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英语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英语教学设计的新视角

时间:2022-03-12 10:49:24 浏览次数:

《英语教学设计实践篇》作为教学设计实践方面的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教学理念”的强调,以及把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的概念。本文以其中三篇教学设计为例,每个教学设计都有一个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而且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作者根据《辞海》《汉语大词典》和《互动百科》对理念的界定,把理念界定为“人们在实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思想、观念、概念和法则”。教学理念即“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和所归纳总结出来的思想、观念、概念和法则”。作者还将教学理念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教学理念、中观教学理念和微观教学理念。该书中的教学设计都基于微观教学理念,即贯穿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的理念。笔者分别挑选一篇小学、初中和高中课文的教学设计详细述之。

一 案例分析

案例1 Skill-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Asking the Way with a Focus on Speaking

该教学设计选用的是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Asking the Way。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问路”和“指路”的表达。“培养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理念,是贯穿整个教学设计的线索。设计者旨在通过以看促说、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和以演促说来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教师以朋友Amy初次来到常州导入,引出“问路”这一话题后,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达路标,为后面对“指路”的学习奠定基础。以看促说共分三个步骤:第一遍观看视频,要求学生对表示路标的词和短语有大致了解;第二遍观看视频时,要求学生进行复述;最后请学生给视频配音。以听促说部分主要结合“问路”这一教学内容。在听完第一遍,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之后,老师请学生留意文中有关“问路”的表达,随后进行复述以及联想,联想四年级时所学的其他“问路”的方法。以读促说部分则将重点放在如何“指路”上。尽管文章篇幅不长,但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口气读完,而是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对近地点的描述,然后再是对远地点的描述。由于“指路”较“问路”而言句式更复杂,因此阅读比听力更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回看前面的内容,而随堂听力不能顾及学生的个体需要。有效的课堂除了要有老师的指导性教学,也少不了学生的体验性参与。在以演促说环节,老师首先邀请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对话并将对话内容演绎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指路”和“问路”的表达。鉴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因此老师以编写对话作为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巩固。

该教学过程每个步骤的目标都是对口语技能的训练,体现了整个设计“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理念,保证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问路”和“指路”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交际内容,往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实现,因此这两个主要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与教学理念相结合,避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脱节。该教学设计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学生参与,复述、配音、角色扮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此外,老师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联想。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从纵向上看都不是孤立的,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对比能让学生更快捷、更高效地习得新知识。

但笔者就这一教学设计仍有几点建议。首先,设计者可以优化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配合。以看促说部分使用的视频是一位工人对他上班路上路标的介绍,不存在“问路”与“指路”之说。如果该视频只涉及到了“指路”的表达方法,那么将其置于对“问路”的介绍之前有失偏颇。而将其放在以读促说之前,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指路”的学习铺垫。如果设计者坚持将以看促说放在第一步,不妨选择另一个“问路”和“指路”兼有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这一话题有初步的了解。再者,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设计的连贯性,笔者建议课后作业也要加强对口语技能的训练。比如,要求学生在完成对话编写后进行排练,老师在下节课抽出时间让学生表演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2 Inquiry-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Murder in Valley Town

这是一篇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设计。Murder in Valley Town选自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章介绍了发生在山谷镇的谋杀案,从警方介入后对现场证据的勘察,到受害人身份的核实,再到嫌疑人信息的介绍等。整个教学设计模仿侦探破案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在导入环节,老师用电影《神探夏洛克》的片段引起学生对侦探工作的好奇,使他们积极参与破案过程。第二步,老师提出几个关于受害者和嫌疑人以及谋杀案发生时间、地点的问题,通过设置悬念引导他们通读文章,了解有关案件的基本要素。第三步,提出谋杀案发生原因的假设。老师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找到文中给出的假设,并结合自己的想象,猜想其他可能的原因。第四步,搜集信息验证猜测是否成立,包括受害者的死因、有无挣扎痕迹,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受害者以及发现尸体的时间地点,嫌疑人外貌特征以及何时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第五步,老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犯罪现场、受害者和嫌疑犯的细节,分别对搜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第六步,根据对掌握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由于证据不足,对嫌疑人的指控不成立。最后,老师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作文,猜想这起谋杀案的结局。

该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教学”这一理念,破案过程环环紧扣,也与文章中的描写顺序基本一致,没有遗漏文中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整堂课老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细节,学会分析细节,因此学生质疑、思考、讨论和下结论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老师注重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猜测,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猜想凶杀案发生的原因和案件的结局。而且,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运用,尤其是警笛声和案发现场的图片等营造了破案氛围,使得课堂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3 Theme-based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Population Mobility

Population Mobility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第二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其“主题”为“人口迁移”。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从介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到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及结果,都紧扣“人口迁移”这个“主题”。

第一步,老师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地区人口迁移的现象并让他们猜想人们迁移的目的。随后老师引入对人口迁移的分类:地区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星际人口迁移。第二、第三步,老师分别将教学重心放在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上。在第二步中,老师要求学生细读A部分全文,即国内人口迁移,查找文中年长的美国人与年轻的美国人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的迁移信息。老师提醒学生对文中信息要学会取舍,把重点放在相关信息上。第三步,介绍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原因。学生先略读对该段有大致了解,再细读寻找原因。第四步,老师要求学生结合前面三个步骤回答问题:为什么人们选择迁移?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最终得出结论:人们迁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正是人口迁移使世界变成现在的样子。最后,家庭作业是写一篇关于星际人口迁移的作文,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本课主题的检验,也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并发挥想象力。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人口迁移”这个“主题”贯穿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死搬教条,把教学局限于这篇课文,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任务”部分的文章进行阅读,愈加体现了老师的教学理念是“人口迁移”这个“主题”,而非纯粹的课文讲解。课后作业也围绕“主题”,而且更进一步,做到了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样的作业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高作业质量。互联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学习的步伐不止于课堂。

二 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课堂的生成性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行为,精心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专业品质的追求。但是,教学设计只是教学实践的第一步,并不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保证。这是由课堂的动态生成性决定的。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即教学活动中突发的、偶然的、随机的现象和时机,它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可预知的。一个活生生的课堂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会背离原来的教学设计。这种著名教育学家张文质先生所称的“迷人的不可知性”,使得教学效果因无法预设的意外而精彩。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的关系呢?首先,精心的教学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前提,教师要保证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同时要意识到课堂的复杂性,不断积累经验,凭借教学智慧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事件。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和挑战性。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这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内容定得太窄、太死,而应留足够的灵活调整的空间。

教学活动好比一场足球赛,教学预设即踢球规则。正如一场球赛精彩与否取决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一堂课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应变。教学设计“无用论”和“万能论”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预设促进生成,又要超越教学预设,对待教学设计要“进得去,出得来”。

参考文献

[1]封淑一.把握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新课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实验子课题初探[J].外语

教研,2006(6):41-42.

[2]余文森,肖川,张文质.对话:教学设计与课堂的生成性[J].福建论坛,2006(6):41-42.

[3]周维杰.英语教学设计实践篇[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推荐访问: 英语 教学设计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