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专业化”小众广播节目的破茧之路

“专业化”小众广播节目的破茧之路

时间:2022-04-10 12:33:27 浏览次数:

【摘要】《收藏天地》是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的一档专业化收藏类节目。19年来,节目在听众收听习惯的培育、节目文化底蕴的打造、栏目编播团队的建设和近期线下活动的创新上亮点频现。本文分析了这档节目茁壮成长的根本原因和成功之道,为“专业化”小众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专业化 小众广播节目 受众培育 线下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听众可以选择的节目很多,在几乎悄无声息的嬗变中,“专业化”节目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各大广播频率迎战市场、引领风向的王牌。此类节目的特点是节目内容细分化、个性化,节目形式专业化、权威化。放眼望去,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档叫好又叫座的房产类、汽车类、旅游类、美食类节目。但是,在这场专业化盛宴中,我们很难发现收藏类节目的影踪,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广播呈现收藏品的形态困难重重。目前大众较为熟悉的收藏类节目多由电视媒体制作,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传家宝》、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广西卫视的《收藏马未都》等。电视镜头可以全面立体地呈现收藏品的细节,而广播媒体中此类节目最难跨越的鸿沟就是收藏品形态的呈现。收藏品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历史、艺术历史、人文历史和科普历史四大类,具体细分还有陶瓷、书画、珠宝、钱币、邮票、家具、杂项等类。对这些收藏品的鉴赏分析和价值评估无一不需要接触实物,但一档广播节目,如何实现对收藏品立体化、形象化的展示?听众如何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藏品展开想象?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让很多收藏类广播节目止步于最初的创意。

二是此类节目的受众群培养周期较长。从一个普通市民到收藏类广播节目的听众,中间需要经过漫长的转化期。收藏讲究“入门”,此类节目成功的难点也在“入门”上。从对收藏品一无所知到建立兴趣爱好需要“入门”,从喜欢收藏到坚持收听一档收藏类节目更需要“入门”。太多理由都可能将一位听众挡在节目的大门外。例如:一时新鲜后放弃了对收藏品的爱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茫然入市后被骗交“学费”,或者对广播节目的频率不熟悉、无法建立信任感等。想要培养一位忠实的收藏类广播节目听众,至少需要以“年”为单位。而现今的广播市场又有多少信心和耐心给予一档节目如此长的培育周期呢?

三是节目的公立性与商业性较难平衡。曾有一段时间,国内各大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收藏类节目遍地开花、急速扩张,一些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开始编造话题、制造矛盾,甚至在节目中大肆炒作“唯价值论”的概念,一时间,天价青花瓷、书画满天飞,节目所关注的价值领域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百姓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在此类节目的虚假繁荣落下帷幕后,遗留在广大收藏爱好者心中的信任危机犹在。一档收藏类节目如何能保持自身的公立性甚至公益性?离开商业概念还能不能做节目?这些问题不仅成了听众关心的话题,也是此类节目的主创人员需要攻坚的课题。

办一档成功的收藏类广播节目绝不是一条坦途,在传统认知中,收藏类节目属于“专业化”广播节目中的小众范畴。这条“小众”之路本就荆棘遍布,但依然有人在这条路上耕耘跋涉、翻山越岭。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开办了19年的《收藏天地》节目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竞争激烈的“专业化”广播节目中走出了一条“破茧之路”。

一、贴合频率定位、注重培育引导,厚积薄发才有春天

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的前身是沈阳经济广播,是东北三省第一家开设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广播频率。频率的很多忠实听众通过经济广播感受到直播的魅力,进而持续锁定这一频率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频率的收听群体以45岁以上、有稳定收入的中年人为主,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并且对广播的忠诚度比较高,日均收听时长在2个小时以上。针对这样的收听人群,生活广播逐渐搭建起以民生监督、生活服务、投资理财为主体框架的节目形态。《收藏天地》这档节目与频率的契合度非常高,频率的定位和风格是节目最丰沃的土壤,想要培植出根深叶茂的花朵,前提是将种子播种在最适合的土地上。

《收藏天地》节目开办于1997年8月,每周六7:30至8:30播出,至今已经有19年的时间。在近年的收听率调查数据中,《收藏天地》这档周播节目以平均2%的收听率和1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领跑频率的“专业化”节目。良好的市场反馈源于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潜移默化的引导,通过培育期、稳固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夯实了《收藏天地》的市场地位。

在节目创办之初的“培育期”,《收藏天地》节目坚持以知识普及为主,通过“收藏入门”“投资指南”“辨伪常识”等栏目让大家了解收藏的基本知识,通过主持人深入浅出的讲解降低了收听门槛。在形成初步的收听群体之后,节目进入“稳固期”,开设了“专家讲坛”“藏界大观园”“市场动态”等板块,引入业内专家、解答听众疑问,一对一地针对听众的问题做出分析,实实在在地解答听众的困惑。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发现,在热线环节中,听众关注度最高的是钱币和邮票市场,因为这两种藏品价值明晰、入门容易、普及性高,而且通过广播描述起来没有障碍,节目将这两个领域打造成了固定板块并保留至今。随着听众的依赖度和黏着度不断提升,《收藏天地》节目的“发展期”很快到来,节目新增了“说说你的收藏故事”“藏友驿站”“名家收藏”等栏目,既可以让听众讲述自己的收藏故事,又可以通过节目交换各自藏品,还可以听到业内名家的收藏经验,在普及性、专业性之余增加了互动性,通过案例让听众了解如何去伪存真、规避误区。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和培育,《收藏天地》节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没有拔苗助长和急功近利,“循序渐进”这四个字在节目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频率和节目主创随时关注市场反馈、及时校正发展方向、培育引导听众习惯,厚积薄发后,春天到来。在网络通信尚不发达的上世纪90年代末,一档周播节目每月能够收到听众来信上千封,足以证明节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紧跟时代潮流、关注文化风向,收听群从“小众”到“广谱”

正所谓“盛世收藏”,在富足喜乐的社会背景之下,如今的收藏市场空前活跃,高端收藏市场和民间收藏领域连续多年保持高热度。据统计,2015年,中国以30.19%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艺术品市场年度纯艺术拍卖的第二位。而过去的八年间,我国的纯艺术类拍卖金额实现了305%的飞速增长。民间收藏市场更是多年“高烧不退”——你盘个菩提手串、我拿个紫檀珠子;今天流行核桃、明天蜜蜡暴涨,各式各样的物件轮番火爆。收藏的概念从“古董文玩”扩展到“艺术品”,市场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如此背景之下,《收藏天地》的节目氛围更加注重结合当下新热点、新形势,接地气、专业化节目办出了时效性,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推出系列专题节目,实现了让听众听得及时、过瘾的目标。历年来推出的特别策划内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节目推出了奥运藏品专辑,藏品包括奥运纪念币、吉祥物、运动员用品等;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节目连续两期为大家剖析了邮票、首日封、纪念册等藏品的价值、入手时机、购买途径等内容;2013年10月5日,首个过亿元的亚洲当代艺术作品拍卖成功,节目推出了现代油画专辑,解读现代作品高价值的缘由。印象颇为深刻的是2014年时一位年近70岁的听众打电话给频率,表达对《收藏天地》节目的感谢,这位听众表示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开始收听这档节目,当时主持人在节目中提到,奥运金银币是溢价发行,比赛期间市场的炒作会导致价格高昂,奥运题材藏品往往高开低走,建议在奥运结束后的1到2年左右,价格回归正常时再出手最为划算。正是听取了节目的建议,他没有在奥运会期间大量购买纪念币,避免了资金被套牢的窘境。由此可见,一档节目有准确及时的专题策划和健康向上的价值引导是多么重要。

《收藏天地》节目能够在听众中形成极高的美誉度,还因为节目自身的魅力,频率及节目主持人对这档节目的文化风向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紧握“文化传承”这只巨手,我们希望这档节目有风格、有底蕴、有态度。收藏的最大魅力在于每一件收藏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承,这是收藏类节目不能忽视的本质。基于此,《收藏天地》节目历年来推出了多期专题节目,例如:红色收藏、折扇、红山文化、紫砂壶、旗袍收藏等,引导收藏爱好者把目光从藏品的经济价值转向文化内涵。所以,一个小众的广播节目到底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我相信,1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三、业内权威+“专家化”主持人,用专业打造节目的价值坐标

“专业化”广播节目的成功离不开专业二字,要么引入权威的专业人士,让节目“背靠大树好乘凉”,要么主持人自己百炼成钢成为“专家主播”,《收藏天地》节目没有简单的“二选一”,而是挑战了更高难度的双管齐下、并驾齐驱。中国钱币学会会员、辽宁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姜力华和沈阳市文物收藏研究会理事侯波常年“坐镇”节目的热线互动环节;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朱默涵、国家注册珠宝鉴定师秦宏宇、辽宁省古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段德河、沈阳市古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李晓东等专家在《收藏天地》的多场活动中现场为听众释疑解惑,强大的专家阵容从专业上保证了节目的权威性。可以说,《收藏天地》节目搭建了一方舞台,专家则是支撑这一舞台的基石。如果此类节目单由主持人自己独挑大梁,不仅节目形式单一,主持人的专业范围也无法覆盖全部收藏领域,而与专家的强强联合,相互借力,使节目跃上了新的台阶。

专家的保驾护航才使节目有了高度,而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则是节目的最大“彩蛋”。《收藏天地》节目客座主持人伊丹并不是一位专职主持人,她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专业,现为辽宁省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师,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主持这档节目,而且一干就是19年。平素里,油画国画、古琴书法、绣品紫砂都是她的挚爱。目前,她已经是中国艺术家协会辽宁省理事和沈阳市美术家协会的成员。19年前,频率尝试“因人设岗”是这档节目迄今为止最大的“妙笔”,也为《收藏天地》写下了最经典的序曲。做一档“专业化”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如果仅是个花架子,恐怕立不住。而一档收藏类节目对主持人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极为苛刻,源于本职工作的积淀和多年的钻研,伊丹完全能够胜任《收藏天地》节目的掌舵者和调度员等多重角色,被听众誉为辽沈地区收藏领域的“专家型”主持人。

一档周播的广播节目,汇集了业内权威和专家主播、已经播出了19年830多期,仅这份坚持与坚守就令多少同类节目自叹弗如,专业再加专业的几何效应,让《收藏天地》 的价值坐标一直清晰而又稳定。生活广播历经多次节目改版,历任频率总监都坚持“力挺”这档节目,因为《收藏天地》的专业性是其他同类节目无法企及的。听众信任这档节目,每周收听记录甚至录音的大有人在,遇到有关收藏的问题只信任伊丹;与《收藏天地》合作过的专家也信任这档节目,他们亲眼见证了媒体的公信力对收藏爱好者的影响。多位专家曾表示,这档节目能够使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收藏观,其积极意义和社会影响不可估量。

四、线上节目、线下落地,系列化活动成为节目新引擎

《收藏天地》节目已经走过了19年,如同天真稚子成长为窈窕淑女,女大也要十八变。再好的饭菜也不能常吃,再好的节目也不能一成不变。《收藏天地》节目已经令人惊讶的19年长盛不衰,“功劳簿”里写满了赫赫战功,但“新媒体”“大数据”“互联网+”这些名字犹如魔咒般萦绕在传统媒体的头上,面对汹涌的思变大潮,频率编辑部建议《收藏天地》未雨绸缪、早做思量,希望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延长节目的触角,满足听众的需求。于是,从2015年7月开始,《收藏天地》节目开始举办线下活动,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系列活动相结合,这个“妙龄少女”绽放出了更为绚烂的靓丽容姿。8个月的时间,节目共举办了八场线下活动,平均每月一场。活动始终围绕收藏爱好者的文化需求和艺术品市场的热点展开,有人气、接地气,参与的听众从几十人到超过百人,辐射效应还在不断扩大。

已经举办的几场活动包括钱币、古琴、手串、翡翠、琥珀、蜜蜡、手工制作等内容,听众的热情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前几场活动因场地面积有限,报名人数有所限制,没想到很多听众多方打探后来到活动地点,即便没有座位也要听完全场。为了满足听友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收藏天地》线下活动的场地不断扩容,但依然无法满足听众的需求。几乎每一场活动,都有外地听友慕名赶来。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琥珀专场活动中,一位来自抚顺的听众带着自己几年前花4.5万元买的琥珀手串来到现场,请专家和主持人给“掌掌眼”。经过专家鉴定为天然真品后,这位听众长舒了一口气,他的观点代表着很多人的心声:“我听这档节目已经十几年了,我只相信《收藏天地》节目的意见,因为你们的活动是公益的,你们是有底线的。”

虽然《收藏天地》节目举办线下活动的时间还并不长,但已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市场反响,面对面的讲解弥补了电波中无法看到实物的遗憾,良好的互动拉近了听众与主持人、专家的距离,当新鲜感遇上实用性,节目的发酵效应持续增强。针对每一场线下活动,频率都会安排新媒体编辑全程跟踪,前期宣传、活动报名、现场拍摄、整理素材,活动当日及时通过官方订阅号推送信息。线下活动的成功打造,为《收藏天地》节目带来了新的契机,已经成为节目增长动力的新引擎。

类似《收藏天地》这样的“专业化”小众广播节目,本就走在一条并不宽敞的路上,一路走来的“同路人”也需要慢慢寻找培育方法。当节目的设置与频率的风格相映生辉、市场的培育与氛围的营造双管齐下、权威的专家与专业的主持双剑合璧、线上的节目与线下的活动齐头并进,破茧之路自然酣畅淋漓。《收藏天地》的19年,仅是开始,频率会与节目主创共同紧握收藏文化的大旗,坚持节目导向与风格,相信未来,风光更好。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

(本文编辑:吕晓虹)

推荐访问: 广播节目 小众 之路 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