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丁肇中:“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丁肇中:“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时间:2022-04-13 08:12:55 浏览次数:

zoޛ)j|Mumx}饿u~۾?u_xizio}뭴׭Mxv]?}iximtMv[餟]4viNyyu?}K@KM1-7u}}饿O{i�Ĵi报告的主题是“科学与发展”。许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就必须集中发展立即有市场效益的实用性技术。从历史的经验看,这种观点是目光短浅的。如果一个社会将自己局限于技术转化,经过一段时间,基础研究不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现象,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转化的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想很多政府不一定同意。

环球人物杂志:目前中国学界,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多少有些浮躁。您认为当代中国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科学精神?

丁肇中:我长期住在国外,对中国的社会环境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说中国科学家、中国年轻人,我只能说我自己。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了解,所有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能做一件事。很多的科学家同时做很多实验,我绝对不同时做很多实验,而是一个一个做,像AMS实验,差不多要做40年。

环球人物杂志:您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能不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连暗物质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实验?

丁肇中: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动力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受人重视,因为人们觉得这是没用的。100多年前(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然后没有多久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个自然现象,没用,到了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才开始慢慢有用。更早以前,科学家研究太阳、行星,现在用在导航上。所以从发现到应用,可能要经过三四十年,甚至更长,到应用的时候就把整个人类的生活改变了。

这些科学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甚至自己研究的东西未来有什么用他们都不知道。有好奇心在,你就不会觉得沉闷。

环球人物杂志:听说您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说“不知道”。

丁肇中:我确实是不知道。跟我一起工作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诚实,不能骗我,不知道的事情,千万不要说知道。比如说,我们每3个月开一次大会,报告做什么事情。开会的主要目的是找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要是真的出了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开会不会一团和气。任何人都可以发言,包括国家实验室的主任、大学的校长、最年轻的研究生。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个人发言的时候,别人都得听着,不可以倒茶、喝水、走来走去。这是我的习惯,要不然,我很难集中精力听清楚发言者说的是什么。

环球人物杂志:您如何领导600多人的团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年龄、想法都不一样。

丁肇中:我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包括最年轻的人,他只有20多岁,但他的话我都会仔细地听清楚。不能说这个人是大学校长,那个人是研究生,我就听大学校长的。有一次,麻省理工学院一位跟我工作了30多年的教授谈了他的意见,他非常有名,但我觉得另一位意大利教授的意见比他的好,我就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意见否决掉了。我也不会考虑某个国家出了很多钱,我把他们科学家的意见否决掉了会让他们很没有面子。做实验时,我只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10月是“诺贝尔奖月”,您认为,一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应该具备什么素质?

丁肇中:最主要是对科学感兴趣,认为做这门科学是你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其余的都是次要的。也要多思考。优秀科学家的共性是工作勤奋——经常不分昼夜,不畏困难,但更重要的特征是,敢于挑战多数意见、挑战现有知识以及拥有发现看似不可能现象的信念。

就我自己来讲,我很少看书,书都是别人在讲已有的知识,而我做的完全是新的,是别人的知识所没有的。我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想,反复思考实验的每个细节。做实验物理有两种,一种是证明别人的理论,那你永远跟在别人的后边,另外一种是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找题目是一个科学家很重要的事情,找一个新的题目,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会反对。我做的几乎每一个实验都受到大量科学家的反对。但科学的发展,是多数服从少数,当少数人把大多数人的观点推翻了以后,科学才能向前走。

编辑:李雪 美编:黄浩 图编:傅聪

编审:张勉

推荐访问: 使我 疲倦 兴趣 丁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