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忧公文网 >范文大全 > 征文 > 信访条例讲稿6篇

信访条例讲稿6篇

时间:2022-10-22 13:40:04 浏览次数:

篇一:信访条例讲稿

  •解读

   学习目标

  • • • • 信访工作概述 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信访条例》分章解读问题

   一、信访工作概述

  掌握四个概念

  • • • • • • 1.信访:

  第二条 2.信访工作 :

  负责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和接待人民群众来访的工作。

  3.信访人:

  向有关行政机关或组织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 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4.受理者:

  • 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的行政 机关或有关社会组织。(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

   二、信访工作构成要素

  • • • • • • • 1.信访人 2.受理者 3.信访方式 书信、电话、走访等 4. 信访意愿 批评、意见、申诉、揭发、检举等 5.信访结果

   三、信访工作的任务

  • 1.基本任务(宏观上)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了解、研究和满足 人民群总的需求,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挥人民群总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稳定、 发展和进步。

  • 2.具体任务(微观上) • 受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 • 研究信访情况,为科学决策服务 • 及时办理有关信访问题 • 采取措施,推动本地区、本系统信访工作的 开展

   四、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提出信 访事项

  现场处理

  交办转办

  提请会办

  限期处理

  责成控防

  提请会办

  会办结论

  督查落实

  备案回访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 1.信访人的权利 信访事项的提出权(信访权) 不受报复权(要求保密权) 请求复查权 了解权(要求答复权) 申诉权(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 诉讼) • 反应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权 • 受奖励权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2.信访人的义务 遵守提出程序的义务 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 遵守上访程序的义务 执行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义务

   • 六、《信访条例》 分章解读问题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 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分级:指中央、省(直辖市、自治 区)、市、县(区)、乡(镇)等各 级党政组织该哪一级管的问题就由哪 一级负责处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信访工作的原则

  • 谁主管,谁负责:指党委、政府以及下属的 各主管业务部门,如政法、财贸、纪检、统 战等部门,该由谁解决的问题就由谁解决。

  应做到层层负责,防止互相推诿。

  • 涉及几个部门,情况又较为复杂的信访问题, 应联合办理,由信访人原单位负责处理,有 关部门予以积极的配合和协助。

   信访事项的对象和范围

  •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各级人民政 府、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 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 (3)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 作人员。

  • (4)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 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 (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一、信访的受理

  • (1)对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 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 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 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一、信访的受理

  • (2)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 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 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 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 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一、信访的受理

  • •

  (3)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 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 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 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 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 情况。

   一、信访的受理

  • (4)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 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 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 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二、信访的不予受理

  • 第一,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职 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15条)第二,对已经或者依 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信访事项。(21条)第三,信访人对已经受理或者正 在办理的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 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16条)第四,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 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35条)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 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 在15日内分情况进行处理。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 规定

  • ⑵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 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 工作机构。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⑶信访事项应当自行政机关受理之日起 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 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 人延期理由。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⑷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 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 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 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 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⑸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 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 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 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 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信访条例字词解释

  •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依《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在 作出决定前,由非本案调 查人员主持,听取调查人 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 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与法 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 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 及意见的程序活动。

  •听

  证

   公示

  • 所谓公示,它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 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文 体。

   公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等3名 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乡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 现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单位 职务 入党时间 ××× 男 1985.6 ××塔斯卓勒村××××治保主任 2007.9.1 ××× 女 1985.7 ××萨依博依村××××团支书 2008.10.1 ××× 女 1985.8 ××阔克托汗村××××妇联主任 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 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系 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党支部:×××××××× 乡党委:

  ××年××月××日

   • [案情]某单位职工杨某等10多人因单位未缴养 老保险于2005年向县劳动局申请仲裁,县劳 动局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劳动法和州有关文件 裁决该单位为这批职工补缴自2001年起的养 老保险。但是,杨某等人对县劳动局的仲裁决 定不服,认为他们从1998年就已经进单位, 单位应该从1998年开始帮他们补缴养老保险。

  在杨某的挑唆下,该批人员直接冲到自治州政 府门口要求找领导反映问题,并拦阻自治州领 导车辆,造成自治州政府门口交通堵塞,严重 影响了自治州政府的日常办公。

  • [问题]杨某等人的行为是否合法?违反了《信 访条例》中的那些规定? • 按照正常渠道杨某等人应该如何反映自己的诉 求?

   • 杨某等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 违反了《信访条例》第18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 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 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 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第16条信访人采 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 级或上一级机关提出;第20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 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 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 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 杨某等人的问题已经过县劳动局仲裁,按《信访条例》 第21条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 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不予受理,所以杨某 等人如果对县劳动局的仲裁决定不服应该依法向法院 提起诉讼,走司法程序。

   练 习

  1、修改后的《信访条例》,从( )施行? A、2005年1月5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5月1日 2、根据条例,信访人可以采用( )、走访等形式, 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 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A、书信 B、电子邮件 C、传真 D电话 3、信访人是指根据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练 习

  4、《信访条例》于 2005年 (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 过,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

  A、5月1日 B、5月11日 C、1月5日 5、《信访条例》总共有()章()条。

  A、6/49 B、7/51 C、8/63 6、贯彻《信访条例》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 群众的( ),保护信访人的( ),维护 ( )A、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治安秩序 B、信访秩序 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C、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信访秩序

   练习

  3、根据条例,( )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A、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4、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 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 )以及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 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A、通信地址 B、电子信箱 C、投诉电话 D、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5、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等方式,及时化解 矛盾和纠纷。

  A、联席会议 B、建立排查调处机制 C、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

   练习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 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 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A:可以确定 B:应当设立 C:可以设立 2、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当在其( )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 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 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A:办公场所 B:公共场所 C:信访接待场所

   练习

  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的信访工 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 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 和纠纷。

   A、统一领导、部门协调  B、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 C、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 D、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练习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 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 ( )职责。

  A、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B、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 访事项 C、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D、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练习

   8、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

  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由行 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 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 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 A、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 B、信访联席会议制度  C、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  D、信访督查工作制度

   练习

  1.信访人到哪里走访反应情况?多人走访,不应 超过几人? 2.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 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 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 )。

   A、不再受理 B、予以受理  C、不予受理 D、转下级处理

    4、有关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

  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 住址和( )。

   A、请求 B、电话  C、事实 D、 理由  5、对依法应当通过( )法定途径解 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 出。

   A、司法调解 B、诉讼  C、仲裁 D、行政复议

    3、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 用( )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 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 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 A、书信 B、电子邮件  C、传真 D、走访

   案例分析题

   某乡政府办公室秘书接到如下几封来

  信,他该如何处理? 1、群众反映生活困难问题的来信 2、某村群众反映村干部贪污问题的来信 3、某副乡长的同学来信

   第一章思考

   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 信访及信访人的含义

  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如何做好信访工

  作?(要求)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的职责

   第二章思考

  

   

  行政机关要向社会公开哪些信访信息?

  如何建立主动接待信访制度? 近年来,一些信访人认为在基层信访不解决问题,频 繁进自治区或进京走访,信访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又 使各级行政机关就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处理,加重了社 会管理成本。这次条例修订提出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主要有哪些规定?

   第三章思考

  

     

  信访人有权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哪些? 信访人到哪里走访反应情况? 信访人的义务有哪些? 公民在信访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近年来,少数人在上访时,采取过激方式,如围堵国家 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公路、铁路交通等,既影响 了广大信访群众的正常信访活动,也扰乱了当地的社会 公共秩序,给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条例对此 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

   第四章思考

  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如 何处理?  信访人应如何保护?  如何处理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 的信访事项?  在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 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应该如何报告?

   第五章思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回 避政策?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何调查取证?  信访人在信访事项提出后应得到什么处理 结果?  信访事项的办理期限是多久?  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请求复查的怎 么办?

  

   第六章思考

    

  

   

  信访工作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应给予何种 处罚? 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哪些属于违规 行为? 泄露信访人信息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给予何种 处罚?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哪些规定将受哪些处罚? 信访人违反条例规定将受哪些处罚? 涉外信访事项如何处理?

  

  

篇二:信访条例讲稿

  •解读

  主讲:龙世清

  2014年7月

   主要内容

  • PART A: 信访制度的由来 • PART B:《信访条例》解读 • PART C:当前信访形势、信访问题成因 及对策

   PART A:信访制度的由来

  • 一、“信访”二字解说(汪洋)

  • “信”字是由“人”和“言”组成的,“访” 字是“言”字旁加个“方”字,也就是说,党和政 府设立信访局,就是要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讲话的地 方,而且是讲那些难以解决问题的话的地方。从某 种意义上说,信访部门是最能体现执政党执政特色 的部门,解决信访问题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工 作的过程。

  信访部门是最直接联系群众、最直接倾听群众 意见、最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部门,是想群众之 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的部门,从某 种意义上说也是最能反映执政党执政特色的部门。

  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群众意见和呼声,能听 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重视信 访工作就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信访问 题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工作的过程。

   二、信访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 1、信访制度的含义:指我国目前的整个信 访体系,其中既包括行政机关开展的信访活 动,也包括党务机关、司法机关、权力机关 甚至其他非政府部门开展的信访接待活动。

  但归根结底,核心还是行政机关开展的信访 接待活动。(由于受教育水平、传统文化等 的影响,信访人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大能够区 分出这应该是属于司法权还是行政权或者立 法权,于是直指“权力”。)

   • 2、信访制度的由来 与演变:

  • (1)建党初期:1921年,安源煤矿的两个 工人给毛泽东写信,建议他象关心农民运动 一样关心工人运动。接到来信后,毛泽东非 常重视,亲自去安源煤矿了解情况。后来, 毛泽东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党组织作了汇 报,党组织便派刘少奇去安源开展了工人运 动。毛泽东的这一举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为后来共产党人实践群众路线——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做了开创性的示范。

   (2)在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与抗日战争 时期:中央领导同志都十分重视群众 的来信来访工作,许多来信都是中央 领导同志亲自批阅回信的,许多来访 也是他们亲自接待的。

   • (3)“窑洞对”:毛泽东说:“民主 是走出历史循环唯一的出路。”国共 谈判失败后,毛泽东在谈到中共执政 的工作方法时又说:“在我党的一切 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 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教 育全党必须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 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 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 得到起码的知识。”

   (4)进入北平后: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 从在野到执政的历史证明了重视民意、 反映民意、实践民主是完全正确的道 路。所以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到北 平以后,同年8月就正式成立了中共中 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专门负责处理 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又 立即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中 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和总理办公室三个 单位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不久全国人 大常委会办公厅又设置了“人民接待室”, 作为专门处理人民来信来访日常工作的具体 办事机构。所有这些,标志着我国的信访工 作在制度意义上已经正式确立,并且说明它 绝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至关 重要的社会政治制度安排。

   (6)毛泽东在1951年5月16日《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 一文中并强调指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 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 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 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 主义态度”。

  到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大多建 立了信访机构或配备了专、兼职信访干部,全国有 很多省和县也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相应机构。

  1954年至1957年,来信来访猛增,信访机构进一步 完善,中央有接待任务的50多个机构都建立了信访 机构,配备了信访干部,很多地方信访部门还专门 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定。

   • (7)运动期间的信访制度:人民群众的信 访活动随着我国政治生活的风起云涌,其功 能开始发生变异。这时候的所谓“信访”, 更多的是上面的工作队派人下来,抛开各级 党政机构,直接由上下访,然后是受到鼓励 的农民再纷纷把“情况”(主要是对基层干 部的不满)反映给他们,因此,正常的信访 急剧下降。“文革”开始后,原有的信访秩 序更是荡然无存,政府的各级信访机构普遍 受到冲击,处于瘫痪与半瘫痪状态。

   • (8)平反时期:面对“文革”造成的 大量冤、假、错案,国家各政府部门 相继恢复了信访机构,并为此制定了 相关的工作规程。因此,这一时期的 信访已经大大弱化了设计之初的参政 议政功能。与此相适应,信访机构也 差不多变成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准 司法机关,司法权威开始弱化。

   (9) 改革开放时期的信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 转型社会矛盾的增多,公民个人或群体遭受的不合 理的公共决策的侵权、不正当使用行政权力的侵权 和司法上无法得到满意的救济而累积的问题越来越 多。于是,在中国固有的政法合一以及“青天”文 化传统中,公民就习惯性地将信访当成了效力最高、 力度最强的权利救济途径,从而使已经弱化的司法 权威和参政议政的功能更加弱化,信访机构也转变 成了主要以权利救济为目标的准司法机关。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为维护信访秩序、力图将其 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于1995年10月28日颁 布了旧的《信访条例》;2005年1月10日,经过修改 后又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

  2013年出台《关于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和 2014年4月出台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 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

   三、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信访制度的依据

  1、宪法依据:

  中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 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 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 务。” 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 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 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 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 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 2、制度逻辑:下管一级和向上负责

  上下级党政政府之间等级森严,各级政府都是下管一级,形成一个层层向 下约束、层层向上负责的嵌套机制。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其实并不能形成 中央集权,除了少数例外,它只能直接管到省、部级,即使是对比如某省 某县的拆迁政策进行纠正,也要通过该省,而该省也须通过该县的上一级 政府,即地市级党政政府来具体处理,比如将该县的党委书记和县长撤职。

  这个制度逻辑,决定了上一级政府总会鼓励民众提起针对其下级政府的上 访,但却不希望民众越过自己到自己的上级政府上访。针对下级政府的上 访使得本级政府可以行使约束下级政府的权力,所以上访有时候会对上级 政府“赋权”──赋予它管理下级政府的权力;如果民众越过本级政府上访, 却将使本级成为上级政府约束的对象──哪怕民众反映的是自己的下级政府, 但在上级政府看来,该为此负责的却是本级政府。

  这就形成了中国信访制 度的一大特色:容许逐级上访,直至上访到中央政府,但反对越级上访。

  比如,广东省1996年曾制定了《广东省实行群众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制度 的暂行办法》,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也分别制定了《江苏省实行逐级上 访和分级受理制度暂行规定》和《内蒙古自治区群众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 办法(暂行)》 。

   然而,上访者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却有更大的动 力进行越级上访。上访者倾向于相信,他所反映有 问题的政府,跟其上一级政府免不了要“官官相 护”,因为如果他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按照这个 制度逻辑,上一级政府也是有领导责任的。只有再 上一级政府,或者更高级的政府,才没有官官相护 的嫌疑。比如,如果上访者要反映乡镇政府的问题, 那么在其眼里,县政府是不可相信的,只有地市级 和更高级别的政府,由于对乡镇政府没有直接约束 责任,才可能对乡镇政府做出公正的处理。

  但下管 一级和向上负责的制度逻辑,又使得哪怕是越级上 访在层层批转之后,最终还是由县政府来处理乡镇 政府。上访者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认为,如果有更 高级政府的“尚方宝剑”在手,县政府在“官官相 护”的时候便会有所忌惮。

   3、中国特色信访制度的尴尬处境

  (1)“上访”与“劫访”

  少数地方政府使用各种手段拦截上访人进入上级党政 机关,上访人员称之为“劫访”。“劫访”的背后是 各级地方政府的重重政绩压力,有些地方为了破除官 僚作风,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 究制”,这一制度要求,对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 委、省政府或北京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 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当地领导责任,并视情节轻 重进行处理,在“问责”压力之下一些地方会采取违 规甚至违法的手段抑制上访。据南方周末报道,少数 地方政府使用暴力等手段拦截上访人进入上级党政机 关,有些地方对上访人进行打击和政治迫害触目惊心, 有的人因上访被抄家、被没收财物、东西被抢走,有 的人还因上访被一些干部指使黑社会的人打击报复。

   (2)信访制度何去何从?

  • 社会各界提出三种意见:

  • 一是认为信访制度从根本上与法制化进程相 违,应该取消这种制度;

  • 二是认为应该加强信访工作的强度,进一步 强有力的解决群众的问题;

  • 三是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规范,将信访制度 进一步纳入法制建设的正规轨道上去,通过 立法统一规范信访工作,同时建立起高效的 信访监督监察机制。

   (3)专家意见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认为,信访是公民的基本 政治权利,只有不断加强,不能弱化。信访说到底 就是体现了公民的请愿权利,而这一权利是公民政 治权利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信访部门所能解决的问 题有限,2‰的问题解决率,就是因为没有权威性。

  没有权威性是现今信访机构遇到的最大问题。杜钢 建举例说,四川的信访改革方案中,信访机关被授 予交办权和督办权,使信访机关这个曾经的“传声 筒”变成了一个“实权单位”,另外还明确了有关 部门在交办和督办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并在全国首 次提出行政问责制,直接授予信访机构对办理机构 人员处分的建议权。

   PART B:文件解读

  一、《信访条例》(2005年) 二、《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 突出问题的意见》 (2013年) 三、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 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 级走访的办法》 (信访条例新办法) (2014年)

   一、《信访条例》解读

  《信访条例》修订原因: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对 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推诿塞责;信访问题处理层层转送,只转不 办,责任不清,效率低下;对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监督力度不 够;对侵犯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 责任追究机制;对破坏信访秩序的行为,现行条例缺乏必要的 规范。

  《信访条例》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就是按照以人为本、构建 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 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一)、信访工作概述

  掌握四个概念

  • 1.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 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 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 第二条 • 2.信访工作 :

  • 负责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和接待人民群众来访的工作。

  • 3.信访人:

  • 向有关行政机关或组织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 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4.受理者:

  • 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 或有关社会组织。

   (二)、信访工作构成要素

  • • • • • • • 1.信访人 2.受理者 3.信访方式 书信、电话、走访等 4. 信访意愿 批评、意见、申诉、揭发、检举等 5.信访结果

   (三)、信访工作的任务

  • 1.基本任务(宏观上)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了解、研究和满足 人民群众的需求,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稳定、 发展和进步。

  • 2.具体任务(微观上) • 受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 • 研究信访情况,为科学决策服务 • 及时办理有关信访问题 • 采取措施,推动本地区、本系统信访工作的 开展

   (四)、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 要求

  信访工作的 基本程序

  提出

  受理

  办理和督办

   信访事项的提出

  信访事项提出注意的问题 1、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 解决的投诉请求;

  2、信访人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

  3、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 ;

  4、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 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并且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5、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

  6、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信访事项的受理

  信访事项受理的程序 1、首先做好登记,在15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决定;

  2、对不受理的,要告知信访人原因;

  3、对受理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 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

  4、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15日内决定是否受 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5、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 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有关行 政机关再逐级上报。

   信访的不予受理

  • 第一,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15条) • 第二,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 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21条) • 第三,信访人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事项在规 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 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16条) • 第四,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 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35条)

   信访事项的办理

  • 信访事项办理程序:1、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 作出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 ;2、信访人对行政机 关作出的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30日内请求上 一级行政机关复查;3、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 可以在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 复核;4、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各级人民政府信 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 信访事项办理中注意事项: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秉公办事,还要进行必要的 法制宣传、教育疏导;2、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 和理由,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 织和人员调查;3、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 可以举行听证。

   信访事项的督办

  1、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 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 ;

  2、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 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 出完善政策、解决问题的建议;

  3、信访工作机构对在信访工作中造成严重后果 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 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 ;

  4、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信 访情况分析报告。

   《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 复查、复核时限的规定

  • 受理时限 :15日内

  • 办理时限:

  60日内 (最长不超过90日)

  • 复查时限:

  30日内

  • 复核时限:

  30日内

   对违反信访条例,应如何处罚

  1、《信访条例》:违反《信访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2、自治区高院、高检、公安厅《关于依法处置进京非正常上访 行为的意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 《集会游行示威法》、《刑法》等规定进行处罚。

  3、江西省公检法三家出台《关于依法处理信访过程中的违法犯罪

  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

   《关于依法处理信访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 为的指导意见》(试行)(2016.6)

  1、依法确定管辖:

  (1)处理在北京信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信 访人,责任主体为该信访人居住地公安机关。

  (2)处理在省内信访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信 访人,责任主体为行为地公安机关。

  (3)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的行为涉嫌犯罪的, 由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2、依法定性处理:17条 3、依法收集证据: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 1.信访人的权利 信访事项的提出权(信访权) 不受报复权(要求保密权) 请求复查权 了解权(要求答复权) 申诉权(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 诉讼) • 反应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权 • 受奖励权

   • • • • •

  2.信访人的义务 遵守提出程序的义务 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 遵守上访程序的义务 执行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义务

   (六)信访工作的原则

  •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 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涉及几个部门,情况又较为复杂的信访 问题,应联合办理,由信访人原单位负 责处理,有关部门予以积极的配合和协 助。

   PART C:当前信访形势、信访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信访现状与特点: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仍呈上升趋势。信访 量虽有上下波动,但仍维持在较高态势。信访内容以求决类为主。人民群 众迫切要求解决诸如就业、就学、安置、补偿、养老、医保、低保等工作、 生活中的现实问题。2、群体信访十分突出,规模扩大。群众集体上访有 较大幅度上升,规模扩大。群众联名来信增多。3、无序上访问题突出, 处理难度较大。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已成趋势,情绪激烈,社会负面 影响较大。4、信访老户缠访问题,牵涉大量人力物力。信访老户,虽人 数不多,但工作难度大。部分信访老户是无理取闹者,他们以上访为业。

  这些信访老户牵涉有关领导、信访部门和机关单位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 力。5、群众择机信访,造成工作反复。择机信访防不胜防,造成的政治 影响较大,虽然各部门十分重视,但仍发生一些意外事件。信访形式除传 统的走访和书信外,电话、电子邮件、特快专递等快速递交的信访形式不 断增多,串联群访、静坐、下跪、拦车等过激行为也时有发生。6、涉法 信访问题,分流较难。人民群众遇到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求助于政府解决 的机率仍较高,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比例还较低.

  一、当前信访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二)诉求问题:

  一是农村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

  二是城市房屋拆迁方面的问题。

  三是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四是教育卫生方面的问题。

  五是涉法涉诉方面的问题。

  六是涉及环境污染、交通运输、军队退 役、机构改革遗留等问题。

  

  

篇三:信访条例讲稿

  信访条例

  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 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 的监督,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 便利条件。

  1、 信访渠道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 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2、信访事项的提出 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3、信访事项的受理 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 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 、住址不清的除外。

  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行政机关对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不得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

  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

  4、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 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 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5、法律责任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 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二)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信访制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它一方面敞开大门,向民众提供一种法律之外的解决问题途径,另一方面又为对司法 活动的行政性干预提供制度化的正当渠道,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无恶不归政府,无善不属民众,足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严峻的信访形势:

  乌坎村村委会几年来将 3200 亩土地陆续贩卖,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而补助款只有 500 元,当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近期仅存的一块 土地被卖给地产开发商,9 月 21 日三四千人手持横幅前往开发地块、村内存在土地争议的企业、村委会以及市政府游行请愿,一度封堵公路,当天 政府没有表态, 22 日上午百多名汕尾武警特警进驻当地武力驱散正在集会的市民,随后矛盾激化当地人围攻派出所与市政府,投掷石块和推翻警车 有 10 多名警察受伤;

  23 日早上当地人再度聚集派出所外,促交代征地赔偿,要求当局释放 3 名被捕村民,及交代征地赔偿问题。同日隔壁的龙头 村也发起同样的抗议事件,千名村民拆毁围墙夺回自己农地;

  24 日由乌坎村全体村民推选的 13 位代表与陆丰市和东海镇多次沟通并向政府提出 3 项诉求:查清乌坎村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买卖情况;查清村委换届选举情况;公开村务、财务。陆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邱晋雄代表市委市政府作 了答复:市、镇两级将组成强有力工作组进驻乌坎村,调查核实村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工作组于 9 月 26 号进入乌坎村,每 7 天公布一次工作进展;

  乌坎村"两委"干部要全力配合市工作组开展工作,村民代表参与监督。此外,邱晋雄还要求村民代表配合政府做好工作,以及村民绝对不能组织过 激行为等。村民代表对以上答复表示满意。

  12 月 20 日,广东省委成立工作组,由中纪委委员、省委副书记朱国明带队进驻乌坎村,表示要以最大的努力、诚意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尽 快恢复法制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前两天,该村进行了选举。汪洋说道:在处理乌坎事件上重要的是立足点,是判断乌坎群众所反映的诉求是不是合理合法。经过我们初步了解 后,乌坎在土地问题上的诉求合理又合法,我们要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而不是代表村支书所实际代表的小圈子的利益。乌坎事件的妥善解决是选准 了问题的立足点。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话,乌坎的民主选举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进行的,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我们把选举法和组织法 的落实过程做得非常扎实,让这个村子在过去选举中走过场的形式得到了纠正,如此而已。

  从以上事件来看,村民的诉求点在利益,转折点也在利益。原本只涉及相关部门的单体事件,却发展成当事人与非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的群体 性对抗。其背后的诱因,往往是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

  实际上,社会管理得好不好,不在于是否存在矛盾冲突,而在于能否很好地容纳和化解矛盾冲突。在法治这个核心原则之下,如何公正利益 分配?如何畅通利益表达?如何保障利益救济?回答好这些问题的答案之一就是要做好信访工作,这样矛盾冲突才会如渠中之水,有来处有去处, 不至于阻塞汹涌。

  那么信访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联系沟通作用。就是信访工作具有保持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经常联系,沟通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往来的作用。

  连心桥、晴雨表、 减压阀、灭火器。

  (2)信息反馈作用。就是信访工作具有为党、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提供各种信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令、条规的执行 情况进行反馈的作用。

  (3)监督保障作用。就是信访工作具有依靠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保障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作用。

  (4)协调疏导作用。就是信访工作具有协调处理信访问题,疏导上访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篇四:信访条例讲稿

  信访条例

  第一页,共70页。

   漫画一:局长接待日

  第二页,共70页。

   一、制定《信访条例》的基本背景 和主要目的

   制定、修改和实施时间:《信访条例》制定于1995年,于2005年1月5 日由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修订稿,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 的《信访条例》。

   基本背景(修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贯彻了党 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 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

   《信访条例》的目的: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 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 定本条例。

  第三页,共70页。

   二、《信访条例》的基本内容

  ▪ 共包括七章、五十一条规定。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信访渠道 ▪ 第三章:信访事项的提出

  ▪ 第四章:信访事项的受理 ▪ 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 第六章:法律责任

  ▪ 第七章:附则

  第四页,共70页。

   第一章 总则

  • 总则部分共八条内容,分别规定了制定《信访条例》的目的、 信访和信访人的含义、信访的负责机关、信访工作原则等内容。

  • 信访: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 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 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 信访人: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 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 负责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我国人民政府主要包括乡镇级、县市级、地市级、省级 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第五页,共70页。

   一、信访工作五项原则

   原则一:方便信访人的原则 原则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原则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原则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原则五: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页,共70页。

   漫画二:变脸

  第七页,共70页。

   二、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 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 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从源 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第八页,共70页。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

  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 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 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 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部

  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 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 中的突出问题。

  第九页,共70页。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格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追究 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 通报。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

  员考核体系。

  第十页,共70页。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对改进国家机关工 作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由有关 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

  • 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或者个

  人,由有关行政机关给予奖励。

  第十一页,共70页。

   信访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 机构设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

  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 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 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以下简 称信访工作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 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

  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

  第十二页,共70页。

   • •

  •

  •

  •

  •

  •

  工和( 善查( ( ( 由( 的( 信

  信

  作下六 政研五 四 三 处二 信一 访

  进级) 行人对 指民本 导政级 。府人

  信民 访政 工府 作其 机他 构工 的作 信部 访门

  策究) 和,研 改及究 进时、 工向分 作本析 的级信 建人访 议民情 ;政况

  府, 提开 出展 完调

  ) 督 促 检 查 信 访 事

  项 的 处 理 ;

  ) 协 调 处 理 重 要 信 访 事 项 ;

  理) 的承 信办 访上 事级 项和 ;本

  级 人 民 政 府 交

  访) 事受 项理 ;、

  交 办 、 转 送 信 访 人 提 出

  工 作 机 构 职 责 :

  访 工 作 机 构 及 其 职 责

  第十三页,共70页。

   第二章 信访渠道

  • 渠道一:公布信访相关事项。

  •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

  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 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 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 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 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 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页,共70页。

   信访渠道

  • 渠道二:信访接待日制度 • 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

  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由 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可以在公 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 映信访事项。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 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人居住地 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第十五页,共70页。

   信访渠道

  • 渠道三: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 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 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 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 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 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 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第十六页,共70页。

   渠道三: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 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 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民政府的 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 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

  

篇五:信访条例讲稿

  《信访条例》

  ——规定与讲解

   漫画一:局长接待日

   一、制定《信访条例》的基本背景 和主要目的

   制定、修改和实施时间:《信访条例》制定于1995年,于2005 年1月5日由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修订稿,自2005年5月1 日起实施修订后的《信访条例》。

   基本背景(修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 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修订的《信访条例》, 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

   《信访条例》的目的: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 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制 定本条例。

   二、《信访条例》的基本内容

  ▪ 共包括七章、五十一条规定。

  ▪ 第一章:总则。

  ▪ 第二章:信访渠道 ▪ 第三章:信访事项的提出 ▪ 第四章:信访事项的受理 ▪ 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 ▪ 第六章:法律责任 ▪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 总则部分共八条内容,分别规定了制定《信访条例》的目 的、信访和信访人的含义、信访的负责机关、信访工作原 则等内容。

  • 信访: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 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 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 信访人: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 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 负责机关: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我国人民政府主要包括乡镇级、县市级、地市级、省级 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一、信访工作五项原则

  原则一:方便信访人的原则 原则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原则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原则四: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原则五: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漫画二:变脸

   二、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 门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 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 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信访人。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

  门应当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职责, 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

  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 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 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 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工作

  部门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 要来访、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 访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

  制,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 格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规 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 范围内予以通报。

  •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

  务员考核体系。

   信访工作要求和机制

  • 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对改进国家机 关工作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 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

  • 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或者

  个人,由有关行政机关给予奖励。

  11

   信访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 机构设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

  访工作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利工作、方 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作的机 构(以下简称信访工作机构)或者人员, 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

  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

  12

   • •

  •

  • • •

  •

  信门( 出调( ( ( 由( 出( 信

  访和六 完查五 四 三 处二 的一 访

  工下) 善研) ) ) 理) 信) 工

  作级对 政究研 督 协 的承 访受 作

  进人本 策,究 促 调 信办 事理 机

  行民级 和及、 检 处 访上 项、 构

  指政人 改时分 查 理 事级 ;交 职

  导府民 进向析 信 重 项和 办 责

  。信政 工本信 访 要 ;本 、 :

  访府 作级访 事 信 级 转

  工其 的人情 项 访 人 送

  作他 建民况 的 事 民 信

  机工 议政, 处 项 政 访

  构作 ;府开 理 ;

  府 人

  的部 提展 ;

  交提

  信 访 工 作 机 构 及 其 职 责

  13

   第二章 信访渠道

  • 渠道一:公布信访相关事项。

  •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

  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 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 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 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 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 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14

   信访渠道

  • 渠道二:信访接待日制度 • 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

  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 制度,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 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

  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其指 定的人员,可以就信访人反映突出的问题到信访 人居住地与信访人面谈沟通。

  15

   信访渠道

  • 渠道三: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 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

  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 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 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 息系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 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16

   渠道三: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 者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 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 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 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 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 理情况。

  • 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规定。

  

篇六:信访条例讲稿

  平江县职业学校

  罗伍兵

  •解读

  2012年3月2日

   学习目标

  • • • • 信访工作概述 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信访条例》分章解读问题

   一、信访工作概述

  掌握四个概念

  • • • • • • 1.信访:

  第二条 2.信访工作 :

  负责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和接待人民群众来访的工作。

  3.信访人:

  向有关行政机关或组织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 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4.受理者:

  • 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的行政 机关或有关社会组织。

   二、信访工作构成要素

  • • • • • • • 1.信访人 2.受理者 3.信访方式 书信、电话、走访等 4. 信访意愿 批评、意见、申诉、揭发、检举等 5.信访结果

   三、信访工作的任务

  • 1.基本任务(宏观上)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了解、研究和满足 人民群总的需求,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挥人民群总的聪明才智,推动社会的稳定、 发展和进步。

  • 2.具体任务(微观上) • 受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 • 研究信访情况,为科学决策服务 • 及时办理有关信访问题 • 采取措施,推动本地区、本系统信访工作的 开展

   四、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信访工作的 基本程序

  提出

  受理

  办理和督办

   练 习

  1、修改后的《信访条例》,从( )施行? A、2005年1月5日 B、2005年4月1日 C、2005年5月1日 2、根据条例,信访人可以采用( )、走访等形式, 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 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A、书信 B、电子邮件 C、传真 D电话 3、信访人是指根据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 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 )。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练 习

  4、《信访条例》于 2005年 (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 过,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

  A、5月1日 B、5月11日 C、1月5日 5、《信访条例》总共有( )章( )条。

  A、6/49 B、7/51 C、8/63 6、贯彻《信访条例》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 众的 ,保护信访人的 ,维护 A、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治安秩序 B、信访秩序 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C、密切联系 合法权益 信访秩序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 1.信访人的权利 信访事项的提出权(信访权) 不受报复权(要求保密权) 请求复查权 了解权(要求答复权) 申诉权(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出行政 诉讼) • 反应重大、紧急信访事项权 • 受奖励权

   五、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 • • • • 2.信访人的义务 遵守提出程序的义务 如实反映情况的义务 遵守上访程序的义务 执行行政机关处理决定的义务

   • 六、《信访条例》 分章解读问题

   阅读第一章思考

  • • • • 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信访及信访人的含义 信访工作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如何做好信访工 作?(要求)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的职责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 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 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信访工作的原则

  • 分级:指中央、省(直辖市、自治 区)、市、县(区)、乡(镇)等各 级党政组织该哪一级管的问题就由哪 一级负责处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信访工作的原则

  • 谁主管,谁负责:指党委、政府以及下属的 各主管业务部门,如政法、财贸、纪检、统 战等部门,该由谁解决的问题就由谁解决。

  应做到层层负责,防止互相推诿。

  • 涉及几个部门,情况又较为复杂的信访问题, 应联合办理,由信访人原单位负责处理,有 关部门予以积极的配合和协助。

   案例分析题

  • 某厂办公室李秘书接到如下几封来信, 他该如何处理? 1、退休职工杨大林反映他工资待遇问题 的来信 2、分厂职工反映其所在单位某部门领导 受贿问题的来信 3、许副厂长的同学来信

   阅读第二章思考

  • 行政机关要向社会公开哪些信访信息?

  • 如何建立主动接待信访制度? • 近年来,一些信访人认为在基层信访不解决问题,频 繁进省城或进京走访,信访人增加了经济负担,又使 各级行政机关就同一信访事项重复处理,加重了社会 管理成本。这次条例修订提出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主 要有哪些规定?

   练习

  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信访工作机构;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 有利工作、方便信访人的原则,确定负责信访工 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具体负责信访工作。

  A:可以确定 B:应当设立 C:可以设立 2、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 当在其( )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 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 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A:办公场所 B:公共场所 C:信访接待场所

   练习

  3、根据条例,( )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 制度。

  A、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4、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 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 )以及查询信访事项处理 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

  A、通信地址 B、电子信箱 C、投诉电话 D、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5、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 )等方式,及 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A、联席会议 B、建立排查调处机制 C、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

   练习

  •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的信 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 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 矛盾和纠纷。

  • A、统一领导、部门协调 • B、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 C、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 D、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练习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 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 ( )职责。

  A、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 B、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 访事项 C、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 D、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

   练习

  • 8、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 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由 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信访人 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 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 A、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 B、信访联席会议制度 • C、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制度 • D、信访督查工作制度

   阅读第三章思考

  • • • • 信访人有权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哪些? 信访人到哪里走访反应情况? 信访人的义务有哪些? 公民在信访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 近年来,少数人在上访时,采取过激方式,如围堵国家 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堵塞公路、铁路交通等,既影响 了广大信访群众的正常信访活动,也扰乱了当地的社会 公共秩序,给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条例对此 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

   练习

  1.信访人到哪里走访反应情况?多人走访,不 应超过几人? 2.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 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 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 )。

  • A、不再受理 B、予以受理 • C、不予受理 D、转下级处理

   • 3、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 用( )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 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 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 A、书信 B、电子邮件 • C、传真 D、走访

   • 4、有关机关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 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名称)、 住址和( )。

  • A、请求 B、电话 • C、事实 D、 理由 • 5、对依法应当通过( )法定途径解 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 出。

  • A、司法调解 B、诉讼 • C、仲裁 D、行政复议

   信访事项的对象和范围

  • (1)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各级人民政 府、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 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 (3)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 作人员。

  • (4)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 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 (5)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阅读第四章思考

  •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如 何处理? • 信访人应如何保护? • 如何处理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 的信访事项? • 在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 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应该如何报告?

   一、信访的受理

  • (1)对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 访人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对已经或者 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 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一、信访的受理

  • (2)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 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 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 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 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一、信访的受理

  • •

  (3)信访事项涉及下级行政机关或者 其工作人员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 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 向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通报转送情况, 下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上一级人 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报告转送信访事项的办理 情况。

   一、信访的受理

  • (4)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 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 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 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二、信访的不予受理

  • 第一,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职 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15条)第二,对已经或者依 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信访事项。(21条)第三,信访人对已经受理或者正 在办理的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 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16条)第四,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 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 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35条)

   阅读第五章思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回 避政策?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如何调查取证? 信访人在信访事项提出后应得到什么处理 结果? 信访事项的办理期限是多久? 信访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请求复查的怎 么办?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 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 在15日内分情况进行处理。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 规定

  • ⑵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 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 工作机构。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⑶信访事项应当自行政机关受理之日起 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 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 人延期理由。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⑷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 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 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 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 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三、办理信访事项的时限规定

  • ⑸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 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 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 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 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阅读第六章思考

   信访工作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应给予何种 处罚?  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哪些属于违规 行为?  泄露信访人信息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给予何种 处罚? 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哪些规定将受哪些处罚?  信访人违反条例规定将受哪些处罚?  涉外信访事项如何处理?

   信访条例字词解释

  • 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依《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在 作出决定前,由非本案调 查人员主持,听取调查人 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 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与法 律依据,并听取当事人的 陈述、举证、质证和申辩 及意见的程序活动。

  •听

  证

   公示

  • 所谓公示,它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 位、社会团体等事先预告群众周知,用 以征询意见、改善工作的一种应用文文 体。

   公示

  经本人申请,党组织长期培养考察,近期确定×××等3名 同学为拟发展对象,根据中央及我院党委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规定, 现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系别班级 职务 入党时间 ××× 男 1985.6 ××系03级××××1班 班长 2007.9.1 ××× 女 1985.7 ××系03级××××2班 团支书 2008.10.1 ××× 女 1985.8 ××系03级××××1班 2008.11.1 公示期自即日始5个工作日,即12月6日—12月10日,凡对 发展上述同志入党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系 党总支反映,也可直接向党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系党总支:×××××××× 党委组织部:

  ×××××××× ××系党总支 ××年××月××日

   • [案情]某单位职工杨某等20多人因单位未缴养 老保险于2005年向区劳动局申请仲裁,区劳 动局根据实际情况,依据劳动法和市有关文件 裁决该单位为这批职工补缴自2001年起的养 老保险。但是,杨某等人对区劳动局的仲裁决 定不服,认为他们从1998年就已经进单位, 单位应该从1998年开始帮他们补缴养老保险。

  在杨某的挑唆下,该批人员直接冲到省政府门 口要求找领导反映问题,并拦阻省领导车辆, 造成省政府门口交通堵塞,严重影响了省政府 的日常办公。

  • [问题]杨某等人的行为是否合法?违反了《信 访条例》中的那些规定? • 按照正常渠道杨某等人应该如何反映自己的诉 求?

   • 杨某等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 违反了《信访条例》第18条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 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 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 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第16条信访人采 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 级或上一级机关提出;第20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 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 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 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

  • 杨某等人的问题已经过区劳动局仲裁,按《信访条例》 第21条规定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 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不予受理,所以杨某 等人如果对区劳动局的仲裁决定不服应该依法向法院 提起诉讼,走司法程序。

  

  

推荐访问: 讲稿 信访条例