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热点·焦点·难点

热点·焦点·难点

时间:2022-05-04 10:45:03 浏览次数:

◆没有必要过度看空中国外贸

——1990年代以来,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已经相当显著,出口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特点越发明显。2000-2007年间,除了2001年出口增幅为6.8%、2002年出口增长22.4%之外,其余6年中国出口增幅均在25%以上,2003、2004两年在35%左右。总体而言,中国议价能力正趋向增强。无论是按照美元计价还是折算成人民币计价,去年和今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单价都上涨了。而且,我们传统出口商品议价能力的增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一个比较长、不无痛苦的“订单外流——回流”过程。让某些海外客户因为中国生产成本上升而将部分订单转向印度、越南等其它发展中国家吧!(资料来源:10月15日上海商报)

◆内需究竟该怎样启动并扩大

——我们只有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才能确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地位,使我们获得买方地位。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必须严肃考虑中国市场对其国内产业的影响时,我们才可以说真正建立了一个内外需平衡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启动内需有几个关键的措施需要落实,首先就是税制改革,这是重中之重。还应该降低一系列税收负担。其中包括:关税,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等。提高社保福利也是促进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善,覆盖面还不够宽,这正是政府需要努力改善的地方。增加居民的社会保障福利将免除居民的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这就能够从长远保障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转型。(资料来源:10月14日新网)

◆谁拨去了食用油的高价外衣?

——近几日,记者却在京城各大商场、超市看到,包括各品牌的大豆油、菜籽油在内的食用油价格逆向而行,最大降幅接近15%。为何一路狂飚的食用油价格会骤然下降呢?首先,今年是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五个丰收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首次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增收。其次,今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实施的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对生产厂家确实有一定影响。此外,从国际市场角度分析,世界大豆主产国阿根廷7月份取消了具有争议的大豆出口关税方案,这加大了阿根廷大豆出口数量,导致国际大豆价格应声回落;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原本用玉米、大豆生产生物能源已经“不划算”,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大豆、玉米转为出口,这也增加了国际市场的大豆供应量。(资料来源:10月14日中国经济网)

◆石油行业来点竞争天塌不下来

——据2008年初调查,663家国内民营石油批发商已倒闭2/3,4.5万座加油站关门1/3。其根本问题是我国的石油流通领域存在垄断格局。中石化、中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卡住油源,拒绝给民营石油企业供油。致使全国2/3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倒闭。曾带领民营石油企业家10多次上书国务院的石油商会会长赵友山说,他会锲而不舍,继续为民营油企讨油。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属于行政垄断,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讲,反垄断法回避行政垄断,是因为石油等行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虽允许民企参与石油批发、零售,但不允许民企参与石油开采、进口,也是出于这一考虑。石油行业确实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但很多发达国家的石油行业实行市场化,也没见天塌下来,我们为何就不能打破石油行业的行政垄断,让民营油企与石油巨头享受同等待遇,展开公平竞争呢?(资料来源:10月14日齐鲁晚报)

◆金融危机考验自由市场经济

——美国从去年的次贷危机开始,于今愈演愈烈,已成为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一家家银行宣布准备进行破产清算,几个巨型投资公司也已资不抵债。由于美国的GDP占世界的36%左右,美元是世界通用流通货币,美元危机必然连累整个世界。金融危机考验着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反对美国政府救市的一个理由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允许国家和政府从事主要的经济活动。这是经济自由主义者数百年来的主要信条。由此可见,迷信市场经济的万能是一种幼稚片面的想法,但由此而全盘否认自由市场经济则同样不可取。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基本体制上的差别仍然明显。保持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效率和创造性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加强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在监管市场规则和维护工商业道德方面的职责,而不是放任自流,才是救世之道。(资料来源:10月14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正当其时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资产贬值,并关联影响到其他行业的股价出现深幅下挫,这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并购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寻求及早走出金融困境,美国适当放宽了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以求广揽资金,全力“救市”。最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放宽了长期限制资本运营和私人投资大量入股银行的规定,投资者可以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而不会被视为控股股东。此前。持有25%以上银行股份的投资者就可能被视为控股股东。我国企业要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储备实施并购投资。“走出去”应该是一项长期战略,不能抱着炒短线的思路,只看一时涨跌,要从长计议,着眼于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资料来源:10月13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应该进入减税时代吗?

——我国选择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减税,是保持经济增长,完善税收制度的需要。同时,从我国宏观税负的情况来看,也存在一定的减税空间。虽然我们不能轻言中国是否应该进入减税时代,但实行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减税,必然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刺激和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和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资料来源: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两份黄金周统计数据缘何相互抵触?

——10月3日同时见报的两条黄金周统计数据: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十一”黄金周前四天(9月29日至10月2日),全国道路、水路客运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9个百分点,增幅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全国假日办也发布了黄金周第4号旅游信息通报,截至2日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404.8万人次,同比增长33.42%,收入同比增加37.52%。交通运输部认为,客运量增幅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节假日制度调整,增加了多个小长假,有效分散了客流,避免了旅客在“黄金周”期间集中出行;假日办却认为,假日旅游再攀新高,市场运行总体良好,虽然长假过

半,但游客出游势头仍然强劲,各地的旅游市场供给和消费保持旺盛。黄金周真实情况始终有如云遮雾罩,让人看不明白,这实在太不应该。(资料来源:10月6日北京青年报)

◆打通中国经济的两条“梗阻”

——中国经济核心的真正梗阻首先在于内需培育不足,对境外投资过度依赖。这致使中国本土企业发育乏力、营养不良,而金融政策照顾不足,尤其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压力很大。中国经济另一个梗阻就是财富再分配严重不平衡。回顾中国现状,推动经济的内需在近年来不但不上升,反而不断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税收却连续多年几倍于GDP增长,GDP增长又大大快于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当务之急应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制订相对公平、透明、合情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再造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新的、潜在的强大动力。(资料来源:10月1日人民网)

◆国家赔偿标准必须适时提高

——《国家赔偿法》近日将面临1994年通过之后的第一次“大修”。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赔偿法》此次修改的主要着力点是提高赔偿标准,扩大赔偿范围,并且增加赔偿程序的公正公开。“但是总体而言,这次修改离外界的期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下的《国家赔偿法》虽然规定了国家对公民进行赔偿的义务与责任,但由于赔偿标准过于低廉,赔偿范围过于狭窄,赔偿内容也不够丰富,因此,对其“大修”即是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更是顺应民意的要求。(资料来源:10月15日华商网)

◆高校扩招急不急何需教育部反复澄清

——对近日个别媒体有关“教育部承认当年高校扩招太急促”的报道,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根本没有说过扩招太急促导致就业难等话题,有关报道严重失实。教育部发言人对高校扩招的评价,“从1999年到现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发展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约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奠基工程”。当我们的孩子还在为上大学竞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每年上大学付出几千上万的学费而甚至不得不到校外租房住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耗去了四年的青春时光,数万乃至十万的金钱毕业而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高校扩招到底怎么样,百姓心中有杆秤。同时,也真心希望教育部有关领导放下口中的“成绩”,起身到民间去看看普通学子的“疾苦”,而不要一天到晚给自己涂脂抹粉。(资料来源:10月15日四川新闻网)

◆“严禁违法”怎么听都是个笑话

——6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严禁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国家工商总局通知中说,广告中出现“xxx(国家机关)专供”、“专供xxx(国家机关)”内容的,就违反了《广告法)规定,就是明显的违法行为。至于捏造事实,发布虚假广告或者进行虚假宣传,毫无疑问,更是违背《广告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违法行为,明明违法了,按规定处置就行了,究竟还“严禁”什么?真是让人想不明白。当然,也许是如今放着现成法规不认真执行而另行发通知“严禁”却严禁不了的事情太多,所以发“严禁通知”只喊狼来却不来狼,就成了一种习惯使然。(资料来源:10月15日扬子晚报)

◆不享受国民教育待遇有利于党校价值回归

——10月7日,国内著名媒体《财经>杂志报道说“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引起广泛关注。文章称,“多年来关于‘党校文凭’的效力争议有了结论”——“日前,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将此前(《暂行条例》中)“党校学历可以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的规定删去。党校虽然也是学校,但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机构,其机构定位,教育对象、目标的设定均是有特殊规定性和针对性的,即:它首先是作为“党的重要部门”的政治机构而存在的,并且是以培养培训“党的干部”、“理论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无论是出于保障党校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还是维护党校教育与一般国民教育之间规范和谐关系的考虑,删除“党校学历可以享受同等国民教育的有关待遇”的规定,我以为,都是一种必要、应时之举。(资料来源:10月9日中国青年报)

(本栏目策划、编辑:张 振)

推荐访问: 热点 难点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