第 44—46 回 车迟国斗法

  师徒行至车迟国,悟空先去探路,发现国王兴道灭佛,僧人都被赶去做苦力。悟空变成道士骗两个道士说 要找回当和尚的两个亲戚,说完之后又要全部带走,道士不肯,悟空打死两个道士,放走诸僧,给了他们每人 一根毫毛用以保护自己。师徒四人借宿智渊寺,悟空半夜又叫醒八戒、沙僧,来到三清观,鼓风吹散了道士会, 又推倒观内塑像,变为三清大吃供品,不了被一回来拿手拎的和尚听见,告诉三个妖怪道士。三道士进来后, 众道士将三人当作三清祈拜,以求仙水。三人撒尿以充”圣水”,三道士觉得味道不对,悟空告诉其真相,纵 云而回。第二天师徒去倒换官文,三大仙不让,三大仙向国王奏说悟空等打死道士、冒充三清事。国王命唐僧 等与三大仙比赛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盆,虎力大仙不服,悟空便让龙王出来。虎力大仙不服,要比云梯显圣,虎力与 唐僧各在一高台上坐禅。鹿力变出臭虫咬唐僧,悟空使了个解尸法,元神在空中把臭虫撵下,然后变成蜈蚣叮 虎力大仙,使他跌下;三大仙又要比隔板猜枚,悟空使计,先后将柜子里的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仙桃、 小道童分别变成破烂流丢一口钟、桃核、和尚,唐僧获胜。虎力大仙要比砍头,孙悟空先被砍,不料被按住身 体,又长了一个;虎力大仙砍头时,悟空变成黄犬把头叼走,虎力大仙死亡。鹿力大仙要比剖腹剜心,悟空顺 利割完,鹿力大仙在剖腹时被悟空变成的恶鹰叼走五脏六腑后死亡。羊力大仙要比下油锅,悟空下完后,羊力 大仙用冷龙把油变冷,悟空让北海龙王召走冷龙,羊力大仙被烫死。

  22.47—49 回 通天河降妖

  师徒来到八百里的通天河。看见不远处有人在做斋事,四人便夜宿在河边村里一陈姓老者家,听说此地有 一灵感大王,惯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对童男童女,今年轮到吃自己之女与其弟之子。悟空变成陈关保(童男), 让八戒变一秤金(童女),在庙里等候那妖。悟空和猪八戒被放在供桌上,不一会儿灵感大王来了,见悟空伶 俐。便先吃八戒,八戒现出原形,那怪被八戒举耙筑下两片鱼鳞,逃回水宫。后来得知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变要抓唐僧,就依鳜婆之计作法冻住通天河。第二天唐僧踏冰过河,使其落入水中,藏于宫后石匣内。八戒、 沙僧、白马和悟空会齐,返回村庄。孙悟空变成猪虱子跟猪八戒,沙僧下河,悟空变成虾婆找到唐僧;让八戒、 沙僧将怪引出水面,悟空抡棒便打,妖怪打不过逃跑潜入水中不出。八戒和沙僧下河,发现洞门紧闭,只得上 岸。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鱼走脱成精。河中老鼋驮唐僧师徒过河,并托唐僧 去西天问佛祖自己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等事,唐僧答应。

  23. 第 50—52 回 金兜洞降青牛精

  师徒四人上了一座高山,看见一座楼台,孙悟空不让他们进,以金箍棒画一圈子,让唐僧等坐在圈内,便 去化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被八戒怂恿走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误入独角兕大王之魔洞,在洞中拿了背心来穿, 却被束缚在地上,妖怪将他们抓了。悟空回来,从变成老翁的土地口中得知此事,悟空忙赶去金兜洞前与魔交 战,却被那魔抛出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悟空败阵回到金兜山哭泣,觉得这妖怪不是凡间怪物,便去天庭,

   让玉帝查查,可并没有神仙思凡下界,玉帝让悟空选将,悟空叫托塔李天王与哪吒太子一起去找那妖怪,让雷 公在空中观察。哪吒来到洞前叫战,和那魔王缠斗,变成三头六臂,那魔王不惧,拿出金刚琢,将哪吒兵器套 下来,哪吒空手而逃。悟空和李天王见状,便商量请火德星君来。然后悟空引妖怪出来,李天王和他大战,见 妖魔把金刚琢拿出,逃走。火德星君命众火神攻击,变出来的火龙火马还是被妖怪套走,无能为力。悟空又请 水德星君(河伯),他用钵盂舀了黄河水,结果还是一样。此时小妖出来挑衅,悟空打入洞中,与妖怪对拳, 抓一把毫毛,变成许多行者,那怪又拿金刚琢,悟空逃跑。回去找众神,再变成苍蝇进入洞中,拿回金箍棒, 打出洞外。悟空想把众神兵器拿回来,此时妖怪出来,悟空举棒就打,打到黄昏,妖怪回洞中,然后悟空变成 促织儿入洞,拿了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来,并将小妖烧死大半,把洞烧了。第二天妖怪来战,众神来打,兵器 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悟空去找如来,如来佛遣十八罗汉来,都无法降服那妖怪,罗汉的金丹砂也被套取。伏 虎,降龙二罗汉言,如来曾示意去问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请来老君,太上老君查看,看牛的牛童因为偷吃 仙丹睡了七天,青牛下凡,还带走金刚琢。太上老君用芭蕉扇扇出那怪本相,原来是老君座骑青牛,其圈为老 君的金刚琢,孙悟空和众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

  24.第 53—55 回 女儿国招亲

  唐僧和八戒饮了子母河水而怀胎,肚子疼痛,来到一个老婆婆家,得知此地是西凉女儿国,只有解阳山上 的落胎泉水才能解胎气,悟空往索落胎泉水,来到聚仙庵,如意真仙因孙悟空使观音菩萨收了红孩儿而生恨, 不让取水,悟空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叫来沙僧,悟空教沙僧趁他与如意真仙打斗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 戒饮水解胎。到都城城关,被城中妇女观看,一行人被女官接入迎阳馆驿,之后驿人来到五凤楼,报告此事, 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欲招唐僧为夫,先让国师来看实情,唐僧不答应,悟空却让唐僧假意答应婚事以图倒 换关文。女王得知后就让奴仆在宫中设宴,自己亲自去看唐僧,然后把师徒三人接到东阁吃饭,路上,太师看 今天是良辰吉日,便想让他们今日成亲,来到东阁设宴,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送三徒出 城,想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女王不肯,八戒吓唬她,唬得她魂飞魄散,此时隐藏路旁的蝎子精妖女,乘机弄 阵旋风把唐僧摄入琵琶洞。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一毒敌山琵琶洞。悟空变蜜蜂入山洞,正逢女妖挑逗 唐僧,与怪相斗,被螫头部。八戒也被螫了嘴。观音菩萨变作一老妈妈指示,让悟空请天神昴日星官,治好八 戒、悟空之伤,又现出双冠子大雄鸡原身,吓死那怪,原来是一蝎子成精。

  25.第 56—58 回 真假美猴王

  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变作一小和尚,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与 强盗发现悟空,便欲谋财报仇。因为老者发善心与师徒四人报知消息,师徒得以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 死的死,伤的伤,老者之子被割下头提到唐僧面前,唐僧大惊,念了十余遍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 了他。悟空被唐僧赶走后,无依无靠,去见观音菩萨被留。八戒前去化斋,沙僧前去找水。假悟空乘机打倒唐 僧,抢去包袱和通关文牒。沙僧去花果山请孙悟空,见悟空在念通关文牒,并声言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并且 变出了唐僧等一行人。沙僧又去南海拜见观音,忽见悟空在旁,于是掣杖便打,并向观音述说自己所见。观音 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悟空见假悟空大怒,两个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菩萨念紧箍咒也难以辨认,天 上诸神、地下阴君也难以辨认。两人打至灵山(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如来认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使 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又被观音送回唐僧处。

  26.第 59—61 回 三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后询问得知翠云山芭蕉洞中的罗刹女(铁扇公主)为牛魔王的妻子,她的芭蕉扇可灭山 火。悟空向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红孩儿被收作“善财童子”怀恨在心,双方大打出手,罗刹女一扇悟空扇到 五万里外的小须弥山处。悟空向灵吉菩萨借来定风丹,再去索战,被扇不动;罗刹女入洞不出,悟空接着变成

   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悟空在罗刹女腹内翻腾,罗刹女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她把一 把假芭蕉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反而火势越来越大,方知是假。悟空在土地公的帮助下,来到积雷山找到 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借扇不成反而打斗了几十回合,恰逢龙王邀请牛魔王去赴宴,悟空尾随其后偷了 牛魔王座骑避水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 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在铁扇公主的哭诉下,牛魔王提着兵器去追赶悟空。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模样赶上 悟空,悟空未多想便将扇子给了牛魔王,念了口诀,变回原样。悟空这才得知被骗了。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 牛魔王败走。哪吒等众神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悟空至火焰山,一扇平平息 焰,寂寂除光;二扇习习潇潇,清风微动;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连扇四十九扇,大雨淙淙。师徒翻 越火焰山。

  27.第 62—63 回 祭赛国除妖

  来到祭赛国金光寺,四人随披枷戴锁的和尚们来到寺中的黄金宝塔。悟空与唐僧诚心扫塔,到了第十三层, 听见有妖怪言语,得知夜放霞光之宝为乱石山碧波潭万圣龙王驸马九头驸马所盗,悟空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 宝。悟空分别割了黑鱼、鲇鱼两个妖怪的耳朵和下唇,与八戒来到龙宫讨战,八戒被擒。悟空变身螃蟹到龙宫, 救出八戒,又用隐身法将 8 八戒的钉耙偷来,八戒大闹龙宫,引得龙王、驸马来追。龙王追出水面,被孙悟空 打死。这时二郎真君领梅山六圣路过,悟空让八戒去将他们请来。八戒引出妖怪,二郎神将他打伤,九头虫负 伤逃生。悟空变成九头虫,假装被八戒追打,入宫骗得塔宝和九叶灵芝草。悟空拖着龙婆回到祭赛国,让龙婆 看守塔宝,又将“金光寺”改为“伏龙寺”。

  28.第 64 回 荆棘岭除木仙

  八戒开路行至荆棘岭上,被一自称荆棘岭土地的老者,化作阴风将唐僧摄去木仙庵。那老者同另外三老者 是柏(孤直公)、桧(凌空子)、竹(拂云叟)、松(劲节)(荆棘岭十八公),唐僧与他们谈佛论道。杏仙前来 要与唐僧匹偶。众徒寻来,树精化为树木。猪八戒把诸树筑倒。

  29.第 65—66 回 小雷音除妖

  唐僧等人进由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饶之内,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揭谛上天请 来星神,亢金龙用角沿铙缝钻入,救出悟空。悟空打碎金铙,老妖忙用搭包将天神天将尽皆装入。夜半,悟空 放去师父、师弟与诸神。那妖追出,又用搭包装去唐僧师徒与众神。悟空走脱,去请武当山北方真武荡魔天尊 来搭救。真武派出的五龙、龟蛇及盱眙山小张太子和四大神将,尽被妖魔装入搭包。悟空正凄惨时, 忽然降临,称那怪是自己司磬的黄眉童子成精。弥勒在悟空手掌中写一个“禁”字,引来妖魔,悟空变成一个 西瓜,弥勒设计让妖怪吃下,悟空在那怪腹内翻腾摆布,降伏妖怪,弥勒将妖怪装入袋内。

  30.第 67 回 七绝山降妖

  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庄,借宿化斋。晚上吃完饭后与李姓老者聊天得知此地是七绝山驼罗庄,七绝山中有 一妖怪,先后请了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来降妖,都被打死,悟空毛遂自荐,老者大喜,叫来亲朋好友,商讨降 妖之策。忽然一阵妖风袭来,悟空把要回去的八戒和沙僧抓了出来,站在门口。风过了妖怪睁出两个像灯笼一 样的眼睛,悟空前去索战,打得难解难分,八戒心痒,前去助战,打到东方发白,妖怪不恋战,回头就走,来 到七绝山后,现出原形,原来是条红磷大蟒,悟空八戒捂着鼻子去赶妖怪,八戒纵身赶上,将钯便筑,那蛇钻 进洞里,悟空让八戒来到后山来到洞口,悟空在前洞捣撺,那蛇只好从后山出来,八戒没防备,被它绊了一跤, 妖怪逃跑。二人赶过涧,那蛇要吃八戒,悟空迎上前去,被蛇一口吞了。悟空在妖怪肚中用金箍棒把它搞死。

  二人牵蛇回蛇罗庄,众人外喜送师徒,因七绝山悉秽,便让众人八戒东西吃,八戒变成一头巨猪,开路七绝山, 师徒继续西行。

   31.68—71 回 孙悟空当医生 在朱紫国,国王被住在麒麟山的妖怪赛太岁抢走了皇后金圣宫娘娘,惊吓得了重病。悟空揭下皇榜,偷偷

  揣入八戒怀中,八戒被带入宫中,众官依八戒所言请悟空上朝给皇上治病。悟空揭了皇榜,以三根毫毛变作三 条丝线,给国王悬丝诊脉。后悟空命医官准备八百八味药,每味三斤备用。然悟空将一两大黄碾为细末;将一 两巴豆,去壳去膜,捶去油毒,碾为细末;将半盏锅脐灰碾细,和上马尿,搓成三个大丸子,名为“乌金丹”。

  再请东海龙王降雨,化作甘霖为药引送下,治好了国王的病。

  悟空来到麒麟山,打跑了赛太岁派来的先锋,打死了去朱紫国下战书的小妖,拿了他腰间的令牌,携其尸 回国。国王把一双黄金宝串作为表记。悟空变成“有来有去”进洞见到宫内的金圣宫娘娘,将宝串交给她,并 托她偷了魔王放烟、火、沙的三个金铃儿。刚要盗走,惊动魔王,悟空只好丢下金铃,变成苍蝇藏身。晚上, 悟空使计变作痴苍蝇再偷金铃,让金圣宫娘娘带出宫中。悟空与魔王大战,用铃摇出烟、沙、火,魔王败下阵 来,观音菩萨洒甘露救火,并言此魔王是菩萨座下的一个金毛犼,因牧童疏忽,咬断铁索来到人间。悟空把真 铃儿还给观音菩萨,带着金圣宫娘娘回到了朱紫国。

  32.第 72-73 回 盘丝洞除妖

  盘丝洞蜘蛛精七女妖把进来化斋的唐僧吊上房梁,又从肚脐冒出丝绳,将庄门瞒住。悟空变麻苍蝇儿见蛛 女们去濯垢泉洗澡,又变饿老鹰,叼走其衣。八戒下水变成鲇鱼精乱钻,然后现出本相,与蛛女们战斗,被蛛 女用丝缠住。悟空打死守洞毒虫,救下师父,火烧盘丝洞,但七女走脱。七女去师兄道观避难,见唐僧等来, 暗请道士为己报仇。师徒们前行,来到黄花观。观主作为蛛女们的道兄,欲以药茶毒死师徒四人,被悟空识破。

  打斗中,那道士放出金光黄雾,罩住悟空。悟空变作穿山甲(鲮鲤鳞),钻了二十余里,方才出头。黎山老母 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来毗蓝婆菩萨,毗蓝婆菩萨拿出红色药丸让师徒三人吃了,三人都苏醒过来,并用 其子昴日星官眼中炼成的金针,才收伏道士(蜈蚣精)及众蛛女。

  33.第 74-77 回 狮驼岭斗三魔

  狮驼岭有三个魔王:老魔王是个青毛狮子,二魔头是个白象,三魔头是个大鹏金翅雕,都神通广大,本领 高强,对唐僧肉垂涎已久。太白金星知道后变作老头赶去报信,悟空前去打探消息,变作一只苍蝇飞在一名为 “小钻风”的帽子上侧耳倾听。后又变作个名为“总钻风”的小妖设计探听三魔头的底细,得知:大王曾一口 吞了十万天兵;二大王与人争斗时只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铁背铜身,也就魂亡魄丧;三大王名号云程万里鹏, 随身有一件宝贝唤作阴阳二气瓶,如若把人装在瓶中,一时三刻化为浆水。还知:大大王和二大王久住狮驼岭 狮驼洞,三大王住在四百里外的狮驼国。三人合意同心欲吃唐僧肉。悟空闻言,变作小钻风,找寻洞府,亲自 探听三魔头之虚实。悟空看见狮驼洞洞口有数万小妖,于是借小钻风之口说些大话将小妖们吓得哄然而去。

  悟空进洞,见狮怪、象怪和鹏怪,悟空变成小钻风却不慎被鹏怪识破,吸入宝瓶。悟空不知宝瓶根由“假 若装了人,一年不语,一年阴凉,但闻得人言,就有火来烧了”话没说完,就满瓶火焰。半时辰,四周钻出四 十条蛇来咬。少时间,又有三条火龙出来。无奈悟空用观音菩萨给的三根救命毫毛,一根变成金刚钻,一根变 作竹片,一根变作棉绳,自己又变成蟭蟟虫儿钻洞逃出宝瓶。后来打斗时,悟空又被狮怪张嘴吞下,狮怪饮药 酒欲毒死悟空。悟空饮酒后撒起酒疯,将狮怪折磨得死去活来。

  狮怪以答应送唐僧过山为借口骗悟空出来,鹏怪调备三万多小妖,又作激将法,欲趁悟空出来时将其制服。

  悟空问得,取一根毫毛,变作一条绳儿拴在狮怪心上,再从他鼻孔爬出。狮怪被悟空扯得疼痛难耐,被迫答应 送唐僧过山。象怪拦住,以鼻卷去八戒。悟空与之争斗,逼他答应让唐僧过路。魔头们商议用调虎离山计趁三 徒不备抢走唐僧。结果,八戒、沙僧分别被老魔、二魔所捉,悟空纵筋斗云欲走,被三魔扇翅赶上捉住。三怪 将师徒抬进蒸笼时,悟空脱身,救出唐僧等,却被魔头察觉,又将唐僧等人捉回。悟空请求如来,如来令

   二菩萨分别收伏自己的坐骑青狮白象,接着如来又收伏了大鹏金翅雕。

  34.第 78-79 回 比丘国救儿童

  师徒四人途径比丘国,发现家家门前都放着一个装有小孩的鹅笼。驿丞说,国王因纵情女色而身染重病, 又听道士之言,欲以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为药引治病延寿。悟空识得那道士是妖邪,令诸神将鹅笼藏 起。那道士得知做药引的儿童全被风刮走,又跟国王说以唐僧的黑心做药引胜过小儿心肝,更能延寿万万年。

  悟空为救唐僧,将其变成自己的模样,自己变做唐僧的嘴脸进宫面圣。比丘王向假唐僧寻求黑心做药引,假唐 僧将自己的胸腹剖开,滚出一堆心来,唯缺道士所要的黑心,而后献出本象,说要掏国丈的黑心做药引,国丈 带着美后急忙逃跑。后国王道出原委,悟空得土地指点找寻妖处柳林坡清华洞府,妖怪再败,投东而走。

  此 时,南极寿星来了,用勒袍腰带罩住妖怪,给悟空说妖怪是他的副脚力,趁他下棋时溜走,本象是白鹿。悟空 打死化为美女的白面狐狸,回城令诸神送归小儿。国王吃了寿星给的三颗枣子,顿觉病愈。国王叫城里人把各 自小孩领回家,全程百姓感谢唐僧师徒。

  35.第 80-83 回 三探无底洞:

  在黑松林前,师徒遇到妖怪化作被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坚决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 寺”,不料她在寺内吃了六个和尚。半夜,悟空变成小和尚儿,识破了妖精,与其打斗,妖精自料敌不过悟空, 将一只花鞋变做替身,真身携着唐僧逃走。山神指点悟空唐僧被藏在陷空山无底洞。八戒变作黑胖和尚一探妖 精的住处。悟空二探,先跳入洞中,变作苍蝇探听消息,与唐僧商定解救之法,不料事与愿违,于是又变作个 饿老鹰,掀翻桌帘,打碎碗碟,撇下唐僧,飞将出去。后折回,又变苍蝇与唐僧设计,变作桃子滚到女妖肚里, 轮拳跳脚,支架子,理四平,那妖精耐不住疼痛答应放走唐僧。行者先将金箍棒变作枣核钉儿,撑住他的上颚, 才跳出口外。妖精又把右脚上花鞋变为替身与悟空等三人打斗,又捉唐僧入洞。孙悟空三探,把托塔李天王与 哪吒的牌位拿去向玉帝告状。玉帝命太白金星带悟空去云楼宫找李天王。天王在哪吒的指点下回忆起妖精来由:

  三百年前在灵山偷食了香花宝烛,如来差其父子前去拿住,本该打死,但却饶其性命,妖女积此恩念,拜李天 王为父,拜哪吒为兄。本象为金鼻白毛老鼠精。最后,天王用缚妖索捆了妖怪,回天宫复旨。

  36.第 84-86 回 消灭花皮豹精

  师徒四人途径灭法国,经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指点,国王专嗜杀僧,两年前需要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 现只等杀了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悟空夜里纵云入城,变成一只飞蛾飞入一家客店,后又变作老鼠偷走衣 服头巾,复驾云出城。师徒扮成贩马的客商进入赵寡妇店,担心夜间熟睡被人识破,遂齐睡在大木柜中。店内 伙计听说悟空带有许多银两,就伙同强盗,将木柜抬出城去。官兵夺回木柜。三更时分,悟空将金箍棒变作三 尖头的钻儿,在柜角钻出一个眼子,变作蝼蚁,又将左臂毫毛变作小行者,右臂毫毛变作瞌睡虫,将金箍棒变 作千百口剃头刀儿,吩咐小行者各拿一把,连夜将君臣后妃的头发全都剃去。

  早朝时,国王拜见唐僧师徒,表示不再杀戮和尚,并请唐僧改国号为“钦法国”。师徒倒换关文,继续西 行。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被悟空忽悠去“化斋”,变做一个矮胖和尚,手敲木鱼前去。被迫与妖怪相斗,取胜。

  那怪施以“分瓣梅花计”,让三小妖变成自己的替身,敌住悟空等三人,自己趁机抓去唐僧,悟空战退妖精回 来后不见师父,不由大惊。

  八戒将妖洞(隐雾山折岳连环洞)之门筑破。妖怪抛出用柳树根假装成的“唐僧头”,被悟空识破。又抛 出一个真人头,骗过三人。悟空、八戒前去报仇,悟空使用分身法低打退小妖们,那怪斗败回洞中。悟空先变 作水老鼠,钻至天井,又变成有翅的蚂蚁飞入中堂,发现唐僧未死,复入中堂,变出瞌睡虫,使众妖怪睡倒, 从后园救出师父后,又再次入洞将怪绑出。八戒一钯将其筑死,原来是一艾叶花皮豹子精。

  37.第 87 回 凤仙郡施霖

   凤仙郡郡官张榜悬赏,祈雨除久旱。悟空揭榜,找来东海龙王敖广请求降雨,但龙王称未得玉帝旨意,不

  敢擅自降雨。于是悟空前去请旨。才知原来郡侯因三年前不敬天而被玉帝撞见,于是玉帝立以三事于披香殿:

  一是让拳大的一只小鸡啄十丈高下的米山,二是让金毛哈巴狗儿舔二十丈高下的面山,三是 用一盏明灯的灯

  焰燎指头粗细的锁梃。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方才下雨。悟空受天王指点劝郡侯归佛

  向善。郡侯誓愿皈依,启建道场,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领中拈香瞻败,答天谢地,引罪自责。命城内城

  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都要烧香念佛。因此解除了惩罚。悟空遂又上天请来四部神祇诸神,降雨三尺。郡侯 为四众建生祠。

  38.第 88-90 回 玉华县收徒

  师徒四人到了玉华县,因悟空、八戒和沙僧长得像妖魔,吓坏了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儿子分别拿着齐眉

  棍、九齿耙、乌油黑棒子,在暴纱亭与他们进行比武,都被打败,玉华王恳请悟空三人收王子们为徒学些武艺,

  行者在暴纱亭后的静室内,让三人俯伏于内,将仙气吹入三人心腹之中,把元神收归本舍,传与口诀,各授得

  万千之膂力,运添了火候,好似脱胎换骨之法,醒后各个精神抖擞,骨壮筋强。次日,他们三人叫铁匠照所用

  的兵器各打一件,三兵器在厂院夜放异彩,不料却被黄狮精偷回豹头山虎口洞(何处)。

  悟空变作蝴蝶入山打探消息,得知妖王欲办钉耙嘉会,悟空使个定身法将两小妖定住,取走腰间挂着的粉

  漆牌,又设与八戒分别变成“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让沙僧扮作贩猪羊的客人,三人进洞,各抓兵器, 边打边走。妖王黄狮怪败走至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其祖翁九灵元圣处告急,祖翁率众怪直奔州城。

  九头狮噙走唐僧和玉华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拔下臂膊上的毫毛,变作百十个小行者,打死黄狮精,捆

  了六个活狮精。后悟空和沙僧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脱,又据土地所言,又赴东极妙岩宫访九

  头狮之主太乙救苦天尊。天尊降了九头狮。王子随悟空三人习武。

  39.第 91-92 回 观灯遇犀牛

  唐僧师徒走进 慈云寺 ,吃了斋饭,方丈挽留他们进城看元宵节。正月十五晚上,师徒四人与众僧来到城

  里,空中忽现妖怪所变的三尊佛身,将唐僧卷走。悟空发现金灯桥三盏金灯是被住在青龙山玄英洞 的

  辟寒大王、辟署大王、辟尘大王 三个妖精吹灭的,酥合香油 是被他们吸干的,唐僧也是被他们卷走的。于

  是,悟空、八戒和沙僧与他们拼杀起来,八戒也被拖进山洞。太白金星指点悟空请四大禽星来降妖,

  也前来助战,三个妖王现了原形:西海龙王 。后八戒将辟尘和辟暑的四只角锯下,让四木禽星带回进贡玉帝。

  悟空又把自己带来的两只,留一只在府堂镇库,一只献灵山佛祖。

  40.第 93-95 回 天竺国降玉兔:

  师徒四人离开金平府,前行到百脚山下的布金禅寺。寺僧道此即是当

  年给孤独长老请佛讲经,金砖布地的祇园 。入夜,寺主言去年被风刮来一个自称是天竺国公主的女子入寺至

  今,并托唐僧去国中打听。次日,师徒入城,一妖变成公主正投绣球选驸马,击中唐僧。悟空让唐僧先应承婚

  事。成婚当日,妖怪借口惧怕,让国王先将徒弟们送出城去。悟空等假意答应,实则是回到驿馆。然后悟空变

  成蜜蜂随护唐僧。

  公主乃妖邪所变,因敌不过悟空,钻入山洞,被悟空寻见。太阴星君带着嫦娥及时赶到,妖精显出原形:

  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国王亲自去布金禅寺迎接公主,把百脚山改为宝华山,整修了布金禅寺,传旨绘下唐僧

  四人真容供养。

  41.第 96-97 回 地灵县救员外:

  师徒四人到了地灵县,前往性喜斋僧的寇员外家。唐僧为员外做罢斋僧已

  够一万的圆满道场,寇员外为唐僧师徒送行,大哭而返。强盗夜入寇家踢死员外。其妻其子赴官府唐僧一行。

  悟空缚那伙强盗。师徒欲将财物送还寇家,被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时,悟空变蜢虫飞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 员外之魂说话,让其妻儿撤回诉状;又飞入刺史住宅,冒充其伯考之魂,令其释放唐僧一行。天明时,从半空

  11

   里伸出一只脚,将县堂躧满,令众官立即放出唐僧。师徒被释,悟空径闯森罗殿索回寇员外魂,使其死而复生。

  42.第 98 回 如来赐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一起来到玉真观,受到金顶大仙迎接。次日,四人缓步登上灵山,有条河拦住了去路,大家 没有采纳悟空的“凌云渡”,而是一起乘坐无底小船来到雷音寺外,唐僧脱去了凡体肉胎。如来传者召唐僧进 殿。阿傩、伽叶没有索到师徒的礼物,传给唐僧无字真经,后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抓破,师徒发 现了真相,他们重回雷音寺。唐僧将唐王所赠紫金钵盂作为人事送给阿傩、伽叶,得到有字的真经,共五千零 四十卷。

  43.第 99 回 归途落水

  观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九九八十一之数尚缺其一,故令揭谛再生一难。遣送四人的八大金刚接到观 音法旨,遂使腾云的四人坠落于通天河西岸。当年途中送他们过河的那只白鼋在高喊,他们连人带马上了鼋背。

  白鼋踏水面如履平地,直向东岸游去。快到岸边时,老鼋问唐僧是否帮他问如来他什么时候可修炼成人身 。

  唐僧忘了问如来佛祖,只好不回答,老鼋一生气沉入水中,师徒连人带马落到水中,衣服和经书全都被水浸透。

  诸阴魔兴风作雨欲夺经而未成功。天明后,庄上人见唐僧师徒归来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师徒离去。

  44.第 100 回 台下受封

  唐僧归来后,受到唐太宗和众官欢迎。次日,太宗升朝,作《圣教序》以谢唐僧取经之功,又纳萧瑀之议, 请唐僧去雁塔寺登台讲经。刚讲完真经,八大金刚要他们一起回西天去,如来传旨,要唐僧等人在台下受封: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 八部天龙马。悟空一成佛,他头上的金箍自然脱落了。

  12

  

篇三:《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说文解字》部首体例研究

  摘 要:许慎首创部首分类法,用部首将《说文解字》中 9353 个字系联起来, 使汉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形成科学系统。本文在看到部首分类法重大作用的同 时着 重分析许慎 540 部首的分类体例。

  关键词:《说文解字》;部首;体例 一、引言 东 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该书首创部首分类法,通过对小篆 形体的分析归纳出 540 个部首,将 9353 个汉字系联起来,从而使汉字系统化。何 九盈、王力、张永言等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说文》的分部规则表述为:凡形旁相同 的字类聚为一“部”,以该形旁作为“部首”,不同的部首按形体相似或意义相近 排列,每个部首下面的字依意义类别编排。这种说法是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

  二、部首归纳的体例 部首的归纳需要有几个必要条件:字体统一、字形的固定是部 首形成的前提条件。小篆是中国出现的第一种形体固定的文字,而且是保持着象形 意味的最后一种统一的古文字字体,这种字体更多地保留了造字之初的结构特征, 其形体具有较强的表义性。因此小篆字体的形成是部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文字形 体统一后,大量同类形体结构的字中偏旁出现定型、定位,而且出现了整齐化趋 势,这也为部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数量越来越多, 从形体上看有相同部件的形声字越来越多,它们具有同一形旁,这也触发了人们归 纳汉字部首,从形声字出发进而扩展到象形字、会意字等,从而概括了整个文字系 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说文》部首编排法作了明确说明:“其建首也, 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 而申之,以究万源。毕终于亥。知化穷冥。”从此可知,《说文》部首的归纳原则 是据形系联,文字的形体是归纳部首的依据。《说文》是从小篆的形体出发探求文 字的本义,字形是许慎考释文字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归纳部首也应以字形作为 着眼点。

  有人认为部首的归纳与字义有关,认为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它的全

   部文字都离不开义符,一个字可能有一个义符,也可能有两个或以上的义符,部首 就是从这些义符中归纳出的义符系统。这种观点混淆了部首与偏旁。部首不同于偏 旁,部首就文字编排所属的部类而言,作用是统摄部内各字,有的部首可以独立成 字。《说文》中 540 部首在小篆时期都可独立成字,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而 偏旁是组成合体字的部件,它是一个构件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字。将部首归为义符 系统实际上是将部首与偏旁等同起来,这不符合《说文》部首的实际情况。如果 《说文》按义归部,那么具有相同义符的字应归为一部。但在《说文》中许多意义 相近的字归入了不同的部首。如《说文》中对于“隹”“雔”“雥”三字的解释: 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凡隹之属皆从隹。

  雔:雙鸟也,从二隹,凡雔之属皆 从雔。

  雥:群鸟也,从三隹,凡雥之属皆从雥。

  “隹”“雔”“雥”三字皆有 “隹”的意义,如果《说文》按义分部,则“隹”“雔”“雥”应归入同部,即 “隹”部。再如《说文》中对“自”“鼻”的解释: 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 皆从自。

  鼻:引气自畀也,从自畀,凡鼻之属皆从鼻。

  “鼻”从“自”,两字意 义有关联,如果《说文》按义分部,则“自”“鼻”应归入同部,即“自”部。但 是《说文》中将其归为两部而非一部,说明《说文》中部首的归纳依据不是意义而 是形体。

  《说文》中不少部内字的本义与部首本义毫无关联,而与其引申义或假 借义有关;或毫无意义关联而与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有关。例如《说文》中对“女” 的解释为“妇人也”;而从“女”的许多词与“妇女”的意义无关。如: 婪:贪也, 从女林声。

  奸:犯婬也,从女从干干亦声。

  妨:害也,从女方声。

  “婪”“奸”“妨”三字意义都带贬义,意义都与“妇女”一意毫无直接联系,而 是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状况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含有贬义的词都从“女” 字,但其意义与“女”毫无关系。再如《说文》中对“韦”的解释为“相背也,从 舛口声。”而“韦”部内 15 个字与其“相背”义毫无关联,而与“皮革”义有 关,如“韬,剑衣也,从韦舀声。”从这个角度看,《说文》同部字虽然处于同一

   部首,但意义上的联系却很小。从此可见,《说文》部首按形归纳。

  《说文解 字》中部首的归纳是依据小篆(下转第 32 页)(上接第 30 页)的形体,而部首的排列 原则则是以形相次

  和以义相次,即《说文解字叙》中所说的"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同牵条 属,共理相贯"。最早研究《说文》部首排列的是南唐徐锴,他对 540 部首作了全 面解释,总的来看,他以义作为部首排列的主要依据。清代段玉裁也曾研究过《说 文》的部首,他不同意徐锴按义排列的原则,而主张以形相次为主,以义相次为 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据形系联"作出了明确解释:"系者,悬也;联 者,连也。谓五百四十部次第以形次连,使人记忆易检寻。如八篇起人部,则全篇 三十六篇皆由人而及之是也。虽或有以义相次者,但十之一而已。" 《说文》中按 形排列、按义排列两种方法俱存,形联为主、义联为辅,形联是将形体相似的部首 放在一起;义联是将意义上有联系的部首排列在一起。两种方法都是为了使整个部 首系统更加合理、清晰。

  三、结语 许慎首创部首排检法,通过对小篆字形的分 析,用 540 部首统领 9353 个汉字,使汉字内部结构体系更加清晰,从而更加系统 地从字形着眼解释字音和字义。他所创立的汉字部首排序法成为后世辞书编纂的典 范体例。

  参考文献: .17net.net 论文发表 [1]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 局,1963.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篇四:《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biàn

  辡

  辡,会意字。辛是行刑 刀,在此代表罪人。辡 的本意是罪人互辩。

   biàn

  辩

  

篇五:《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晋江市内坑中学初一 1、2 班语文

  《西游记》测试题(带答案)

  姓名

  得分

  1.《如来佛辨识假猴王》故事中,那只假孙悟空是什么猴子变的? (C)

  A.金丝猴 B.石猴 C.六耳猕猴

  2.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a )的弟子。

  A.太上老君 B.孙悟空 C.观音菩萨

  3.蜘蛛精是蜈蚣精的(b)

  A.妺妺 B.师妺 C.姐姐

  4.老鼠精是谁的干女儿?(a)

  A.李天王 B.孙悟空 C.如来

  5.铁扇公主又叫(a)

  A.罗刹女 B.斑衣鳜婆 C.贞英

  6.书中去西天取经的高僧叫(b)

  A.金蝉佛子 B.陈玄奘 C.唐玄奘

  7.书中孙悟空是在(b )借来宝丹( ),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A.如来 定风丹 B.灵吉菩萨 定风丹 C.看音菩萨 定风丹

  8.《天竺国招亲降玉兔》故事中,(a )收服了玉兔。

  A.嫦娥 B.观音菩萨

  C.哪吒三太子

  9.狮驼岭三魔中的老二的真身是(C)。

  A.青狮 B.黑鹏 C.白象

  10.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 车迟国是个(a )地方。

  A.敬道灭僧 B.敬僧灭道 C.敬佛灭妖

  11.吃去唐僧白马的三太子是(A)的儿子。

  A.西海龙王 B.南海龙王 C.东海龙王

  12.。《西游记》书中玉华县城中大王子跟谁学艺?(b)

  A.猪八戒 B.孙悟空 C.沙悟净

  13.红孩儿的大号叫(b)

  A.圣火大王 B.圣婴大王 C.婴火大王

  14.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怎知那无奈孙悟空变成了(c )哄骗了铁扇公主,借来了

  宝扇。

  A.女童 B.红孩儿 C.牛魔王

  15.小雷音寺中的黄眉大王共有(a )件法宝。

  A.2 B.3 C.4

   晋江市内坑中学初一 1、2 班语文

  16.在《小雷音弥勒擒黄眉》故事中,悟空被困在什么里面出不来?(b) A.金圈 B.金钹 C.金球 17.在五庄观,孙悟空是金击子在人参果树上共打了(a)个人参果。

  A.4 B.6 C.3 18.《雷音寺如来赐真经》故事中,唐僧送给阿傩、伽叶什么礼物?(c) A.袈裟 B.经卷 C.紫金钵盂 19.白龙马变成什么去刺杀妖精?(a) A.宫娥 B.将士 C.士兵 20.盘丝洞棒打蜘蛛精》故事中,毗蓝菩萨帮孙悟空制服了蜈蚣精,请问那毗蓝菩萨的儿子 是谁? (c) A.火德星君 B.水德星官 C.昴日星官 21.阿傩、伽叶第一次传给唐僧师徒是无字真经,是被谁发现并派白雄尊者抢回来的?(b) A.弥勒笑佛 B.燃灯古佛 C.如来佛祖 22.课文节选的《美猴王》选自《西游记》,其创作年代和作者是 ( C ) A.宋代的苏东坡 B.唐代的玄奘法师 C.明代的吴承恩 23.孙悟空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它的重量是( a) A.一万三千五百斤 B.七千二百斤 C .一万二千斤 24.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称呼有好几种,他最不喜欢的是( C ) A.齐天大圣 B.美猴王 C.弼马温 25.《西游记》中有很多是名门妖孽,以下哪个与其主人没有对应? (b ) A. 金鱼精灵感大王--观音菩萨 B. 黄眉老怪--文殊菩萨 C. 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 26.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得昏死过去,是谁救了他?(b) A. 东海龙王 B 金钹. 猪八戒 C. 沙僧 27.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住在(a) A. 平顶山莲花洞 B. 枯松涧火云洞 C. 陷空山无底洞 28. 猪八戒在高老庄强占了高太公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做(c) A. 高香兰 B. 高玉兰 C. 高翠兰 29.唐僧一路多灾多难.从长安出发到灵山.拿到有字真经的时候.已经经历了( b) A.72 难 B. 81 难 C 108 难 30.《西游记》是一篇(a) A 神话小说 B 历史小说 C 奇幻小说 31.孔雀公主抓唐僧是为了(c) A 吃唐僧肉 B 杀唐僧 C 和唐僧成亲 32.沙僧的府邸是(c)

   晋江市内坑中学初一 1、2 班语文

  A 黄河 B 东海 C 流沙河

  33.孙悟空是什么演变而来(b)

  A 泥土 B 石头 C 黄沙

  34.银角大王变作什么人来骗取唐僧的信任?(b)

  A. 老和尚 B. 老道士 C. 老太婆

  35.二郎神随身携带的武器是(a)

  A 三尖两刃刀 B 流星蝴蝶剑 C 风火轮

  36.悟空问太上老君要了(C)才把乌鸡国国王救活的?

  A 法宝 B 仙桃 C 仙丹

  37.黄风怪曾干过什么事?(b)

  A 偷仙丹 B 偷油 C 偷蟠桃

  38.白骨精住在(b)

  A 万紫山 B 白虎岭 C 隐雾山

  39.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什么(c)

  A 求雨 B 求风 C 砍头

  40.唐僧的坐骑是谁变得(a)

  A 白龙马 B 妖怪 C 悟空的猴毛

  41.唐僧是哪个朝代的人?(a)

  A 唐朝 B 明朝 C 清朝

  42.孙悟空的兵器是?(b)

  A 月牙铲 B 如意金箍棒 C 九齿钉耙

  43.这个国家为什么叫女儿国(C)

  A 女王规定的 B 民间的俗称 C 国家没有男人

  44.猪八戒的老家是什么?(C)

  A 无底洞 B 盘丝洞 C 高老庄

  45.如来佛祖的寺庙叫什么名字?(a)

  A 雷音寺 B 小雷音寺 C 凌霄宝殿

  46.沙僧最后被封为什么?(b)

  A 斗战胜佛 B 金身罗汉 C 净坛使者

  47.唐僧去西天为了什么(a)

  A 取经 B 成佛 C 拯救众生

  48.唐僧一共有多少个弟子?(C)

  A3 B5

  C4

  49.下列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的是?(C)

   晋江市内坑中学初一 1、2 班语文

  A 三大白骨精 B 路经女儿国 C 赤壁大战 50.西游记是什么之一?(a) A 四大名著 B 四大小说 C 十大经典神话

  

篇六:《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24卷)2008年第11期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01.24No.11Nov.2008

  专语言学研究呤

  《说文解字》^部字解读

  白健1殷守刚2

  (1.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思茅665000;2.云南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91)

  [关键词]《说文解字》;^部字;建筑;文化

  [摘要]许慎的《说文解字》以“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逻辑来编写,把整个汉字体系分成了若干部类,其中一部就是关于建筑的一个专门类属,反映了中国建筑的起源和与建筑有关的文化。

  [作者简介]白健,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教学和研究。

  殷守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06(2008)11—0062-05

  汉族先民们通过“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汉字符号系统,在汉字符号系统中,必然隐含着这种思维方式,也自然隐含着由这种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文化。《说文解字》共有540部,是许慎根据事物类别(包括自然事物、政治制度、宗教祭祀、礼仪、道德、哲学等)划分出来的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考察《说文解字》可以知道,它的每一个部首下所收罗的汉字都反映某一方面文化信息。如木部字反映了与木相关的事物以及人们对木的利用,玉部字反映了与玉有关的事物以及玉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功用和意义,女部字反映了与女性有关的信息以及母系氏族社会当中的女性文化,示部字反映了先民们的天神观念以及由天神观念而来的祭祀文化,^部字则反映了建筑的兴起及其产生后的建筑文化。笔者就《说文解字》^部所收字作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试图探讨中国建筑的兴起以及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意蕴。

  一、^部字所反映的建筑兴起及对建筑的描述

  在华夏民族起始之时,大概人们还不会建造房屋,其生活状况就像野兽一样,只能在野外来往穿梭而不避风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陟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其住所也只能利用现成的自然环境来栖身,这样的栖身之所就是山洞。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人们慢慢地学会了模拟自然。如,北方人模拟山洞的模样创造的洞穴,他们把地下土掏空,其形状如山洞,《说文解字》中的穴部字一组,应该是穴居生活的反映。“穴,土室也,从,-,-,eL声。”①“八”有分的意思,八放于^下大概就是指人们把土掏开之意。反观南方,因为环境潮湿,人们受鸟巢的启发,学会了在树上搭建鸟巢一样的房屋来居住,一方面可以避潮湿之害,另一方面也可以避虫兽之祸。这一时期是前建筑时代,它为建

  ①许慎.说文解字[M].桂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下文中所引用的《说文解字》同此书,均不再加注。

  62

   白健殷守刚:《说文解字》一’部宇解读

  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随着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得到了拓展,建筑的出现就是这种能力拓展的一个结果。《说文解字》:“^,交覆深屋也,象形。”许慎的解释是极其恰当的。考察甲骨文和金文,^是一个房屋纵剖面的象形;再考察考古发掘出的仰韶文化中的古代建筑遗址,人们是在一个圆形的基址上建造房屋的,这种房屋非常简陋粗糙,整个房屋呈圆柱形,覆盖着一个圆锥形的顶棚。这种房屋是最早的建筑,它的出现为后来的建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人是智慧的动物,人总会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然后不断创造。自从出现了最早的建筑^之后,人们就不断地发展着建筑的规模和样式。到了后来,一个简单的^已不能描述尽建筑的规模和样式,所以出现了一些其它字来表示房屋。《说文解字》:“宋,居也,从^从木。”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知道因地制宜,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他们直接围绕树木来建造房屋,结果木就变成了房屋的中心,大概就像现在的蒙古包,中间总有一根木柱支撑着整个房屋结构,宋字形象地说明了人们造屋的情形。宅是另外一个表示房屋的词,《说文解字》:“宅,所托也,从^乇声。”《释名》:“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择应当是宅的引申意义,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都要考察建造地的吉凶,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对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先民来说这是再吉祥不过的了。今天民间还有看风水的习惯,这大概也是那时期的遗存。室字也是表房屋的一个词,《说文解字》:“室,实也,从^从至,至所止也。”房屋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供人居住,只有人们处于其中,房屋才发挥它的作用。与室同义的词有宫,《说文解字》:“宫,室也,从山躬省声。”《尔雅·释宫》:“官谓之室,室谓之宫。”在起初,宫和室指的都是房屋,是同一回事。考察甲骨文,宫字的形态像是房屋外之围墙,这应当是房屋规模扩大,出现院落围墙之后的情形了。段玉裁注日:“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则不别也。”①宫和室只是用了建筑的两个不同部分来表示同一个意思罢了。宫和室的区分是到了秦汉的时候才逐渐出现,宫的意义逐渐缩小,专门用来表示帝王的居所,而室则成了普通百姓居住场所的统称。

  建筑规模在逐渐扩大,建筑的结构也在逐渐繁富,那么对建筑进行描述的词也必然不断增多。在《说文》山部中就有一些字是描述建筑结构和建筑整体的。宦、宦、奥、官等说的都是建筑的某一局部:宦表示房屋的东北角;官表示房屋的东南;奥表示房屋的西南角;宦表示房屋向北开的窗户。如果加上《尔雅》中有屋漏一词,则房屋的主要方位都包括在其中了。房屋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分工,比如《说文解字》:“宦,养也,室之东北隅,仓所居。”东北角是粮食所存放的地方,所在应当就是厨房的位置,是人们吃饭的地方,所以才会有养的意思。另外有宏、窒等字是对建筑整体性的描述,《说文解字》:“宏,屋深响也,从山宏声。”人们建造房屋的技术不断增进,建筑也就不断扩大,到了某一时期人们可以建造比较大的房屋,如果人在这种房中讲话,必然会产生回音,宏这种效果正是大屋的一个表现;《说文解字》:“童,大屋也,从一丰声。”丰指的是盛放食物的豆中放有两串玉,引申之得大之意,^下有丰则自然表示屋子大了。

  建筑之所以兴起,之所以逐渐繁富,完全是人们功利意识的驱动,如果建筑没有功用,那么建筑就无从产生也无从发展,无论人们建造多恢宏的房屋,其落脚点总在建筑的功用之上。

  二、一1部字所反映的建筑功用

  人们不是为建筑而建筑的,建造房屋的最初目的就是用于居住。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用也不断

  ①许慎.说文解字[M].段玉裁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

  6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增多,但其最主要的功用有两条:一是居住功用;二是储藏功用。在上古时期,这两个功用表现得尤为显著。现在就《说文解字》^部字对这两点作一些分析。

  建筑的居住功用人类建造房屋的初衷应当是为了遮风避雨,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由这样一个朴素的目的,建筑产生了它最大的一个功用——居住。

  从最简单的建筑^,它就载负着居住的功用。^很简单粗陋,它却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栖息环境,可以避免风吹雨打,可以阻止野兽的侵袭,人们的生命可以得到相对安全的保证。但人对安全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简单的^并不是终点,相反只是一个开始,经验和技术逐渐积累,推动着建筑不断发展。《说文》^部下有诸如家、宅、宋、宫、室、宣、客、寄、寓等都表示居住的处所。对于一个建筑来说,离开了人,它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家本来是狠的住所,是人们用来繁殖猪的地方,但在先民们看来人的繁殖同样重要,因为在那个时代人是极不容易存活的,最原始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多生殖。家本来是繁殖猪的地方,因狠有强大的繁殖力,人们便把这种繁殖力扩大到人住的方,家也就指整个房屋建筑了。家其实寄托了人们希望人丁兴旺的愿望。客、寄、寓三个字都表示住在他人的家中,《说文解字》:“寓,寄也,从^禺声。”禺字为母猴,母猴怀有小猴,小猴总有一天会离开娘胎而独立生活,可以说母猴身体只是小猴的暂居之所。山下有禺,其实就是把房屋比喻成母猴,如果有客人来做客的话,客人可以寓居于客房,但客人终有一天是要离开的;《说文解字》:“寄,托也,从^奇声。”奇有异的意思,异于自己及家人的人物居住在同一屋檐下,是为客人,客人则只是短暂的停留,非长久之居住。窘是一个表示群居的词,一群人居住于同一个^下表群居。

  《说文解字》^部下还有一组词表示人们居住心理。宁、定、安、宓等字都有安宁、安静之意,他们同表示居住在房屋之中的人们宁静的心理状态,《说文解字》:“宁,安也,从山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这里不光是饮食器安人,起保护作用的房屋也在安人,只能吃饱而没有房屋的庇护,人们必定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吃得饱,能够住得暖和,这才称得上安,这其实也是先民们一个朴素的理想;《说文解字》:“定,安也,从^从正。”古文中的定字就像是一个人正在趋向自己的家门口。人们回家时,心情总是愉快的,心中充满了愉快的感觉,那还有什么不安的呢!《说文解字》:“安,静也,从女在^下。”这个安字的两个部件,即山和女。对于母系氏族社会来说山和女是至关重要的,妇女在整个社会中起主导性作用,房屋起遮蔽保护的作用。如果离开了女人和房屋,这个社会自然也就解体了,所以只有女人和房屋同在的时候,这个社会才能够正常地运转,人们也才能够安居乐业。《说文解字》:“宓,安也,从^必声。”必是人手执一长戈,戈两旁各多出一点之形状,大概是表示戍守之意。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剩余产品逐渐增多,那么依靠武力来捍卫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成了必然。如果没有戍守,其他部落可以随意地入侵,可以任意地掳掠,那就没有安全感可言了,所以戍守是安全的一个关键要素,宓表示安,正是以戍守来达到的。

  此外宴等字也表示安静、安宁这个意思,从这些字可以推出人们在获得了建筑庇护后,心灵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静谧,人们不再因担心动物的袭击而惶恐不安,不再因担心恶劣的天气而战战兢兢,可以说是建筑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安慰。

  建筑的储藏功用建筑的功用不是唯一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在人类出现剩余劳动产品时,建筑的另外一项重要功用也就相应产生了,尤其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建筑的这项功用更为发达。从考古发掘可以看到,许多文化遗址都有粮仓遗址,这就是房屋用于储藏的明证。再验之《说文》^部字,其下有一部分字就反映了建筑的储藏功用。《说文解字》:“残,屋所容受也,从^成声。”成其实就是盛放,人们把屋子建造好之后,可以居住,同时也可以用作储藏,残其实就是专门用于储藏粮食物品的房屋。《说文解字》:“容,盛也,从^谷声。”这里的谷是声符,但也是容的一个义素,《说文解字》:“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于口。”谷是一个象形字,象水从山口中流出。山谷之所以能流出水来,就因山谷是虚空64

   白健殷守刚:《说文解字》一'部字解读

  的,因此谷也有空的意思。房屋建造好之后,中间必然是中空的,如果房屋建好了却是实心的,那么它也就没有用处了。容就是中空的房子,其用处自然是储藏或居住。《说文解字》:“实,富也,从山从贯,贯货贝也。”在远古时期,人们以贝为交换媒介,贝充当的是货币的角色,人们拥有的贝越多,意味着他们拥有的财富就越多。人们把串成串的贝储藏于屋中,就是充实的实,可见房屋的功用不仅仅是居住,还用于储藏财富。与贝相近似的还有一个宝字,只是它还多了另外一样东西——玉。这并不难理解,玉在当时是一种神器,是可以通天地感鬼神的物品,作为一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人们自然要把它珍藏于室中了。在《说文》中,“富”意为备,就是充足的意思。其结构则为^下有吾,《说文》有:“吾,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读若伏。”在甲骨文中,吾的形状完全就是一个容器,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说:“字象长颈鼓腹圜底之器。”朱氏的描述很准确,他接着又说:“哥为盛器,充盈于中,因以象征丰满。”吾是用来装东西的,其中装得最多的应该是粮食。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很多哥,每个吾中都装满粮食,这样的家庭难道称不上富裕吗?人们建造房屋的初衷是居住,但随着财富的增加,其储藏的功用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一1部字的文化意蕴

  自从有了建筑,人们的活动也就围绕着建筑展开。人们早出晚归,无论生老病死都在建筑之中,可以说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部分历史。对于几千年后的我们来说,这段文明史已经过去的太远久了,其情状已经支离破碎,模糊不堪。但是文字是沟通古今的桥梁,我们可以反过来,从文字的创造思维中来重新认识古代文明。从表示建筑的字体字义中,我们可以揣测出以下几条关于远古时期的文化线索。

  家是生殖崇拜的一个印记前面已经分析过,家下的豕是公猪,也就是狼,狠的生殖能力比较旺盛。在原始社会中,人口的多寡决定了一个部落的兴衰,人们从潜意识中知道要人口兴旺,就必须具有旺盛的生殖力,具有旺盛生殖力的公猪自然就曾为这样一个崇拜的对象,人们希望自己也具有像公猪一样的生殖能力,从而可以使部落不断壮大。所以本来是指狼住的家,慢慢就成了人居住的地方。

  贝是一种成熟的货币人们为什么把现在不值钱的贝壳储藏在家中,而且储存的多了,就可以说是富实呢?解释只有一个,就是贝壳在当时是货币,是可以交换到任意商品的钱币。在^部下,表示储藏的几个字中多与贝相关,另外在《说文解字》中还有一组贝部字,它们多是关于贸易的一组字,比如贫、贸、买、卖等等,他们都以贝作为部首,但他们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贝壳,相反都是指与贝壳有关的社会活动,就是交换。这些都可以证明贝壳在远古社会中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货币,而且其存在时间非常长久。

  人们在屋檐下对宇宙的思考自从有了建筑,人们就对建筑所构成的空间展开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认识便慢慢地扩大到宇宙范围。在他们看来房屋是个小宇宙,天地则是一个大宇宙。《说文解字》:“宇,屋边也,从^于声。”宇本来的意思是指房屋的边缘,是一个离人较近的区域范围,后来模拟之,宇就成了许多事物的边缘,尤其指天之边缘。《说文解字》:“宙,舟舆所极覆也,从^由声。”宙是人们以家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所能抵达的范围。后来它的范围扩大而指整个时空。《庄子·庚桑楚篇》曰:“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这里庄子就是以宇、宙来表示天地、古今的无穷尽。《说文解字》:“宵,夜也,从山,^下冥也,肖声。”宵最初指屋下黑暗,在原始社会,屋下黑暗就意味着夜晚的来临,由屋下黑暗推之则得天下黑暗,天下黑暗则是夜晚了,所以宵也就是夜。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家为活动中心展开的,宇宙实际上是家的放大。

  建筑下的工作者随着私有制不断扩大,建筑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到了奴隶社会,一群在建筑之下工作的人相应地产生了,他们有守、有宰、有宦。这些人都为奴隶主工作。《说文解字》:“守,守官

  65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也,从山从寸。寺府之事者从寸。寸,法度也。”守是专门为奴隶主执掌法度的人,他们间于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对奴隶,他们掌握着生杀大权,对奴隶主,他们则要忠心不二。《说文解字》:“宰,阜人,在屋下执事者,从^从辛。辛,阜也。”这类人本为带罪之人,他们在奴隶主的房中从事一些具体劳动,因与奴隶主经常接触,所以受宠信的几率很大,倚仗着奴隶主的宠信,后来他们便成为奴隶主的官僚。“宦,仕也,从山从臣。”仕是学的意思,宦同于仕,则也有学的意思,大概是在屋中学习宰或守的本领之意,宦其实也是奴隶制官僚层中的一类。无论是守、宰,还是宦,他们都是在屋檐下劳作的人,他们劳作的内容就是替奴隶主管理奴隶,他们实际上就是是奴隶社会里的官僚阶层。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依照一定哲学体系而编订的字典,许慎通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义,推究其起源,其中揭示了不少汉字起源与发展的规律,所以它是我们今天学习语言学不可回避的经典。同时《说文解字》又是一个完整的符号体系,在这个符号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化遗俗、礼仪制度等,也是我们今人了解古代社会面貌的一个重要渠道。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s Under the Radical of“^(Mian)”

  BAI Jianl YIN Shougan92

  (1.Chinese Dept.,Simao Teachers’College,Simao,Yunnan665000;

  2.Chinese Dept.,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

  Words:Shuo Wen Jie Zi;“^(Mian)”;architecture;culture

  Key

  Abstmct:Xu Shen Shuo Wen Ji eZi was written in the order of the radicals the characters fall under.Words under the basic radical of“^(Mian)”are related way another to architecture.The origin of architecture and its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se WOrds.

  收稿日期:2008年12月10日

   《说文解字》宀部字解读

  作者:白健, 殷守刚, BAI Jian, YIN Shougang

  作者单位:白健,BAI Jian(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思茅,665000), 殷守刚,YIN Shougang(云南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91)

  刊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25(3)

  被引用次数:1次

  1.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 1988

  2.许慎;桂馥说文解字 1987

  1.袁光.解长霞《说文解字》表"居室"义的汉字及其文化蕴义[期刊论文]-新余高专学报 201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xsfxyxb200903012.aspx

  

篇七:《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汉字字形具有图像性特征,汉民族先民通过“比类取象”的思维方 式创造了汉字符号系统。《说文解字》作为文字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它不仅是传统小学经典,也是一部百科全书。许慎通过“据形释义”之 法为我们探究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特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面, 笔者就《说文解字》的“宀”部例字来阐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1、居住文化 “宀”部的部首字“宀”字,《说文》对其有如下解释:“宀,交覆深屋 也,象形。”“宀”字表示的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即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 子。据部首字来看,“宀”部例字与古代的居住文化有最直接的联系。

  1.1 走向地面 远古时代,汉民族先民在没有掌握造房技术之前,便寻找天然屏 障为自己遮风挡雨。这 在许多古籍里都有记载:《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夏则 居橧巢。”《墨子·辞过》:“古之民未有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先 民没有房屋,便依靠厂(指山崖)搭建房屋,这在《说文》“广”部里 有所反映。除此之外,在“宀”部里也有反映,比如“宕”:“过也。一曰:

  洞屋。”其甲骨文作(甲六五三),从宀,从石,会如屋之山洞之意。

  但是随着先民一代代的繁衍,山洞已不能满足居住需求,于是他们便 开始自己建类似于山洞的洞穴来满足居住需求。他们找到了自己生活 的土地,他们在黄土地上挖坑,开始了穴居生活。据《周易·系辞》记 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说文》“穴”部集中反映了这一文化,在“宀” 部里,我们亦能看到这一时期的居住状况。其部首字“宀”就反映了先 民的穴居生活。

  “宀”字指的是交相覆盖的深邃的屋子。饶炯在《说文 解字部首订》里谈到:“古者屋因厂为之,与厂对刺,仅覆一面,其形 固浅,后世冓为重屋,则交覆两面,而左右有翼,其形甚深,篆文正 像屋中背,与正面线,及两翼交覆之形,故曰‘交覆深屋也’。”据考古

   发现,代表母系氏族社会的半坡仰韶文化的住房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方形,一种是圆形。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里说得比较清楚:“方形 多为浅穴,内转角一般成弧形。面积约 20 平方米,最大的约 40 平方 米。通常在黄土地面掘成 50-80 厘米的浅穴,门口有斜阶通至室内地 面,阶道上部可能搭有简单的人字形顶盖。”“圆形屋顶一般建造在地 面上,直径约 4-6 米,周围密排着较细的木柱,柱与柱之间也用编织 方法构成壁体。室内有二至六根较大的柱子,屋顶形状可能在圆锥之 上,结合内部柱子,再建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先民已有半地穴式的 房屋。此时的房屋,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方式。

  “这种双间房子,或内室作圆形,外室作方形,或内外二室都作方形, 中间连以狭窄的门道。整个建筑平面作吕字形。”看到这,我们一定会 想到“宫”这个字。《说文》并没有把“宫”字收入“宀”部,而是单独作为 一部,曰:“宫,室也。从宀,躳省声。”以“室”训“宫”,而“室”收入“宀” 部,云:“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段玉裁《说文解字 注》引《释宫》注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至此,房屋有了内外 室,内外室在建筑功能上具有分工作用,内室的保暖作用相对更好。

  但是半地穴式的房屋毕竟还有一部分在地下,屋内阴暗潮湿。先 民的房屋走向地面是必然趋势,“宋”字反映了先民的房屋最终走向了 地面。《说文》曰:“宋,居也。从宀,从木。”“从木”,徐铉曰:“木者 所以成室以居人。”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木材 也是先民最容易找到的能够用于造房的原材料。在前文提到先民用木 柱支撑房屋,而这种房屋大多数都建在地面。到后来,木材用得越来 越多,有木材作为支撑,房子才有可能向地面发展。

  1.2 房屋由小变大,分工日益细化 在上文,笔者提到在父系氏族社会,房子已有内外室之分,这无 疑要以扩大房屋规模为前提。伴随生活的需求,古人的房屋由小变大。

  在《说文》“宀”部例字里也有反映。如“宏”“宖”二字,《说文》曰:“宏, 屋深响也。”“宖,屋响也。”两个字都表示在房屋里说话有回声之意,

   如果房屋不大,怎么会有回声呢?又如“宽”字,其下注曰:“屋宽大也。” 直接形容房屋宽大。又如“宣”字,《说文》曰:“天子宣室也。”“宣”指 天子宽大的正室,宣室,也是古宫室名。王筠《说文句读》引《容斋 续笔》曰:“汉宣室有殿,有阁,皆在未央殿北,三转黄图,以为前殿 正室。”有殿有阁,其大可想而知。

  随着房屋规模的扩大,其分工也越来越细。首先就是人畜所居之 分,来看看“家”字。《说文》里谈到:“家,居也,从宀,豭省声。”段 玉裁注“家”字云:“窃谓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引伸假借以为人之 居。”“家”字甲骨文作(一期,合一三二),金文作(家戈父庚卣)。甲 骨文、金文皆从宀,里面有一头豭猪,会养猪棚之意。可见先民最初 是人畜共居一室,但后来人们无法忍受与畜生共居一室,便有了专门 为畜生建造的住所。而“家”字则专指人所居之屋。

  人畜之居分离开了,人所居之室的分工也日益细化。“宀”部例字 里出现了一系列描绘房屋不同方位的字,如宧、奥等。其中“宧”字注 曰:“养也。室之东南隅,食所居。”“食所居”三字点明用途,大概相当 于现在的厨房、饭厅一类。还有上文提到的房子内外室之分,据考古 发现,先民往往在外室墙中挖一个龛作灶,有的灶旁边还有一个小型 窖穴;内室保暖效果好一点,自然是先民睡觉休息的地方。

  2、 古人的家庭观念 随着人类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人 类自从有了家庭,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围绕利于家庭的目的进行。有 了家,人类才感到有了归属感。“宀”部例字里有一组字集中反映了人 居家中的安适、闲逸心理:寍、定、安、宓、宴等。如“寍”字下注曰:

  “安也。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其甲骨文作(京 五三五五),金文作(墙盘),甲骨文从宀,从皿。金文另加义符“心”, 会有吃有住心乃安之意。

  “宀”部里还有一个字更能表现古人的家庭 观念,那就是“害”字,其下注曰:“伤也。从宀、从口,宀口,言从家 起也。”段注云:“‘从宀口,言从家起也。’会意,言为乱阶而言起于袵 席。”“害”表示家里口角相伤之意。古人注重家庭,家里发生口角之争,

   便认为是伤害,进步一证明了古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古人如此注重家 庭,那么离开家,客居异乡肯定是一件伤感的事。“宀”部里也有表示 客居之意的字,如客、寄、寓。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漂泊异乡 的羁旅之诗,如“独在异乡为异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古 人抒写客居异地的哀思之情。

  3、等级制度 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私有制。从夏朝开始,我国进入了奴隶 社会时期,社会中阶级 差别越来越分明,这在“宀”部例字里亦有反映。在前文,笔者已 经提到了房屋规模由小变大。但大的、好的房子是给上层阶级居住的。

  如“宣”字表示“天子正室”。据考古挖掘,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 小屯村一带,发现了殷宫室遗址。《中国古代建筑史》里谈到:“其北 区最大的条状基址的石础上,还留着若干盘状的铜盘——铜锧,其中 有隐约看出盘面上具有云雷纹饰的。这些铜锧垫在柱脚下,起着取平、 隔潮和装饰三重作用,并且在础石附近还发现了木柱的烬余,可证明 商朝后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木构建筑了。”而当时的普通百姓,大多 还处于穴居状态:“在殷宫室的附近发现若干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不 规则平面的穴居,以土阶升降,穴内壁面有些不加修整,有些用木棒 打平,有些涂有草泥。”一边是辉煌的宫殿,另一边却是低矮的穴居, 充分证明了当时的阶级差别。

  “宀”部里还有一组字表示在屋下劳动的人,也可以间接反映当时 的等级制度。如宦、宰、守。其中尤以“宰”为代表,其下注曰:“罪人 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辛。辛,罪也。”“宰”字甲骨文作(佚五一八), 金文作(吴方彝),甲骨文、金文皆从宀、从辛。“辛”表示古代的用作 黥面的刑具。据此,“宰”表示在屋子底下充当家奴的罪人。而“宦”从 宀,从臣,“臣”字最早指战俘,后来便指奴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森 严的等级制度。

  4、财富观念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最宝

   贵的财富便是他们赖以 生存的土地和房屋。“宀”部例字也有反映,如富、实、宝都是表

  示富裕、宝藏之意,那么古人认为怎么才算是富裕呢?“实”字便回答 了这个问题:“实,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段注曰:“以货 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实”字金文作(散盘),从宀,从田,从贝, 会家中田产,货贝很多之意。家里有田,有贝,有玉,就是朴实的古 人对富裕的看法。

  5、朴素的宇宙观 在有房屋居住,家中有财货之后,古人便开始探究他们所生活的 世界。首先进入其视 野的便是他们头顶的天以及脚著的地。“宀”部里“宇”字便是这一 现象的反映。其下注曰:“宇,无边也。从宀,于声。《易》曰:‘上栋 下宇。’”“宇”的本义为“屋檐”,后引申为“凡边皆谓之宇”。那么古人就 会想天的边在哪儿呢?古人曰:“上下四方谓之宇。”段玉裁注“宇”字 曰:“上下四方者,大之所际也。”于是“宇”又指“天地上下四方”。《庄 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郭象注:

  “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段注亦曰:“有实而无乎 处,谓四方上下实有所际,而所际之处不可得到。”古人认为他们所生 活的空间是有尽头的,只是这个地方找不到而已,比如神话故事里有 “天尽头”之说,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朴素看法。此处提到了“宙”字, 《说文》曰:“宙,舟舆所极覆也。从宀,由声。”然而其本义指“栋梁”, 对此,段注曰:《“ 淮南·览冥训》:‘燕雀以为凤凰不能与争于宇宙之间。’ 高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引《易》上栋下宇,然则宙之本义 谓栋。”后来引申出《说文》所收“舟车所到处”之意,再后来就引申出 “无限时间的总称。”《玉篇·宀部》:“宙,往古来今曰宙。”关于对空间 和时间的追问,是人类童年时代共同关注的问题,“宇”“宙”二字便反 映了我国先民对这个问题的追问。

  “宀”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应该不仅限于此,这需要更多的学者去 探究,以利于进一步继承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注释:

  《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丁福保 中华书局 第 3207 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年 6 月第二版 第 24 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年 6 月第二版 第 24 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年 6 月第二版 第 26 页 《说文解字诂林》(第八册) 丁福保 中华书局 第 3215 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年 6 月第二版 第 31 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年 6 月第二版 第 31 页

  

篇八:《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麓州警列2011.06 —气面i面可i石瓦矿

  《说文解字》^部字的社会文化意义阐释

  邢怒海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说文解字》中的一部字的形体结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先秦时期上古社会制度、人民日常生活状况, 折射出当时的礼制伦理观念与封闭性文化意识。

  【关键词]

  说文解字;一’部;汉字文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1)06—0213一03【收稿日期]201l一02—24

  [中图分类号]H041

  【作者简介】邢怒海,男。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古代文化。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意的 字典,“从全世界的范围考察,《说文解字》也是出现最早的、 系统合于科学精神的、具有独创的民族风格的字典。”…m) 许冲在《上(说文解字>表》说:“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 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 事,莫不毕载。”可以说,该书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及自身社会 的认识,而^部字更是结合古代社会文化而形成的具有丰富 内涵的符号载体。

  一、^部字反映了先秦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 “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主的,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 它从来就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象征的 成分越来越少,生活的成分越来越多。”【2】伸182’先民创造了许 多汉字来描摹自己的居所,在《说文》中,反映人同房屋建筑 相关行为与事物的一部字为数不少。

  (一)对先民起居习俗的展现 上古时期,先民聚居群处、渔猎田作,共同经受自然环境 的考验。《吕氏春秋・恃君览》日:“其民聚生群处”,先民修 造房舍,共同居住在其中,这种现象在各个文化遗址的考察 中已经得到证实,在^部中,“窘”字正是对此的反映,《说 文》:“窘,群居也。”在临潼姜寨等遗址曾发现先民建筑同心 方向的小屋,中心部位有大型建筑供氏族长老们居住使用。

  这种群居习俗一直延续到先秦时期,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 员更是聚合在一起,逐渐演变为具有宗法性质的家族群体。

  日月升降,昼夜交替,自然天象的变化使得先民形成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俗。“宵”,《说文》:“夜也。

  从山,山下冥也。”,徐灏《段注笺》:“谓夜居室中窈冥耳”,此 谓天黑之后居室变得幽暗,人们开始休息。具有止息之意的 ^部字还有“宿”,《说文》:“止也”,<玉篇・^部》:“宿,夜 止也”,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认为“示止(宿)意”,

  《诗・卫风・考榘》:“独寐寤宿”,朱熹注:“寤宿,已觉而犹 卧也。”其甲文象在屋内的席子上躺卧一人,义为住宿,如 《苟子・儒效》:“暮宿百泉”。古人在室内铺席的习俗历史 悠久,例如姜寨遗址中就发现铺席的痕迹,古人白天在席上 跪坐,劳作、进餐、交谈,晚间就在席上休息,这种以坐式为主 要姿态的生活习俗一直延续到汉代之后。

  在躺卧休息之前,先民还需要整理一下卧室与卧具,以 营造一个清洁舒适的休息环境。《说文》:“寝,卧也。”《段 注》:“今人皆作寝。……卧必于室,故其字从一。”具体分析 此字的结构,张舜徽《约注》:“(小篆)寝字当从^,从人又 (手)持帚,会意。今北人居长炕,上铺以席,就寝前必持帚 扫除灰尘,盖自古之遗俗。” 先民居卧常以于草为褥垫,反映此种境况的^部字为 “寒”,《说文》:“冻也。从人在^下,以粼荐覆之,下有灸。” 《段注》:“冻当作冷”,王筠《旬读》:“此冻之别义也。”所谓 “荐”,《说文》:“荐席也”。从“寒”字的金文构形看,表示房 屋里的人躺卧在草堆里,周遭以冰示寒冷。

  先民对到家中来访的人员称之为“客”,《说文》:“寄 也”,王筠《句读》:“偶寄于是,非久居也。”其甲文形体描绘 房屋之内有人进入。表示外人。“客”白“各”孳乳而来,后又 孳乳出“宾”字。先民还为客人准备了住所,即“寓”,《说 文》:“寄也”,如《孟子・离娄下》:“无寓人于我室。” (二)对先民追求安全、财富等心理的映射 从社会心理上观照,人们普遍具有对安全、安定环境的 诉求。遮蔽风雨的房屋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幽静的安全 小环境,能够满足先民的愿望。在山部字中,“定”字即是对 先民此种心理的映射。《说文》:“定,安也。从^,从正”,其 意为止息。“定”的甲骨文字形上为房屋,中间为居室的入 口,下面为脚止(趾),会“安定”之意,表示居住者返家时心

  213

  万方数据

   情平定。先民从凶险的山林回到房舍,自然会产生安全之 感。个体的感受又逐渐转化为社会的心理认同,如《周易・ 家人》:“正家而天下定矣。”《诗・小雅・采薇》:“我戍未定, 靡使归聘。”《郑笺》:“定,止也。我方守于北狄,未得止息。” 表述相同心理感受的字还有“宴”,《说文》:“安也”,王筠 《句读》:“《北山》:‘或燕燕居息。’传日:‘安息完”’,《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孔疏》:“宴安自逸,若鸩毒之 药”。以及“蹇”,《说文》:“止也。” 房屋营造了安全的环境,因而成为贮藏贵重物品的重要 场所,例如“容”,《说文》:“盛也。从山谷”,表示盛纳, “窟”,《说文》:“置物也”,徐灏《段注笺》:“古谓置物于屋下 日焉,故从^,盖从他处传置于此室也。”“残”,《说文》:“屋 所容受也”,《段注》:“成之言盛也”。正因为建筑具有这样 的贮藏功能,所以当时的财富观念以室内有酒、货贝、宝玉等 为象征,例如富、寅、寅等字。

  富,《说文》:“备也。一日:厚也。从^,哥声。”“吾”字 甲、金文形与“酉”字相似,均象盛洒的坛子,但“舀”字内有 “十”,表示酒坛盈满之意,从^会意屋内有酒等财物,表示 完备富有之意。据专家考证,在商周之时,有福字而无富字 形体,常常以福字代替富字使用,二字同音同义,其甲文字形 均为酒坛轮廓,迟至战国才在酒坛上出现了^字头,其字形 才完全独立出来。酿酒业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社会上 饮酒之风盛行,但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必须在生产较 发达的地区才能大规模酿造,因此有能力酿酒和大鼍储酒的 家庭必然是具有雄厚财势的高官大贾,所以人们观念中也就 以酒坛的多少来衡量其富裕的程度。与富裕相对的是贫寡, “寡”字,《说文》:“少也。从^,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 寡,少,由^和颁会意。颁,表示分授(房屋),所以有“少”的 意义,其理念也与建筑有关。经济实力影响着房屋建筑规模 与装修级别,《说文》日:“寞,无礼居也。”徐锴《系传》:“阶 阼升降所以行礼,故贫无礼先见于屋室。”《玉篇・^部》:

  “寞,贫陋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四》:“窭,谓居贫 无财以备礼也。”由此可见房屋的大小好坏与经济程度密切 联系着。

  寅,《说文》:“富也。从^。从贯。贯,货贝也。”桂馥《义 证》:“贯盈于内,实之义也。”王筠《句读》:“贯下云:‘钱贝 之贯。’此直以贯为钱贝矣。”贯,表示用绳子串在一起的货 贝。贯最初是商代货币单位,先是两枚货贝为一贯,后来为 十枚或二十枚为一贯。秦以降,多以一千枚铜制钱为一贯。

  寅字从一从贯,会货贝充满屋内或家中田产、货贝很多之意。

  上古时代,人们以海贝作为交换媒介,因而贝就成为珍 贵之物。蜜,《说文》:“珍也。从^,从玉,从贝,缶声。”《段 注》:“玉与贝在屋下。”贝与玉同样被看做是珍贵的物品,反 映了当时的价值观,后世大凡与货币有关的字也多以贝为 符。上古时代,先民以玉为饰品,商代被视为贵族身份、节操 的象征,在祭祀天地神灵时玉为重要器具,在政治生活中,天 子执玉版,诸侯执圭,以玉玺为尊,《说文》以为:“石之美有 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

  214

  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伎,沽之方也。” 二、一部字所表现的上古社会制度 先秦时期,文字仍处于草创发展时期,一些^部字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在当时的部落战争中。部分俘虏被当做 奴隶使用,从事各种繁重的生产任务,例如“宦”字,《说文》:

  “仕也。从^,从臣。”《段注》:“宦渭学官事。”朱骏声《通训 定声》:“犹今试用学习之官。”徐锴《系传》:“执事于中也。” 西周《令簋》:“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据郭沫若考释, “臣”像“人首俯侧目竖”,即为竖立的眼睛样子,指奴仆。

  《国语・越语下》:“令大夫种守于国,与范蠡入宦于吴。”韦 昭注:“宦,为臣隶也。”其本义为在屋下接受训话的奴仆。

  又如“宰”字,《说文》:“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从 辛。辛,罪也。”《段注》:“此宰之本义也。”王绍兰订补:

  “《汉书・扬雄传》言:‘胥靡为宰。’《楚元王传》:‘胥靡之。’ 晋灼日:‘胥,相也;靡,随又。古者相随坐轻刑之名。’此罪 人为宰之证。”其字意指在室内用刀工作的奴仆。“宰”原本 是室内劳作的奴隶,春秋之后成为国君、大夫的臣属,转变为 高级官僚的称谓,如《仪礼・聘礼》:“宰命司马戒众介。”郑 玄注:“上卿贰君事者也。” 又如“守”字,《说文》:“守官也。从^,从寸。寺府之事 者。从寸;寸,法度也。”王筠《句读》:“寺府犹今语衙门。”从 ^表示是衙门里的事情。寸、又同义,都表示手。守,官吏的 职守,由山,由寸会意。官府常常派兵丁入室抓人征税,因而 有“索”字,《说文》:“入家搜也。从^,索声。”《段注》:“索, 求也。《颜氏家训》日:‘《通俗文》云,入室求日索。” 为了笼络士人、安置贵族子弟,官府设置了大量散官闲 职,因此冗员繁多。对此,“宄”字较恰当地反映了这种政治 现象,《说文》:“亢,散也。从^,人在屋下,无田事。《周书》 日:‘宫中之宄食。”’《段注》:“‘书’当作‘礼’。”《周礼・地 官》:“掌共(供给)外、内朝(外朝、内朝)亢食者(吃闲饭的 臣吏)之食。”贾公彦疏:“宄,散也。” 三、一部字中蕴含的礼制伦理观念与与封闭性文化意识 “建筑是文化的具体反映,所以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不 可避免地表达在建筑上面。”【2】‘P”的在《说文》冉部字中, “室”、“宦”、“案”、“瘫”指房屋建筑的空间方位,其中蕴涵 着深厚的人文色彩和文化底蕴,例如宗法礼制、阴阳五行等 传统的文化思想。古代社会礼制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同时又 受“鬼神”说法影响逐渐产生了风水思想,并运用到了生活之 中,表现在居室内就是划分出尊卑不同的居处,以及诸如“庖 厨食阁皆在室之东北隅,以迎养气”的看法等。

  在半坡氏族时代,先民就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风水意识, 其住房中已经开始按照方位来布置功能区,寝室、灶台等都 有固定位置。这种行为意识在文字上也多有反映,《释名・ 释宫室》:“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即“宅土而居”,反映 了东汉时期人们修建房屋时的观念。另如宦,《说文》:“养 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宫》:一宦’ 与‘颐’同。《释诂》‘顾’训‘养也’,云‘食所居’者,古人庖

  万方数据

   厨食阁皆在室之东北隅,以迎养气。”<段注>:“东北阳气始 起,养育万物。”古代的厨房一般都设在房屋的东侧。

  窠(奥),l:说文>:“宛也;室之西南隅。从^,采声。” 《段注>:“宛、奥双声。宛者委曲也。室之西南隅,宛然深 藏,室之尊处也。”《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 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壅。”古代居室的大门多 数不在正中间,偏于中轴线东侧,例如近代北京的四合院。

  居室的西南隅最为幽深,是室内的尊贵之处,据《易经》所 言,坤为地、地为藏,因而当为就寝之地。日常起居中,房屋 内的位置也有尊卑之分,尊贵之位被称作“髓”,《说文》:“尊 居也。”张舜徽《约注》:“古人言居,犹今人言坐,尊居犹云尊 坐,谓其位之崇也。”《国语・楚语下》:“宠神其祖,以取威于 民。”韦昭注:“宠,尊也。”在此基础之上,座位的朝向也有区 别,汉代时多以东向为最尊,南向其次,北向再次,西向最卑, 如《史记・项羽本纪》所载:“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鲜明地体现了宾客主从之 间的等级差别。先民为了改善通风、光线照明等居住条件, 设立了窗户,古称“向”,《说文》:“北出牖也。从山,从口。

  《诗》日:‘塞向墁户。一《玉篇・^部》:“向,窗也。”徐灏《段 注笺》:“古者前堂后室,室之前为牖,后为向,故日北出牖。” 朱骏声《通训定声》:“口象牖形,与仓同意。”据焦作出土的 汉代陶仓楼可知,当时的窗户多为长方形,已成为居住文明 发展的重要标志。

  以上为生人所居住的建筑,传统上称之为阳宅,至于人 死之后所居之处,则被称作阴宅,据现代考古发现这种观念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就已经存在,其先民居于洞 穴上部,死去的同伴则葬于洞穴下部,截然分明。所谓“宅” 字,又是墓宅之名,《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注 日:“宅,墓穴也。”《礼记・杂记上》:“大夫卜宅与葬日。”疏:

  “宅,谓葬地。”在古人观念里,死人也要像活人那样有自己

  的居室。所以“宅”字又指墓穴。

  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房屋建筑朝着大型化、多能化方 向发展,各种功能不同的建筑物搭配组合,形成了院落,不同 身份、等级的人员居住在不同规格的房屋内,这与宗庙谱系 相互映衬,构成了虚实两类伦理制度表现,多重院落的建造 形态直观地反映了家族的聚居。家长居住的堂为正屋,是院 落的中心,四周的厢房均处于从属的地位,供子女、奴仆居 住,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社会伦理秩序观念在传统院落中 明白无误地展现着,主要建筑与从属建筑的关系就是社会关 系中主从名分的体现。

  上古先民面对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北面为燕山、大漠, 西部为秦岭、巫山、横断山脉等,东、南则为大海,宛如一个天 然形成的摇篮,孕育着内向自省的中华文化,反映在建筑上, 先民要求房屋完整坚固,即“完”,《说文》:“全也”,同时在房 屋周围修建围墙,目的就是把自身围起来,以获得心理上的 安全感。突字即指称“围墙”这一建筑式样,《说文》:“周垣 也。”桂馥《义证》:“周垣也者,四面屏蔽也。亦谓之院落。” 朱骏声《通训定声》:“寞,今所谓围墙也。”《玉篇・^部》:

  “寞,周垣也。”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突”就 是起到屏障作用的建筑。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山部字表面上已经与建筑没有太 大的关系,但细细揣摩,它们或多或少的与建筑、社会存在着 间接、直接的联系,反映着先民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文智慧 与精神。

  参考文献

  [1]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责任编辑:刘俊沅]

  215

  万方数据

  

篇九:《说文解字》“宀”部蕴含的文化意义

  4.许慎为什么要写《说文解字》

  许慎写作《说文解字》有原因的。

  《说文-叙》交代的很清楚。

  其一,官吏文字水平低下 汉朝法律规定:学童十七岁以上才得应考,能讽诵理解九千字个汉字的才能当书史小吏;同时也要考 秦代八体的写法。通过郡试之后,上移给中央太史令再行考试,成绩优异的,被用为“尚书史” 。官吏的 公文、奏章,文字写得不正确, “尚书史”有权检举、弹劾他们。如今条令虽在,却停止了考核,文字功 夫荒废,一般人早就不懂得文字的道理了。

  《论衡-别通》 :

  “孝明之时,读《苏武传》 ,见武官名曰栘中监,以问百官,百官莫知。夫《仓颉》之 章,小学之书,文字备具,至于无能对圣王之问者。

  ”足见后汉小学之衰。

  其二,俗儒固陋反对古文 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住宅,得到了《礼记》 、 《尚书》 、 《春秋》 、 《论语》 、 《孝经》等古文典籍。古 文典籍还有北平侯张仓所献的《春秋左氏传》 。一些郡县、诸侯国也往往从地下发掘出前代的宝鼎和器物。

  它们的铭文就是前代的古文。彼此多相似,虽说不能再现远古文字的全貌,但是先秦古文字的情况却能知 道大概了。

  然而当世陋儒(今文学者)对于这些古文,大加非议,认为这是好奇立异,故意变更正规文字,假托 出自孔子住宅墙壁,伪造出来的不能知晓的文字,淆乱通行的文字来炫耀自己。

  其三,俗儒不见通学迷误不谕 许慎说,浅薄的学者争着解说文字,阐明经义,他们把秦朝的隶书当作仓颉时代的文字。他们说,文 字是世代相传的,怎么会改变呢? 他们根据秦隶的字形,解释说:

  “马头人”是“長”字(段注:谓马上加人,便是“長”字,今马头 人之字罕见,盖汉字之尤俗者) , “人持十”是“斗”字(段注:今所见汉隶字斗作斗,与升字什字相混, 正所谓人持斗也) , “虫”字是弯曲“中”字而成的(段注:隶字只令笔画有横直可书,本非从中而屈其下 也) 。掌刑官解说法律,甚至根据隶书的字形判决案件,把“苛人受钱”的“苛”字说成“止句” (段注:

  原义是禁止恐吓人犯,索取贿赂, “苛”是“诃”的假借字,被曲解为从“止句” , “句”同“钩” ,谓止之 而钩取其钱) ,类似这种情况还很多。都同孔壁中出土的古文字形不合,同史籀大篆的字体相违。可是庸 夫俗子固步自封,不接受新知,没见过宏通的学问,不知道汉字的规律,把古文典籍看成异端,把无稽之 谈当做真理,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看得神妙至极,认为自己透彻地领会了圣人的深意。他们又看到仓颉篇中 有“幼子承诏”这句话,便说《仓颉篇》是黄帝时代写的,说那句话寓有黄帝仙去,让幼子承嗣的深意。

  他们迷误不通,能不违背事理吗? 清代学者王筠说, “幼子承诏,盖《仓颉篇》中之一句,幼子盖指学童,承诏盖谓承师之教告。俗儒不知 是篇为李斯作,因后世谓君命为诏,遂谓是篇为古帝作。

  ” 第四,推行自己的文字学主张:文字者,经艺之本 许慎用心小学,目的在于将经学研究纳入正确轨道。

  许慎的学术责任感,使他对当时经师在说解经书时“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 的现象,深为忧虑。针对今文学家不识古文的致命伤,他说,文字是经史百家之书的根基,是推行王道的 首要条件,前人用它,将文化传给后人,后人用它认识古代文化。孔子说“本立而道生” ,这是因为确立 了根本,能使人懂得世上最深奥的道理,而不会再受困扰。许慎在《说文》中叙列篆文,参照古文、籀文, 博采诸家之说,做到出言无论大小,都确凿有证,在考稽的基础上撰写出自己的说解。他想用这部书网罗 万物,剖辨谬误,使学习的人了悟文字的本原,通达文字文字构造的深意,把古文经学建立在扎实的文字 学基础上,进而达到欲通经学,必明小学的目的。

  总结:段注认为许慎著书是因为“不得已” 。他说,俗儒鄙夫“所习皆隶书,而隶书之俗体又日以滋 蔓,则不知古文矣。以其滋蔓之俗体说经,有不为经害者哉!此许自言不得不为《说文解字》之故。孟子 曰: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古圣贤作述,必有所不得已焉尔。

  ”

  

推荐访问: 蕴含 说文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