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16 14:05:04 浏览次数:

关键词:公共艺术;建筑设计;谢子龙影像馆

1公共艺术概述

1.1公共艺术的特征

公共艺术长期处在一种动态、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中。以兼容性为内核,在现代发展中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精心设计可以为公众带来艺术形象美感的设计品,公共艺术具有三个特性:公共性、艺术性、关联性。

首先,公共性是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公共艺术的核心價值在于它具备公共性,它能够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在当代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下与公众产生联系。体现不同于个人艺术,个人的表达形式,而是各种公共空间中,面向公众开放和分享。公众对公共空间有参与、支持、认可特征,它才具有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是艺术性,只有兼具艺术性才能吸引公众,激发且引导公众与之交流的欲望,使公众与它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最后,是环境的关联性,公共艺术与环境不单单是物理关系,也包括情感上的联系,因此对于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度”要把握好。

1.2公共艺术的空间划分

公共艺术空间有诸多分类:第一类为政治及国家权力象征的公共场所;第二类为表征国家及社会公共文化的场所;第三类为城市商业空间场所;第四类为城市的桥头、街道、休闲广场、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等公共空间场所;第五类为各种主题性公园和广场;第六类为街区或社区的休闲场所和公共绿地。文中提到的谢子龙影像馆属于第二类,是一所面向公众开放的影像艺术天堂。

2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在人们潜移默化的观念里,公共艺术是指雕塑与装置,建筑与公共艺术相辅相成,优秀的建筑具有特定的艺术气息,是公共艺术的体现,公共艺术作为—种特定的形式始终贯穿于建筑空间。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变化上,借助空间的有效运用让公众去与空间产生有趣的互动,也体现在这个空间的布置、物品的呈现带来的艺术感,所以说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建筑经过设计,为公众带来提升艺术美感的空间,公众在这个艺术化的建筑空间里接受艺术的熏陶,这就是具有公共艺术意义的建筑带来的最为广泛的传播效果。无论是建筑还是独立的公共艺术品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诠释空间,通过空间的艺术化来表达公共艺术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所以建筑艺术自然属于公共艺术。

3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谢子龙影像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边上,洋湖湿地公园内(如图1),恰好处于湿地公园连接湘江风光带的视觉廊道上,谢子龙影像馆与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李自健美术馆共同构成了政府重点打造的洋湖市民的文化客厅。建筑面积10621.91㎡,于2017年建成使用。谢子龙影像馆以其独特浅白色为基调的建筑成为湘江河畔一道风景。他们希望建筑能成为“光影的容器,艺术的方舟”,实现“艺术神性光辉的追求”。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艺术介入生活的具体体现,谢子龙影像馆将建筑的艺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最大的功能就是为公众服务,所以具备公共性。透过“光与影”弥散出一种神秘旷奥、安静深远的静寂感,影像馆借助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来隐喻和建构一个时间停滞的迷宫,引导观者密切关注疏离化之后的陌生感。试图寻找形式语言背后的内在逻辑——“类型原型——深层结构——心理图式”,并将其融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设计中,在艺术层面来说谢子龙影像馆是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成功典范。

谢子龙影像馆白色温润的清水混凝土使建筑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最本质的中性状态,成为吸引公众的公共历史地域文化,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最完美的体现是将其升华成为城市的文化精神。建筑内大部分面积都对公众开放,只有特定的小部分区域展览须购票入场,在艺术空间中营造平等的艺术氛围,公众可以在这个空间平等对话,尽情享受这个神秘空间带来的不经意的艺术特色。公共艺术作品与人之间产生一种互动关系,其创作的目的是要延续与加深社会各阶层对历史的记忆和对伟人精神的缅怀。将公共艺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是视觉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组合。

3.1建筑形态设计

建筑如何与公共艺术完美的结合,取决于建筑自身是否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建筑本身需要体现了一种“建筑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谢子龙影像馆的核心在于对平面的扭转,二层以上进行外部体量轮廓的扭转(如图2),打破了方正的造型,而是在方正的基础上对上部空间进行扭转,扭转的建筑使它打破了规整的呆板,变得活泼起来。上下体块“并置”与“偏转”的动作强调着界面的围合、与周围景观的隐喻对话以及场所的关联暗示。建筑在满足实用功能和审美需要互为前提下,还需要体现一定的艺术性,通过特定的艺术语言为建筑形象增添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3.2建筑材料设计

建筑的形态塑造了空间,而建筑的色彩又赋予空间生命力与个性,考虑到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新建建筑与自然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影像馆位于湿地公园的绿色之中,建筑主体由白色清水混凝土一次性现浇而成,无论墙体,顶棚、地面或室外广场、平台、栈道都只使用清水混凝土一种材料,做法是超越性的。混凝土的出现与使用是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使建筑在整体环境中突出,公众无论在哪个空间中都能感受这种清冷的混凝土带来的静寂。正如安藤忠雄建筑的标志性材料,混凝土的精致与细腻,雅致与自然的效果在谢子龙影像馆也随处可见。

3.3建筑空间设计

在整个建筑空间中,最大感触是设计师对于“光与影”的应用,建筑中庭位置采用亚克力取光(如图3),不同天气不同时间段,“光与影”的律动,让光线在空间中游弋变化,光线的各种形态,让人领略非凡魅力,我们所看到的“光与影”在建筑空间中更能展现出建筑的质地。利用大面积的窗户进行采光,玻璃是最具魅力的建筑材料之一,给人一种冰质感与神秘感,结合清水混凝土的材料,让公众在这个空间中产生无尽的遐思。

3.4建筑外环境设计

通过湿地公园与建筑连接或一道斜坡,漫步在斜坡上,将湿地公园、李自健美术馆与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的景色尽收眼中,坡道尽头便是建筑入口(如图4)。在湖面微光粼粼的倒映下将公众的视线汇聚到一束光的入口,一个内凹形的圆锥尖顶直指天空,在无形中将公众带入艺术的殿堂,将环境与建筑艺术的无缝衔接。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它空间上的优势,使受众面积广泛;二是它不仅推动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与湿地公园的联系使得影像馆的入口设计在二楼,循序渐进的道路让公众在漫步过程中并没有感觉自己很快的到达一层,一楼是休闲咖啡场所,是为公众提供休息的平台,还有一间日料店,让沉浸在艺术空间的公众可以解决三餐后继续享受这个空间的美妙绝伦,多功能厅与湿地公园无界限街成为“空”的舞台。二楼与三楼为展厅,有对外免费开放的展览,也有全国知名摄影师在此举办的需要收费的摄影展。四楼是一个摄影器械展,以及室内陈设未完成还未正式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

4结语

正如谢子龙先生所说:“可以还原一个艺术殿堂级的影像馆”,不单是这个影像馆本身的建筑具有艺术特点,也需要打造建筑内部所传播的文化为影像的殿堂。建筑的绝大部分空间都用作展厅,让公众可以在这个殿堂里学习到不同风格的影像艺术作品及装置,将艺术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像馆以其特有的混凝土建筑造型成为公共空间中具有标识性的公共艺术性建筑,公众乐意接受这个空间带来的艺术感。随着城市空间维度的变大,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已经成为了特殊的公共艺术形式。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建筑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是建筑的内在,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建筑空间的设计。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公共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手段和形式会越来越成熟,因此,在未来,建筑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环境下进行特定的设计,创造出独一无二又让公众喜闻乐见的建筑作品。

推荐访问: 建筑设计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