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节拍节奏浅析

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节拍节奏浅析

时间:2022-05-18 18:20:10 浏览次数:

摘要:特定的节奏、节拍可能与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的音乐体裁形式有关,而音乐的节奏、节拍布局对音乐结构功能的发挥也经常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试从我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传统音乐中的节奏、节拍入手,分析其节拍、节奏上的特点,指出我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节奏节拍上的特征多与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关。

关键词:东北-内蒙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节奏;节拍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20-01

一、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况

下本文参考田联韬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概论》,以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例,简要介绍它们的音乐概况。

满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爱说唱、善歌舞的民族。在满族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其音乐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在满洲上层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统治阶层时,满族音乐随满族人走出东北地区,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具有高度融合的状况。代表性曲目有《子孙万代歌》、《摇篮曲》等。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与现今的朝鲜人、韩国人是血脉相连的。朝鲜族历史发展的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时期不断与中国交往,并吸收西域传来的乐器和音乐,使得音乐有了较大发展。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民间音乐、职业音乐、宗教音乐这三个主要部分。代表曲目有《野鸡打铃》、《纺车谣》、《道拉基》、《阿里郎》、《丰收歌》等。

赫哲族人口较少,其传统音乐仅包括民间音乐一类,主要是民间歌曲。代表乐曲有《等阿哥》、《回想起从前的生活》。

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它的音乐文化形式、特点是由本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传统决定的,有着浓郁的草原气息。主要有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又可分为民歌、器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戏剧音乐。代表曲目有《辽阔的草原》、《森吉德玛》等。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民间歌曲有着丰富的内容,数量多,流传广。主要有民间歌曲“扎恩达勒”和“雅德根”调。代表作品有《农夫打兔》、《心上人》、《回娘家的路上》、《忠实的心儿想念你》等。

鄂温克民族主要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等地,牧区用蒙古文,农区用汉文,局部聚居,整体分散,其音乐种类单一,主要是民间音乐。代表曲目有《金色的雅鲁河》、《德呼兰额呼兰》等。

鄂伦春族也是个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使用汉文,流传于民间的民歌深受群众喜爱。其音乐类别主要是民间音乐,包括吕日格仁、摩苏昆和原始信仰萨满教的歌曲。民歌内容多反映狩猎生活内容。《额呼兰德呼兰》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乐曲。

二、浅析东北-内蒙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节拍节奏特征

满族音乐的节拍分散板、有板、散板与有板结合这三种。有板的节拍形式有很多,如1/4、2/4、3/4、6/4、3/8、6/8等。满语音乐中常使用前短后长、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其音乐中节拍、节奏的变化有二种形式:慢三点、快三点。慢三点即用慢板奏出,通常是4/4或3/4拍,快三点即快速奏出,通常24或38拍。在满族音乐中很多作品的旋律的节奏是由老三点构成的,即鼓点中的强音总是奇数,强调前短后长,前密后疏的变化。

节拍节奏上朝鲜族民间音乐中的常用是3/4、6/8、12/8、9/8等三拍子及其他复拍子。如《丰收歌》片段:

在朝鲜族音乐中2/4、4/4等二拍子系统的节拍较为少见。节奏方面根据朝鲜族歌词的读音特点,有一整套极为丰富的“长短”类型,即长鼓、圆鼓、锣等打击乐器在伴奏中的各种特定节拍、节奏体系的总称。朝鲜民间音乐“长短”中的三拍子系统是最具代表性的,其基本节拍样式是韵律性的,并且很少有弱起,基本都是强拍起。朝鲜族中节拍的强弱关系既不是西方的“轻重率”,也不同于中国的“板眼”,有它自己的长短重音是他们的最显著特征。如下图:

这是朝鲜族库克里的鼓槌部分节奏,那么在第一小节的第一个八分音符则是左手部分空打长鼓,在每个有重音音节和次重音的部分都有左手的长鼓配合。李吉提在对朝鲜族歌舞音乐节奏节拍的看法上是:“朝鲜族音乐都是三拍子的看法,今天证明实是一种误会。

赫哲族有着波浪型的旋律线条。节奏上也有着相似的特征,即“划动型”核心风格的节奏。“划动型”节奏指的是赫哲族人划船时双手划桨动作的节奏。这个节奏型连续出现并在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各种节奏类型中占优势地位。这种节奏型对于塑造赫哲族民歌的“水上”风格特色,起到重要的作品,是一种抽象化的动作律动。如下图:

蒙古族人生活在广阔飞草原,在传统音乐上的体现就是旋律的大幅度起伏,音程较大的跳进与同方向连续进行是其主要的旋律特点。在节奏上的特点就是长调那最典型的自由节奏。在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节奏因素的来源主要是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辽阔自由的草原气息、密集均匀的马蹄律动和骆驼步态的摇摆动荡。长调体现的正是辽阔草原的自由性。但这种节奏规律是以更小的节奏单位来控制横向时间的,即长调的“紧打慢唱”与短调在2/4或4/4拍中节奏型马蹄律动的内在控制。马蹄律动式样节奏型通常具有前长后短均分密集的特点,如下图:

另外还有骆驼步态节奏型,常在三拍子或六拍子节拍中强调并延长第二拍,或者延长第五拍,呈现出一种骆驼行进时摇摇荡荡的律动感,如下图: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旋律上以级进为主,以五度结构为特点,节奏上鲜明,节拍严谨。以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为多。三拍子和六拍子在扎恩达勒、哈酷麦歌曲中运用较多。在一个乐句中三拍子和六拍子的歌曲节奏大多为前紧后松的形式,有时用切分节奏改变正常的节奏进行,使旋律发生新的变化。另外在达斡尔族歌曲的开始或结束处有的长音可以自由延长,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性。

鄂温克族传统音乐节奏上来看一般认为“扎恩达勒格”类的音乐节拍自由舒展,而“鲁克该勒”类的相对规律整齐,萨满调的节拍是比较自由的与规整的节拍相结合。由于鄂温克族长期以来大都是过着游牧生活,因此自由节拍与混合节拍形式的民歌较多,多用3/4、 2/4、 3/8、 6/8及混合节拍等。

三、结论

无论是满族的传统音乐,还是朝鲜族的,抑或其他民族,它们在节奏上是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其音乐的节拍、节奏特征多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赫哲族的“划动型”节奏就是赫哲族人划船时双手划桨动作的节奏,就是他们生活方式的最好体现。蒙古族的两种典型的马蹄律动式样节奏型和骆驼步态节奏型,以及长调都是马背民族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一种民族特征,是让人很容易区分与其他民族的不同风格的一种独特文化内在品质。特定的节奏、节拍可能与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的音乐体裁形式有关,而音乐的节奏、节拍布局对音乐结构功能的发挥也经常具有决定性意义。

推荐访问: 内蒙 浅析 节拍 节奏 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