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莫把直肠癌当痔疮

莫把直肠癌当痔疮

时间:2022-04-03 09:54:32 浏览次数:

八成大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资料显示,我国大肠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高达61%。大肠癌在中国发病率很高,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消化道癌症中排名第二位,在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三位,死亡率排名第五位。大肠癌的高发与以下原因有关:

1.对体检不重视 80%的大肠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和痔疮等其他常见肠道疾病相似。因此,常被患者忽视,等到症状严重再去检查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而无症状的人定期做肠镜筛查的极少。大肠癌的确诊并不难,做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就能确认。而一般单位体检都有肛门指检,但多数患者因为怕麻烦、怕尴尬,选择不做,导致漏诊。

2.饮食结构失调 常吃肉类少吃蔬果,特别是长时间吃腌肉、烧烤食品,患大肠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3.久坐少动不爱锻炼 久坐不锻炼导致的排便异常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运作。

4.大环境的影响 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居室装修后甲醛残留、工作超负荷等因素,都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大肠癌。

5.家族遗传 有家族性遗传病史的人士,大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痔疮和早期直肠癌症状相似

大肠癌常常“伪装”成以下几种肠道疾病:

1.痔疮 便血是痔疮和早期直肠癌的共同症状,多数患者是在“痔疮”反复治疗后不见好转才引起警惕的;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拖得久出现贫血、身体消瘦等症状,此时直肠癌往往已是中晚期。其实,痔疮和直肠癌的便血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1)痔疮患者的便血颜色较红,随大便排出时滴出,排便后出血随之停止;而直肠癌患者的血液和大便是混在一起的,便血还可能带有黏液和脓液。(2)痔疮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排便困难,而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刺激,容易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3)痔疮患者的大便性状一般变化不大,而直肠癌患者常出现排稀烂便。

2.阑尾炎 结肠肿瘤可直接压迫阑尾根部,或肿瘤坏死直接波及阑尾造成感染,或肿瘤造成阑尾引流不畅,引起病菌繁殖,从而造成阑尾炎。阑尾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特别是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低热、贫血、肠梗阻和伤口不愈合等情况,应高度怀疑大肠癌。

3.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常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障碍等。肠梗阻在通常情况下恶心、呕吐症状不明显,如出现呕吐,则小肠可能已受肿瘤侵犯。

发现1厘米以上息肉应及时切除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怀疑大肠癌:(1)大便次数增多(一天3~4次甚至十几次)、大便性状异常、拉血便、便秘与腹泻交替;(2)肛门疼痛、肛门部有坠胀感;(3)痔疮出血;(4)贫血;(5)无原因消瘦;(6)腹胀、腹痛、腹部有包块;(7)体检时癌胚抗CEA偏高;(8)肠道发现腺瘤性息肉;(9)出现恶心、呕吐、肛门排气不排便等肠梗阻症状。

多数大肠癌患者都有息肉腺瘤样病变。葡萄状息肉患者若同时有家族性息肉病史,则患者的息肉癌变率可高达70%。做肠镜检查若发现有肿块或息肉,就应警惕,及时处理以免危及生命:(1)出现肿块,则有80%~90%的几率患大肠癌,首选手术切除,并对肿物进行活检;(2)减少肠道息肉发病能防止大肠癌的发生,出现肠道息肉的患者,其癌变的机会与息肉大小有一定关系,若直径小于0.5厘米,则癌变率较低,建议密切观察;若直径超过1厘米,最好及时切除,若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恶变机会高达45%。并非切除肿块和息肉就完事了,进行切除手术后,应注意随访复查,以防复发。

由于大肠癌多见于45岁以上的患者。因此,45岁以上的人士,特别是有家族性息肉病或大肠癌的人,应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肛门镜检查。

推荐访问: 直肠癌 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