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工作总结 > 乡镇脱贫攻坚先进经验材料

乡镇脱贫攻坚先进经验材料

时间:2022-01-18 17:06:35 浏览次数:

乡镇脱贫攻坚先进经验材料

篇一:XX县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xx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科学制订扶贫脱贫规划,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因村因户施策,整合资源要素,靶向治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经验做法有:一、1+2+11+4,政策体系配套齐全。县委、县政府把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越线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号工程和头等民生实事,科学确定了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制订完善了1+2+11+4扶贫攻坚方案:1,即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集中力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2,即两套实施方案,72个贫困村精准脱贫实施方案与20240个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户一策实施方案;11,即十一个攻坚行动。即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特色产业、环境整治、就业创业、保障兜底、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结对扶贫、留守关爱、基层组织建设等11个攻坚行动;4,即四个助推行动,即实施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外人士4个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二、8大责任体系,层层立下军令状。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街道与村也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

篇二:精准扶贫发言材料

在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发言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最贫困的村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全区先后3次组织专门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村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平川区“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拉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

用起来,按照每村1名包片领导,2名驻村干部的人员配备标准,全区抽调36名干部在贫困村组建12个帮扶工作队,每月至少进村1次,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中心村建设起来,把偏远村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着力推动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

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我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重点从4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扶贫管项目、财政管资金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计划、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七个坚持”:坚持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并按规定工作日划转,坚持按批准的扶贫计划拨款,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拨款,坚持按规定的比例拨款,坚持资金拨付逐级审批,坚持以合法票据报账,坚持在项目验收合格

后拨付质保金。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由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财政联合发文,将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各乡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通过公告公示牌进行公开。

---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

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强化各级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帮扶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通过“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考虑各方面资金资源,明确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打破行业、部门限制,在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原则上不减少的同时,削减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放大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村倾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篇三:XXX乡扶贫开发工作典型材料

XXX乡扶贫开发工作典型材料----

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

以产业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年来,土崖塔乡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突破口,壮基地、创特色、增效益,抢抓机遇,加强领导,捆绑资金,整村连片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活得到显著提高,扶贫开发工

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以点带面,努力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土崖塔乡地处保德县最南端,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全乡总面积50.85平方公里,共有先XX余户、XXX口人。全乡XX个行政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缺工少副,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群众生活困苦,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周边村。

为了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我们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对全乡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决定将扶贫开发和重点村建设相结合,本着“确定一个,建设一个,脱贫一个”的原则,整合各种项目资金,聚集各方力量,逐村突破,整村推进,使贫困村数量逐年锐减,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1500元增加到了20XX年的xx元,农民收入连年攀升,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观,扶贫开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前几年,我们通过对党家里村的大力扶持,规模养殖业迅猛发展,目前全村户均养殖40只,人均收入2700元以上。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全村仅枣树栽植就达500余亩,人均收入1500多元。全村红枣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就有17户,占到总户的30%。同时,该村积极打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技农业,积极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全村优种选用率达90%以上,平地地膜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到50%以上,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就达750元。目前,全村农民

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名列全县前茅,并且超出了全市以及全省的平均水平。这个村曾两次被

评为“省级文明村”,连续八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多次被省、市、县评为“治安模范村”、“科技示范村”、“红旗党支部”,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立足本地实际,促进传统产业上档升级

作为一个纯农业乡,种植、养殖是全乡的基础性产业。近几年来,我们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标,本着“传统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特色化”的发展理念,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先后对全乡87个养殖大户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为养殖户改造和新建圈舍2400平方米。在这些优惠政策的辐射效应下,全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崖尧村新建1000平米的养鸡场,引进种鸡2万余只;武家塔村新建梅花鹿养殖厂,共养殖种鹿100只;安家山新建占地5亩的大型养猪厂,目前养猪200头以上;新建占地100亩的红枣工业园区一座,目前已实现“三通一平”,引进投资200万的红枣加工厂一个,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

三、改善基础条件,为经济发展鼓足后劲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长期制约土崖塔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着眼于改善群众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促农民增收。近几年,累计在全乡6个村打淤地坝7座,新增耕地800

推荐访问: 某村脱贫攻坚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脱贫 攻坚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