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嵌入科研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实践与启示

嵌入科研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2-04-15 10:15:41 浏览次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本文在介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973专项课题学科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了我馆在嵌入科研的学科服务的实践体会与经验,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学科服务;嵌入科研;高校图书馆;实践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4.010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Embedded Research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Li Yang, Pei Li*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973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by the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LJUCM),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embedded research of subject servi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carry out the deep embedded subject service.

Key words: subject service; embedded research; university library; practice

传统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以本馆学科馆员为依托,面向学科,进行学科资源建设、与读者用户进行沟通联系、开展参考咨询与用户培训等服务。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传统学科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泛在信息环境和虚拟研究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学科馆员必须在学术交流的背景之下,从用户的立场和需求出发,协调全馆和各方面的力量,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提供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泛在化的服务,提升用户的能力,为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环境[1]。嵌入过程,就是要求学科馆员嵌入到用户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学习当中,建立参与用户学术行为的新模式。从参与的对象来看,嵌入式学科服务包括嵌入科研、嵌入教学和嵌入学习等。其中嵌入科研,就意味着图书馆学科馆员加入到学科科学研究项目当中,融入科研过程,为科研项目提供全方位的主动性、增值性的信息服务。

2012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中标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201058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32355)

第一作者:李杨,馆员,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数字图书馆。E-mail: yydy1984@163.com

*通讯作者:裴丽,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医史文献学,医学信息学。E-mail: peili0221@163.com

项目《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此为契机,组建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给予该项目科研团队个性化、主动化、增值化的信息服务。本文在介绍我校图书馆“973专项课题学科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与总结了我馆在嵌入科研的学科服务的实践体会与经验,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1概述

自2012年我馆“973专项课题信息工作小组”成立以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小组定期与学科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课题的研究要点,并从“中药、疾病、症状、治疗原则”等角度,对课题组专家要求的“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的古代文献、现代文献进行系统搜集、加工、整理,寻找“利水功效中药的物质基础与药物性味关联关系”[2],为我馆此次学科服务后期的“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

首先,我馆建立的由主管业务副馆长担任组长的“973专项课题信息工作小组”,小组人员学历组成有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学科分布在中药学、中医学、图书情报、计算机等多个专业,这种高学历、学科多样化的人员配置保证了我馆学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第二,为了能够及时获取科研队伍的信息需求与热点问题,我馆搭建“973”计划课题科研团队与学科馆员之间无障碍沟通机制。我馆不定期派出学科馆员对我校中药学等学科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专家进行拜访,获取该课题最前沿动态与关键难点问题。通过多次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更加明确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的工作方向与服务内容,同时提升科研团队对学科服务小组的信任度和学科服务的认可度。

第三,在全面展开面向“973”计划项目的学科服务之前,为了保证学科服务的标准化与权威性,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明确了文献检索的范围与标准。检索范围确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华医典》数据库、《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手册》、《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十二五”规划教材)等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文献或数据库。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展开了与本项目相关的文献调研。通过文献调研,广泛了解研究前沿与动态,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方法有了全面掌握。

2嵌入科研的信息服务实践

2.1利水功效中药与水湿相关疾病的文献整理

通过与此次“973”计划项目负责人、主要科研人员等专家的沟通交流,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确定了科研团队的信息需求,确定了第一阶段研究对象为项目科研团队所提供的“16味具有利水功效的中药”。这16味中药为麻黄、桑白皮、葶苈子、白术、茯苓、黄芪、薏苡仁、汉防己、车前子、牵牛子、川牛膝、商陆、淫羊藿、知母、黄芩、玄参。

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首先通过《中华医典》对上述16味中药的古代文献记载进行搜集、整理。《中华医典》是一部对中医古籍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电子丛书,最新版本的《中华医典》收录了中国历代医学古籍1 000部,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主要中医著作,因此以《中华医典》作为检索库保证了古代文献记载检索的查全率。经检索,共得到有关上述16味中药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124 089条,并从中挑选出具有利水功效的古代文献记载4 274条。在搜集统计的过程中,将每味药的古籍记载进行分类,分为“本草类、方书类、临证各科类、伤寒金匮类、温病类、医经类、医论医案类、诊法类、综合医书类、其他类”,并按年代顺序详细记载每条的出处及原文。

在完成16味具有利水功效中药的古籍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为了能够为科研团队提供与“水湿”相关的各种古代、现代文献记载,我们又通过对《中华医典》以及“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中水湿相关疾病、药物进行了古代、现代文献搜集整理,并且将这些疾病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以及妇女儿童疾病三类。共统计内科疾病古代文献记载39 949条,并从中挑选出水湿相关内科疾病16种,古代文献记载4 386条;内科疾病现代文献记载29 122条,并从中挑选出水湿相关记载453条。外科疾病古代文献记载3 029条,挑选出水湿相关外科疾病35种,古代文献记载1 178条;现代文献14 828条,与水湿相关记载231条。妇女儿童疾病古代文献记载789条,挑选出与水湿相关妇儿疾病12种,古代文献记载176条;现代文献6 460条,与水湿相关101条。另外,通过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我们又整理出其他与水湿相关中药44味,并检索到该44味中药古代文献记载129 985条,挑选出与水湿相关古代文献记载9 697条。

以上对16味水湿相关中药以及与水湿相关疾病、16味中药的古代及现代文献记载的搜集与整理,基本上满足了“973”计划科研项目的前期信息需求,并且为我馆此次学科服务后期的“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虽然搜集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但是我馆学科服务小组分工明确,工作系统,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后期审核严谨,因此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便完成了以上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为我校“973”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信息资源的保证。

2.2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的关联关系研究

对于学科服务的评价当然不能仅仅在于是否满足科研队伍的信息需求,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是否为用户提供了具有增值性的信息服务。在完成第一阶段服务任务后,图书馆“973专项课题信息工作小组”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继续追踪课题重点、热点问题,为课题组提供具有一定价值提升的信息服务。

中药药性理论是对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用药禁忌等,是临床用药的结晶[3]。因此,为了探究具有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和物质基础的关系,我馆学科服务小组在原有16味中药和我们总结补充的44味中药的基础上,与课题专家沟通交流,确定122味具有利水功效的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药效与中药化学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科属、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利用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技术、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研究等方法,对传统具有利水功效的中药性味及其物质基础、性味归属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呈现利水功效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和化学成分的关联规律,为“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项目提供文献学参考。

通过本次研究,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从文献学角度总结具有利水功效的中药在性味、归经、化学成分以及功效之间的规律所在,此项研究得到了我校“973”计划项目科研团队的一致认可,并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2.3利水功效的有效成分研究

图书馆学科工作小组与科研团队及时分析、总结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研究药物,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入手,试图通过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探寻出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中药有效化学成分之间的联系。本阶段通过阅读《中药学》《中华本草》《中国药典》等书,补充利水渗湿相关中药,利用《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集》分析其有效化学成分,并提炼出具有利水功效的成分,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判断出其内在规律,提供给我校科研团队。

2.4搭建“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

建立“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是此次我馆学科服务小组嵌入“973”计划项目学科服务的阶段性总结。该平台被设计为“水湿相关中药、疾病专题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以我馆前期搜集整理的相关数据为主,并辅以其他相关数据库资源链接等。“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是同时具有信息检索、在线交流、资源推送、信息反馈等多种功能的学科服务平台。

3组织开展双向培训与学术研讨会

我馆在开展“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同时,也积极组织双向的培训会与研讨会。一方面,我馆邀请“973”计划项目参与人,以及中药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到图书馆来,为我馆学科服务小组讲解课题关键问题与热点、难点问题,提升工作小组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科服务小组及时准确地了解到课题组的最新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对“973”计划课题科研团队组织开展信息素养培训,以便提高学科内科研人员信息素质。我馆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使用培训、中医古籍网络检索方式培训、中医古籍电子资源使用培训、文献检索能力、相关学科论文投稿与发表技巧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培训等,通过这些专题性较强的培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973”计划项目组研究人员的检索能力与信息素质。

4多种形式推送信息资源

为了能让我校“973”计划项目科研团队在第一时间获取我馆学科服务小组的信息资源,我馆学科服务小组采取了多种信息推送方式,包括定期现场推送、网络虚拟推送等。我馆定期派专门学科馆员与科研团队相关联络人联系,将近期完成的学科服务工作数据送到科研团队手中,获取信息服务工作反馈,并将这些意见反馈学科服务小组,以进一步完善工作方式与内容。另外,我馆学科服务小组通过网络,如利用QQ、E-mail、校协同办公平台、图书馆网站下载、“973”专项课题数字化信息平台等方式,进行数字格式资源的推送。通过网络能够更加快速、及时地将学科服务小组的工作成果直接汇报给科研团队,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与安全性。

5启示

此次“973专项课题信息服务”实践,为我馆继续开展学科服务奠定了实践基础,也让我馆学科馆员对于学科服务有了更为直观和明确的认识。此次学科服务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这些都能够对我馆今后开展学科服务起到启示作用。

5.1重视学科馆员与科研团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够让学科馆员了解科研团队的信息需求,我馆在此次学科服务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科服务小组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当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时,能够及时与科研团队进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确定数据搜集的范围与方向。在今后嵌入科研项目的学科服务开展过程中,无论作为提供服务方的图书馆还是接受服务方的科研团队,都应该重视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图书馆更应该建立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长效沟通交流机制,让学科馆员能够形成“用户驱动”的服务理念,加强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掌握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剖析用户信息需求规律与特点,根据这些规律与特点提供具有一定战略性、策略性的主动信息服务,提高学科服务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5.2完善学科馆员人员队伍结构,设置学科馆员激励机制

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核心力量必然是该馆的学科馆员。因此,建设学科服务团队时,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团队人员结构。我馆学科服务小组由主管业务副馆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学历背景为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在图书情报、计算机、中药学、中医学等,他们各自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组成了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背景,兼备信息检索、计算机技术的学科服务团队。一个完善的学科服务队伍对于学科服务的开展至关重要,同样,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科馆员更加高效、努力地完成工作,需要有激励机制来配合。由于我馆并没有专门设立学科馆员,我馆学科馆员基本上都由普通馆员兼任,在开展学科服务的同时,学科服务小组成员也都有其他日常工作,学科服务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科馆员对学科服务或者本职工作产生倦怠。图书馆或科研项目组可以面向学科馆员设立一定的工作激励机制,刺激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对科研项目顺利获取学科信息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5.3嵌入科研的学科服务开展应该由浅入深,体现服务的增值性

嵌入学校科研项目的学科服务的目的是满足科研团队的信息需求,将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所以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首先应立足于科研团队切实的信息需要,在满足并保障这个需要以后,学科服务的开展才能够加深层次与深度,并尽可能地在学科科研范围内提高服务的价值,不仅止步于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为用户提供具有更高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主动的信息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2):6-10.

[2]裴丽,李铁男,徐小滨,等.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4(1):54-56.

[3]李石生,邓京振,赵守训,等.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分子药性假说的提 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83-84.

(收稿日期:2014-04-16,编辑:张华敏)

推荐访问: 信息服务 嵌入 启示 科研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