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话剧在中国的发生发展

浅谈话剧在中国的发生发展

时间:2022-05-14 08:35:04 浏览次数:

摘 要:话剧是二十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它经历了最初十年的挣扎,抗战硝烟的熏燎,文革暴雨的洗礼,已植根于中国的土壤,茁壮成长。一百多年里,中国诞生了话剧的艺术天才:曹禺、老舍、郭沫若等,创作了众多名剧:《雷雨》、《茶馆》等, 在舞台上历演不衰。话剧已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一门艺术。

关键词:话剧;发展;曹禺;艺术表现

1.话剧的传入

话剧源于欧洲,是一种西方的戏剧艺术形式。话剧作家将现实生活或历史上的人和事,经过艺术加工,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对白和动作将人物的特征和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是一种用声音和语言感染观众的舞台艺术形式。

话剧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短暂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轰开,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涌入。话剧在中国的开场是在1907年,东渡日本的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于1906年创建春柳社,第二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时称“新剧”、“文明戏”。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并演出《黑奴吁天录》,至此,话剧开始登上中国的舞台。

2.话剧的发展

新的一种外来艺术形式要在异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就必有其生长的土壤,或将其改良成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

2.1 发展缓慢的新剧-文明戏时期

新剧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以欧阳予倩为代表的新剧艺术创作家,在几个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上演一批新剧,演出了中国本土剧本《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形势一片混乱,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斗争激烈,军阀混战,此时,新剧变成一种商业性演出,粗制滥造,迎合小市民的恶俗趣味。话剧在中国的成长遇到了障碍,衰落十年有余。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以胡适为代表的《新青年》同仁,开始对中国戏剧进行改革,“一是对西方话剧的引进和建设,二是对中国传统旧戏的批判”(刘勇,2006),其中包括矫正文明戏的流弊。

1919年3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独幕剧《终身大事》,这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刊载于正式刊物的话剧创作。《终身大事》讲述了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子田亚梅的故事,田亚梅留学日本期间与陈先生自由恋爱,但回国后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于是她决断地为自己的终身大事作了主,毅然地“坐了陈先生的车去了”(刘勇,2006)。该剧受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影响,“把当时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用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启发读者思考,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大胆尝试”(刘勇,2012)。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于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取名“民众戏剧社”,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也在同年创办,主要代表人物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该社的主张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话剧作品除《终身大事》外,还有欧阳予倩的《泼妇》,蒲伯英的《道义之父》,洪深的《赵阎王》等。这些话剧是受西方易卜生影响的社会问题剧。

1921年7月成立的、以郭沫若和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同样关注话剧的创作。田汉是一位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1922年《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咖啡店之一夜》和刊于《南国半月刊》的《获虎之夜》是我国话剧的重要收获。田汉在1929年还完成了三幕话剧《名优之死》,该剧通过一代名优刘振声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现实中的艺人们在旧社会的不幸命运。田汉总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并将现实性和传奇性结合起来,并善于将艺术舞台和生活舞台融为一体,强化了舞台艺术效果。

因话剧是“舶来品”,在中国没有根基,因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话剧在艰难中缓慢发展,直到三十年代曹禺等人的崛起,现代话剧才有了真正的生机和快速的发展。

2.2 三十年代中国话剧走向成熟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确立了理论和行动纲领,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在左联成立的同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了,它是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其他戏剧团体的文艺联盟,以后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左翼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将戏剧活动推广到群众当中去。夏衍将时代特征反映到人物身上,创作了《上海屋檐下》,另外还有《赛金花》、《秋瑾转》。夏衍剧作具有自然、素淡、深远的艺术风格。为话剧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做出了努力。三十年代初为中国话剧做出贡献的还有洪深、丁西林,他们的代表作有《五奎桥》、《一只马蜂》等。

“九一八”事变后,左翼剧联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出了“国防戏剧”的口号。在国防戏剧运动中,田汉和洪深是有影响的剧作家。田汉1935年创作的《回春之曲》,具有创作个性,剧本构思具有传奇性,任务性格鲜明,穿插歌曲,抒情气氛浓郁。本时期田汉的其他剧本,例如:《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等,紧跟时代,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映现实生活,但失去了独有的艺术个性和风格。

洪深的创作一直比较贴近现实,例如:他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反映了现实的农村阶级斗争。由他执笔、集体创作的“国防戏剧”《走私》、《咸鱼主义》都与当时的抗日斗争紧密相关。洪深的创作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社会问题剧与宣传剧的结合,是他创作的主要特点。

具有非凡艺术才华的曹禺,于1934年《文学季刊》第3期刊登了一鸣惊人的四幕话剧《雷雨》,推荐人、也是第一个读者的巴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雷雨》于1935年在东京公演受到热烈欢迎,在天津、上海、南京等地上演,历演不衰。《雷雨》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由于《雷雨》的出现,大城市话剧剧场的观众日益增多,通过观看该剧,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话剧,使得话剧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的大众接受,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中。曹禺从高中毕业起开始构思《雷雨》,随后经过五年的反复修改,取材方面虽受西方戏剧传统影响,剧本描写上层社会大家庭的乱伦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悲剧,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远远超越了题材本身的范围。《雷雨》通过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揭示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命运悲剧,一种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人对命运的抗争与命运对人的主宰。曹禺有着深厚的中国戏剧和外国戏剧理论功底,所以在创作上不但探索话剧的奥秘,更注重探索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奥秘,他的话剧意蕴悠远,独有魅力。

2.3 四十年代话剧-广场戏剧和剧场戏剧

抗战初期的话剧已经不是经典意义的话剧,而已经民众化,多样化了,宣传队、孩子剧团等演出街头剧、广场剧、游行剧、活报剧等,所有演出围绕抗战总动员,号召民众团结抗日。其中,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等,几乎演遍了个战区和大后方的广大村镇。

1943年春节开始,延安鲁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开始了以”民间形式”来改造话剧和话剧工作者为目的的创作,于是勇现出了一批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出现了“新歌剧”的代表《白毛女》、《刘胡兰》等。新歌剧显示了农民文化、革命文化、五四新文化三者之間的融合。

四十年代,抗战大后方、上海孤岛再度兴起“剧场戏剧”。抗战相持阶段,历史剧异常繁荣,主要以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为基本主题,重新认识、研究民族文化与历史,郭沫若的六部历史剧《屈原》、《虎符》等引起了巨大反响。该时期还涌现了一批历史剧作家,阳翰笙有《李秀成之死》等,欧阳予倩写有历史剧《忠王李秀成》、《桃花扇》。他将传统戏曲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中,丰富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力。阿英产生于上海“孤岛”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喻性。以上剧作共同构成了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创作的高峰。

除历史剧外,还出现了一批歌颂普通知识分子的剧作,如夏衍的《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田汉在抗战时期有多部话剧问世,《秋笙赋》和《丽人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老舍在抗战时期写作了多部话剧,如《残雾》、《面子问题》、《归去来兮》。老舍用小说的方法写戏,重视塑造性格,创造了一种小说化的戏剧。沦陷区的职业化、商业化的戏剧演出,使得剧本创作出现了“市民化”的倾向,但之外也不乏雅俗结合、雅俗共赏的作品。杨绛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从恋爱婚姻的角度,写事态人情和人物的内心。

2.4 新中国十七年-又一个话剧高峰

新中国的话剧创作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力求反映新的时代,刻画新的人物。老舍是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代表人物,到1965年,老舍共发表23部剧作,其中三幕话剧《茶馆》成就最高。该剧以北京城里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的变化,来表现十九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变迁。新旧社会的对比,是老舍结构作品的方法。在《茶馆》中,对光明合理的社会的期待是作品的潜在因素,体现了作家的历史观。

当代历史剧的创作有话剧、戏曲等多种形式。作者主要是老一代的剧作家。郭沫若创作了《蔡文姬》和《武则天》。田汉的历史剧《文成公主》和《关汉卿》等,还有曹禺的《胆剑篇》等。

话剧的高潮出现在1963年到文革发生,当时影响较大的有沈西蒙等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王树元的《杜鹃山》和丛深的《千万不要忘记》等,在上述剧作中,“城市”被表现为可疑的,与庸俗、腐败相联系的生活处所,与此相对的是具有革命斗争经验的纯洁的农村。六十年代初的戏剧高潮,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

2.5 文化大革命-样板戏的时期

这个时期几乎没有话剧创作问世,而有“革命样板戏”的出现,革命样板戏是戏剧形式,其中有京剧、舞剧等,因为经过专业人员的反复修改,具有较高的水平。当时样板戏在中国大地普及之广,几乎人人都会哼上两段,至今还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2.6 八十年代先锋戏剧和新世纪话剧改编热潮

先锋戏剧在二十世纪80年代曾有过一次集中的表现,进入新世纪后,先锋话剧仍以小剧场为舞台,追求艺术创新、形式创新,同时注重商业价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例如:“孟京辉戏剧”,他的代表作有《思凡》、《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其中《恋爱的犀牛》影响较大,不断上演。名著改编成为当下热门话题。北京人艺近年上演了曹禺的三部名剧。《日出》和《原野》,改动较大。对名作的改编,一方面是由于名剧自身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可阐释性,另一方面,总是与当下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和思潮紧密地联系。

3.结语

综上所述,话剧这门源于西方的舞台艺术形式,在国门打开的大背景下传入中国,经过早期的缓慢发展,艺术家们的不断探索,将西方艺术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具有深刻社会含义,反映现实社会和大众生活的中国话剧,使话剧艺术在中国不断发展,中国话剧的发展是西方话剧在中国民族化、大众化的过程。

今后的话剧还会向多元化发展,新一代话剧作家将会出现。话剧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已适应了中国的环境,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今后将不断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3]王婧,底悦.浅论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转换[J].群文天地,2011(8)

推荐访问: 话剧 浅谈 中国 发生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