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谈促进农村水利经济和谐发展

谈促进农村水利经济和谐发展

时间:2022-04-07 11:30:43 浏览次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本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也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地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老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对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利基础产业地位,立足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着力重点加快水源建设、人饮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工程,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水利基础服务体系。按照先进、节水、高效、科学、经济的原则,建设多环节统筹供水、高效用水的新型农田灌区,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利用雨水资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区效益,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着力解决农村人饮不安全问题。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做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紧密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及水源条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部实施”的原则。

(二)加快以水资源调控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要在科学合理评价水资源基础上,根据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制定出科学的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大力加强以水资源调空为主的功能的骨干工程建设,主要从蓄水、引水、提水、集水和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本县的水资源;根据全省水利建设规划布局,积极争取实施一批调水蓄水骨干工程,调剂祢补不足;充分应用降水和地表水,形成布局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缺水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三)加快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是社会用水大户,改变农业传统种植和灌溉方式,加快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发保护并行,充分利用好现有水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确保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节水工程配套建设,在改造提高主要灌区骨干工程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加大田间节水配套工程建设,重点抓好灌区的渠道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提高灌溉均匀度,提高灌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灌溉水利用率。因地制宜推广喷灌、滴灌、管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溉,建立与节水灌溉先进设施相适应的节灌高效种植模式,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产出效益。

(四)加快以适应和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的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立足实际,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尽量考虑到设施农业布局,采取“引、提、蓄”等措施发展水利,积极适应和服务于设施农业。对每条河流旁分布的河滩地、平地、沟台地,采取“引、提、蓄”发展灌溉农业;对部分因地表水不足、无水可引的耕地,通过打机井的方式,提取地下水解决灌溉问题;加快对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灌区能力;根据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渠系配套模式,河谷川水地区以“井、丰”字形配套,浅水地区以山顶早窖蓄水池为枢纽,以“爪“字形配套,提高灌区水利利用率。改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用水户自发形成的农田灌溉制度,改变在一定时段轮流浇水为根据需要随时浇水,保证设施农业长期用水要求。

(五)加快以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流域为主的环境建设。针对全县缺水的现状,农业开发首先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水源上,蓄好雨水,用好水井,引好库塘水,多途径开辟水源:按照“蓄水为主,抽取为辅”的原则,积极兴建地面拦蓄水工程,新建或续建现有小水库、涝池、增加地表水拦蓄能力。在地形条件复杂、位置较高地区,涝池,增加地表水拦蓄能力。在地形条件复杂、位置较高地区,采取拦蓄雨季地表坡面、沟道径流,或引导汇集小山泉,建设水池、水窖等微型群系拦水工程,再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对农作物进行自压(或加压)节水灌溉,保证农作物关键期的用水:加快水源涵养和流域生态治理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上治理、面上保护”的原则,认真落实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各项措施。在巩固以往小流域治理成果的同时,全力搞好生态自我修复工作,实行大封育、小治理,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尽最大努力为农业用水建设足够的水源地,最大限度保证农业用水需要。

(六)加快以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的科学运行机制建设: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改变按亩、按人头收费的方式,逐步推进用水计量收费,提高公众的节约保护意识和水商品意识,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人水和谐。加快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根据

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对涝池、机井、电灌站、人饮、小(二)型水库、骨干工程实施产权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转让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投入,盘活现有水利资产,改国家和集体投入为国家、集体、社会和个人多元化、多层次投入,做带民建、民用、民营。岁受益户较多的工程,成立农民用水者管理协会,将用水问题由政府包办交给农民自己办理,由协会对体系内的工程进行管理和使用:水管单位本着兴利除害、综合运筹的原则,做好对工程受益者的监督与指导工作,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通过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并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有效机制,营造全民管水的良好氛围,使互助县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150700 黑龙江省延行县东明灌区管理站)

推荐访问: 和谐发展 水利 农村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