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22 09:34:01 浏览次数:

摘 要:文章基于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文献分析和现状调查,从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整体视角考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各要素,对现阶段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注重人员素养培训,促使师生角色转变;加强外语资源建设和管理,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外语信息化教学过程;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构建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关键词: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应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8-0040-05

一、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教育部门和高校陆续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外语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科教学信息化的一个分支,是指外语教学设施、环境等教学过程前期基础的信息化,外语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信息化以及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组织部门管理的信息化等。[1]外语教学信息化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外语教育技术学科初建背景下,借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指导并不断发展,优化外语教学过程,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外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过程就是外语教学信息化范式形成和转换的过程。[2]

当前在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发展由最初的“蓬勃期”到遭遇了“高原期”、“瓶颈期”,而且信息化应用成效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以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以便真正在外语教学中全面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二、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当前外语教学信息化依托学校教育信息化及外语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等,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及其相关应用等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外语信息化教育体系中依然存在着固有的和新生的失衡问题,[3]制约和影响了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1.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但尚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当前,由于地区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对教学经费投入也各异,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王守仁等[4]曾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教学条件与环境”数据显示:“在总数为431所学校中,回答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语音室的有337所,占78.2%。在总数为427所学校中,回答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网络机房的有227所,占53.2%”。

笔者本人对浙江省高校部分外语教师(n=44)所做的调研显示,68.2%的教师认为学校语言实验室数量较少,29.5%的教师认为基本满足需求,84.1%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软件较少,90.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建立外语广播电台、卫星电视等;调研还发现部分高校受制于自身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外语网络课程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还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新兴的网络外语教学模式还没有开展;有些老师想开展基于网络的任务学习,却苦于无机房可用,或者网络条件太差,或无技术人员支持而不得不放弃。

2.外语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效果不理想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的各种外语数字化教学资源浩如烟海,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的数字化教与学的支持内容,组成以Word、PPT、网页等计算机多媒体形式呈现的电子教案库、听说读写译等课件库、题库、音视频资源库、语料库、外语文献资料以及精品课程、新兴的微课、慕课等课程资源,令外语教学者和学习者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冯霞[5]、陈冰冰[6]、贺春英[7]等分别对近年来高校外语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外语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尤其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使用脱节,影响了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

高校外语教学的信息化需要有“海量”信息资源支撑,用以创设让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多重互动、自主探究的拟真学习环境。然而,信息资源建设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利用效果的理想化,如高校在资源建设、管理、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弊端。[8]此外,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稳定,精品课程的网站时常打不开;即使能打开,调用某个教学资源时,时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严重影响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9]

3.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部分高校虽然信息化教学条件很好,拥有满足需要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平台等,却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硬件设备闲置、应用平台软件应用少、访问量低的现象。或者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应用上面,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开展多媒体教学,进行简单的PPT课件展示,光盘播放、备课资料查询等最基础的操作,而忽视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教学平台等的作用。一些高层次的应用,如建立课程网站和教学博客乏人问津,开设网络课程的教师人数都不到10%,[10]笔者本人的调研也证实了这种情况。而就全国范围来讲,网络考试平台的应用还比较少,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利用语音实验室和校园广播电台进行听力考试、口语测试的阶段,比较集成的一体化、“无纸化”全过程的外语考试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4.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肤浅认识与使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的辅助作用,于是大家纷纷开始抢着使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而多媒体和网络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也令人担忧:过分注重和依赖信息技术,过度强调人机交互,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黑板搬家到电脑、投影设备屏幕,而教学方法照旧;滥用媒体,把教学过程变成了设备的展示;信息泛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自助,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自主学习环境缺少老师的直接监督,这样很难保证自觉性较弱的学生专心学习。[11]

5.网络外语教学、自主学习等应用实践问题集聚

刘青[12]等对使用大学英语新视野网络平台的40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可外语网络实验教学,但有将近41%的学生对网络教室计算机操作基本不熟练,还有40.8%的学生认为网络上诱惑太多,管不住自己。

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现有的学习系统大都是将原来课本中的练习照搬到网络平台中,内容单薄,缺乏新意,难以维持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听说脱节,缺乏综合性交流训练;缺乏有效监控,评估简单化,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13]笔者在调研访谈中还发现,众多外语一线教师渴望开设网络课程以辅助外语教学,然而学校相关的培训与激励措施缺乏,技术支持缺位,不能形成团队力量,以文科教师一己之力难以有所突破。

三、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优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人员素养培训,促使师生角色转变

(1)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适应信息社会综合能力的核心部分。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推广和实施更是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整理、提炼、创新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开展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外语教学与改革活动的基础。因而,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对外语教学信息化至关重要。

师生要对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做出明确的判断,树立信息技术辅助语言学习常态化思想。师生还需根据需要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应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外语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等。学校相关部门可针对网络外语教学,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系统使用、教学资源整合以及翻转课堂、微课、慕课设计等最新教学方法和前沿热点相关的培训。对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基本的网络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筛选、加工能力,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自主学习策略,否则很容易在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而远离学习目标。最后,学校还要制定措施,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完善教师业务素质考核机制。在提高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上,还需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

(2)促使师生的角色转变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外语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新的“主导─主体”模式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教育关系都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知识灌输者,而首先是信息技能的领头人。外语教师需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开设网络课程,利用外语网络学习平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与学生在线交流、进行学习反馈等网上互动教学活动。

可见,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知识传授者”这样一个单一的角色,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角色。信息化环境中的外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更是个性化教学的设计者;不仅是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而且是优质教学资源的组织提供者;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还应该是自主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面对新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师”和“反映的实践者”,实现提高教师自身教育信息化素养和有效教学的双重目标。[14]与此同时,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习者将成为自身学习的计划者、评估者、促进者、管理者、组织者及其他学习者的建议者与评估者。[15]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学习者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由被动到主动,由独立到合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知识探究者角色中来。

2.加强外语资源建设和管理,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外语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与学习者个体智力差异及其学习动机等内部因素有关,还与语言情境、学习任务以及各种环境条件等外部因素有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外语技术环境建设和资源管理,创造多维、立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将从外部影响着外语学习者。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物理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平台)和软环境(人员素养、教学策略、学习工具、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心理、情境认知环境)等构成的一种动态的系统环境。其中,外语教学信息化环境中的硬件设施应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语音机房)、专业实训室(包括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商务外语实验室、语料库研究实验室、外国文化体验学习室等)以及外语广播电台、卫星电视等。而软件系统/平台可根据需要构建外语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平台、外语资源点播平台、教师备课平台、外语教育课程远程点播平台、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外语卫星电视节目直播平台、外语教育试题题库和考试平台、网络非线性编辑平台、多语种教育学习互动平台(可设置教师个人主页、学生应用平台如专题学习网站、课程主页含作业平台、讨论区如专题论坛)等。[16]

外语信息化教学环境要以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突破口,以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依托,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龙头,形成环境建设的亮点和今后应用的优势。[17]通过云平台的合理搭建和校园网络的高度覆盖,依托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和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充分利用台式机、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等,增加移动端教学应用,构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整合一体化的外语教学信息化服务与应用,实现随时随地无缝的泛在学习。

在构建外语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根据部分高校的外语信息化建设经验,我们应当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即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不同的身份认证,系统间是孤立的,缺乏数据共享与交换),在资金投入上更要重视设备、软件后期的维护、运营成本。根据外语教学师资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来看,系统的易用性、稳定性亦非常重要。

当前网络教学的兴起,外语教学信息化对网络条件如网络速度、网络稳定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外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在外语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是核心,资源整合、共享是关键。外语学习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效果一方面依赖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平台设计和教师管理,另一方面依赖于优质外语教学资源。外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能只光顾“海量”,而忽视了资源的“质量”,特别是资源内容要与外语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紧紧围绕课程内容展开。Web2.0时代,资源建设要坚持按需建设的原则,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导向,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强信息资源的交互与用户使用的黏性。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教师应注重信息甄别,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加工、再生,使之校本化。在资源的管理上,推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注重使用资源推荐策略,鼓励教师优选优用和评估推荐优质资源,设置外语信息资源学习导航,根据学习者兴趣、知识层次、学习轨迹等实行个性化推送服务;注重资源时效性和更新率,定期对资源进行评估,实行微课、慕课等优质资源认证与考核奖励;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建、管、用一体化,避免脱节,切实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变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外语信息化教学过程

何克抗[18]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外语教学信息化关键在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深度融合。[19]深度融合需要变革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结构,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模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外语教学和研究者们已经总结出多种适合外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从使用的信息媒介种类来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有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和网络外语教学模式,基于学习者的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外语学习模式主要有:网络外语自主学习模式、移动语言学习模式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基于学习者自主的外语学习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导的。

在目前外语界应用比较普遍的多媒体外语教学模式中,课件演示模式和情境创设模式是主流。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小组协作教学模式、任务式教学模式是网络外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网络外语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外语专题学习网站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的外语自主学习的活动。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革新和普及,外语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手中的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通过无线上网自行搜索终端内部存储所要学习的文本、音频、视频等内容,来进行新一代外语学习──移动语言学习。随着Wifi、蓝牙、无缝链接和微型终端的发展与完善,慕课、微课、微视频、微课件的开发与推广,泛在学习正在成为数字化学习发展的新潮流。[20]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相应的局限性,就目前情况来看,完全依靠网上视频课程不太可能取得最佳效果,合理整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与翻转课堂等理念相结合、实现高效的混合式学习将是实现高效学习的主要途径。[21]因此,在外语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条件以及学习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其组合,或采用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含微课、慕课等)相结合的混合课程模式,发挥各模式的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4.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辩证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是目的。因此,在外语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过多过滥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为了“展示”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应合理看待“技术应用后的教学效果”。其次,还应处理好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强调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应该注意到,信息化教学并不适用于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信息化教学在当前与课堂教学仍然是兼容、并重和互补的关系。不管技术如何先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多高,对于语言学习而言,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方式还是不能被完全取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设备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

语言教与学不仅要注重“输入”,更重要的是“输出”和“评估”、“反拨”。有些还不宜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如口语会话等语言实践输出,由于语言的逻辑性、情境性及语言的交际特征,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及师生间的交互;对于学习者口译和笔译的学习效果,纵使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如何发展,也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软件来评定。现阶段,我们还宜采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各自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构建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是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有效推进的基本保障。

首先,管理者需转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理念。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管理者自然要有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在管理手段、方法上也应实现信息化,营造管理信息化环境。高层管理者尤其要注意顶层设计,注重管理创新,还要加强信息化领导力的管理,来确保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的信息化需求得以实现。[22]管理者要格外关注以往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出现的“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管理”的思想和做法。我们搞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获得应用成效,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而不是展览或应付上级检查。在经费投入中,要加大设备更新与维护经费的投入,更要重视增加对软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其次,要健全信息化应用管理的相关制度,构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是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得以有效推进的机制保障。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机制与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化应用效果评价机制,以保障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构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教师提供如网络课程、教育软件、虚拟团队教研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咨询等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如学习工具软件、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等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效率。[23]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应用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增强人员素质,是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得以有效推进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对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培训中,在教学信息化应用与实施的岗位第一线上,且直接与外语教师和学生等信息化应用者打交道的设备维护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角色转变尤为重要。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也应与教师和学生一样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实现相应的角色转换,以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外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外语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未来发展趋势,它将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程。[24]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管理,对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外语教育改革的推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仅仅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的角度来考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视角,从更深层次分析探究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障碍因素。从系统整体的视角看,外语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师、学习者、管理者(含教学管理层和设备管理者)等人的因素,技术、媒体、资源、环境等物的因素,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系统里各要素之间形成平衡、良性的生态关系,才能生成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外语教学生态系统,最终促使教育信息技术下的外语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晓明.制约教学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4-6.

[2]胡加圣,陈坚林.外语教育技术学论纲[J].外语电化教学,2013(2):3-12.

[3]王林海,张晴,马兰.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6-51.

[4]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17.

[5]冯霞,陈坚林.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65-70.

[6]陈冰冰.独立学院外语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及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三所独立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55-60.

[7]贺春英,潘春英.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78-81.

[8]陈坚林,张笛.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项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5):95-100.

[9]邵红万.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146-148.

[10]张红玲.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常态化: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105-110.

[11]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7,34.

[12]刘青,罗建忠,冯雪萍.网络外语教学平台管理和维护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9):72-75.

[13]欧阳旭东.通过任务式教学实现从CALL向SALL的转型——大学英语网络听说学习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40-48,95.

[14]蒋学清,张玉荣.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反映性实践者的角色嬗变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31-36.

[15]Gardner,D. and Miller, L. 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52.

[16]王峻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应用平台建设[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论文集[C].2007:187-194.

[17]宋述强,陈基和,钟晓流.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系统组成、建设策略与运行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1(6):72-75.

[1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43-48.

[19][24]郭颖.论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4):47-52.

[20]胡加圣,靳琰.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14-120.

[21]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 3-8,16.

[22]张文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39-43.

[23]张一春,贾晓燕,刘平.创新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内涵与发展战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27-32.

(编辑:李晓萍)

推荐访问: 外语教学 信息化 高校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